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朝鲜战争》影评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朝鲜战争》影评摘抄

2020-10-31 06:25: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朝鲜战争》影评摘抄

  《朝鲜战争》是一部由纪录片 / 战争执导,韩国主演的一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朝鲜战争》精选点评:

  ●讲到停战开始就没啥意思了完全是流水账

  ●不错,了解历史一下。

  ●所有人都宣称自己胜利了,却已经经受六十余年的煎熬并将继续下去。

  ●韩国视角的朝鲜战争(“抗美援朝”是整个战争的一部分),可见我们参与的程度在跨过鸭绿江之前就已经很深了。很多问题也并非如我们所宣传的那样

  ●讲了战争残酷性。讲清了战况发展的过程,讲清了大国博弈中小国的炮灰绝色,长时间难以停战的原因,停战的原因,俘虏交换的细节。

  ●战争的幕后有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最惨的是那些比窦娥还冤的炮灰,没名没姓稀里糊涂的就没了。

  ●韩国角度的朝鲜战争,着眼于同室操戈。大国棋子的悲哀,无法避免啊。

  ●一声叹息,战争的受害者永远都是流离失所、辗转无助的平民,以及不得不冲锋的麻木士兵,只有焦土之城沉默如斯;那些身在和平年代还狂热鼓吹战争的人,想以正当杀人为乐的人,真该感谢自己祖先运气好在一次次战乱中苟了活下来,才换来了他们的无知无畏、骚动粗鲁的昆虫之躯,如果地下那些无辜的游魂、不安的白骨,泉下有灵,会跟这些狂热的鼓吹者说“来,我们互换人生,你死我活,很乐意”!

  ●最大价值在于讲解清楚了战争的起源——南北朝分裂

  ●看了6集,后面没字幕了,可惜

  《朝鲜战争》影评(一):看了三集,还算是客观的纪录片

  看了三集,也许是本身对这场战争感兴趣,第一次连续看这么多的纪录片,开头描述了二战结束时世界的情况和38线的由来,前三集尚未涉及中国入朝参战(朝鲜役部队除外),所以还不能说本纪录片对中国以及中国军队的描述是否客观公正,但前三集中对于朝韩两方面的描述个人觉得还是公正的。

  比如明确指出了托管时期朝韩双方对于托管国都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以及韩国在战争初期根本没有真正意义有实力有经验的作战部队。

  在朝鲜入侵韩国后,美韩作战时相互并没有取得完全的信任,以及美国在撤军和军需供给方面决策的失误。

  对于朝鲜托管初期由于施行某种政策在经济上相比于当时韩国的优势都客观的进行了描述,至于后期韩国反攻后对于“亲共”者的迫害也许也会讲述(没记错的话电影《太极旗飘扬》里就有相关的情节)

  只看了前三集只能说这些了……

  看着这部纪录片没人评价就第一次评价一下。

  《朝鲜战争》影评(二):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和许多二战以后被分裂的国家一样,大国在雅尔塔框架下,简单粗暴地一条线把这个国家一分为二,两边的各路强人也粉墨登场。

  北方有更大的国土和更强的工业基础,社会主义的动员效率下,加上东方阵营的支援,北方迅速从战后恢复。而南方还在先统一还是先选举中争来斗去,美国却一心要撤走,工业、军队都是从头开始。

  在这样的背景下,战争爆发初期北方一路高歌猛进,1950年6月战争爆发,当月首尔就失守,北方一度占有整个半岛90%的面积。但在这种狭长地带猛进,难免顾此失彼,为日后的溃散埋下祸根。

  在几次小范围的反攻失败后,美国强势入局,联合国军于9月仁川登陆,当月夺回首尔,但麦克阿瑟的野心不止38度线。

  刚过周岁生日的天朝随之起兵,原先计划南下tw的军队被调回,志愿军中有不少解放战争的俘虏。誓言将共产主义赶出朝鲜半岛的联合国军被重新压回38线。苏军这段时间也入局,主要是空军。时间到了当年年末。

