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蓝色音符爵士厂牌:不止音符》经典观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蓝色音符爵士厂牌:不止音符》经典观后感有感

2020-10-19 23:21: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蓝色音符爵士厂牌:不止音符》经典观后感有感

  《蓝色音符爵士厂牌:不止音符》是一部由索菲·胡贝尔执导,诺拉·琼斯 / 赫比·汉考克 / Robert Glasper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蓝色音符爵士厂牌:不止音符》精选点评:

  ●好好听 呜 (siff这部字幕翻译和操作真的都太辣鸡了,bassline给翻译成基调我真的爆炸,能不能做点最基本的功课

  ●电影院音响不错,纪录片是不咋地,一直拿手机速记各种人名.....

  ●@新衡山 音乐带给人自由与希望。非常愉悦的大银幕体验!很多珍贵的照片和黑白影像。散场走在我后面两个男生在讨论Hip-hop的发源是不是爵士。其中一个说,嘻哈肯定是受爵士影响而来。很多喜欢嘻哈的人都会溯源去听爵士。另一个说喜欢爵士的不一定喜欢嘻哈。//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咯

  ●一篇主题牛逼的及格作文。嘻嘻看完回家收到了哑鼓

  ●ost太美,黑白照片太美,专辑封面们太美。最喜欢即兴演出 面具英雄 的一段,真的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魔力,以及艺术家们间的融合与创造。故事性一般,不过由此契机,更认真听更多Jazz,不错。

  ●巨幕上看monk演奏 很满足了 关键节点也交代了(老人都快走完了 不可能生动)前半让我回忆起15年前到12年前大密度的听各种东西包括各种风格的jazz 而学校里的打口带销售者是乐队贝司 会推荐碟给我 还出题考我 试听 然后回答是比波普硬波普还是酸爵士(政治上嘻哈也许是爵士 音乐上不是

  ●@SIFF,上影节纪录片选片组的学弟推荐,嗯,第一次在影院睡着。

  ●SIFF 有声相片集 好吧 我才知道诺拉琼斯是blue note的

  ●好吧 不太好看

  ●这不叫纪录片,应该叫爵士乐访谈录。故事毫无起伏,言之无物。一个80多分钟的ppt。

  《蓝色音符爵士厂牌:不止音符》观后感(一):一个厂牌,一种极致的声音美学。

  #不一样的纽约# 一个制作人,一个摄影师,一个录音师,一个设计师和若干艺术家,经营几十年,构筑一个独一无二的极致声音美学,生长成一个厂牌Blue Note。一张张专辑,从内到外,从音乐家们的创作、现场表演和录音、摄影作品、封面设计,传递的一致的美学,才是品牌真正的力量。一切源于热爱!片中一句感触很深,关于创意:“不评判对错是创作中需要的,无论何种形式的创作。”

  《蓝色音符爵士厂牌:不止音符》观后感(二):干货的堆砌

  lue Note Records Beyond the notes

  一开始就觉得翻译有点问题,所有的bridge都翻译成变奏了。。。真的让人困惑。

  还有Blue Monk被翻译成忧伤的修道士。。。人家音乐家名字叫Monk好不好。。。大部分地方翻译成孟克,怎么专辑标题的时候就忘记这个原则了呢?如果我对内容更熟悉一点,估计会看到、并记得更多错。创译天下,别搞成疮痍天下。翻译者似乎叫“八步半”,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记对了。

  =======================================================

  纪录片从两位犹太人30年代离开柏林来到美国创立厂牌,到Norah Jones,里面提到了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可惜,我爵士乐听过的太少,纪录片里说了一大堆,我也就知道Miles Davis、Norah Jones这么有名的。。。不过看完纪录片打算去多多了解一下Thelonious Monk、Art Blakey和Wayne Shorter、Herbie Hancock的专辑,当然也会关注一下Blue Note 7.

  所以,整个纪录片对我来说还是太过于“干货”了,资料多到有点松散,叙事比较流水账,不像周六看的卡拉斯纪录片,重点只有一个人,再散也不会散成这样。不知道其他观众是什么感受,但是印象中没有手机铃声,没有人玩手机,没有人乱拍(除了看到一个拍曲目表的,其实我也想拍,根本记不住那么多),也没有人聊天,比Maria by Callas那场观众素质好太多了。大光明座椅还算舒服,但是我还是更喜欢上海影城的座椅,因为更舒服,而且前后人头错开,大光明的座椅正对前方观众的头。。。

  两位创始人真的是犹太人吗?居然成立了一家不以赚钱为目的的唱片公司,任性的签约感兴趣的乐手,签下新人,不为商业目的,让他们自己玩,自己试验新的音响效果。最好玩的是,乐手们发现,其中一位创始人在录音棚听到满意的作品录音时,他就会不由自主的跳舞。乐手每次看到这种奇怪舞姿,就知道音乐对头了。

