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寿司与全球渔获》观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寿司与全球渔获》观后感精选

2020-10-28 23:30: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寿司与全球渔获》观后感精选

  《寿司与全球渔获》是一部由Mark Hall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寿司与全球渔获》精选点评:

  ●保护一种食物资源最好的方式,其实是研究怎么把它们养起来

  ●很多角度在現在看到是陳舊的 畢竟是11年的紀錄片 但看到其他人的評論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Please be conscious about what you are eating, and save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s, so they can have a chance to enjoy too.

  ●我还没吃过好金枪。在中国吃的便宜的金枪鱼刺身都一股苦味-_-||。环保当然要资瓷,为了有吃不完的刺身,养殖大西洋鲑就吼得很哇~

  ●少吃几片濒临灭绝的金枪鱼吧~

  ●哪个戴帽子的男的好固执

  ●如果做事情都有日本人对待鱼的这种精神。。。。

  ●唉,这是伦家那么爱吃寿司呢,blue fin tuna哎呀呀好

  ●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需要和自然和谐相处。

  ●他们忧心忡忡地说,要是让中国尝到蓝鳍鲔,那世界上的蓝鳍鲔将所剩无几。

  《寿司与全球渔获》观后感(一):片名应该翻作看全球人民如何糟蹋寿司/Tuna

  充满了美帝意识形态的一部纪录片

  先讲寿司是日本的美食,但也是世界人民的美食,所以美帝人民想卷什么就卷什么,欧洲人民想蘸什么就蘸什么,但为什么终于说到了中国人民也爱吃寿司,就突然话锋一转,鱼要被吃完了。明明印度人也在吃嘛!

  与其让Greenpeace这么在海上胡折腾,还不如赶紧叫停那些把鱼做成sushi popper,裹上cheese,拌上甜辣酱,和西瓜一起做成沙拉的鬼佬们,都行行好,饶了金枪鱼吧。

  到后面可持续发展金枪鱼已经没法看了,其中还有人提议让厨子给客人讲解金枪鱼濒危和品质的问题 - 只是简单地想吃顿好的,结果受了一顿环保教育。

  观看完之后我唯一的收获是年终出去玩的话一定要去南澳Port Lincoln吃一顿

  另: iCat作为金枪鱼保护组织的名称是不是太讽刺了?

  另,另就是黑大澳,日本人讲日语,波兰人讲波兰语,你加字幕还有道理,澳洲人说的可是英语,为什么也要加字幕??

  《寿司与全球渔获》观后感(二):打脸了就给低分?还能再脆弱点么?脸还要不要?

  作为寿司爱好者

  找到了这么一部小众的纪录片来看

  片头看得我口水横流

  从筑地金枪鱼拍卖场开始,话锋一转

  开始谈起由于寿司文化风靡世界带来的恶果

  蓝鳍金枪鱼的过度捕捞以及随之而来的整个海洋生态平衡的崩溃

  后半段描述了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针对蓝鳍金枪鱼进行的努力

  日本的渔民首先意识到了过度捕捞带来的不可持续性

  而自发提出这个问题,呼吁社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美国基本上是行动派

  有责任心的寿司店长店内仅销售可持续发展的鱼类

  对消费者进行教育

  引导顾客考虑其他的选择

  这里在观念上强调了个人的重要性

  消费者的观念和行为甚至比政府及环保组织作用更大

  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切身地为地球做些什么

  看得我非常感动

  澳大利亚的一位渔民

  也从捕捞者转行做了人工饲养的先行者

  他召集科学家模拟金枪鱼生存的水流和温度

  从鱼卵开始尝试内陆人工饲养金枪鱼

  这是一个创新

  并且遇到了困难和障碍

  但他表示会坚持下去

  因为这是未来的趋势

  那么片中从中国取景的一段来自于纪录片前半段

  主持人介绍北京一家名为松子的寿司店多么受欢迎

  但之后不但没有提到中国人对环保事业的努力

  更着重提到了对中国消费市场的担忧

  “中国的寿司市场一旦打开

  蓝鳍金枪鱼将会消失……”

  我认为这是非常现实的考虑,并没有刻意黑或者耸人听闻

  中国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

  以中国的口味喜好想灭绝几个物种一点问题都没有

  片子描述了由日本风靡全球的寿司美食

  市场先打开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意识到了海洋生态问题

  于是上到政府、环保组织,下到消费者都有意识地为此而努力

  中国市场刚打开

  对海洋的认识可能并不深刻

  至少目前我还没有在任何一家寿司店接收到过关于海洋生态的教育,或者由厨师引导选择可持续的渔获类食品,或者见到过针对蓝鳍金枪鱼发起的环保组织活动

  我见到的只有团购自助

  只有非法猎杀国家保护动物

  以及人们对野味莫名其妙的追求

  那现在我们看到了这部片子

  是不是应该感到庆幸

  我们在市场还没有打开的时候就有机会正视以及认识到这个问题了

  那是不是可以一起努力避免情况的恶化

  至少不要在蓝鳍金枪鱼灭绝的原因上写着被中国人吃完了好吗?

  不代表别人

  至少我个人看完的反应是有意识地不吃金枪鱼

  去了解哪些鱼类属于可持续循环的

  而哪些不属于

  尽我所能为环保尽微薄的努力

  结果进豆瓣居然看见这么低的评分

  唯一的影评也是不要脸到一个让人不敢相信

  脑子里只有吃?

  果然打脸的片子分就高不了

  分分钟都扯到黑中国上

  你当自己是棵葱

  全世界都想黑?

