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欧洲中世纪三部曲》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欧洲中世纪三部曲》的读后感大全

2020-10-23 00:15: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欧洲中世纪三部曲》的读后感大全

  《欧洲中世纪三部曲》是一本由[美] 拉尔斯·布朗沃思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8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欧洲中世纪三部曲》精选点评:

  ●充其量算作历史小说,居然随处可见人物的心理描写,完全就是作者脑补的产物,缺乏史书该有的严谨真实,对中信这种胡吹式的宣传非常失望。

  ●中信的书真的就算了吧,翻译的文法不通,缺乏逻辑。书本身的题材还挺不错的,维京人和诺曼西西里的历史都算比较冷门的历史。可惜了,以后不会再买中信的书了………

  ●勉强当故事看看

  ●这套书一共三本(分开标记了)放在家里两三年才看完。看完后人名事迹又忘得差不多了,感觉云里雾里的。不过作为历史书史实方面应该没太大问题,时不时可以翻下参考。

  ●从三个不同的阵营简单地把中世纪1000多年的历史概括了一遍。对于没有接触过相关历史的人来说,的确能让人大开眼界。我们对维京人的印象一直都是粗鄙的、嗜杀成性的野蛮人,但却没有想到是他们带来了那时欧洲四分五裂小国的统一、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阅读一下这种历史书,作为无神论的中国人也不可能理解基督教这个神奇的东西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可以团结几个国家共同抵抗外敌,也可以让国家分裂而变得脆弱。这套书填补了我对十字军东征的空白:原来它不是单纯的维护基督教的圣战,而也夹杂有残暴的掠夺。它也告诉了我那些拜占庭皇帝的成就并不止取决于战斗力和广阔的领土:外交手段和治国方略同样重要,没有它们,广阔的领土反而可能成为负担。 至于其他,重复的人名太多,可能造成混乱。但如果不深究,还是可以把它作为借鉴来学习的

  ●第三本翻译有些问题

  ●终于。超棒。

  ●不到三天就把第一本读完了,说实话。我真的有点恋恋不舍。读完后我把书捧在手里不停的感慨!!!维京传奇,想起维京大多人也就想起强盗,破坏……但是读完之后我发现不是这样的。他们的活动给欧洲很多现代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废话太多,价值紊乱,前后矛盾,用无谓的形容词堆积篇幅,既不能说清楚基督教的派系之争,也没有对罗马的衰落做反思,评书而已

  ●维京史诺曼史罗马史拜占庭史看得我滋滋有味。翻译很棒,通顺。终于对中世纪历史的理解有了清晰的轮廓。

  《欧洲中世纪三部曲》读后感(一):科普类读物

  有点类似于科普类读物,但是哪怕科普类其质量印刷也不如甲骨文系列来得更加实惠。维京部分和诺曼部分有重合,而且私以为没有提到过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半岛和东欧的书被称作“欧洲中世纪三部曲”有点太抬高了,不过想要快速了解一下这些历史的简单读物还是不错的,整体来看印刷质量啥都没毛病,新人真能够完整读下来的话够在外面吹一段时间了

  《欧洲中世纪三部曲》读后感(二):【书评人俱乐部】缘来,你是如此陌生

  对于欧洲中世纪,我们真的了解不多。前些日子参加了【书评人俱乐部】的活动,并有幸获得了《欧洲中世纪三部曲》之一《拜占庭帝国》。

  说真的,对于这段历史,不仅是我,而且是很多国内同胞对此都很陌生。既然是陌生的,所以一切都感受到很新鲜。历史在我看来,对于今天而言,重要意义在于借鉴,“以古鉴今”永远要重于“以古讽今”。我几乎用了三个小时通读了此书,产生了三点感想:

  一是拉尔斯·布朗沃思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尽管很多史实已经消失在无穷的星空中,但是他能够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讲的不仅仅是史实,而是在每一段历史中人的存在感与奋斗的方向。

  二是这本书打破了英雄史观,一向以为西方是英雄的国度,在写作历史的过程中也少不了对英雄的膜拜与吹嘘,但是这本书打破了陈见与常规,写了很多平常人的平常生活。

  三是这本书有点主题先行的意味,如书名所示“拯救西方文明的东罗马千年史”,因此我们也就知道了最后的历史仍然是无法拯救的,只能是纪念,并在纪念中找寻今天以及未来!

