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影评大全

2022-04-12 03:02: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片把毛主席晚年给批了 目前看来是力度最大的一部 片头还是刘欢!

  ●现在拍不出了

  ●相对真实,不可多得,看一集少一集。第7集,主席看病,抗美援朝,张子善、刘青山,李讷上学。

  ●谁知道片头曲的歌名啊?为什么能看的只有13集??

  ●“什么都可以藐视,唯独黄河不能藐视,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毛主席睡了,请大家安静。

  ●古月老师饰演的,别有一番还原啊! 关于毛在中国的形象,应该是各个历史时期,各有历史眼光啊!

  ●像章越弄越大,语录越弄越小,郑人买椟乎!

  ●呵呵

  ●更加平易近人,也更让人发自内心的爱。比当前很多伟光正全面神话要好太多了

  ●一部将伟人平民化从而达到了神剧级别的作品。

  毛主席身后书架上有一部蓝色精装硬壳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是从1956年开始出版的,其第一卷,出版于1956年12月,直到1983年才陆续出完。这时应当是主席写完浪淘沙·北戴河之后,故不早于1954年。但又按下一集关于“毛粒子”讨论,应在1955年1月前后,故此时该书还未出版。

  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许多创业者都是从毛选中吸取战略营养。这位千古一遇的奇才,他的性格、生活细节是怎样的?

  这部电视剧给出了一个立体、饱满的介绍。

第一部分: 在陕北

  胆识、有个性、脾气烈、强烈的自信

  第一集便进入到1947年蒋介石围剿毛主席的情节,此时他的威望如日中天。一股生活气息迎面而来,毛主席在被围剿期间,所在房屋炮响轰天,依旧聚精会神的在研究地图,并且将提醒下他注意安全的警卫臭骂一番。其胆识、个性、独特一览无遗,之后被震的心烦,跑出屋外对着天空又骂了一顿,真实而又可爱。

  还有上山逃难要插木板告诉追兵、渡黄河逃难所有人都劝不动都体现出毛主席鲜活的真实形象。

  精通历史、红楼梦

  游历寺庙期间,对历史细节了如指掌,每一任皇帝在每个时间段做的每一件事情能随口而出,同时对寺庙的建造年代、背景也一清二楚,认为这是文化瑰宝而不是封建迷信。

  而红楼梦,更是随身携带,读了十多遍,并且跟警卫语重心长的说“只读一遍,没有发言权”。

  好书当读百遍啊。

  亲和、有魅力

  面相有福气,看第一眼就会喜欢上。

  两个细节体现出其亲和力,一个是群众大会上,陕北农民聚一起,毛主席亲自问这些农民说“要不要渡黄河逃难“,让农民来决定。农民渡也支持(怕毛主席危险),不渡也支持(怕毛主席丢下自己,自己危险),最后毛主席大声说“决不过黄河“。当时农民伯伯都激动的留下眼泪,感觉什么都不怕了,回家点上灶火安心烙饼。

  第二个是跟一个老农民的亲切交谈,敌人不到十里,整个队伍都在催,他却留下来跟这个老农民亲切的交谈 问候,(之后这个老农民也在他们逃难过程中帮了很大的忙)。

  这就是福报啊。

  对敌人、地形谋略在胸

  虽个性极强,但其每一个决定都体现出他的深度思考和准备,以及他与周遭军官的不同。在形势危急时下意识的取舍(虽然看起来很冲动的决定),都是他对地图足够的掌握、对形势有足够清楚的了解所做的决定。

  认识和方法论

  认识论:先要弄清楚敌人的本质,熟悉敌人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深刻认识到各个阶级(大地主阶级、小地主)等最细微的差别,从而把握最核心的利益关系。

  不深入时间和调查来认识清楚,就无法把握实质,生意场上尤其关键,抓住核心利益共同体。

  方法论:方法上,知道借助合适的途径(文艺兵)如何拉近关系。比如农民的土地运动,就强调,不能做成“恩赐“,而是要让农民群主调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有种是自己争取来的感觉。

  方法论是基于对人性最深刻的洞察,人性容易有忘恩记恨的倾向。忘恩是因为得利后倾向于认为是自己应得的,记恨是因为认为自己本应得的却失去了。因此需要有机制来平衡这种倾向,让农民群众自己去斗争,自己组织文艺活动,则更容易记住毛主席的伟大,因为深知得来的土地来之不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