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风雪山神庙》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风雪山神庙》观后感摘抄

2020-10-27 23:46: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风雪山神庙》观后感摘抄

  《风雪山神庙》是一部由翁劼 / 孙炜执导,动作 / 动画 / 短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雪山神庙》精选点评:

  ●武侠定格动画,眼前一亮。

  ●7。败于反派太蠢系列- -

  ●最后开口说话有点雷人,做成全默片多好。

  ●再见林娘子,风雪山神庙。一直用花枪就挺炫,用剑不适合,有点像日本武士了,林冲就得玩枪。

  ●很花功夫的作品,定格武侠,在内地也是突破。就是故事单薄了些。3.5

  ●节奏紧张,配乐应景,剧情一气呵成,国产定格动画能这样,不错了。4星7.8

  ●狰狞路线,写意的一扇门。连片尾曲都是作者写的。

  ●不加台词和片尾俗气的片尾曲可再加一星。

  ●定格动画拍武打片还是不太搭啊

  ●只能说是还算优秀的学生作品…

  《风雪山神庙》观后感(一):主创但凡要对中国电影历史稍微有所了解,也不至于拍成这样却只不过是为了自嗨

  美术学院的美术水平就这个水准么?

  主创一众人中,但凡哪怕一两个人,要是对中国电影的历史稍微有所了解,或者看过几部电影,也不至于拍成这样,却只不过是为了自嗨。

  服装、

  道具、

  建筑、

  镜头、

  音乐、

  节奏、

  叙事、

  道具、

  立意统统滥且俗。

  如果说这是部日本动画也没什么不可。

  那你中国人拍它,做鸡毛呢? !

  就算“中国学派”美术电影再不如当年,今天的动画人再傻逼,

  也不至于全无艺术、技术水准吧。

  好意思说是脑子没被清洗过的后殖民跪舔么?

  《风雪山神庙》观后感(二):必须要为好作品写点东西!

  首先我得说,2015年即将过半才看到这一部作品确实有点晚了,但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也必然是衡量一部好作品的标杆。

  其次,作为一部学生作品而非商业影片,其成本之低,让这部短片已经远远甩过大多数同年的院线电影了。

  再次,从类型片的角度分析,武侠动作题材,用定格动画的方式呈现,本身已经是个创举(阅片量不大,不敢确定之前是否有先例,但是我看过的第一部,至于微博上其他大神说是第一部,嗯,看诸位信不信了,我是觉得很有可能吧……),况且,定格动画制作之繁琐、调度之复杂、拍摄之辛苦远远超过一般电影。逐帧逐帧拍摄啊!没耐心的人想想都会疯掉……更不用提要为每一个角色准备多少姿势不同形态各异的人偶,以及微型服装,以及道具,以及布景……

  第四,从剧本上讲,故事改编自《水浒传》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的经典桥段,算是改编剧本。这一来故事的硬底子已经很扎实了,全片时常也够短,一般写剧本都是写得越长越容易出破绽,《风雪山神庙》很好地规避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对于不了解《水浒传》的外国友人观众,《风雪山神庙》开头的梦境很简单直接地交代了故事背景,庙门两边的刚与柔、冷与暖、过去与现在、虚幻和现实表现得非常到位。盛满水的脸盆上,倒影稍纵即逝,既增加了片子的意境,也是一个镜花水月符号化的表达。(为什么我想起《西游·降魔传》里面那个倒在湖边的半尊佛……)

  同时用林冲对逝去妻子的歉疚和思念这种内心活动,极大地丰满了人物形象。(看看内心戏怎么拍啊啊啊啊啊啊!!!!!华语导演们能不能不要再你侬我侬地一个我想你我想你爱我你就亲亲我抱抱我啊啊啊啊啊啊!!!!)

  接着,林冲惊醒之后发觉被弓箭手袭击,并作出反击之时,算是全片配乐用得最为精彩的一个段落。私以为这种题材的片子就应该全片配乐都用传统乐器嘛,不过毕竟因为是学生作业,这种十面埋伏的感觉已经很棒啦!(为什么我觉得庙里面那个冷眼旁观的山神塑像有点萌?酒葫芦也好袖珍!!!)

