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低处的端详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世界低处的端详读后感精选

2020-10-25 01:10: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低处的端详读后感精选

  《世界低处的端详》是一本由李乐明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低处的端详》读后感(一):放几张〈世界低处的端详〉的图片

  封面

  《世界低处的端详》读后感(二):徜徉于清新的大地田畴之间——读李乐明《世界低处的端详》

  文/苏远新

  与李乐明先生素不相识,是朋友圈里的一则微信,让我知道了《世界低处的端详》出版的消息。又在朋友的提示下,于新浪博客中阅读了几篇李乐明先生的文章,深为他精湛优美的文字所倾倒,陡生手持一卷一睹为快之愿。经朋友转达意愿,得乐明先生赐书两册,了却心愿,甚为欣喜。

  鲜活的文字,是有生命的。数日来,沉浸于乐明先生作品的字里行间,仿佛置身于清新的大地田畴之间——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清风明月、时光节气、农事活动、动物精灵、民情风俗、乡村夜话、客家美食……像交响乐,又似思乡曲,触动着我的每一条神经。它牵着我的手,徜徉在一幅幅禅意盎然的水墨画中,流连忘返。

  在作者的笔下,季节是写实的工笔画——“元宵节后是惊蛰,绿的大幕即将拉开,小花小草先小试拳脚,先热一下身,又仿佛是春派出的先头部队”,“山坡上,红得热烈,白得炫目。红白蓝,绝配”,“转到夏季,绿都飞起来了”,“抚摸四季,就是与天地同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每个节气的物候,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春分的元鸟、雷鸣、电闪,清明的蛙声与红得热烈的映山红,谷雨的布谷声声催耕忙,立夏的蚯蚓出、黄瓜生,还加上一候蝼蛄鸣,小满的雨打芭蕉,夏至的鹿角、蝉鸣、半夏,还有,霜降时节被冷霜渐渐漂染成红、黄、绿、紫各色的树叶,寒露到,摘油茶时的热闹……时光的节气里,每个段落都绽放着每个段落的美丽。

  只是草木最温柔——“花草懂人心,花开花落,它不看任何人的眼色。”不管是合欢、鸡冠刺桐、山苍、香樟、苦楝树,还是那牡丹、芍药、紫薇、栀子花,还有匍匐在地的鸡矢藤、六月草、鹅肠草,或是《本草纲目》中的远志、厚朴、龙胆、车前草,甚至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红花艾、田艾、辣蓼、火子炭、芒萁,以及更多的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完全把读者带进了那色彩斑斓的山野丛中。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景,从心里来。境,亦由心生。”与众多植物的相识相爱,情景交融,能让人忘掉世间的纷繁琐事,丢弃尘间的种种烦恼,以轻松、惬意的状态行走在人世间。

  踱过山野又一景,客家民居亮眼前。厅、正房、厢房、巷径、天井,“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掩映在青山绿水间黛瓦白墙的民居,呈现出一种客家人纯情朴实的美。当“灶膛噼里啪啦、火苗呼呼”的时刻,炊烟袅袅升起,“家的希望就像烟柱一样升腾”,“十大碗”、大甑饭、烫皮、米馃、灰水粄,乡村喜筵热闹非凡,客家美食款待满座宾朋。脑海中,是“老灶昏黄的火光与祖母、母亲怜爱的泪光在交叠”。飞鸟归林,猫犬环绕,鸡鸭葱茏,孩童嬉闹,那纯朴民风、温温乡情,“嵌入了山里人的皮肉和灵魂,流进了经络血脉”,山村的古韵,像山风一样地悠长……

  …… ……

  这些年,城市化的进程像汹涌的波涛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城镇周边推开,在烟尘滚滚中毁田掠地,在铲除绿色中铺张水泥,城市,像一个边吹边大的气球,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洗脚上田,离开了生他养他的那方土地,来到了钢铁水泥的森林中寻找生计。那清新的大自然,那纯净的原生态,离人们是越来越远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虽然随着城市建设档次的提升,开眼也能见到人工种植的片片丛林与红花绿草,但与那大自然中原生态的树木花草相比,这些人工制造的丛林草地、红花绿叶,显得那么特别的呆板,特别的模式化,显然是缺少了一种生命的活力——它听不到静夜的蛙鸣,听不到夏日的蝉声,也见不到在山野间飞舞着与皎洁月光比亮度的萤火虫……

