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羞耻感》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羞耻感》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3-15 23: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羞耻感》经典读后感有感

  《羞耻感》是一本由[美] 罗纳德·波特-埃夫隆 / [美] 帕特丽夏·波特-埃夫隆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 华章心理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羞耻感》精选点评

  ●我需要重看一遍,羞耻感和统治者文化有关,就是要批评,让你按照规范表现行为

  ●你从来都值得这所有美好

  ●羞耻感来源永远不够

  ●我觉得我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羞耻感。读着感觉在读身边的人。比如羞耻感过度的人还有缺乏羞耻感的人,恰好都是离我很近的人。推荐给他们吧。

  ●写的比较啰嗦,感觉核心内容应该就是一篇论文就能写清楚,却谢了一本书。我的阅读大概快要超越这一水平的著作了。

  ●無論是作為曾經的羞辱者還是被羞辱者,我們都應該學會尊重自己,而別人同樣也值得我們尊重

  ●对于我自己还是大有裨益的,例如里面对“原谅”的阐述:只有我们意识到我们并不是有义务一定要原谅别人时,原谅才有意义。换句话讲,当我们把原谅视为我们给自己的一个免费的礼物,没有附加任何条件时,原谅才最有作用。真正的原谅不会提出任何要求。如果我们原谅了别人,我们不一定必须他、和他和解,或者忘记发生了什么。

  ●在我的个人感受中,羞耻占了很大的部分。这本书在壹心理测试中,也有推荐过。像昨天老师说的“被抛弃和被嫌弃 是两种重要的感觉”。读了3个月的一本书。会再买一本。

  ●非常好的书!剖析了(过度的)羞耻感的几个来源,并给出了应对方案

  ●Practical

  《羞耻感》读后感(一):一点小看法

  看这本书评分这么高,我又是个受羞耻感困扰多年而不得其法的人,看到这本书自然欣喜若狂啦,可是不得不说,这本书让我失望了。颇似心灵鸡汤,大概的几个点都有:什么是羞耻感,如何区分健康的羞耻感和不健康的羞耻感,羞耻感的来源,如何应对等等,可是一到了真正需要论证的部分则言之无物,干货甚少。所提出的一些应对之策也无非与大多数治愈大同小异直面它,接纳它,采取行动(书中并没有提出多少切实可行的行动)等等。

  《羞耻感》读后感(二):在临床心理咨询中的针对“羞耻事件”的分析

  在做咨询时,咨询者有没有真正接受心理师作为一个安全、能够打开心扉标准就是Ta有没有分享一件自己感到悔恨或羞耻的事。在通过咨询者对“羞耻事件”的叙述可以发现许多其人格特质蛛丝马迹

  其次,对自恋人格的咨询

  自恋人格和甚至更糟的边缘性人格者的咨询中,为了维持过度夸张以及虚假自尊水平,咨询者绝不会轻易透露出“羞耻事件”。此时可以运用书中倒数第二章节内容所言

  “他们常常用一些自己真正相信的关于自己的羞辱语言来侮辱他人。例如,一位员工称他的同事无聊和乏味,他内心可能秘密地认为自己就是无聊和乏味的人。他将自己的羞耻感“投射”到别人身上,如此一来,他便不再感到自己有缺陷了。”