  然后,林冲和两个士兵的隔墙对战也很眼熟有没有!《天地英雄》既视感有没有!哦,不对,那里面是姜文和中井贵一1vs1,这边林冲是一挑二,还是秒杀。人物隐藏在阴影里真是浓浓的黑色电影风啊……(喂那个拿刀从阴影里把对方脖子割断是出自《这个杀手不太冷》好伐!好吧我承认我最近黑色电影看多了……)

  还有,那个窜着火苗的炸弹居然不是马上爆炸,而是等切了一个镜头再Boom~~~~~这拉长节奏小心思哟……我的小心脏还提了一下……

  进入正式的PK段落,林冲拿士兵尸体档箭以及那木板做盾真是满满的斯巴达在阴凉下作战的感觉……好的从这里开始要燃起来了……总之这个群战灭小强、单挑灭对手最后扛Boss的层层递进剧情是经典套路(妈的为什么好多国内导演居然还不懂),但愣是被硬生生地拍出了大!片!感!分镜之利落,有一种七龙珠的感觉……(我印象特别深,一个士兵举刀从空中跃起,打算偷袭林冲,还是用急推的镜头,加强了速度感,结果还没落下来就被林冲戳死了……)至于动作设计,导演说参考了国师张的《英雄》,墨镜王的《一代宗师》还有《异邦人之无皇刃谭》,结果片子出来却被一堆人喊抄袭,我也真是醉了,人家一个学生作业,并非商业作品,从大师作品开始慢慢学习镜头语言何过之有?设计与艺术,谁不是从对大师作品的借鉴开始?难道从一开始就要拿出完全与现有作品不一样的东西才可以?能把三部作品融合到一起,气氛还制造得这么棒,这算再创作了好吗?

  另外特别令我赞赏的一点是,林冲并非全身而退,而是中了陆虞侯的冷箭。(林冲那个摸完伤口满手鲜血,模糊的主观镜头简直棒呆!)直接把层次拉高了好吗!如果英雄和反叛的对决实力差距过大还有什么看头!蝙蝠侠都还要小丑来衬托呢,如果国产电视剧手撕鬼子差距不是那么大,日军也有能手撕八路的相扑手,这个剧情难道不是既牛逼又好玩嘛?李连杰的《新精武门》和《冒险王》不都是这么拍的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国内导演不懂……

  接下来进入高潮部分,林教头单挑陆虞侯,镜头也给两个人做足了气势,两个人打得难解难分,暴风雪也越下越大,真心《十面埋伏》的既视感……而林冲到此时还不对陆虞侯下杀手,反而回往庙里跑的行为实在耐人寻味,说真的,如果不是后面那句“你为何逼我太甚?”我还真以为是他受伤了打不动了,毕竟《水浒传》原作也没描写林冲这时候的心理活动啊……人物又丰满了一个维度!林冲在我心里已经不再是《水浒传》里头那个施耐庵描写的2D角色,而是一个活生生的3D角色了!

  接着陆虞侯之死也改得特别传神,原著里陆虞侯是被林冲割了脑袋,而片子里是自己砍断了房梁被倒塌的庙砸死……看来导演是觉得陆虞侯实在自作孽不可活,而林冲的转变仅限于从忍让退缩到手刃追杀而来的士兵,自此由一个被逼得退无可退愤然爆发的形象变成了一个念旧友、讲情义、有原则(不杀发小)的、更为善良、正面的一个形象,稍稍褪去了原著里的那一股狠劲儿。人物又丰满了一个维度!现在林冲已经是个呼之欲出的4D形象了……

  最后,镜头先给出的是一串脚印,林冲一个人拖着蹒跚的步伐离开,再次看到了自己已经不在人世的妻子,以为能够得到一个安慰,结果还是一场白日梦……一个大好男儿孤零零地跪在雪地之中……导演特意从特写拉回全景,满屏都是那种坠落现实的无力感……看得我热泪盈眶啊……这种凄凉感,自从《最后的武士》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了……嗯,原创片尾曲还是不错的~煽情蛮到位~