  作为一名喜爱阅读之人,我总觉得,当今的文学作品也像快速推进的城镇化一样,离生活越来越远了,生活气息越来越淡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样自然的、具有草木气息的文学意境是越来越难寻觅了。感谢乐明先生,在阅读他的作品中,我找回了一种久违的感觉,精神世界回到了那片魂牵梦萦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游历在这些富有山野气息的文字之间,就感觉到了大自然与我们的亲近与抚慰,仿佛给自己的生命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十分赞赏乐明先生那浓浓的故乡情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方土地,当它与一个人的成长、心路、境遇融浸到一起的时候,生活便有了特殊的意义。多年的乡村生活,是厚重大地对作者的浸染。“我也有根,我的根在山村”,因此,才有了作者笔下那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田园、老屋、花草、树木、农事、牲畜、乡俗、美食……它们像似一个人,有相貌、有性格、有故事,故乡的点点滴滴,“已经融进了血脉,今生今世,汩汩流动不竭”。“从草木中来,直抵心间的诗意心性才是山间清流,流淌不绝。”我想,这就是作者能够收获文学硕果的牢牢根基。我也是一位离开了故土在城市中谋生的客家人,阅读着乐明先生的文章,就会有一种回到故土的亲切。想家的时候,游走在乐明先生文章的意境之中,自然也就能缓解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

  也十分佩服乐明先生的写作热情与毅力。作者是一名基层干部,曾任乡镇主官、县发改委主任,现任县委办主任。不说日理万机,那也是政务缠身。特别是身居县委办主任这一县级权力的核心中枢,服务的对象是县域内的最高长官,往往是身不由己,难得有供自己自主安排的时间和空间。我也曾任市直部门的办公室主任多年,深知身居其位之繁忙辛苦。但作者却能在繁忙的日常政务之余,欣然命笔,勤奋耕耘,且多有建树,其精神,其毅力,确实令人敬佩。我在阅读中曾做一简略的统计,乐明先生写作《世界低处的端详》这本册子,虽历时8个月,但在71天的写作时间里,出作品86篇,其中,有2个写作日,每天写出了3篇文章,有11个写作日,每天写出了2篇文章,最高产的11月份,20个写作日写出了25篇文章。这种写作速度,除了生活的根基扎实,写作思路的敏捷之外,更重要的应该是来源于那份对文学的刻意钟情与倾心热爱。看着我统计的这些数据,我不免在心里对自己说,乐明先生算得上是用两个脑袋在应对生活的人,一个脑袋的思维用于紧张繁忙的日常工作,一个脑袋的思维则用于文学园地的耕耘与创作。不然,他如何能在兼顾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余,收获如此丰硕的文学成果呢?

  说起来,我也与定南这块充满人文情怀的土地有缘。2000年6—8月,我作为市委“三讲”巡视组的成员,在定南工作了两个多月。虽然时间短,但也与当地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从那时起,全市18个县(市、区)中,除了我的故乡宁都之外,定南就成为了我格外关注的另一个地方。现在,以书为缘,我又认识了虽未谋面但确信能读懂其内心的乐明先生,当是我的一份荣幸,我也期待着能有机会与乐明先生见面相识,结交友谊。

  “心是一块田,快乐自己种。” 当一个耕耘者躬身于田园的作物中间时,他的心灵一定是至洁而芬芳的。

  期待着乐明先生有更多的佳作问世,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悦读与快乐!