  在倾听他们指责内容时,可以从激烈程度和重复次数判定他们内心恐惧被揭示的秘密。

  这本认知行为导向的《羞耻感》可配合《克服低自尊》食用,效果更佳。

  《羞耻感》读后感(三):想摆脱这种致命的人类情感,推荐你看这本书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开篇提到一句话:“ 我的一生充满羞耻。我总是无法理清人类生活的头绪 ”; 书中也提到了另一句让人痛心的话:“ 生而为人,我很遗憾 ”,这些话语其实涉及到了心理学的一个概念——羞耻感。 羞耻感是一个人感到自己有缺陷,感觉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感到自己不配存在的,这样一种不舒服、痛苦的感觉。 它实质是一种无助、无力和无价值感。 这本罗纳德和帕特丽夏这对心理咨询师夫妇合力撰写的《羞耻感》一书,书名听起来都很“羞耻”,但别怕! 01 为什么你需要了解羞耻感 曾经听武志红心理工作室心乐土联合创始人,心理咨询师杨晓君提到: 在咨询工作中面对的一个难题是,咨询师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心力,帮来访者探索和处理其内在的羞耻感; 因为羞耻感的确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自信心、自尊心、身体意象、到理解并共情他人的能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再到工作能力、学习新事物能力以及关心自己的能力。 以下无数的个人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羞耻感,比如: ●自我评判和自我责备; ●自我漠视; ●自我破坏行为(如用食物、酒精虐待身体、自残等); ●完美主义(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失误); ●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美好的事物; ●相信别人真正了解自己后会不喜欢或讨厌自己(我不值得爱); ●讨好他人; ●对他人非常挑剔(经常指责和控制他人); ●暴怒; ●受虐与施虐行为的重复虐待循环等; 而且如果你是一个过度以羞耻感为中心的人,你会把羞耻感当成是你做人和整个自我的失败,于是一种深深的无力和无助感就会由此而生。 个体如果一直处在这样一种令人瘫软的自我怀疑和无价值感下,自然难以在各方面成事。 所以理解和正视“羞耻感”这个概念,对于你过上幸福、自在的生活特别重要。 02 这本书帮你治愈不健康的羞耻感 全书脉络清晰,从羞耻感是什么(what层面),为什么你会有羞耻感(why层面)以及如何治愈(不健康)羞耻感(how层面)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讲述; 如果你想对羞耻感有个系统的了解,那这本书你不可错过; 而且这本书受众面相当广,它不仅适合那些过度以羞耻感为中心,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一无用处的人; 也适合那些分寸感不强,会无意间冒犯别人,即缺乏羞耻感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当今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很多的界限和边界都被打破了。 有些人会毫无分寸和廉耻地曝光自己(或别人)的隐私和生活,但实质是过分关注自己,不顾他人感受,这会无形中加大个体与他人之间的隔阂。 所以除了过度羞耻,无羞耻感或许是现今时代背景下,一种新的不健康的羞耻形式,它也是需要引起重视和进行疗愈的。 此外,这本书全篇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它循序渐进,可读性强,又贴近生活,从中你还能感受到两位作者对人性的深深关怀。 而且读完之后,你会理解自己很多不自信、自我批判的想法源于何处,也会对自己过往很多行为加以审视;甚至它还能让你找到自己的精神性,并对自己的人生意义进行探索。 比如就有读者反馈说,读完恍然大悟,感觉心灵受到抚慰,原来羞耻感对于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有诸多益处,读完能更好地处理个人关系了。 另外这本书每章节后,都有很实用的练习。跟着这些操作步骤来做,你会获益良多。 有些练习会让你回忆过去某个令你窘迫的经历,你操作时,可能会感到特别难受,因为羞耻感是你潜意识里,都想去隐藏和回避的一种感受。 但如果你一直回避和否认它,那这些羞耻感会成为你人生的底色,未来会持续伤害你。 所以羞耻感,你只有上升到意识层面来看见,你才能去正视并最终治愈它; 所以读的时候,去做这些练习,去更透彻地审视你的过去,以促进自我认知和个人改变。 03 治愈羞耻感创伤的操作指南 这本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当属怎么治愈羞耻感创伤,即你要怎么做,才能逐渐用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来替代过多的羞耻感。 在书中,作者把这一创伤疗愈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理解和行动。 