  《欧洲中世纪三部曲》读后感(三):寒冰中的恶火

  北方的异教徒降临……如同凶猛的群峰,又如可怕的恶狼,到处肆掠。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公元787年,那是一个秋天,三艘身份不明的船只,停泊在不列颠岛南部——威塞克斯王国的波特兰岛上,地方治安官比杜希德以为这不过就是一群路过的商人,正想向他们收税。 可是,迎接比杜希德和他的随从的是船上飞射过来的乱箭,可怜的比杜希德因此丧命,那群陌生人抢走了尸体身上的财物,然后驾着海船,扬长而去。 这次袭击的消息迅速在不列颠岛传播,各国纷纷加强海防,组建民兵组织,一些宗教场所如修道院也加强防御——因为在基督教的统治下,修道院往往是一个地方最富有的场所,那里集聚着大量的财富,有享之不尽的美酒佳肴、绫罗绸缎,还有历代圣人们遗留下来的奇珍异宝,并且早期的修道院还起到银行的作用,商人们把自己的财富寄存在修道院,并认为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只可惜,这一切防御工作,在那群陌生人看来,根本不堪一击: 公元793年,他们再次袭击了诺森布里亚王国最富有的修道院——林迪斯法恩修道院。(注:当时很多修道院、教堂都建立在海边,因为他们觉得背靠大海是最安全的。) 公元794年,不列颠岛东海岸的贾罗郡和西海岸的凯斯岛上的所有修道院均遭到袭击。 公元795年,艾奥纳大教堂遭到洗劫。 这群陌生人进行着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修士们有的被砍头,有的被溺死在海里,没有人掩埋尸体,甚至连牲畜也难逃一死;他们抢走了一切的财物,那些圣人们的遗物被打烂在地上,祭坛变成废墟,昔日华丽的教堂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尸横遍野,支离破碎。 虔诚的修士们声称,真正的灾难即将来临,上帝也给出了警示:几周以前,天空出现几道诡异的闪电,修道院上空更是有恶龙盘旋不去。 《圣经》中似乎也早已预言了这场灾难: 耶和华对我说,必有灾祸从北方发出,临到这地的一切居民。 一个时代,开始了它在中世纪的篇章,这就是“维京时代”,那群作乱的“商人”,被称为“维京海盗”。 1、维京人是怎样的? “维京”(Wicing)这个词来源本身就是一个谜。vic在古挪威语中是河湾、海湾的意思,最初其实指的是来自生产铁矿石的维克区的人,后来逐渐被用来指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掠夺者,到了19世纪,维京也成了海盗的代名词。 维京人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也就是现在的瑞典、丹麦、挪威等地方,所以维京人在9世纪的时候一般被称为“北方人”、“丹麦人”、“挪威人”或者是“异教徒”。 大家都知道,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靠近北极圈,气候寒冷,终年都有积雪覆盖。其中,丹麦地区因为有暖流经过,气候最好,不仅有草地,还有茂密的森林,且地势平坦。 瑞典就相对不像丹麦有这么宜人的气候,但也有着比较肥沃的农田,南部和西部有广泛的森林、沼泽和湖泊。最惨的是挪威,不仅气候最冷,而且山川纵横,有三分之一的地区在北极圈以内,好在西部众多的岛屿和峡湾阻挡了大西洋寒冷气流的入侵。 但一旦到了冬天,不管是挪威、瑞典,还是丹麦,都差不多一个样,如果没有备好粮食,就注定要挨饿。也许正因为有这种季节性的食物短缺,所以热情好客被视为重要的品质,款待不周是很严重,甚至就会引发世代血仇。 维京人生性勇猛,擅长体育,喜欢那些摔跤、击剑、攀岩、滑雪、滑冰、游泳等能够强身健体的活动,认为只有这些运动才能塑造真正的英雄。 维京人生性残暴,他们有时会将抢来的婴儿扔向空中,再用长毛刺死,不敢这么做的人往往会被耻笑为懦弱。他们还会让两匹种马为争夺一匹母马而厮杀,从中取乐。 可是,如果你认为这是一群不讲卫生的野蛮人那就大错特错了。维京人格外注重个人仪表和卫生,他们精心装饰自己,每天都要洗澡,还会用肥皂洗头,并发明了剃须刀、梳子和挖耳勺等。而且,维京人热爱音乐,喜欢弹奏竖琴。 跟大多数北方人一样,维京人身材高大,男性平均身高1.77米,女性平均身高1.52米。(注:这在当时已经很高了。) 维京地区的女性享有比中世纪其他地方的女性更多的权利。丈夫死后,妻子是家里的主人,掌管一切事务。如果婚姻超过20年,双方均有权利终止婚姻,妻子可依法得到丈夫的一半财产。有趣的是,如果丈夫提出离婚,但又无法提出合适的原因,妻子的家族有权将其杀掉。如果通奸,不论男女,都会被处以绞刑或被马踩死。女性还可以继承财产等等。 由于这里的冬天很长,所以维京人很喜欢举办宴会来消磨时间。维京人的宴会应该是欧洲大陆最热闹的,一般会持续很多天。大家在宴会上纵情豪饮,还会举办一些智力比赛。在宴会上,拒绝别人的敬酒是不礼貌的,除非你是老人或者有重病。 以上就是维京人生活的环境和他们的一些习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既有勇猛残暴的一面,也有热情温和的一面。 