  (苏远新,来自文乡诗国宁都,赣州市粮食局原办公室主任,赣州市粮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部级劳模。文字多见于国家、省级粮食经济刊物,多次获奖。)

  《世界低处的端详》读后感(三):文摘--世界低处的端详

  李乐明的文字极淡极美,任何评论都有些多余,索性摘录一段这书的文字,诸君自赏之:

  世界的低处,我生活的高地。

  是那个生我养我的小山村,是那些花草树木、鸡鸭鹅牛、潺潺溪流、温柔如水的月光,是皮肤黝黑、心念莲语的农人,我们小辈唤他们叔伯、婶娘,大哥、大嫂、大姐,还有狗子、老猫、小兔这些玩伴。

  苇岸的文字到底精辟---大地上的事情。几个字戳住了我的繁芜。他把这些事装进了书的匣子,天空一桌,大地一盏,左手静物,右手动物,对这些亲们,宗教般的虔诚。

  人,是地上的精灵,看着他们孤单,上帝分派了草木、动物来陪伴。草木是黑夜的哨兵,它们精心牧养着蹦蹦跳跳,“嘎嘎”“哞哞”是在呼风,又是在唤雨,是想去放牧白云,一阵山风吹来,白云悠悠晃过。

  以树为邻,我日子的袋子装满了花花草草、灌木乔木,风带路引来蜜蜂,酿出了一屋子的甜,我忍不住打个喷嚏,招来了更多蜜蜂。我把蜜给文字尝了尝,它们喜欢上了,低头过着日子,身体健硕无比,副词、形容词、辞藻的赘肉健美成肌块,胸肌、腹肌、肱二头肌,精神和健美丝缕缠绵。

  好比一朵花,蜜蜂喜欢,风雨却折之,对文字的健硕,不解、疑惑随蜜蜂来了---老是写茄子花、苦楝树、小麻雀,孩提时代的偷桃摘李,不腻么?形容词都没几个,也是文章?不来点风花雪月,情之切切,还有文字的气韵吗?

  这么说,真还有点心怯。文字写给自己,同时也为读者。说白一点,即便不靠文字养活自己,照顾一下读者的情绪还是写作者该有的雅量吧?

  心,就这样渺茫着穿过丛林。香樟结出了青果---十来天前,在东莞参加会议,晨练在宾馆的园林中,麻雀在蹦跳啄着什么,是香樟的紫果子。相同的季节,不同的果实,时空是伙规划师,布局着幼儿园、少年宫、老年宫,果色是入场券,对色入座,从来没有过差错。芒种夏至天,刚把花神送走,七道木、地稔花才睡梦初醒,早一朵,迟一撮地开,休怪它们不解风情,紫荆花这个花族中的庞然大物,还开放了第二春。有人有心,统计到八月桂一年开三次花。

  树不仅是一个陪伴,它还能安慰。从丛林走开,心中的戾气走出温柔乡,挥发了,吹散了,袅袅炊烟送一程吧。说起炊烟,送别的队伍好像有豆香味的影子,影影绰绰,再后来,就是氤氤氲氲了。

  豆香味,五谷的先头部队---“三夏时节”,在南方,早黄豆已成熟,捡最肥的家伙,加盐,加八角,煮来吃。豆子下肚,打个嗝,都是青莽味,引领人投入到世俗的规则里去,对生活,还有什么想不明白?人一走出来,很快就把树忘记了。树叶不计较,一直站在那里。

  到底,我的情怀还是浅浅的,看鲍吉尔·原野的作品---我是怀着虔诚的心来看的。每一次看《思想起》《银说话》,我心里都颤了又颤,仿佛被电流击中。这年头,有多少东西让我们感动得颤巍巍呢?

  鲍吉尔·原野说,关注草木植物是需要大情怀的。

  在雷电咆哮的雨夜,在同学家做作业的我,想回家,又回不去。这时,有人披着蓑衣,手中的伞稳稳护着你。老鲍的文字就这么温暖着我。我的自卑一扫而光,仿佛我也有了大情怀。

  其实,在乡村读初中那个年代,老鲍的文字让我屡屡躲过劫难---有谁忍心斥责不喜爱香港电视剧的少年呢,不就听听歌曲而已?《八仙过海》《霍元甲》可以不看,奚秀兰、叶振棠的歌声是无论如何抗拒不了的。一盘盒带,不眠之夜,白天恍恍惚惚,夜里精神抖擞。在脑壳开门大吉,要代我受过的时刻,手中捧着的老鲍那些聆听交响乐的文字让大人也陶醉。要扦插在脑门上的枝条最终是插在泥土上,生根发芽去了。