  他们公司的录音记录好全,好多录音过程的版本还保留着。唱片封面和照片也都很特色,也是高水平的艺术。导演挑选资料的时候,选择障碍症了吧。然而这样的不够商业化的公司,没有足够的发行渠道,在唱片巨头的夹缝中也很难生存,最后还是被收购,加上创始人去世或退休,Blue Note 失去了原有的特色。直到EMI收购之后,才有所转机。

  高手们即兴的一段印象也很深。以及他们看待即兴的方式,你可能以为你弹错了一个和弦,但是牛人会立马改变自己演奏的部分,来配合这个和弦,一切皆能合理。有点像我一个老师说过的话,我们不追求整理,我们追求自圆其说。

  纪录片还有个侧重点是提到了嘻哈音乐继承了爵士乐对黑人的意义,意味着自由。以前穷苦黑人小孩不混帮派,那就只能靠音乐出头了,听起来很像是与泽西男孩中意大利黑帮后代的情况也有点相似。但是后来很多学校经费问题,取消了乐队课,小朋友无所事事,犯罪率就上升了。于是,嘻哈音乐就出现了。纪录片中还有嘻哈与爵士的融合一派,要不是看纪录片,还真没听过这种风格。

  《蓝色音符爵士厂牌:不止音符》观后感(三):自由的灵魂

  #SIFF# 第三场

  几年前,陪闺蜜看《戴安娜王妃》(片子很一般,不推荐),戴妃遇见并喜欢上了巴基斯坦医生,后者爱听爵士,于是戴妃就问朋友如何欣赏爵士,朋友说,“爵士乐有很多种,你想了解哪一种?” So, 我喜欢爵士,喜欢那种Let go 的感觉,喜欢即兴的表演形式,喜欢Cole Porter, Gershwin, Bernstein (West Side Story), Louis Armstrong, Chet Baker, Benny Goodman, Wynton Marsalis, Jon Faddis, etc, etc, 但还真说不上来什么流派。所以,看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音乐的享受,还非常educational.

  对于片中音乐创作是出于Messed up situation的说法,我不敢苟同(同样也不认为Hip-Pop能和爵士扯上关系,或者说我认为喜欢爵士的人不会去听 Hip-Pop, 反之倒有可能)。爵士起源于美国黑人的游乐,它能给人带来自由,这也是Swing在1920-30年代的德国很受欢迎的原因吧,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多么需要跟着音乐起舞。在这里,我们的纪录片主人公,BN的创始人出现了。纳粹当道的年代,爵士(黑人音乐)和犹太人都是被排斥的,于是他们来到了自由之都-纽约, 凭着一腔热忱创立了这个传奇品牌。

  不过,不少Jazz musicians 处于 messed up situation却也是事实。更准确的说, 对音乐的狂热,让音乐家的生活变得一团糟,而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Whiplash《爆裂鼓手》男主作出了最好的总结:“I'd rather die drunk, broke at 34 and have people at a dinner table talk about me than live to be rich and sober at 90 and nobody remembered who I was. 爵士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是一种魔性的巅峰体验,而这有时是以自残式的练习混杂酒精和毒品为代价的。所以很多爵士天才都是英年早逝,身后留下一堆mess,他们的人生精华封存在了唱片里。

  最让人唏嘘的是小号手Clifford Brown,影片中说起他极其自律严肃,滴酒不沾(doesn't drink翻译成”不喝水“也是醉了),却在车祸中丧生,年仅25岁。(1956年,他和钢琴Riche Powell、Richie的妻子在去芝加哥演出的路上,汽车失控,三人全部丧生。)如果他还能活久一些,他应该能成为Dizzy Gillespie和Miles Davis那样的传奇。。。观影之后听了他一些作品,听到Embraceable You的时候,真的心碎。Embracebale You

  影片还提及了爵士乐的时代性——每十年就是一个新的时代,而BN总是扮演着时代引领者的角色。正如Herbie Hancock所说 jazz reflects American history and human values such as democracy, tolerance, the search for the new and the risks that go with it. 说到这里,想起去年上海夏季音乐节Wynton Marsalis携林肯中心爵士乐团带来的作品The Jungle 《丛林》,展现了当代的钢筋水泥丛林中都市人的生活, 记忆犹新。

  有评论说该片就是一个PPT,不管是不是,能在大屏幕上重现珍贵的资料,是不可多得的体验了。(蓝色音符PPT)

  晚上10点多散场时,听到一些可爱观众说要直奔爵士酒吧去了。新衡山对面就是中国唱片厂的旧址,百代EMI的小红楼还在,不过衡山路作为夜生活的中心早就没落了。90年代有一个地下酒吧,好像也是音乐人常去的,不过那时候我是个未成年少女,不知其详。再走远一点,在复兴路和淮海路交界处是棉花俱乐部旧址(和纽约的同名,屹立魔都20载,去年关了)。不过,爵士乐在魔都永不缺席,去年在南京路开的上海林肯中心,值得一去。(非广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