  当然这不会是一部尽善尽美的作品,例如台词不够精炼(总共才几句台词!)、人物外形没能彻底还原、人物服装简直在架空历史、在豆瓣短评里还看到有说后半段戏剧冲突乏力,应该让林冲把陆谦的面罩劈开,而不是陆谦主动露出真容……但人家是一部学生作业嘛,能做出风格化已经很赞了,那些不重要的细节也不用太苛求了……

  好了我知道这篇影评写得很像初中生做阅读理解,各位看官读得开心就好~~~~~~

  :《推拿》不如它好看,《亲爱的》相比之下过于滥情,《催眠大师》和《黄金时代》人物塑造不如它丰满,《绣春刀》故事不如它严谨,《归来》和《军中乐园》要表现的主题力道差太多,《白日焰火》人物关系表述没它有逻辑,《智取威虎山》分镜和剪辑被虐,《一步之遥》整体剧情被甩一条街……细细数下来,2014华语电影好像真的没有什么比它更出彩的了……(前提是我没看过太多这样的独立短片……别拿冷门电影挤兑我好吗……)

  《风雪山神庙》观后感(三):导演翁劼谈人物造型和动作捕捉

  偶遇

  翁劼 2015-05-24

  http://site.douban.com/173709/

  来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一些拍摄经历。我印象深刻的是,2011年是我的作品第一次亮相的时候,那是2011年雕塑系毕业展。

  那个时候我特别的尴尬,因为大家展的都是雕塑,有的是晶莹剔透的石膏,有的是很沉重的那种装置,但是我是一个动画片,不但有这个枪战“啪”这种声音,到后面还有女高音,所以我的同学都不愿意放在我旁边,因为他觉得你会非常影响他的作品。

  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找了一个走廊角落的内拐角,从家里搬了一个55寸的电视, 把它架起来,然后把音量调到一个刚好不影响别人,但是自己又能听清楚的状态,然后就去吃饭了。

  吃完饭回来就发现是这种状况了,里三层,外三层。里面看完的挤不出来,外面看完,从一半开始看的,看完以后再挤进去看一遍。那时候感觉非常的高兴,也就是那个时候,别人就忘记了我是一个做雕塑的身份,他们就认为我是一个动画师。这部作品《风中之塔》也同时拿了中国美术学院的林风眠奖学金,中央美术学院的曾竹韶奖学金,还有四川美术学院的罗中立奖学金。

  我在雕塑系读书的时候也并不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虽然我很努力,但是他们觉得我的雕塑不像雕塑,说不上来,有点怪。我老师说,你这个有灵气,但是它跟这个雕塑的普通的变形与夸张似乎又不是很像,他说你去做做看陶艺,因为小小的嘛,我做的就只有大概大拇指这么大,于是我就跑到了陶艺系。陶艺系主要是以器皿为主,然后以一些瓷塑的佛像为辅,一些陶雕,但是他又觉得,你这个又不像是陶艺吧,你这个可能是太雕塑,说不上来的感觉。所以我很难被雕塑或者陶艺归类。我的这个导师就跟我说,要不,你去趟美国吧,去洋人那边看看,也许你能找到你的朋友。

  后来我就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学院去读书,读书期间呢我就跑到西部去玩,这时候我住在我妈妈的一个学妹家里头,她是在华纳,就是 Warner Bros. 那个公司,她在里面画画,她隔壁是一个叫做Dan Cral的艺术设计师,这个人正好是定格动画片Coraline,就是《鬼妈妈》的设计师,于是我就见到了他。他看了我的作品以后就说,“Oh my god! This is animation. This is stop-motion animation, clay animation.”

  我才知道,回去查,stop-motion是逐帧动画,或者现在翻译叫做定格动画,然后clay animation就是泥偶动画,但是因为现在都不用泥偶了,所以我们都叫它定格动画,于是我就忽然间找到了同类的感觉,我可能就可以做动画了。

  但是怎么做动画呢,动画它需要学很多东西,然后我就问他,能不能在这里实习或者能够参观你们的制作流程,但是非常遗憾,我的身份办不下来这个实习的工作,而华纳兄弟也不希望你能参观它的一些核心技术,没有办法,我只好回国自学。

