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读后感摘抄

2020-10-27 02:56: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读后感摘抄

  《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是一本由高诗佳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精选点评:

  ●有趣、经典、长知识

  ●将经典的古文转化成有趣的故事,轻松承袭典。

  ●好听的故事总是让人动容。

  ●以为会有思想的碰撞,不同的思路,结果就是把古代一些著名的故事翻译成白话文而已。

  《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读后感(一):拐个弯或许能走得更快些

  学习有时候不妨曲径通幽,《古文观止》这本书历代被人推崇,想来这本书的编著者也是相当有自信,给它取了个“观止”的名字,古文读过这一本,足矣!

  我曾抱着好奇与怀疑的态度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拜读之下,发现著作者果然诚不我欺,不然此书也不会流传至今。

  经典被人们传颂,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的确大有可观,只是,时间也把现代人和古文的距离越拉越远,试问这本叫好又卖座的经典,有几人买回家之后,透透的读过一遍?反正,当初自己将这本书宝贝一样的带回家,一想过读过此书,我的古文定会众人称羡,内心还真有点小激动呢。可事实上,这本书经过一个假期,也只是在我的书桌上静静的落了一层灰而已。

  后来参加工作后,偶然得了一本高诗佳的《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翻了几页,知道是copy的《古文观止》的内容,我心中很不以为然,认为经典的东西还是原典的好。直到将这本书读过,我才深悟,学习不妨曲径通幽的道理,古文再好,到底读起来晦涩,因着拜读经典的虚荣,看不下去还在硬看,不仅委屈了自己也辜负了经典啊。

  读过高诗佳老师的这本《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重又勾起了我再读《古文观止》的欲望,这一次,再读古文,有如神助!我想做人也是一样,何必那么死脑筋。拐个弯或许反而走得更轻快些。

  《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读后感(二):经典永不朽!

  中国的历史悠久、深厚,那么多人物和事件,要给少儿读者讲起来的确不容易;要让他们有兴趣看,能够明白、记住更是个难事。自先秦以来的历史故事里既有人物又有事件;既有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战争大场面,也有绵里藏针、斗智斗勇的小细节,方方面面,少年儿童应该了解知道的人物和事件,都囊括在里面。读者通过这些故事,就能了解这段历史的基本概貌,激起他们想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愿望。

  诗佳老师讲述的古代故事,既生动活泼,又尊重历史,客观叙述。加上有趣的漫画,读来甚是有趣。

  许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都喜欢选择那些经历了时间检验的经典。因为在这些经典读物中,不仅仅有好看的内容和故事,还蕴涵着高尚的人文精神。孩子常读这样的书,潜移默化,就会受到熏陶,成长为一个精神高尚的人。从一个个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身上,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勤劳智慧、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读者可以在学习历史的同时,还从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陶冶自己的情操。

  很会讲故事的高诗佳老师,懂得小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把这些故事娓娓讲述出来,如道家常一样,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在故事里,一个个历史人物都鲜活起来,有声有色,令人过目不忘。为适应小读者阅读能力和习惯,诗佳老师很少使用长句子,句子不长不短,很适中;用的词语也浅显平实,是好记易懂的普通话,对一些实在无法回避的人名、地名的生僻字,也加注了拼音和注释。读者在读过这本书之后,在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上,都能有很大的提高。这也是许多语文老师和家长很推崇这本书的原因。

  《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读后感(三):《从故事开始学古文》书评——读古文故事是学习古文的捷径

  《从故事开始学古文》书评——读古文故事是学习古文的捷径

  豆瓣 小鱼

  上学的时候学习语文最害怕的有两个一是作文课,二是古文课。前者写不好也能胡写乱编一下,但后者却是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无趣。因为古文都是文言文,离我们学习的白话文差距太远了,字词生涩,句子难懂,老师还每篇都要求背诵,并解词翻译课文。那时候学习古文真是纯粹的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背诵,没有感到一点古文的魅力和影响力。但是上学时期记住的古文现在也忘不了。反而是在参加工作后在单位的图书室里遇到了白话版的《东周列国故事》《白话史记》从那个时候起从这两本书开始我喜欢上了古文,不光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人物还更加了解了很多的历史故事实和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这些古文里面所传达的内涵和智慧让我重新认识崇拜古人的学士与智慧。在后来就渐渐喜欢古文,喜欢国学了,随后就买了很多古文方面的书籍并通过这些书引导孩子的古文学习——《唐宋八大家散文集》《古文观止》《左传》《二十四史》《诗经》等等。特别是在国学热的今天人们大谈国学的重要性,纷纷拿起了《弟子规》《笠翁对韵》《论语》让孩子来背诵,不可否认孩子能背诵过了,但是仅凭着背诵一两部古文书就是热爱国学热爱古文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学习古文的方法,也不能培养孩子真正热爱古文热爱国学,只能是这个时代的特色现象,并不能真正传承和领会古文的魅力。