2、维京人为什么去当海盗? 关于维京人为什么南下侵略不列颠岛和欧洲大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通过查找资料,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由环境决定的。就像中国北方匈奴人生活的环境恶劣因此侵略中国一样,维京人生活的环境只有比匈奴人更恶劣。前面已经说了,那里常年寒冷,有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简直不是人能生活的地方。尤其到了冬天,很有可能就会因食物短缺而饿死。而公元8世纪,环境突然恶化直接导致了维京人变成专业的海盗。 同时,人口逐渐增多。这也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解释,正如威尔·杜兰特说的: 女性的生育能力……超过了土地的养育能力。 越来越多的人意味着需要越来越多的食物,可是恶劣的环境又提供不了这么多食物,僧多粥少,维京人不得不向西方和南方去寻找食物。而西方和南方,传言那里有数不尽的财宝和农田,遍地黄金,这极大地引诱着维京人去冒险,一旦冒险成功,还怕吃不饱饭吗? 有人会说,虽然维京地区粮食不够,但是物产还是丰富的,有不少矿山、各种动物毛皮、琥珀等物产,他们怎么就不会跟欧洲大陆上的人互通有无呢?这样不就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做海盗了?没错,维京人确实跟南部和东部的一些人有贸易往来,但是,一方面,他们没有充分意识到贸易的好处(注:要知道,关于贸易的理论得等到亚当斯密出生后才有系统的阐述。);另一方面,在那样原始的一个时代,你说去抢跟做贸易,哪个更容易呢?肯定是没本的买卖(做强盗)更受欢迎。贸易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现在我力量比你强大,我可以白抢你的,为什么要和你交换呢? 第三,政治压力也是迫使维京人离开故土的一个原因。维京地区逐渐形成专制残暴的统治(注:虽然他们没有像欧洲大陆和不列颠岛那样的基督教的压迫,但是他们的君主远比欧洲君主要残暴得多。),一些热爱自由或是不服统治的维京人宁愿离开家乡,去大海漂泊,也不愿待在故土接受剥削。 第四,就是维京人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的驱使。前面说了,维京人生性勇猛,也崇尚武力,鄙视怯弱。据说,婴儿出生以后,他的父亲会在孩子的摇篮上放一把利剑,并且对着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说: 我不会留给你任何遗产。你的一切都需要你用这把利剑去拼搏。 孩子出生以后,要学会帮父母处理家务,要学狩猎、滑雪,制造工具,男孩要学负重跳跃和游泳等等,这都是为了以后让这个孩子成为真正的勇士。维京人认为,你需要的生活、荣耀和财富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他们只信仰自己的力量。这种传统习俗驱使他们去冒险、去掠夺、去做海盗。 同时,维京地区是一个半岛,近海,所以维京人对海有着深深的向往。这也难怪,陆地上食物稀少,只能去海里找,靠海吃海嘛。而且,要想到外面的世界去探索,通过海运是最快捷的。所以,维京人对海洋、对船有着很深的依恋。他们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看做是一只大船,分割整个半岛的山脉叫做龙骨山脉。他们把婴儿的摇篮做成船的样子,孩子的玩具也是船,衣服上的扣子、胸针都做成船的样。人死后,最高的丧礼就是把人装进装饰性的战舰里,然后才埋进土里。 还有,维京人的宗教信仰也跟冒险有关。他们崇尚“诸神之父”奥丁和“雷神”托尔,尤其是雷神托儿,这是力量的象征。维京人认为,一个战士死后如果能够进入仙宫中的英灵殿,这是对一个战士最高的荣誉。 这些习俗和信仰,都注定着维京人不会是一个依恋故土的人,一定会渡过大西洋,四处烧杀抢掠,以求建功立业和得到财富。 第五,是科技的发展。8世纪的时候,维京人发明了龙骨,这就使得远洋航行成为可能。龙骨这个装置的发明,是航海史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不仅可以使船身更加稳定,更适于远洋,而且提供了固定桅杆的基座。人们可以在船上装更大的风帆,成为大船的主要动力。 同时,维京人还发明了操纵桨,发明了维京长船,被誉为“海上骏马”,平均航速可以达到4节,顺风或顺流时可以到8-10节,为维京人的冒险提供了大大的便利,这可比陆运要快得多了。 于是,在9世纪初,一切因素都已经准备妥当,一个属于维京人的时代即将到来了,他们不仅深深影响力不列颠和法兰克、拜占庭、俄罗斯的历史,还发现了冰岛、格林兰岛和美洲大陆,比哥伦布早了4百年左右。而腐朽的中世纪,也注定要遭受这场来自北方寒冰中的恶火的焚烧。

