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后的冰川》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最后的冰川》读后感摘抄

2020-10-19 02:53: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后的冰川》读后感摘抄

  《最后的冰川》是一本由[英]彼得·沃德姆斯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冰川》精选点评:

  ●我们对地球的暴虐行为导致它行将陷入死寂,这也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的暴力相向和自取灭亡。死寂的星球也会让人类死亡,而一个心理上或伦理上对这种人间暴力的后果麻木不仁的民族或其领导人也无法长期生存下去。就像西雅图酋长一个世纪之前痛陈的那样:万物彼此关联,降临地球之事也会令地球之子承受。 毁灭地球就是毁灭我们自己,我们无处可逃,再无另一个地球。我们不仅会向冰川作别,更会向生命作别。

  ●正因为了解气候变化的现状,才能感受到无法阻止这一切发生的无力。不是每一个国家的政府愿意付出代价去阻止温室地球的发生。在所谓的民主国家,选举的重点往往不是环境问题而是经济外交等高次元的政治领域上。所选择出的执政党往往未必会对环境问题表示关心,比如美国共和党。

  ●IPCC有失公正。北极海冰死亡螺旋。按此趋势,2100年起将再无冰期。仅仅减排以不够,需要清除空气中的碳。地球工程。

  ●全球变暖人人有责

  ●有点难读 但是挺好的

  ●sad

  ●To be 热死?淹死?冻死?or 毒死?人类未来,堪忧。

  ●我们自己的贪婪和愚蠢正在夺走北冰洋海冰的美丽世界,它曾保护我们免受极端气候的影响。

  ●“全球变暖”就像一个脏乱差的寝室,人人都觉得忍受不了,但是每个舍友都不动手,愚蠢的人类!

  ●2019.4.3 气候变暖导致太空看北极由白色变成蓝色,反射阳光效率大幅度降低而使地球更加变暖,甲烷也开始从海底大量涌出!(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 地球经历了三次大的冰川时代,不包括后期的恐龙灭绝小行星撞击地球只带来了几千年的冰川时代。不过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暖可能正在消灭地球的冰川时代,由于缺乏大数据,我们并不知道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对地球的影响力和持续时间。北极对温室效应有放大效应,温度升高远高于其他地区,二十多年来北极的夏季冰川体积下降了60%,夏季无冰时期越来越长(2015年是2个月)。 北极变暖后的反馈导致变暖加速,有以下反馈: 冰面反射率,雪线撤退,水蒸气,冰盖消融,北极河流,炭黑,海洋酸化和最危险的甲烷释放。其中,最后一个最厉害,其次是前两个。

  《最后的冰川》读后感(一):气候变暖话题

  2019.4.3 气候变暖导致太空看北极由白色变成蓝色,反射阳光效率大幅度降低而使地球更加变暖,甲烷也开始从海底大量涌出!(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 地球经历了三次大的冰川时代,不包括后期的恐龙灭绝小行星撞击地球只带来了几千年的冰川时代。不过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暖可能正在消灭地球的冰川时代,由于缺乏大数据,我们并不知道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对地球的影响力和持续时间。北极对温室效应有放大效应,温度升高远高于其他地区,二十多年来北极的夏季冰川体积下降了60%,夏季无冰时期越来越长(2015年是2个月)。 北极变暖后的反馈导致变暖加速,有以下反馈: 冰面反射率,雪线撤退,水蒸气,冰盖消融,北极河流,炭黑,海洋酸化和最危险的甲烷释放。其中,最后一个最厉害,其次是前两个。 甲烷海底有大量储备,约10.4万亿吨,其中500亿吨会由于变暖快速释放出来,并将导致全球0.6摄氏度的温升。这个过程正在随着温度升高加快,并以二氧化碳23-100倍的影响力导致变暖。

  北半球的气候,特别是冬春季节发生了变化,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如果真的是由气候变暖影响的,那么未来人类将面临巨大挑战,比如粮食减产。