  亲身的阅读经历证明了古文的学习要从故事入手,从兴趣引导,才是真正的的学习古文的捷径。当遇到这本《我在台湾教语文系列之从故事开始学习古文》书的时候,真是爱不释手,一篇接着一篇的往下看,从春秋读到明清,从烛之武到介之推再到孟尝君;从史记列传到明清传奇故事;从捕蛇者到桃花源记……一个一个有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再现在我的眼前,仿佛我就是在哪个时代,那个故事中的人物,时而赞叹臣子谋士的机智勇敢,时而为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怎么写出这么好看的故事。让我又回到了初次接触白话古文的时期,那时真是着迷,真是从那时就爱上了古文。台湾高诗佳教授的这本书的主旨和我的观念不谋而和——从故事开始学习古文。

  本书的作者高诗佳常年任教于大学,深知培养孩子语文能力与心灵力量的重要性。懂得阅读与思考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比别人有更多面对困境的从容与智慧。他们不会过度在意外得失,也不武断的与别人一较高下,而是汲汲于追求生命真正的价值与愉悦。

  思 维开阔的诗佳老师,为了让喜爱经典与思考生命的朋友,能够用轻松,写意的方式,穿越时空的阻隔,进入古典文学美妙殿阁,著写了这本书。本书透过典型性文章的选取,用现在式小说的改写方式,令原本生硬的文言文章,一一变成了好看又有趣的故事。每则故事后头,都搭配着具有巧思与讽刺意义的漫画,以及诗佳老师对故事独特的诠释,每每读来都让人拍案叫绝。

  当我遇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孩子能在家长的带领下跟随诗佳老师的魔法,一同走进中国迷人的经典故事,那必然是无比欢乐而又丰盛的阅读过程。从读古文故事来学习古文这未尝不是一种捷径。

  《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读后感(四):用兴趣来带动对语文的学习与热爱

  今年国学的热度愈加升温,孩子们家长们开始逐渐关注数学、外语之外的这个传统语文的新形势,新称呼。语文课作为孩子们语言文化启蒙的基础课程,也不可避免的与时俱进,多方位思考,无论在知识累积与还是传播上,都有了新的要求与新的高度,不再是传统的拼音识字,不再是单纯的汉语儿歌,也不仅仅局限于近代作家的几篇散文与英雄的故事。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对待中华的文化,是一个摆在教师与家长之间一个重要的课题。不能把语文上成政治课,更不能把语文仅仅当成一个工具课。几十年教育上对语文教学的不正确认知,使得语文在所有主要学科中,变得鸡肋起来。基础教育做的不好,等学生们生入初中,高中,甚至有人会惊奇的问,大学的汉语言专业是什么?学说中国话?这样可笑而可悲的故事。

  作为一个少儿语文的执教者,不得不面对一个让人心疼的事实。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语文的课外学习,就是学习阅读与作文,学习所谓的阅读答题技巧与作文写作形势。对于这样的教学,我一直是反对的,因为这本身就脱离了语文教育的本质。

  学生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知道的太少了,了解的太少了。因为这样的积累不够,也就没有丰富的阅历,丰富的知识与储备,这样又如何可以写出好的文章。通过技巧学会的写作,就像当年的八股文一下,走字不走心。但这样匮乏的阅读量与知识量,再究其根源,不正是对语文教育缺失的真实体现。儿孩子们不愿意阅读,甚至厌恶阅读,厌恶写作,在于一开始,兴趣的严重缺失。话说回来,如何提升兴趣,提升对文化获取的欲望,才正是小学教育甚至学前语文教育真正应该肩负的责任与义务。