  我越发喜欢上老鲍了。老鲍的文字,是夜空呵护少年回家的月光,是炉子温暖双手的炭火,驱散了乡村夜晚的阵阵寒风。

  我还是喜欢供养着树木花草的山川河流。人总是要懂得感恩的。

  刘禹锡的《初夏曲》是我喜欢的夏天的诗作。诗说:“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翻译过来,春天的繁华已谢,花朵变成果实坠于枝头,几只蝴蝶流连花丛中,它们是在寻找春天吗?殊不知夏天已悄悄然来到了。

  季节就是这样悄无声息来到你我的身边。当世事的戾气也在悄悄靠近时,蓦然回首,蝴蝶的双翼扇起了负氧离子,我心中,漾起从来没有过的富足。少时砍柴郎,越过火焰山,突降甘霖雨,雨丝若琴弦,像喜之郎拨响了电子混响器。是《敦煌》的旋律吧?喜之郎的长发飘起,仿佛八十年代电视剧的插曲,敲打着悸动的心。像融进了大自然,青蛙低音,画眉花腔,风是小提琴,松涛是和声。低着头,闭着眼,好好听。人在自然中,不能不低头,夜空是这台舞台剧的舞美,不太华丽,恰到好处烘托着剧情的高潮。

  音乐四起的夜晚,萤火虫、蟋蟀、夜蝉不知天高地厚撩动小夜曲---《思乡曲》这般。到底是小夜曲懂人,思念的银光凝成露珠,天青的时候,红花檵木起了霜---夜雨把雾气驱赶到山谷,与树们撞个满怀。初春,檵木红花早于迎春花晨跑,到现在,都寂寞好些时日了。一年四季,花开花落,记着谁,珍惜谁,期待谁,心中自有一个美娇娘。

  那年,去嵩山少林寺的时候,听着土圭表测影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开始,二十四个节气仿佛种在了我心中。思绪又辗转到了《诗经》,《七月》的节律起音拍动了胸怀,夏日里,我向着远方凝望: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八月萑苇。四月秀葽,五月鸣蜩。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就不全文照录了。《诗经》的山川锦绣中,先人们农事正酣。先人锄头的光影,从“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走起,一直闪烁至今。好像金锄头一把。

  一直以来,古老的《诗经》是清明缓慢之气,引领着草木前行。又何止是草木呢?我是吸吮着她的汁液穿过夜晚的,黎明,“长庚”交班给了“启明”,握手作别,左手握着右手。

  长庚和启明,一颗行星在黄昏、凌晨的优雅的名字,西方人称作金星。古人比我们优雅或有诗意。今天,我们正在远离原初意义上的生活---二十四节气的名字,像晶莹、闪烁的露珠,由圆形噙成了椭圆形,不离不弃的情怀。“吧嗒”一声,到底,寂寞起了风寒,赶紧撤退。寂寞走了,二十四节气更寂寞了,记得住“白露为霜”,也丢弃了“死生契阔”---现如今,还有多少人在“东门”“沤麻”呢?

  每个人心中都有过一个春天---从记忆中走来。梦在田园,中气十足吟起《十亩田园》:

  十亩之间兮,

  桑者闲闲兮,

  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

  桑者泄泄兮,

  行与子逝兮。

  《十亩之兮》的主人公幻想着自己行走在一片广阔的桑田中,并且深深被采桑饲蚕的农民的闲适所打动,然后希冀着与采桑人一同归去。归到哪里呢?并非到农家蹭口饭,是把身心真正放逐到天地之间。梦在,希望就在。

  清晨,洗过声的鸟鸣酣畅,窗外,栀子花香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它的气韵接上了《诗经》的气场。自远古来,她与我“之子于归”,“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叶赛宁说:“在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一日三餐的日子,唯有感恩丰饶的大地。

  轻抚键盘在敲打这篇文字的时候,窗外飘忽着一阵柴火烟味,我赶紧做个深呼吸,把头探出窗外,是小时候的味道,是《诗经》里的味道,二十四节气里的味道,是接天连地的味道。我贪婪地吮吸,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跟着柴火烟一起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