  回国找谁学呢?因为大家知道,定格动画其实在以前是中国的最强项,当我们拍《阿凡提》和《神笔马良》的时候,国外的定格动画都还没起来,那时候我们世界顶尖的,然而为什么它忽然间就消失了,就像恐龙消失一样是一个谜,没有人知道。但是与此同时,国外就在发展。

  像英国的阿德曼公司,《小鸡快跑》啊,《小羊肖恩》啊,还有《无敌掌门狗》,然后美国又出了两个伟大的艺术家,蒂姆·伯顿和亨利·塞利克。分别是拍了《僵尸新娘》和《鬼妈妈》,然后前几年又拍了《科学怪狗》,还有《通灵男孩》。阿德曼也不示弱,还有《神奇海盗团》,层出不穷。他们把传统的手工业与现代的电影技术和数字技术相结合,做出了最新的现代定格动画,也就是真正的现代定格动画。所以说,这不但创造了很高的票房,而且它又使这种传统的艺术重新活了过来,我们中国还没有人做,那我只好自学。从一个雕塑专业想要去做电影,去做动画,他首先需要什么呢?需要一个叫做剧本的东西。

  剧本不是我们的强项,但是其实我们美院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的。我们中国美术学院的图书馆是八大美院的图书馆中藏书最全最多的,而且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老教授非常有远见,他当时进了第一批的外文书籍,所以说,他的藏书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人,同样也影响了我。

  我在美院这个大图书馆里头一共就借过十四本书,这十四本书的名字我依然历历在目,那就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的武侠代表作)。对,就是一个叫做hero的一个东西,那就是英雄。其实所有的剧本都是围绕英雄展开的,男人喜欢成为英雄,女人喜欢嫁给英雄,那么怎么样去塑造一个英雄?

  金庸先生他可以把气功变成一种叫做内力的东西,很好玩。它可以作为速度工具,轻功;它又可以作为力量工具,降龙十八掌;它还可以成为医疗工具,内功疗伤。这个很好玩。而他本人写的英雄都都不是高富帅,出身显赫。他写的英雄都是小英雄,他不会一开始就是一个王了,他写起来就没什么空间。所以这个英雄是非常有讲法的,所以说我也要塑造一个自己的英雄,所以我第一部英雄《风中之塔》,我设计了一个无名英雄,这个是我的手绘稿。

  我开始想这个故事的时候正好是2011年,2011年离2012年其实就只有隔一年,2012年那个时候是流行一个什么说法,世界末日嘛,所以当时就出了很多末世题材的电影,也是非常精彩的,然后我也觉得我也应该拍一个环保题材的、末世题材的片子,我开始设计了,想用一种穿插的方式,在回忆中,然后在现实中的一个插叙插忆的一种方法,然后让主人公在弹尽粮绝中死去,他忏悔自己,核战争也好,破坏环境,所以造成了今天这一切。

  但是我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什么是人的精神啊?人的精神应该是抗争到底,那是最本初的,你对生存的欲望,那才是人的精神。所以,他保卫自己的那一片小小的土地,直到自己的最后一口气,那才是英雄。

  然后我们在做剧本的时候,我没有写过文字剧本,但是,又很幸运,我们这个专业画画贼强,我们画的比写的还快,我们可以在绘画的过程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道具,我们找到我们所需要的镜头,比如说,怪物的形象也是勾着勾着勾着就出来了,所需要的元素、时间,然后年龄老的一个主角,然后还有滤水器,这个滤水器呢后来当然经过改动,会变成更大的,然后于是呢,整个大的气象就是高塔、老人、孤独,就是这几个关键词,所以就做出了《风中之塔》的这个人物形象。

  为什么我要拍林冲?在中国古代史上,林冲这个英雄是有特殊的身份的.他的悲剧色彩也跟其他人也都不一样,我在做动画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我另外的一个天赋,这个天赋就是,凡是我看过的所有的电影,我都能记在脑海里头,它的所有的分镜,它的机位,它的颜色,有的时候甚至连台词,我喜欢的我全都会存在脑海里头,所以我拍林冲的时候,我脑海里头就想到了一个形象,那就是角斗士,角斗士一身的戎装,站在家门前的麦田上,然后他的手轻轻抚过麦穗,然后他看见远处门,由远而近,他推门,发现妻子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小孩子向他跑过来,哎呀,太美了,那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他不是杀人狂,他爱他的家,一个心中有爱的英雄攻击力是很强的。不是说他就是打打杀杀,杀完回去吃饭,他其实是有一个家的信念,他要保卫它,他要捍卫它,所以他打起来特别猛。林冲他也应该是一个这样的英雄。