  我们一直讨论的是北极问题,南极冰川面积一直以来没有变小反而增加了,这是由于南极是和大陆,收到海洋直接影响的部分少。

  本书最后谈到人为影响太阳辐射反射度和二氧化碳回收,个人对这种说法不认同,目前的技术能力不足以影响大自然。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让大自然尽快恢复自我循环系统。

  《最后的冰川》读后感(二):A farewell to ice is for reunion

  从买回来就知道要尽快读完这本,因为气候问题在不断演变,时效性是观察这个问题的重要方面;然而还是羞愧地拖到现在,一是想读的书太多速度却跟不上,二是部分化学和地理知识让我打了一些退堂鼓。实则这本科普作品非常优秀,如果不细究某些科学知识,普罗大众也完全可以清晰地获得作者想要讲述的事实和传达的理念。

  从全书来看,作者Prof.Wadhams真是最令人敬佩的那一类科学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终生致力,具有对现实世界的高度洞察和对人类/自然的高度关怀,在对社会的一次次失望中仍然怀抱热情与希望去号召作出改变,而且为人还有趣(看他写那些北极科考之旅的过程),又能写(看这本书!)。

  我是坚定相信地球面临气候危机的人,但我想了解更多,想知道这种危机的科学逻辑、发展程度、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相关的社会缘由——这本书超出预期地给出了简介有力的一一回答。当然对于一个有这么大争议和始终在更新发现的学科/议题,止步于此是不行的,会继续关注其他professionals和updates。

  说到updates,成书时(2016年年初)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水平是404ppm,曾经的报告得出结论是地球“可接受”的极限是421ppm,2019年9月已经达到415ppm。极限到来那天会怎样呢?最大的可能也许是出一份新报告更新这个极限值吧,(苦)哈哈。

  碳排放问题的严重性和急迫性已经被说得太多,但仍然在全世界层面被忽略与选择性遗忘,对此我常常会感觉话到嘴边,却什么都说不出;没想到的是,读这本书给我一个最大的惊喜,并不是对全球变暖/北极冰川问题的更多了解,而是作者在每天面对着这样一个令人心惊的难题时还在去研究、去呼吁以及去书写的那份可能微弱的热情。所以,没有什么借口去无视这个问题,去虚伪地表达什么绝望与放弃,个体完全有能力去思索困难的问题,去走艰难的道路,只要这条道路真正与自己关心的终极幸福相关。

  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surprise,就是现在已经有较为可靠的地球工程技术来应对碳增长问题,但是还受限于成本,以及更重要的是政治关切或者说是资本关切。我完全不怀疑能在未来几十年看到很大的变化:可能是社会对碳增长问题的关注度,可能是我们的科技,可能是我们的环境(是好还是更坏,we will see it)。

  lt;A farewell to ice>译名为《最后的冰川》,我觉得很妙。现存的冰川也许就是我们能看到的最后的了(我们这代人?我们这个冰期内的人?我们这个物种?),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事实时点上没什么意义,总归要go on。“一路上,我们会告别冰川,但如果我们让大气和气候处于稳定状态,我们的后人就能看见冰川的回归并因此感到惊讶和喜悦。”首先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进而承认这个问题的存在,然后想办法去解决,这是最简单的逻辑了。A farewell to ice, is for reunion with it.

  《最后的冰川》读后感(三):极地的现状与全球气候

  1、纯水的密度为1000kg每立方米,而纯冰的密度则为917.4kg每立方米。海水的密度高于纯水,通常为1025kg每立方米,因此海洋中水和冰之间的密度相差约10%,这就是有10%的浮冰和冰山部分会突出于海面以上的原因。

  2、海冰的形成,夏季海冰的融化速度超过其在冬天的形成速度(它只能以每年一个冬季雪层的速度生长)–反射率降低和融水池底部形成的融洞。

  3、冰期历史:米兰科维奇周期----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我们在冰期(北半球大部分被冰雪覆盖)和间冰期(冰盖又撤退至格陵兰和高山等处)之间往回穿梭。曲线为何呈锯齿状变化?---温度变化的倍增效应。