比如理解阶段,作者提到要提高我们对羞耻感的认识,其中一个方法是研究羞耻感与你精神上的关联和脱节: 比如,你什么时候觉得人生有意义?什么时候觉得空虚或者毫无意义?什么时候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你需要注意的是那些能引起你羞辱感的较小事件,特别是那些反复出现的事件。 比如我有个朋友,以前他女朋友每次说他玩游戏的时候,他就特别不耐烦,内心也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感受; 后来他终于明白每当他女朋友在说他的时候,他脑海里似乎有个画面,让他回到了小时候被父母管控,觉得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的时候。 他其实承担了很多来自庭的羞耻感,并将这种羞耻感延续到现在的个人关系中。 明白了这些之后,他更少责怪自己了,有时候也会听女朋友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双方关系也更加融洽。 还比如在理解阶段,作者提到你要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作为人,你总会偶尔感到羞耻。 你总会陷入某个窘迫的情境中,比如被别人公开批评,你感到万分尴尬或者备受羞辱,这一点全人类都是一样的。 那在行动阶段,作者提到我们要根据你羞耻感的不同来源(生物化学、社会文化、家庭、当前个人关系、自我羞辱),去挑战羞耻感。 比如,如果你的羞耻感来自于社会文化,好比很多人认为女性瘦才美,如果你是一个肥胖人士,可能你身边的人就会对你有很多评判、歧视甚至偏见。 但你要意识到,那并不意味着你也要继续怀疑和谴责自己,要去直面文化中的羞耻感。 比如我在微博上看闪光少女斯斯,她拍的100个闪光少女的vlog视频中,有一个叫春娇的95后时尚博主: 春娇说自己小时候总是被妈妈打击说脸大、皮肤黑,青春期还被男友吐槽实在是太胖了。 娇娇整个青春期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质疑中度过的,在不断被亲密关系中,不经意的玩笑中伤中度过的。 后来她经过强大的自我挣扎,构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审美体系: 她不再对自己的身体感到羞耻,由她自己来决定什么样的状态是美的,她不再受制于文化和大众审美。 现在的娇娇,坚定、自在、平静。 所以不管你的羞耻感和娇娇一样,是来自于社会文化、家庭、当前的个人关系或者是自我羞辱的创伤,你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操作指南,拿来治愈你曾经受过的伤。 04 我是小结:这本书值得你一读 阅读《羞耻感》这本书,你要有点耐心。 因为羞耻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恢复到健康水平,即使你跟着书中的练习来做,你可能还是会陷在羞耻感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但这本书能让你意识到自己目前的羞耻感状态,明晰自己当前的身份和位置,也为你改善羞耻感提供了指路明灯,你可以跟着去尝试,但切勿操之过急。 当然这本书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遗憾,具体来说,我认为有以下2点: 第1点,这本书的定位它其实是一本关于羞耻感概况的书,它比较全面,所以有些部分可能不够细致。 比如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个体形成羞辱感,你该如何具体去修复创伤,你可能在这本书中得不到很细致的解答,这本书更多提供的是一些指导原则; 所以如果你对这部分感兴趣,我推荐另一本与此相关的心理学书籍——《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贝弗利·恩格尔著),可以作为《羞耻感》这本书的补充书籍; 第2点,人们对羞耻感的自然反应:隐瞒或者回避,所以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这本书提供的案例或者说相关实证研究都比较少。 比如有些操作没有具体实例演示,可能理解起来会稍微抽象一点,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你可以多结合自己的体验来进行研读。 总之,《羞耻感》这本书绝对是你自我成长道路上必读的一本书,因为成长之路,总是遍布怀疑和痛苦,你还是会感到羞耻和缺憾的。 所以如果有这样一本系统而全面的书,能让你快速地获得关于“羞耻感”这个领域的所有知识点,我建议你还是要去看看。 而且这本书兼具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你值得一读,你足够理解羞耻感后,你会意识到你本自足——你就是你,你是一个独一无二、足够优秀的人。 本次主推书籍 : 罗纳德 & 帕特丽夏著 《羞耻感》 相关延伸书籍推荐 : 贝弗利·恩格尔著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 THE END. 作者简介:幽燕大大,心理学硕士毕业,网易蜗牛阅读达人,非暴力沟通实践者。喜欢在阅读中找寻触动人心的瞬间,用无声的文字打动每一颗柔软的心。在这里,你可以不用装坚强。