  所以我选择从梦境中入戏,然后看到家门,他推开,看到自己的妻子坐在床上,然后醒过来发现自己遭受伏击,他躲过伏击以后,与陆谦的军团展开一场暗斗,然后冲出去展开明斗,最后单挑,最后打回庙里。当时我们就想,写到陆谦要死的时候,让他怎么死,是被一掌拍死,还是被风吹死,还是像这种美国大片里头就卷走了,想了很多种方法,最后选择了让他有一种自作自受的感觉,所以说“啪”一刀砍在这个柱子上,一拉,然后那个大梁断了把他给压死了。

  这样有几点好处,他是一个坏人,这样会显得特别狼狈,然后第二点呢就是,不能让林冲总是双手沾满鲜血,因为毕竟是自幼相识,所以说这个死法我们自己团队也非常满意,就是很好玩,我们团队几个人就每天在聊这个,怎么做怎么做,最后也都能做合理,其实最后结果并不重要,我觉得这种,中间的讨论啊其实是做动画最好玩的一个东西,所以我们最后这个剧本就就做成了,有了剧本以后,我们需要什么呢?就是一个骨架。

  什么是骨与肉?定格动画它需要有一个能够承载所有剧本、所有动作的身体,我们可以看看以前的阿凡提的身体就是铝丝的,然后外面缠点棉花,然后再包一层布,比如说我们看《神笔马良》,一个小男孩在墙上画了一个小马,然后那个小马过一会儿浮现出来了,然后仔细看它其实就是一根大头钉摁在那个墙上,它只会做这种简单关节的运动。我们现在要做的片子,它不但要有肩关节的运动,还要有盆胯之间的运动,还要有手腕的运动,还要有头,甚至还要呼吸的运动,所以说,旧的身体材料已经不能用了。

  我们去研究了《鬼妈妈》、《僵尸新娘》的骨架,但是它非常昂贵,有个老外过来做过讲座,他说需要六位数的钱来做一个骨架,那就是十几万美金,因为它的球状关节耐磨度比较弱,它会松掉,松掉以后他要修,所以在这个《鬼妈妈》的团队里头,有专门一个部门叫做人偶医院,他们专门洗脏掉的衣服,专门修坏掉的人偶,所以要这么贵。

  但是我们哪儿来的这么多钱啊?所以我们要生产出一种既有强韧的耐久度,它的动作又必须精准,然后它必须非常便宜才可以,所以我就设计了这个模具。

  这种翻模方式是我们雕塑系的一个方式:先做一个玻璃钢的模型,然后把它做成一个空心的硅胶模。然后他们说我像爱迪生,我就开始寻找做骨架的这种材料之旅。最早我找了铝丝,因为铝丝你把它一根根放在那边,它其实就会慢慢慢慢下来。因为铝丝它的延展性太活跃了,同样铅丝跟锡丝简直就是这么短一根,它都会慢慢慢慢往下,它撑不住。那为什么不用钢丝呢?钢丝你把它掰到头顶,它自己会回来这么多,那你多累啊,而且你就不够精准了嘛。

  所以说最后我用了一种材料叫做漆包线。漆包线的材料呢,就是电机马达里头那种铜丝。它主要成分是铜,然后它可以非常精准地,你掰到哪儿它就是哪儿。而且我做出来的骨架,一万帧照片才会坏,而且坏的永远是胯关节。所以说怎么办呢?就是,我做一副骨架用,用完坏了就扔掉,重新把衣服脱光光,把它再穿到新的骨架上面,这就非常的方便了。

  所以我在拍片之前只要做三到四个骨架,我就可以一直完成这一部片子四五万张照片的拍摄,非常地方便。那么身体又是什么呢?身体需要一种软质的填充物。这里有个段子,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以前我们学校来了一个专家,他是定格动画的专家。我那时很好奇,他给我了一瓶材料,AB料,他说这个是我们专门为定格动画肌肉填充物研制出来的这种材料,这两种材料混合以后发泡,它就会变成一个很柔软的一种性质。我用了以后确实挺好用,300块钱一瓶。然后我就买,买完了以后我说,还有卖吗?“不好意思,我们当时就生产了三千瓶。”哎呀,没有啦!那怎么办呢?