  1951年上半年的各种攻势眼花缭乱,实际上是你来我往,首尔数次易手,但无论志愿军还是联合国都无法取得彻底胜利,双方都开始出现大量伤亡,尤其是后勤缺乏的北方。7月双方同意停火。

  接下来的两年,为了在停战谈判中获得优势,战场上你来我往从未停止,著名的喋血岭、上甘岭等都在这段时间。在战俘等问题的妥协之后,1953年7月终于在板门店议和。李承晚坚持统一的立场,停战协定最终的签署双方是dprk、中国和联合国。

  这场战争,整个半岛都被炸烂,但南北两方都得以稳固了自己在内部的地位,由此走上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敌对局面持续到今天。

  中国选择了缓图台湾而先入朝鲜,在当时看来相当有勇气,靠着人海战术也确实在战场上让对方无可奈何。新生的共和国敢于直面世界老大,并且撑到最终的停战,获得了国内国外的认同。尤其在东方阵营中获得更高的地位,斯大林去世后,中苏坐平,也为之后的事情埋下伏笔。

  日本是这场战争最大的获益者,迅速摆脱二战战败国身份,从战争给养订单中获得巨大利益,为经济奇迹打下基础。

  美苏对抗、冷战都已经成为历史,越南统一、两德统一,历史的伤痕都已经渐渐褪却,朝鲜半岛却对抗到今天,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

  《朝鲜战争》影评(三):鲸斗殃虾:1950年北朝鲜有统一半岛的实力,却无时机。

朝鲜战争使美国付出了142091人的损失-33629人死亡,103284人负伤,5178人被俘或失踪。 由于敌我双方在武器装备上的巨大悬殊,我方战斗通常是三万人打美军八百余人。中国方面的具体伤亡数字没有对外公布。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作者:劈柴喂

  1

  鲸斗殃虾:1950年,朝鲜具备统一半岛的实力,却没有给予统一的时机。

  1950年,金日成和李承晚分别是北朝鲜和南韩的领导人,

  不同于李承晚这个“文人”,

  金日成一直在抗战一线领导朝鲜人民革命军抗击日本侵略,

  算得上是身经百战,

  内战初期,朝鲜人民军能够迅速击溃南韩部队,

  攻陷汉城就足以说明,

  如果没有美国后来的干涉,

  朝鲜半岛统一毫无悬念。

  但是朝鲜半岛“鲸斗殃虾”的历史宿命,

  似乎冥冥之中注定其统一之路会非常坎坷。

  1949年,金日成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统一全国取得革命的胜利,

  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这极大的鼓舞了他南下统一的决心。

  苏联和美国都希望自己支持的阵营取得胜利,

  巩固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势力范围。

  北朝鲜和南韩不得不依附这两个超级大国,

  特别是南韩,

  朝鲜战争后期基本上是美军成建制的部队在参战,

  甚至有权解散南韩溃不成军的部队。

  只要苏联和美国的根基和实力在战争中没有动摇,

  战局就永远分不出胜负。

  这场为了“统一”而打的内战却无法实现“统一”这一目的。

  朝鲜战争进行到1953年,

  死伤惨重,联合国军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再向朝鲜派遣一兵一卒,

  战争陷入僵局。

  2

  朝鲜战争:中国参战,战争正式进入“绞肉机”阶段

  1949年,麦克阿瑟说:“台湾是美国在远东地区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1950年6月,北朝鲜人民军打下韩国汉城,

  韩国总统李承晚逃亡,

  为了切断北朝鲜军的南下追击,

  南韩部队慌忙之中炸毁了汉江上唯一的大桥,

  汉江大桥。

  大桥上的车辆,难民,士兵,连同桥梁上的碎片,

  一起飞向火红的夜空。

  南韩军队以惊人的速度溃败。

  1950年10月,美国和南韩部队发起猛烈反攻,

  攻占平壤,

  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

  眼看就要到了进山打游击的地步。

  美国试图帮助南韩彻底统一朝鲜半岛。

  中国方面敏锐的感觉到难道以后就坐等美国在中朝边界建立永久防御工事吗?