  《羞耻感》读后感(四):正视你内心的羞耻感,它并不可怕

  《管子·牧民》提到治国说到: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翻译成现在的白话就是:立国的根本有四个维度,而这四个维度就是:礼、义、廉、耻;而这也是成语礼义廉耻的来源。

  礼义廉耻里的耻指的就是“羞耻感”,提到羞耻感,很多人都觉得有点难以羞耻,因为羞耻感背后往往与我们不想向公众展示的一部分隐私内容联系在一起。在羞耻感这块的知识,大家几乎都是空白的。羞耻感真的是大家心里想的那么“不堪”么?学会如何正视它,成为掌控羞耻感的主人,就是《羞耻感》要告诉我们的。

羞耻感书的封面

  《羞耻感》一书是由美国临床心理治疗师:罗纳德·波特—埃夫隆,和家庭治疗师帕特丽夏·波特—埃夫隆二人合著,《羞耻感》整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认识羞耻感;二、搞清楚羞耻感的来源;三、如何治愈羞耻感创伤。读《羞耻感》更像是跟着作者的指引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关注羞耻感,治愈羞耻感创伤,让你意识到:你就是你,一个独一无二,足够优秀的人。

  《羞耻感》的作者罗纳德和帕特丽夏两个人同为心理治疗师,研究羞耻感数年,与一些充满悲观论调不同,罗纳德和帕特里夏认为羞耻感是可以被治愈的,同时一定的羞耻感所拥有的积极作用不容小觑。羞耻感让人感到痛苦也是健康有益的。

一、了解羞耻感,它真的那么可恶么?

  1.羞耻感的定义

“羞耻感到底是什么?羞耻感的定义是:它是一种令人痛苦的信念,感到羞耻的人相信,自己身为人类,存在着一些根本的缺陷。”

  回想一下那些让我们感到羞耻的时刻,自尊心受损,不敢直视周围人的目光,脸红还带有心跳加速,那绝对不是什么让人愉悦的体验过程。

  2.羞耻和内疚的区别

  羞耻和内疚两个相似的情绪。我们往往分不清羞耻和内疚两种情绪。

  非常简单的一个小测试,判别是羞耻还是内疚。当我们做错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如何道歉:

  你感到羞耻:对不起,这都是因为我的错。

  你感到内疚:对不起,这是事情我做错了。

  注意到了么?内疚者关注的是事情本身,而羞耻者则关注的是人。两者的关注点截然不同。因为关注点的不同,最终一件事情的最终导向就发生了改变。

  3.有好的羞耻感么?有的!

  人们普遍对羞耻感存在的一个误区在于:羞耻感的存在就是不好的。我们要完全排斥羞耻感。错!关于羞耻感的认知,你要扭转的第一个错误观念就是:健康的羞耻感是有益的。那什么是健康的羞耻感?

  简单来说,健康的羞耻感是短暂的,而这短暂的羞耻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羞耻感更像是一个“忠言逆耳”的良臣,它敢于谏言,我们个人想要成长,需要这样的羞耻感。

  2017年奚梦瑶在上海维密秀走秀中不慎摔倒成为了众人热议的话题,事后奚梦瑶微博回应:“成长的路上难免会摔倒,我会用更好的自己来回报你们”。对于一个职业模特来说,在维密上摔倒这件事可以算是其模特生涯上的一个重大职业事故了。对于奚梦瑶来说,整个事情肯定给她带去了一定的羞耻感,而从奚梦瑶的回应中也看的出来,这个事故反而成了其继续努力的动力,在这个案例中的羞耻感就是健康的羞耻感。

  4.过度羞耻和缺乏羞耻

  羞耻感是否健康的关键点就在于羞耻感的这个度。刚刚好的度,多了就陷入“羞耻感为中心”的过度羞耻中,少了则成为了大家常说的”无耻之人“。

  过度羞耻指的是以羞耻为中心的人。以羞耻为中心的人通常很负面。举例几个羞耻感为中心的人所有的感受,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1)我觉得自己的外表不够出众