  但是大家知道,我的雕塑专业叫做什么?“材料与空间”。我怎么可能就因为这个,放弃去寻找呢?我把整个淘宝所有带「发泡」这个搜索关键词的所有的材料全部都试过来。包括连衣服的那种染料,就是大家看,比如说这里写个“泡”,这个字它经过烤以后它会肿起来,变成一个立体的字。其实那个是一种染料,涂在上面,然后就扔进烤箱烤。

  那我最终找到了一个什么呢?这种神奇的发泡料其实叫做PU发泡料,它是广东做拖鞋鞋底用的。对。多少钱大家猜猜看?35块钱 1公斤。啊呀!能买很多啊!所以说成本就下来啦。

  然后这个就是开模之后,把中间这个灰色的叫做母模。你把这个母体给拿掉,这个模坏了,然后你再把中间这个灰的,它可以翻无数个这个硅胶模,把那个骨架塞到这个里面,然后填上这个发泡料,然后一盖一下就完成了。

  这就是我们解决了人偶的这个骨架与肌肉的关系以后,接下来我们要研究拍了。其实拍是最好玩的那个部分,叫做采集与重塑。

  大家有没有看过,迪士尼拍的第一部彩色动画片叫做什么?《白雪公主》。看到白雪公主在树林里唱歌,然后鸟儿落在她的背上。我们当时觉得特别让人不可思议的就是,他怎么可能把动作画得这么真实呢?它就像真人一样啊。其实它就是真人。对,这个叫做什么?叫做Rotoscope,就是动作采集技术,在很早以前美国都用了。只是当时的演员呢,签了一个叫做保密协定的一个东西。就是说,迪士尼它不愿意公开,就是说这些东西其实是我们画的啊,不是采集的。其实采集的这个技术很早就被广泛应用了。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为什么要用采集的动作?我以前是,无论是画油画也好,做雕塑也好,我们必须要用到一个东西叫做什么?模特。是不是?为什么要用模特?因为我们编出来的动作是概念的。概念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比较假的,就是没有错误的那样的一个概念。但是呢它并不生动。

  比如说我要表演一个抽烟的动作,那会非常的僵硬。对,那就是概念。真正的抽烟是什么动作呢?(示范)对,这种细节你怎么能想得到啊?他这个手的细节:鼻子弄一下,眼睛眨一下,然后人有点抖,这种细节。

  那就是它是属于演员的表演性的,所以我们必须用采集,然后呢在采集的基础上 重塑它,也就是我们在演武打动作的时候,我们的速度是这样子的。因为我们都不会武打,到时候不小心把人打伤了也不好。但是如果要加快,我就在中间减几帧,让它这里只有三帧。这样一拳就过去,就很快了。

  如果因为它慢,我就在这里加123456789……就是加个几十帧,它速度就是慢了。所以说,通过采集来捕捉生动的动作,然后再通过这个重塑来调整它的速度。那你就可以基本上驾驭动画了,但是拍到后期,我们有时候已经不需要采集了,因为已经很熟练了。但是我还是非常鼓励大家采集的,而且我们认真地去表演。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很好玩。这个是吃饭动作的一个采集。我的嘴型完全是根据它来的。对,这个很好玩。对,还有更好玩的。这个是我后来剪掉了,但是我们在做片头的时候用的一个跑步的一个动作。然后这个是射箭的动作,所有人站起来的一个韵律。对,那就是这个镜头。重塑,大家注意重塑。好猛的,是吧。然后这个是分镜头也做。其实我那两个学生有点营养不良,很瘦,但是他们做采集动作还是可以的。对,你没有采集怎么知道葫芦是怎么摇的啊?对,我的运动协调性还可以哦。那就是林冲飞扑的这个镜头。还有这个镜头也是我非常骄傲的一个镜头,那就是呼吸。我们用针来拨这个衣褶的运动,让它做出这个呼吸的运动。都好好玩的。这就是一个采集的过程。