  鸭绿江一千多公里的边防线,

  如果防守,得需要多少部队?

  年复一年的防守将是多么被动的事?

  朝鲜战争:中国参战,

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发表重要言说,这个后来的岁月里被反复引用的演说。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谁要是企图把中国近五万万人口排除在联合国之外,谁要是抹杀和破坏这四分之一人类的利益而妄想独断地解决与中国有直接关系的任何东方问题,那么谁就一定要碰的头破血流

  麦克阿瑟一直自信的认为中国不会参战,

  理由是中国错过了参战的最好时机。

  谁会在北朝鲜军节节败退,

  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参战,

  1950年的冬天被称为朝鲜半岛最寒冷的冬天,

  “就算成吉思汗也不会在冬天出兵北朝鲜”,

  这是一位美国人发出的感慨。

  这就是立场不同的问题,

  美国只是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考虑问题,

  却没注意中国在“唇亡齿寒”这个问题上向来很果敢。

  新中国不是腐败偏安的清政府,

  也不是一盘散沙的国民政府,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磨难,

  中国人也深刻认识到,

  中国的问题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中国从国土面积,人口,历史文化,

  各方面都有不被其他任何霸权势力裹挟的实力。

毛泽东始终相信:扫帚不到,灰尘是不会自己跑掉的。

  要想实现全国的统一,

  彻底打掉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隐患,

  保卫新中国,维持得来不易的和平,

  必须要出手,决不能坐以待毙。

  从1950年6月25日到10月份,

  四个多月战斗,算抛砖引玉,

  北朝鲜人民军像赶鸭子一样把南韩军队往南逼退,

  却没有消灭美国和南韩部队的有生力量,所谓雷声大,雨点小。

  为后来美军和南韩部队的反扑埋下了隐患。

  战争的真正惨烈从1950年10月份中国军队入朝作战开始。

  朝鲜绞肉机正式开始,

  “中国士兵遇到美国士兵一定会掉头就跑"

  “美国士兵少爷兵,不经打”

  然而中国士兵不但没有掉头就跑,

  还能拼刺刀,抠眼睛,咬人。

  美国士兵不但很能打,还很能跑。

  结果是在此后的两年里,

  双方在朝鲜这片沟壑纵横的土地上,

  尸横遍野,

  双方有时就为了一个山头反复易手,死伤无数。

  美军出动大量轰炸机向我方阵地倾斜炸弹和燃烧弹。

  能活下来的都是奇了。

  我军经常发动夜袭,出其不意。

  美军和联合国军苦不堪言。

  1950年的朝鲜半岛奇冷无比,

  枪支冻得时常无法开火,

  士兵因为长期吃不到热的食物而拉肚子,

  冻伤比比皆是,

  受了伤的人往往无法熬过漫长的黑夜,

  还没等医务兵赶来就冻死了。

  好多士兵长期不能洗澡,

  甚至连屎尿都拉在裤子里。

  美军的后勤补给因为其机动化的部队比志愿军要好很多。

  志愿军几乎都是靠腿,

  后方补给线在敌方不分昼夜的轰炸下,艰难行进。

  志愿军时常断水断粮,

  武器弹药也奇缺。

  受难的还有无辜的难民,

  北朝鲜占领汉城以后,

  那些在汉城拿着旗帜欢迎北朝鲜的人,

  在南韩再次攻占汉城后被“清算”。

  老百姓哪里知道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老百姓不过混口饭吃

  苟延残喘保一条命。

  有个韩国人叫郑喜泽因为汉江桥被爆破无法南撤,

  成为了“残留派”的一员,

  北朝鲜统治时期他躲到深山,

  长时间的洞穴生活导致了腿部肌肉萎缩,

  需要拄拐,南韩希望他出任审查室的负责人,

  清算“叛逆者”郑泽喜听到后,

  用手里的拐杖敲着桌子说到:“过江逃跑的人,你们有什么资格来审判我们?”

  政府的负责人,过江回来后应该向市民谢罪!

  得到原谅后才能进城,难道不应该这样吗?