  (2)我担心别人会对我有一些不好的看法

  (3)我不敢对别人勇敢表达自我,怕被嘲笑

  (4)无论我怎么努力都赶不上周围的人

  (5)我担心自己做错事情,担心会受到批评

  过度羞耻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而很多时候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刚开始可能只是我们为自己的一个小缺点所感到羞耻,一旦以羞耻为中心,人会陷入“羞耻螺旋”:比如说,触发过去相关的一些羞耻经历,一蹶不振,将自己孤立开来。

  罗纳德和帕特丽夏研究指出深陷羞耻感的人会有好几种方法来压制羞耻感,也就是羞耻者的生存之策。

  (1)否认:为了否认自身问题所带来的羞耻感,很多人选择了忽略问题。例如有严重赌瘾的人为了拒绝承认自己是个赌瘾严重的人会有意识回避该问题,觉得频繁参与赌博不是问题,从而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2)回避:害怕羞耻感,从而回避羞耻。例如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会让自己感到羞耻和无措,所以有些人就选择了沉默,变得更加孤立。

  (3)暴怒:当你感到羞耻而又无法回避的时候会怎么做呢?例如我们在某些时候收到了一些朋友“忠言逆耳”,有时候我们会选择把朋友赶走,用怒气来对抗朋友的善意。

  (4)完美主义: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身边会一些人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是在他们自己眼里看来却总是不够,因为他们用完美主义来要求自己,犯错即意味着失败。

  (5)傲慢:有些人因为羞耻感,不断贬低自我。另外一种极端则是傲慢地贬低他人,从而感受某种优越感,将羞耻感转移到别人的头上。

  (6)出风头:一句话可以来概括出风头来形容这些行为。

“爱出风头的人展示他真正想隐藏的东西”

  觉得自己经济实力不行的人往往对高额的名牌产品有疯狂的渴望,将窘迫变成炫耀,是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应对经济窘况羞耻感的方式。

  上面提到的常见深陷羞耻感的人所常应对的六种方式多多少少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者周围人身上都能找到影子。与过度羞耻感相伴也会引发严重问题。罗纳德和帕特丽夏也在《羞耻感》中总结了六大常见问题。我试着将这六大问题对应了社会中常见的六种人格或人群。

  (1)羞耻感和害怕被抛弃 —— 对应典型人格:自卑者

  (2)你想让我变成什么人,我就变成什么人 —— 对应典型人格:讨好型人格者

  (3)自我忽视、自我虐待和自我破坏 —— 对应典型人格:厌食症患者/暴饮暴食

  (4)羞辱他人的渴望 —— 对应典型人格:家暴者

  (5)欲罢不能/深深上瘾的行为 —— 对应典型人格:酗酒/赌博上瘾者

  (6)性羞耻 —— 对应典型人格:性成瘾人群

  发现没?那些我们所能随口而出的问题都能在羞耻感的处理中找到原型。羞耻在时刻给我们释放信号:你不够好。于是我们自卑,我们讨好别人,我们暴饮暴食,我们沉迷赌博,我们酗酒等等。以羞耻感为中心,我们仿佛深陷沼泽。

  和过度羞耻者相反的另外一个极端则是:缺乏羞耻感。也就是我在一开始提到的“无耻”,一个“无耻的人“是非常可怕的。缺乏羞耻感的这部分人往往以自我为宇宙的中心,他们缺少人际交往和公众生活中界限的认识。

  年轻的情侣因为缺乏羞耻感,在公众场合过分亲密。无礼的朋友因为缺乏羞耻感,在公众场合取笑朋友的隐私问题。

二、羞耻感到底来源于哪里?