  我跟我的学生啊,其实我们有时候更像同事。我们有时候也会吵啊,但是我们之间呢其实像一个小小的家庭。然后他们的想法,不断的新的一届一届的学生的想法,一直在滋养着我这边的一个工作室的技术。比如说有的人想象出来,鞋子是可以有几种构成啊,有人想象出这个道具其实可以怎么做啊,有的人甚至发现了这个软件还可以这么用。然后这些经验又积累下来,然后我再继续传给我下一届的学生。它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一个循环。

  所以说我拍动画我觉得特别幸福。我觉得比我做雕塑,或者画油画,要舒服很多。因为它是一个集体活动,它一直都是在大家的相互帮助中做成的。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就是采集重塑之后,我们有一个拍摄的一个动作。这就是拍摄的过程。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大家看一下林冲头部的动作。

  你们可以看一下林冲,他刚才跟这个杂兵打的时候,他不只有四肢的动作,他还有什么动作啊?首先他的头发怎么样让它不动呢?这头发可以定型的。我要让它怎么摆,它就给我怎么摆。所有的头发,它得按照我需要的这个韧度去飘。头发是四肢以外的第五节点。

  还有就是,衣服是怎么摆的。衣服必须给我定住。所以所有的衣服里头都有铜丝,非常细的铜丝。所以说衣服的动作是一个反向的运动。比如说我往这边转的时候,衣服是延后的,回来的时候是反向摆的。所以这个也必须考虑在内。还有就是长枪,长枪它不是有韧性的吗。它不是bang一根直直的,它是嘣儿……有这种感觉的。

  我们看一下这个长枪,我们长枪可以弯到这么弯。然后它还可以变直,这是怎么做的?很简单,就是漆包线,把它套在一根塑料管里头,中间这里掉漆了,大家有没有看到?那是因为我们拍太多了这个,林冲一直拿着它这漆就掉了。所以我们要拍到它的韧性就是这里一帧,这里一帧,这里一帧……它就是嘣儿……

  就是看似很简单,但是你要去把它全部捕捉下来。为什么有的片子我们会看好多遍?那就是因为,导演在设计的时候有无数的细节,把它构建起来。我们看完一遍,依然无法全部地捕捉所有的细节,所以我们会看第二遍,第三遍,去把这些信息给聚合在一起。所以说我觉得动画,它绝对是一个细节的集合体。

  采集与重塑这块就讲到这。然后主办方希望我用一首歌来终结我这次的这个讲演。我们这行也是,歌都得自己唱。对,就是我……我今天状态不是特别好啊,因为我感冒很厉害,但是我反正拼尽全力,唱一首尽量不走音的

  「墓志铭」

  翁劼

  别为我悲伤亲爱

  别为我插上馥郁的蔷薇

  也无需浓荫的青柏

  只愿甘露滋润我的亡土

  夜莺不再歌唱

  星空也已寥落

  要是你不愿记得我

  要是你甘愿忘了我

  让我轻轻地走

  载着月光 带着微笑

  别为我唱着忧伤的歌

  带着我的吻长眠

  谢谢大家。嗓子到极限了。我这个故事其实是圈里的一个故事,但是主办方希望我讲一下,我也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因为我们80后总是想向70后,或者向我们的父辈证明一些什么。在座的都是90后。有80后的举手让我看看。哇,80后有这么多。

  我当时在美院有个小段子就是,我小时候那时候,4岁的时候刚到美院,四五岁这个样子。然后我爸那个时候,他的代表作《黄雨伞》被登上了报纸。然后那个时候我就在中国美院,拿着这个报纸在街上跑。我就说,“大家看!你们知道我父亲翁诞宪吗?你们看过今天的报纸了吗?你们知道《黄雨伞》吗?然后这个就被美院都传开了。哎呀,老翁他儿子这么崇拜他老爸!

  然后时隔变迁,现在几十年过去了,20年过去了,我爸拿着手机微信,“你们看过《风雪山神庙》吗?这是我儿子。”

  衷心地祝愿大家追求自己的梦想,证明自己。谢谢大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