  嚷完这些话,郑喜泽激动地手颤抖,

  两眼流泪,瘫坐在椅子中哭泣起来。

  在朝鲜内战期间,

  不论是南韩还是北朝鲜都涌现出很多这样的故事,有些人宁折不弯,

  在灾难下,仍能保持一颗爱国的心,

  他们认为政府和国民,

  国民和国民之间不能失去信任,

  失去团结,损坏的建筑可以重建,

  心灵的创伤没那么容易抚平。

  由于汉江大桥在战争中被炸毁,

  难民们冒险在冰面上行进,

  一位美国军官亲眼看着一家人牵着牛,背着孩子,搀扶着老人,

  在冰面小心翼翼的前进,

  牛突然就掉进了冰窟里。

  这跟地狱也没什么分别。

  金日成的北朝鲜人民军一路南下逼近汉城,

  汉城的老百姓还被告知战火不会烧到汉城,

  南朝鲜的军官还正常参加军官舞会,

  直到李承晚被塞进车里紧急撤离,

  军队开始不战而逃,百姓才发现要打仗了。。。。。

  南韩溃退的部队中也有很有骨气的军人,

  他们坚决要带着难民一起撤退,

  不能只顾自己逃命。

  北朝鲜人民军的飞机再次飞临汉城,

  扫射了总统府,一位南韩空军飞行员驾驶教练机升空,

  在全城市民的注视下,

  用没有武装的机体与北朝鲜的飞机撞在了一起。

  战争期间美军轰炸机对北朝鲜的军事基地和发电厂,

  实施轰炸,造成大量贫民伤亡。

  3

战争从来不是盲目的冲动, 而是受到政治的支配行为以, 以政治谜底的价值必然决定着愿意付出多大的牺牲做代价和承受牺牲时间的多长。 所以,当力量的消耗过大, 超过了政治目的的价值时, 人们就会放弃这个政治目的而采取媾和

  志愿军入朝作战,

  从开始的节节胜利到后来的被迫后撤,

  再到双方建立军事工事,拉开阵势,

  准备长期决一死战,

  到最后签订停战协议。

  这一系列操作都表明新中国的领导人对自身面临的形式有着清醒的认识,

  自己的武器装备,后勤补给,

  国内经济形势不足以支撑自身长期在朝鲜战场耗下去,

  这一仗打的双方都快成世仇了,

  美国鬼子已经快要超越日本鬼子,

  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美帝国主义。

  美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敢也无心干涉中国内政,

  蒋介石也彻底死心,无力回天。

  新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以喘息,修正和发展。

  同时美国也认为,

  只要苏联还躲在后面操纵这一切,

  并且不费一兵一卒,

  还向中国和北朝鲜卖武器赚取真金白银,

  美国就不能把部队和精力全部消耗在和中国死磕上。

  苏联对北朝鲜的援助都是有偿方式进行的:

  北朝鲜以九吨黄金,

  四十吨白银和一万五千吨其他矿石,

  换取苏联价值一亿三千八百万卢布的武器装备。

  中国也像苏联购买了装备和武器,

  有的是预借的。

  相反美国运回国内盖着星条旗的美国士兵的尸体源源不断。

  美国所图乃大,

  朝鲜半岛只是其全球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还得保存实力对付苏联和控制欧洲。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在板门店,朝,中,美三方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及《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的停火协议。

  4

  朝鲜半岛的军事对抗结束了,但是新中国和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对抗才刚刚开始。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朝鲜战争,美国多次叫嚣要给中国用原子弹“动动外科手术”,这极大的刺激了新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决心。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的近代史,从原子弹爆炸那一刻要进入一个新的篇章。

  中美建交,中国加入联合国,亚非拉国家社会主义阵营对中国的支持,这些都是原子弹爆炸后的冲击效应。

  END

  关于本文:

作者:劈柴喂马,用心打磨每一篇高质量的原创。读完了不点赞,你是魔鬼吗?

  猜您还喜欢:阅读的乐趣——朝鲜战争(上) 天

扫码关注公众号,更多精彩等着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