  《欧洲中世纪三部曲》读后感(四):寒冰中的恶火——维京海盗

  北方的异教徒降临……如同凶猛的群峰,又如可怕的恶狼,到处肆掠。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公元787年,那是一个秋天,三艘身份不明的船只,停泊在不列颠岛南部——威塞克斯王国的波特兰岛上,地方治安官比杜希德以为这不过就是一群路过的商人,正想向他们收税。 可是,迎接比杜希德和他的随从的是船上飞射过来的乱箭,可怜的比杜希德因此丧命,那群陌生人抢走了尸体身上的财物,然后驾着海船,扬长而去。 这次袭击的消息迅速在不列颠岛传播,各国纷纷加强海防,组建民兵组织,一些宗教场所如修道院也加强防御——因为在基督教的统治下,修道院往往是一个地方最富有的场所,那里集聚着大量的财富,有享之不尽的美酒佳肴、绫罗绸缎,还有历代圣人们遗留下来的奇珍异宝,并且早期的修道院还起到银行的作用,商人们把自己的财富寄存在修道院,并认为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只可惜,这一切防御工作,在那群陌生人看来,根本不堪一击: 公元793年,他们再次袭击了诺森布里亚王国最富有的修道院——林迪斯法恩修道院。(注:当时很多修道院、教堂都建立在海边,因为他们觉得背靠大海是最安全的。) 公元794年,不列颠岛东海岸的贾罗郡和西海岸的凯斯岛上的所有修道院均遭到袭击。 公元795年,艾奥纳大教堂遭到洗劫。 这群陌生人进行着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修士们有的被砍头,有的被溺死在海里,没有人掩埋尸体,甚至连牲畜也难逃一死;他们抢走了一切的财物,那些圣人们的遗物被打烂在地上,祭坛变成废墟,昔日华丽的教堂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尸横遍野,支离破碎。 虔诚的修士们声称,真正的灾难即将来临,上帝也给出了警示:几周以前,天空出现几道诡异的闪电,修道院上空更是有恶龙盘旋不去。 《圣经》中似乎也早已预言了这场灾难: 耶和华对我说,必有灾祸从北方发出,临到这地的一切居民。 一个时代,开始了它在中世纪的篇章,这就是“维京时代”,那群作乱的“商人”,被称为“维京海盗”。 1、维京人是怎样的? “维京”(Wicing)这个词来源本身就是一个谜。vic在古挪威语中是河湾、海湾的意思,最初其实指的是来自生产铁矿石的维克区的人,后来逐渐被用来指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掠夺者,到了19世纪,维京也成了海盗的代名词。 维京人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也就是现在的瑞典、丹麦、挪威等地方,所以维京人在9世纪的时候一般被称为“北方人”、“丹麦人”、“挪威人”或者是“异教徒”。 大家都知道,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靠近北极圈,气候寒冷,终年都有积雪覆盖。其中,丹麦地区因为有暖流经过,气候最好,不仅有草地,还有茂密的森林,且地势平坦。 瑞典就相对不像丹麦有这么宜人的气候,但也有着比较肥沃的农田,南部和西部有广泛的森林、沼泽和湖泊。最惨的是挪威,不仅气候最冷,而且山川纵横,有三分之一的地区在北极圈以内,好在西部众多的岛屿和峡湾阻挡了大西洋寒冷气流的入侵。 