  在正式向羞耻感发起宣战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羞耻感到底来源自哪里。搞清楚他们的来源,从根源出发从而治愈羞耻感。

  1.我们天生就会带有一定的羞耻感

  科学界研究表明我们生来就会带有一定的羞耻感。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羞耻感是可以遗传的。一些婴儿生下来对羞耻的敏感度要比其他的孩子要高。而2岁以前孩子和父母的交流也会影响到我们对羞耻感的感知。

  2.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

  原生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羞耻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少在羞耻感方面有心理问题的人是来自于“以羞耻为中心的家庭”

  什么样的家庭是以羞耻为中心的家庭?举两个很常见的例子,1.A家庭的父母喜欢鞭笞型教育,他们很少对孩子鼓励,而是总是对孩子说:你做的不够好,你怎么这么差劲,总是把孩子和别人家孩子相比较,总是说,你看别人家谁谁谁有多厉害,你怎么这么弱小?2.B家庭动不动对孩子进行体罚,如果考试成绩下降要挨打,如果做家务做不好要挨打,如果不听话要挨打。父母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是教不好的,你将来不会有出息的。

  在以羞耻感为中心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采取的不恰当教育方式让孩子更容易成长为“以羞耻感为中心”的人。

  3.以羞耻为中心的个人关系

  什么是以羞耻为中心的个人关系?当个人关系中出现一方以羞辱另外一个人来获得个人关系中的权利时候。

  当妻子嫌弃自己的老公没有出息,每个月赚不了很多钱,无论在外还是在家里总是有意无意地出言讽刺自己的老公无能。当老公嫌弃全职太太在家只是会做家务,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对妻子冷漠并且恶语相向。当夫妻两个人互相以对方的弱点来打击对方,你一言我一语,这个时候,他们都已经陷入了令人羞耻的个人关系中。

  4.文化中的羞耻

  当某个群体被认为就是比其他群体差的时候,这种有意无意地歧视构成了我们文化中的羞耻。比如说,在大多数人都在追求苗条身段的当今社会,如果你很胖,你就被歧视,你就会感到羞耻。当我们在公交上遇到农民工的时候,本能觉得他们穿着脏兮兮,不爱卫生的时候,农民工本身被歧视,他们会感到羞耻。

  5.自我羞辱

  陷入过度羞耻感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自身。也就是自我羞辱或者自我贬低。

  “我一无是处,我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我长的很丑,我注定不会得到别人的爱,我不配成功,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价值”如果你也有类似这样的想法,你就是在自我羞辱。

三、战胜羞耻感,蜕变成独一无二的自己

  羞耻感并不可怕,而羞耻感也是可以被治愈的。感罗纳德和帕特丽夏在《羞耻感》中将之分成了两大部分:理解阶段和行动阶段。先摆正对羞耻感的态度,理解它,然后再针对羞耻感的来源采取行动。

  在行动部分中有一个非常值得大家注意的地方就是:归还借来的羞耻感。

  何为借来的羞耻感,那就是很大一部分的羞耻感是别人强加给你的。这里所说的别人可能是来源于你的原生家庭:你的父母,也可能是来源于你的个人关系:你的爱人,你的上司等,还有可能来源你自己:你强加给自己的羞耻感。

  这部分羞耻感并不是因为你自己引起的,而是其他人行为的结果。一个典型的例子,把家庭不幸的原因简单粗暴归之于孩子。如果你的母亲对你说,因为你不好好学习,导致你爸爸心情不好,因为心情不好所以他就不会沉迷于赌博。这句话听上去是不是逻辑混乱,如果你是一个以羞耻为中心的人你可能就会接受了这套混乱的逻辑,把别人的过错都归之到自己的头上。这种借来的羞耻,只有你学会归还,才可能成长和进步。

  治愈羞耻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我们不断付出努力才可能达到。想战胜羞耻感,如果你也已经做好挑战的准备,可以试试下面的这个方法。拿出几张单独的纸,在纸上根据:人性、谦逊、自主、能力四大方面,分别写出让自己违背这四个关键词的做法,不要指责自己,再在这些做法的旁边写出自己可以改变的地方,并审视自己的进度。对比书中的四个原则,我简单列了下自己的问题。

看完羞耻感之后的一点自我实践

  如果你想不断前进,你就得直面羞耻感,直面羞耻感也是一个重新审视自我的过程。当我在之后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许会下意识问自己,你在逃避的问题是因为羞耻感么?你害怕不好的结果是因为怕承担失败的羞耻感么?羞耻感不可怕,勇敢地去拥抱它吧~!这大概就是我从《羞耻感》里学到的最好的领悟。

  【李如果书评计划第6篇】2018年5月6日

  《羞耻感》读后感(五):羞耻感,是如何打击你的自信?