  近期在朋友的推荐下,看到了这套《我在台湾教语文》。台湾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一直是很重视的。因为此刻自己正在教2、3年级的学生学习古代文化与故事,于是带着一种好奇与求教的心态,买了这个系列中的一本《从故事到学古文》。作者高诗佳,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创意语文名师。他的一系列名头里,这个创意语文是最吸引我的,这也正是我自己在做语文授课时很希望可以达到的一个目的。不是哗众取宠的博人眼球,而是用新的方式给学生们更加生动,更多知识的课堂。“好听的故事总是让人动容”我们的教育中,对与这些古代的文字,诗篇,不自觉的妖魔化了,扣上了晦涩的帽子,其实换一种思考方式,我们教给孩子们的,不是什么行文方式,而是古文后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用故事勾起学生的兴趣,用故事带动他们求知的欲望,用故事告诉他们古代先贤的智慧哲理。“乘着经典的寓意,解开古文之谜。”都知道学习古文最主要的就是客服语言障碍,我们很多时候对学生的教育舍本逐末,对于年少的学生,过多苛责在看了古文的句式,语法,反而忽略了文章本身的美丽与给我们的启迪。但是这本书中,作者收录了从春秋战国到清朝,50个古文故事,这些故事不是晦涩的古文,也不是生硬的翻译。作者运用自己的笔触,诙谐简单的语言,把故事生动化,灵活化,简单化。但作者的用意,在于后面的故事延伸。

  全书按照年代划分,分为春秋—13篇、战国2篇、汉10篇、魏晋南北朝5篇、唐4篇、宋3篇、明4篇、清9篇以及2篇古文的原文附录。每个故事,作者用简洁直白的语言为读着娓娓道来,有的故事中作者会转换视角,由第三人称的描写变为第一人称的讲述,把故事变的更有趣味性。如魏晋南北朝篇章中《列异传·定伯卖鬼》。传统文章里平铺直叙的描写宋定伯卖鬼的情节,而作者开篇既是“子恒,我是宋定伯,让我给你说个故事,希望你能将它写成小说笔记。”这样一来,就把故事变成了一个身边人的讲述,讲述自己如何欺骗,算计了一个我们都会恐惧的鬼,这种富有人性化的改变,让故事的主题“人比鬼更可怕”,显得更加生动传神。而在故事的选取上,也是不拘一格,风格题材多变。有传统教学中的《烛之武退秦师》《桃花源记》的等,也有描写神话异能《眉间尺》《口技》,有描述爱情的《此物最相思》,也有表现侠义的《深藏不漏真豪杰》,还有许多国内教学中很少接触到的古文名篇,每个故事选取的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与话题性。很好的提升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同时,每个古文事故事后,都配合一段作者对这个故事含义的阐述理解。妙处在于作者的阐述不拘泥,不死板。如春秋篇中《左传·退避三舍》的故事,区别于传统教学里对退避三舍诚心的表述。“故事表现出楚成王的远见与晋文公的雄才大略。表面上是晋文公讲究诚心,退避三舍有回报楚王的意义,为晋文公博得美名;实际上就战略观点来看,以退为进正是战术的运用,指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策略。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对手卸下过高的防备心,手法就是假装示弱,除非对手十分谨慎,否则旺旺躁进,而容易掉入陷阱”这这里,作者提出了战术运用上的利用,阐明了退避三舍的战略含义,同样的事情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局限在特有的框架,而可以多方位思考,灵活运用故事带给我们的启迪。

  第三部分是漫画经典,用幽默的笔触,把故事中的经典句式,或者中心主旨,用漫画的方法,最直接的呈现在眼前。对于年纪小的学生来说,图画永远是最吸引眼球的方法。图文并茂带来的生动效果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远远高于长篇的文字。在阅读完故事后,再通过图画加深对故事主题的印象,可以很好的配合学生去记忆与理解。

  最后的一部分名句经典,如在宋代篇《伤仲永》故事后,根据故事拓展了东汉王充《衡论》中的名句“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不学习就能掌握知识,不勤问就能理解,自古还没有这样的事。凭借一己的能力与智慧的确不够,如果能以本身的才能做基础,加上好学,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将有更好的发挥。相关成语不进反退”一段叙述,把这段话联系前文的故事,很好的结合到一起,起到举一反三的妙用,也延伸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名句积累。相关成语的概括更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概括提炼了全篇的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整本书一起读完,有很多的惊喜与反思,相比于传统课本,这套我在台湾教语文,更加的富有人性。生动活泼,知识多而不乱,杂而不繁。把学与思考结合,把知识与道理结合,把文字与文化结合。把兴趣与学习结合。推荐老师阅读,打开不同的思路;推荐学生阅读,提高阅读兴趣;也推荐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家长阅读,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看故事,讲道理,学做人。不过书中也有一些我个人认为,应该增添一些的内容,比如每个故事的原文对照,还有一些故事为了更加简洁而缺少了必要的转折,这都会给学生的自主阅读带来一些小麻烦,不过瑕不掩瑜,全书一套9册,很期待其余几本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