但一旦到了冬天,不管是挪威、瑞典,还是丹麦,都差不多一个样,如果没有备好粮食,就注定要挨饿。也许正因为有这种季节性的食物短缺,所以热情好客被视为重要的品质,款待不周是很严重,甚至就会引发世代血仇。 维京人生性勇猛,擅长体育,喜欢那些摔跤、击剑、攀岩、滑雪、滑冰、游泳等能够强身健体的活动,认为只有这些运动才能塑造真正的英雄。 维京人生性残暴,他们有时会将抢来的婴儿扔向空中,再用长毛刺死,不敢这么做的人往往会被耻笑为懦弱。他们还会让两匹种马为争夺一匹母马而厮杀,从中取乐。 可是,如果你认为这是一群不讲卫生的野蛮人那就大错特错了。维京人格外注重个人仪表和卫生,他们精心装饰自己,每天都要洗澡,还会用肥皂洗头,并发明了剃须刀、梳子和挖耳勺等。而且,维京人热爱音乐,喜欢弹奏竖琴。 跟大多数北方人一样,维京人身材高大,男性平均身高1.77米,女性平均身高1.52米。(注:这在当时已经很高了。) 维京地区的女性享有比中世纪其他地方的女性更多的权利。丈夫死后,妻子是家里的主人,掌管一切事务。如果婚姻超过20年,双方均有权利终止婚姻,妻子可依法得到丈夫的一半财产。有趣的是,如果丈夫提出离婚,但又无法提出合适的原因,妻子的家族有权将其杀掉。如果通奸,不论男女,都会被处以绞刑或被马踩死。女性还可以继承财产等等。 由于这里的冬天很长,所以维京人很喜欢举办宴会来消磨时间。维京人的宴会应该是欧洲大陆最热闹的,一般会持续很多天。大家在宴会上纵情豪饮,还会举办一些智力比赛。在宴会上,拒绝别人的敬酒是不礼貌的,除非你是老人或者有重病。 以上就是维京人生活的环境和他们的一些习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既有勇猛残暴的一面,也有热情温和的一面。 2、维京人为什么去当海盗? 关于维京人为什么南下侵略不列颠岛和欧洲大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通过查找资料,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由环境决定的。就像中国北方匈奴人生活的环境恶劣因此侵略中国一样,维京人生活的环境只有比匈奴人更恶劣。前面已经说了,那里常年寒冷,有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简直不是人能生活的地方。尤其到了冬天,很有可能就会因食物短缺而饿死。而公元8世纪,环境突然恶化直接导致了维京人变成专业的海盗。 同时,人口逐渐增多。这也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解释,正如威尔·杜兰特说的: 女性的生育能力……超过了土地的养育能力。 越来越多的人意味着需要越来越多的食物,可是恶劣的环境又提供不了这么多食物,僧多粥少,维京人不得不向西方和南方去寻找食物。而西方和南方,传言那里有数不尽的财宝和农田,遍地黄金,这极大地引诱着维京人去冒险,一旦冒险成功,还怕吃不饱饭吗? 有人会说,虽然维京地区粮食不够,但是物产还是丰富的,有不少矿山、各种动物毛皮、琥珀等物产,他们怎么就不会跟欧洲大陆上的人互通有无呢?这样不就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做海盗了?