01.羞耻感是一种痛苦的信念

  韩剧《天空之城》的女主角是一个高高在上,父母定居在澳大利亚,父亲在银行当行长,丈夫是医学院的管理层,甚至有机会放上院长。有一对女儿,目标是考上医科大学,住在一个韩国顶尖大医院里德高望重的资深医生“高档宿舍:高档别墅区——天空之城。

  这一切是不是很美好?

  门当户对,只要女儿也考上医科大,也算光宗耀祖了。

  但是,谁能想到女主角的身世是伪造的,她有一个酒鬼老爹,家里开了一个牛血店,婆婆瞧不起,这样一个身世在天空之城里只能算是异类,所以女主角的身世只有婆婆和丈夫知道,其他住户都不知道,就连她的一对女儿也不知道。

  突然有一天,女主角的身世曝光了。天空之城的邻居表面不说,但背地里都嘲笑她,就连她的大女儿都厌恶她,说出了:”我身上怎么会留着如此低贱的血!“(大致的原话)。

  大女儿的这句话表明了她对自己出身的耻辱,为自己有这样母亲感到鄙视。

  而女主角从读书时,就对自己的原生态家庭寒心,觉得自己的出生比别人低贱,要想往上爬,就要隐瞒身世。

  这部剧的女主角和大女儿都引伸出一个词叫做:羞耻感。

  什么是羞耻感?它不是一种感觉。一种令人痛苦的信念,感到羞耻的人相信,自己身为人,存在根本的缺陷。

  rene Brown教授在她写的书“I though it was just me ”里面提出她对羞耻感的定义:羞耻感是一种相信我们是有缺陷的并且因此不值得被接纳和归属的,强烈疼痛和体验。

  来一个接地气的说法:

  你穿了一条新裙子,感到满足的同时,你又感到莫名的惶恐和焦虑,觉得自己穿这条新裙子,单位的同事对我有看法,还是穿的朴素一点。

  当自己取得某个成功后,在开心的同时,会觉得:”这不是真的,如果下一次没有获奖,大家就不理我,不再喜欢我了。

  总觉得自己的身材很差,同样的衣服,别人穿好看,自己穿难堪,觉得上天给你一副邋遢的身材。

  因为羞耻感,我们经常会攻击自己:

我不好 我不配 我很丑 我不该在这个世界上 我太笨了 为什么要生下我?

  你接触任何美好的事物,你都不会开心,反而会觉得:这世间如此美好,为何偏偏独宠丑陋不堪的我?

02羞耻感来源于:永远不够好

  羞耻感会让我们看不起自己,对自己进行无条件的攻击,那么,羞耻感到底怎么来的?

  我们来看“耻”这个词,它是从心从耳,意味着羞耻感从心中而生,是一种心理活动。

  去年,26岁的台湾女作家“林奕含” 在4月27日自杀。而自杀的原因是幼儿房思琪与老师发生关系的经历。这个经历使她在之后的每一天都属于崩溃的状态,而新闻报道称她的父母至今不愿意透入老师的名字。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对丧尽天良的老师进行谴责,可真正杀死她的最大凶手是:父母、社会舆论、封建观点。

  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有两次房思琪想要与父母讨论自己遭遇的事情,但话才试探性说一点,就已经被父母打断。

  你会发现,林奕含的痛苦有一大部分是来源于“耻辱感”,觉得自己经历这样的事情,是羞耻的,讲出来会更加羞耻。这种无法抹去的痛苦和羞辱让她在最年轻最美丽的年华中放弃生命。

  内心的羞耻,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错误,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余的。

  很多人认为羞耻=内疚。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TED《拥抱羞耻的力量》提到羞耻不是内疚,羞耻专注于自身,内疚专注于行为。