  4、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Stefan–Boltzmann Law)设地球的均衡温度为T,有等式4πR²εσT∧4=πR²S(1-α),令人意外的是,这个方程式的解为T=255,即-18℃。换句话说,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将会低于冰点,如此我们就会有一个冰冻死寂的世界。但是地球温度很显然高于-18℃。这是因为地球表面附着的大气层,它像一个温室,允许太阳辐射进入并将其加热,但却阻止大部分长波辐射外溢。

  5、温室效应:再回头看看这个方程式。因为温室降低了地球射向太空的长波辐射,地球辐射的能量低于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的预测值,其左侧的值在减少,但方程式的右侧(从太阳处获得的能量)的值则保持不变,因此方程式两侧保持平衡的唯一方式就是T值增加:地球必须升温以补偿其射向太空的能量。这种天然温室效应便足以将温度T从-18℃提升至15℃,我们十分熟悉且适应这一温度,它就是我们宜居地球的平均温度。

  6、夏季海冰的消失可以实现真正的跨极地航运线路,来自北太平洋的船只,经白令海峡直接穿过北极,再从弗拉姆海峡进入大西洋,这条航道将大量缩短路程,横滨到汉堡经北海航道的距离为6600海里,经苏伊士运河则为11400海里,路程会大大缩短,且无需支付过路费。

  7、…一些严重低估海平面上升幅度的评估报告,也被某些国家负责防洪的政府机构,比如上海市政府所采信。

  8、北极甲烷,正在发生的灾难。储藏在整个海底水和沉积物中的甲烷量估计是大气中碳含量的13倍以上。数万年来一直储藏在冰冻沉积物中的甲烷水合物现正随着沉积物的解冻而分解,这一过程会产生纯净的甲烷,并以巨大气泡羽流的形式涌向海水。

  9、降低我们未来的碳排放远不如降低目前的碳排放有用,而降低目前的碳排放则不及实际降低碳水平有用。最有用的事情则是通过碳捕获、储存或其他有待发明的技术切实地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及通过完全使用核电的方式停止排放二氧化碳,但大众的观念又让这无法实现。要警惕英国式畏缩不前的做法,这导致我们从法国(或者中国?)购买了过时而危险的水冷反应堆,其建造时间需要10年。过去40年中发生的所有可怕的核事故---三里岛、切尔诺贝利、福岛---都源于水缓和反应堆中复杂的冷却系统。

  《最后的冰川》读后感(四):来自极地冰川的一手报告

  收到样书,看完了,随便写几句。

  1. 作者沃德姆斯乃实干型北极海冰专家(即与建模做理论预测的气象专家[比如气专委等]非常不同,作者在书中从实际的监测、研究结果对相关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做过有理有据的抨击和质疑),他一生中前往北极50次左右,这本书乃他自己与北极海冰的告别之作。作者的海冰考察生涯也算是九死一生,2007年的那个插曲实在令人动容,这是将生命置之不顾的科研精神啊。

  作者背景:他在1987年到1992年担任剑桥大学斯科特极地研究所主任,1992年至2015年担任剑桥大学海洋物理系教授。他曾在这些地区的冰上营地、破冰船、飞机上工作过,特别地,他还曾在皇家海军潜艇(曾6次从水下航行至北极)上从事研究。在英国,只有他所在的剑桥大学研究团队有能力开展海冰实地考察工作。他还曾在东京的国立极地研究所、蒙特利美国海军研究生院、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和拉荷亚的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担任访问教授。

  2. 值得注意的几点:

  (1)作者生动有趣地讲解了海冰的形成机制以及地球的冰川简史。前一部分描述对于我还是蛮印象深刻的,很多表述十分接地气,比如凝脂冰、饼状冰等等,结合书中插图自然会过目不忘;根据作者的描述,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人类世时期,这个地质时期意味着,地球表面这一层脆弱的生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取决于人类的活动,而且根据作者的观点,如果一切照旧(除了一切照旧,还有其他几种不同的预测场景),我们大概会在2100年左右进入冰期循环的关闭状态,也就是说,冰期不再。