没错,维京人确实跟南部和东部的一些人有贸易往来,但是,一方面,他们没有充分意识到贸易的好处(注:要知道,关于贸易的理论得等到亚当斯密出生后才有系统的阐述。);另一方面,在那样原始的一个时代,你说去抢跟做贸易,哪个更容易呢?肯定是没本的买卖(做强盗)更受欢迎。贸易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现在我力量比你强大,我可以白抢你的,为什么要和你交换呢? 第三,政治压力也是迫使维京人离开故土的一个原因。维京地区逐渐形成专制残暴的统治(注:虽然他们没有像欧洲大陆和不列颠岛那样的基督教的压迫,但是他们的君主远比欧洲君主要残暴得多。),一些热爱自由或是不服统治的维京人宁愿离开家乡,去大海漂泊,也不愿待在故土接受剥削。 第四,就是维京人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的驱使。前面说了,维京人生性勇猛,也崇尚武力,鄙视怯弱。据说,婴儿出生以后,他的父亲会在孩子的摇篮上放一把利剑,并且对着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说: 我不会留给你任何遗产。你的一切都需要你用这把利剑去拼搏。 孩子出生以后,要学会帮父母处理家务,要学狩猎、滑雪,制造工具,男孩要学负重跳跃和游泳等等,这都是为了以后让这个孩子成为真正的勇士。维京人认为,你需要的生活、荣耀和财富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他们只信仰自己的力量。这种传统习俗驱使他们去冒险、去掠夺、去做海盗。 同时,维京地区是一个半岛,近海,所以维京人对海有着深深的向往。这也难怪,陆地上食物稀少,只能去海里找,靠海吃海嘛。而且,要想到外面的世界去探索,通过海运是最快捷的。所以,维京人对海洋、对船有着很深的依恋。他们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看做是一只大船,分割整个半岛的山脉叫做龙骨山脉。他们把婴儿的摇篮做成船的样子,孩子的玩具也是船,衣服上的扣子、胸针都做成船的样。人死后,最高的丧礼就是把人装进装饰性的战舰里,然后才埋进土里。 还有,维京人的宗教信仰也跟冒险有关。他们崇尚“诸神之父”奥丁和“雷神”托尔,尤其是雷神托儿,这是力量的象征。维京人认为,一个战士死后如果能够进入仙宫中的英灵殿,这是对一个战士最高的荣誉。 这些习俗和信仰,都注定着维京人不会是一个依恋故土的人,一定会渡过大西洋,四处烧杀抢掠,以求建功立业和得到财富。 第五,是科技的发展。8世纪的时候,维京人发明了龙骨,这就使得远洋航行成为可能。龙骨这个装置的发明,是航海史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不仅可以使船身更加稳定,更适于远洋,而且提供了固定桅杆的基座。人们可以在船上装更大的风帆,成为大船的主要动力。 同时,维京人还发明了操纵桨,发明了维京长船,被誉为“海上骏马”,平均航速可以达到4节,顺风或顺流时可以到8-10节,为维京人的冒险提供了大大的便利,这可比陆运要快得多了。 于是,在9世纪初,一切因素都已经准备妥当,一个属于维京人的时代即将到来了,他们不仅深深影响力不列颠和法兰克、拜占庭、俄罗斯的历史,还发现了冰岛、格林兰岛和美洲大陆,比哥伦布早了4百年左右。而腐朽的中世纪,也注定要遭受这场来自北方寒冰中的恶火的焚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