  同样做错一件事情,内疚的心理:“对不起,我做错了一件很糟心的事情。”羞耻的心理:“对不起,我就是一个错误。”

  羞耻是把所有消极行为结果全部都归结于自身能力不足产生的情感,对自己的不认可,瞧不上自己,认为所有的源头都是我自己。只有把自己给解决掉了,其他人才能好,我自己也能得到解脱。

  羞耻感是你对自己说:“永远都不够好。”

  羞耻感是一种被拒绝的感受。你努力迎合这个世界,去展现这个世界想要看到的东西,而你就像一个局外人,没有归属感。

  就像一个网友说的:“羞耻感就像一座教育,但是一座你活该待在里面的监狱,因为你“有病”。

03.打破羞耻感的死循环

  羞耻感让我们陷入一种死循环:认为自己不够好,自己是丑陋的。差劲的。我们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希望自己可以变好,受到他人尊重。你潜意识里认为:“只有自己变得最好,大家才会喜欢我,才会尊重我。但你努力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你又觉得自己不配好。

  那么如何打破羞耻感的死循环?

  1.羞耻感是人性的一部分

  所有人其实都有羞耻的一面。

  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后,心明眼亮,对自己赤裸的身体开始感到羞耻。用无花果树的叶子遮住了关键的部位,自此开启了人类行为模式。

  从这个角度老说,羞耻感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独有的。

  所以你需要正视羞耻感的存在,很多人遇到羞耻感这种情绪时,会想要逃避、隐藏,最后陷入自我否定当中。

  自我否定是羞耻感最大的敌人。你要想想那句话:“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你和羞耻心两人互相伤害,到最后你也弄不死我,我也弄不死你。既然如此,还不如握个手,相互和解一下。

  2. 注意我们对羞耻感的防御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罗盘应对理论。它将人感到羞耻之后的反应分为四种:逃避/退缩/攻击他人和攻击自我。

  你需要对自己观察自己的情绪。理智有可能会欺骗我们,但情绪不会,情绪是人的本能反映。你可以观察自己出现羞耻感是什么时候,你做了什么事情。

  rtep1:闭上演讲,想想自己站在让你没有安全感的某个人或某群人面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确认有没有让你感觉到害羞、尴尬、想要撤离等事情。出现这些情绪却还要跟对方交流,是什么感觉?

  tep2:把注意力放在涌现的情绪上,免灾,把那些感觉推出来,推到你面前,并想象它们正在形成一个有脸、有身体的人。

  tep3:请记下你看到,这就是那个让你感觉到羞耻的自己,也是你一直在逃避、遮掩、害怕被别人看到的自己,把这个称作为“影子”。

  tep4:请忽略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影子上,与影子结成联盟,然后面向观众,无声地命令他们:“听好!”情感受那股当你和影子用统一个声音说话发出的权威性。

  《为何家会伤人》提到: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容颜,世界在你眼中,而世界在你眼里的投影,绝非仅是世界本身,更是你自身。

  3. 拥抱羞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荣格学派把羞耻称作为灵魂的沼泽地,是正视自己,接受自己不足最好的时候。

  《拥抱羞耻的力量》中演讲者将一句话作为她前进的动力:荣誉不属于哪些批评家,也不是那些坐在一旁对真正做事情的人指指点点,品头论足的人。荣誉归于竞技场里的男人。他的面容被尘土、鲜血和汗水所模糊。但当他站在竞技场内,至好他会成功,至差他会失败。但是当他失败时,当他输掉时,他失败得如此无所畏惧。

  童话故事《皇帝新装》中,所有人为了逃避自己不聪明的羞耻感,都瞎着眼睛称赞皇帝的衣服真好看。

  多少人在小时候希望直言面对真相,做个诚实的人,长大后却成为欺骗自己内心的大人,如同皇帝新装一样。

  你不需要多完美,才配得上拥有。保持不完美,开放自我,拥抱羞耻,保持真诚,你就配得上他人的尊重和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