  (2)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自然界也是有温室效应的,被称为自然温室效应。而且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分子起作用的时效为多长时间呢?标准估计为100年,但如果考虑到碳循环的所有可能途径,则为上千年。

  而其他温室气体,比如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虽然体量较小,但温室效应却是二氧化碳的几十倍。比如,单个甲烷分子的变暖效力乃二氧化碳分子的23倍。糟糕的是,随着全球变暖的加速,北极近海永久冻土正逐渐融化,其中会释放大量甲烷气体,这对气候变暖而言实在是雪上加霜。但是“一些”国家,却热衷于开采可燃冰。

  1个有意思的细节:许多气候建模者都认识到北极海冰面积在减少,但鲜有人注意到其体积也在迅速减少,这个信息我觉得更有意义。

  最有意思的就是北极海冰的未来——死亡螺旋模式。作者在书中展示的图形十分直观地表现出北极海冰的变化直至最后消失的趋势。实在讲,这幅图对我的冲击蛮大。

  (3)一开始我也提到,作者是那种自下而上的经验主义者,作为读者我十分敬佩这种人,毕竟人类一路走来就是不断自下而上积累经验的这么一个过程。自上而下当然也好,但自上而下总是根据有限的、局部世界的信息外推出一些结论或判断。如果信息搜集有误,后果会十分严重,典型的例子就是“顶层设计”、计划经济等等让人觉得容易出问题的事项,人类行为、社会作为最高等级的涌现或突显现象,除了会有自我预言的神话等问题,还会出现自我知识自扰的问题,所以任何形式的顶层设计都会面临巨大风险,而这正是我们这个锅家钟情的东西,哎。关于试错的更多研究可见丹尼特去年的新书,从细菌到巴赫,只是他讲的是生命起源;原因、理由的关系等问题,但十分精彩。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让我们回到粗糙的地表,摩擦,摩擦。

  总之,自下而上的试错(trial and error)让人谦逊,不会觉得自己真理在握,沃德姆斯就是这种人的典型,我敬佩他。

  正因为这样,他措辞严厉地批评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全球气候变暖作出的模型预测。这些模型的可疑之处大家可以从书中作者的分析看出,太多东西影响这个看似公正的机构了,起码,看看《贩卖怀疑的商人》也能略知一二。

  (4)海冰消退的结果:北极航行整体上得以可能、相应的经济效益,比如海底石油等资源的开发。人类可真是贪婪,妈的,北极这种地方也要去开采石油,罪孽啊,石油泄漏真的是灾难。

  几个反馈:冰面反射率反馈

  ——雪线撤退反馈

  ——水蒸气反馈

  ——冰盖消融反馈

  ——北极河流反馈

  ——炭黑反馈

  ——海洋酸化反馈

  (5)北极甲烷正在大规模释放之中,人类还想着赚钱,真是良心大大的坏。

  另外就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的现象,近些年异常、极端的天气。气候变暖直接影响极地气团和热带敌团的强弱对比以及行进路线等等。气团相交处的锋面变得极度不稳定,相应地,尤其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必然会随着气候变暖而加剧。这一机制为急流的变化、减弱的带状(北-南)风和北极夏季海冰的减少等现象建立了关联(这是最引人瞩目的一个机制,作者还讨论了其他的一些可能机制)。但这些地区恰好都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可以想见,减产、饥荒、政治动荡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

  (6)说这么多,我们能做什么?两个方向:太阳辐射管理、二氧化碳清除,这两个方面都涉及诸多大型地球工程,耗费巨甚。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直接的碳捕获技术,这对人类而言太重要了,但这项技术现在还不成熟。

  总之,这是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书。气候变暖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单项反馈影响消耗几十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且,我们已经彻底(尽管这有争论,但目前看,各种反馈加速效应不断加剧,很多结果应该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有生之年就会出现)改变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变化周期。地球在这个意义上需要我们拯救,说白了,这是拯救我们自己以及地球上脆弱的生态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