  痴线~~~

  《寿司与全球渔获》观后感(三):老生常谈的海洋保护与新的切入点

  这个记录片的题目是一个很容易让人误会的题目,因为题目和开头都让人感觉像是会有详尽的有关寿司的介绍,但是在整部记录片中其实真正讲寿司的部分很少,真正的主题更倾向于海洋生物的保护和生物链的维护。但是本片值得称道的地方是以寿司为切入点,借由寿司市场中鱼类,尤其是鲔鱼或者说主要是鲔鱼广阔的市场和美好的消费前景,来表现海洋中岌岌可危的生态平衡,同时呼吁人们选择更合理更合理的消费方式。

  虽然这部片子的立意很好,切入点的选择上也很明智——以寿司为切入点还可以吸引一大波吃货和寿司爱好者,但是在整体布局和叙述节奏上却存在硬伤。若说寿司是铺垫,则铺垫太过,总体来说,前期拖沓后期冗长。

  事实上,围绕一个较单一的主题进行叙述的纪录片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此类问题,但是这部纪录片令人感觉尤为明显。前三分之一主要针对寿司,以日本传统的寿司产业为主(其中还有一段稍稍有些不明所以的对传统制刀行业的缅怀与慨叹),插入筑地市场,紧接着再谈全球寿司产业的发展,至此为止整体的节奏开始如脱缰的野马一去不回,当然,这种叙事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喜欢这种风格的观众可以说是寿司产业穿插这全球渔业的发展,尽管这种穿插并不完整。个人认为,对于纪录片反应问题与传递知识同样重要,一部纪录片就像一堂课,如果授课者没办法把握课堂节奏,甚至对自己的授课内容都五迷三道,那么这必然是一堂不能物尽其用的课。

  在这个问题上《我在故宫修文物》或是《舌尖上的中国》都做得很好,以单元的形式或是明确的地域转换来承接,结构分明,当然,这其中有主题的功劳,无论是故宫还是中国都是一个大话题,种类繁多且具有系统性,但是,即使没有明确的单元划分,在整个纪录片的拍摄中也要有详略取舍,体现拍摄者的思路,让受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体会拍摄者的逻辑架构和思维脉络,让所有的叙述都成为一个整体,向观众传递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是思想体系。

  虽然在叙事上有硬伤,但是内容还是很好的,以寿司为切入点谈论当下人们十分关注的海洋问题。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渔业不仅仅是水产的养殖、捕捞与销售,它也有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保护海洋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也是它的责任与义务。不仅是环保意识,这种职业态度和自我定位亦是快节奏的当下不可或缺的。

  纪录片的主题是环保,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环保就是在限制人们的欲望,同时,寻找更合适的替代品。环保,就是欲望的压制与转移。这样看来,人类的存在和自我意识的好像是地球不堪负荷的根源,有时候真的很想忿忿不平的问一句:既然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会对地球产生恶劣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影响,那我们为什么要存在在世界上呢?自然既然已经对我们有诸多不满,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消失呢?这种心情就好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做了很坏很坏的事,他的母亲不置一词,但周遭的人都在指责他,好想他罪无可恕。就是这样的心情,忿忿的,无法理解的。

  不过,这种想法也只是想想而已,自然不是真的母亲,我们也要为自己负责。我们不是自然地造物,我们是苟活于自然中,需要为自己奋斗的物种之一。有一位很著名的教授曾经说过:在地球发展史上二氧化碳浓度比现在高的多得多,环境也恶劣得多,但是地球没有毁灭,地球不会毁灭,消失的只有物种。环保,不是拯救地球,是拯救人类自己。

  在观看之余,还发现了一种社会现象:在B站上开着弹幕看得纪录片,有三条弹幕令我印象深刻,一条说杀鱼好血腥,于是后面有人评论说养猪场杀猪更血腥;一个片段说美国人认为寿司很健康,于是后面有人追加说这么多酪梨和奶油,到底哪里健康;一个弹幕说还是中国厨师厉害,一把菜刀走天下,于是后面有人评论说什么都是中国好,紧接着评论的评论说什么都是日本爹最好……

  不得不感慨当下人们的戾气都很重呀,自由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地域与国界观念的明确以及贫富悬殊的扩大,都导致人们的思想冲突越来越突出,两相对峙非黑即白的争吵反映出了一种畸变社会风气。其实冷静客观的想一下,每一个争论的答案都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无论是杀鱼还是杀猪,生命的屠戮都是血腥而残忍的,因此在面对食物时我们要怀揣敬畏与感恩,又或者直接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身体力行;其次,每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各有不同,让快餐文化根深蒂固的美国推崇白水煮萝卜这不现实,况且,没有绝对的垃圾食品,即便是高胆固醇的奶油也包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一些继续增肥的人群也是不可或缺的选择;最后,优秀的厨师分两种,一种大道至简,一把菜刀走天下,另一种精益求精,对于工具的选择近乎苛刻,二者殊途同归,实在不值得成为一个争论点,后来这个问题上升成为了国家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推崇弱化国界强调和谐的思想,而不是将明确的地域观念奉为圭臬。不过,话虽如此,私心里我当然认为中国很好了,中国千年的饮食文化和潜移默化的道家思想将精益求精和返璞归真两种思想合二为一,并且,中国这片土地生我养我,我甘愿做她忠实的信徒,但这不妨碍我对“弱化地域观念”这一态度的坚持和奉行。

  咳,有些跑题。

  言归正传,这部纪录片立意很好,闲暇时间可供消遣,同时里面还涉及到寿司行业和渔业发展的内容,有很多新颖的观点值得借鉴,不过,有些地方确实需要快进观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