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卢旺达的鬼魂》经典影评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卢旺达的鬼魂》经典影评1000字

2020-11-10 06:5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卢旺达的鬼魂》经典影评1000字

  《卢旺达的鬼魂》是一部由Greg Barker / Darren Kemp执导,Madeleine Albright / Gromo Alex / 考非·安南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卢旺达的鬼魂》精选点评:

  ●全世界的袖手旁观,让人悲愤到极点

  ●Genocide是整个人类的耻辱

  ●从西方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待联合国以及美国等国家,在卢旺达发生种族灭绝事件时,持观望态度而导致数十万人被屠杀。能采访到那么多的当事人和负责人,纪录片的工作人员还是做出了很多努力。

  ●开创者

  ●在关于卢旺达的纪录片和影片里算是最好的。1,红十字会的6位病人被杀,国际报道之后,极端政府反而不敢继续干涉红十字会的工作,给了他们全境通行证。2,红十字会历来保持中立立场,但大屠杀是例外。3,UN是个total failure。4,人性既可向善也能从恶。5,单枪匹马有时候比任何组织还有力量。

  ●我非常不理解,当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挑起这场屠杀时,他的良知何在?Huh?

  ●血腥暴力听不懂 = =

  ●卢旺达种族屠杀中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的失败与失效,直接促成了国际人道主义原则与公约的修订与实施。人为的悲剧里,还是有个体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只可惜英雄抵不过失去的生命。

  ●The worst thing you can say to those in need: I can help you, but I won't.

  ●I would carry out my remembering process with such artificial digging of my emotion.

  《卢旺达的鬼魂》影评(一):民族问题吗

  我不想承认的是:我看这部纪录片时没有感觉到有多么的恐怖和看不下去。课上要讨论民族问题了,老师推荐我们看这个,之前有的同学是看着看着就看不下去了,而我在这一个小时里认认真真地去看了,而且没有多少震撼,没有过多的不可思议,有的只是对于人,对于世界的无奈~我不敢去过多的批评图西族或者是胡图族,因为我没有生活在当时的卢旺达的经历,我没有感受过彼此之间的压迫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以至于被压迫一方以之前几倍的强度反过来反压迫。这种反压迫是血腥的,丧失人性的,就现在看来不被理解的,可是当时为什么就发生了呢?为什么就不能阻止了呢?谁来帮我们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这才是重中之重。我们不是要为侩子手寻找理由,而是要找出问题的根由,让这种没有人性的事情不再发生~理智缺失的情况下,人性是多么可贵的东西。

  《卢旺达的鬼魂》影评(二):卢旺达鬼魂短评

  大约年多前看过,近来翻看仍旧沉实压抑,自问对战争的一切感到好奇甚至兴奋,尸骸遍野里,打动我的是战乱时黎民们黑灰的无望的眼神望向镜头的一刻。成王败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变态心理在战争胜败双方是否真的重要?纪录片的真实,不会让我们看到好莱坞大片战争场面的壮美,也看不到冯小刚之流煽情点火的凄凄惨惨戚戚,题材已震慑又何须醉心拍摄技巧?活在这个时代的幸运儿,没见识过战祸,除了真实一切都是薄弱。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沙场秋点兵的大气磅礴自然吸引,只是历历在目的血痕和尸体由不得我们像辛弃疾般豪气干云了。兵临城下和冷山一类的战争片固之然好,史诗式的美丽显不出最切骨的残酷。

  题外话,六岁看亚视《哭泣的森林》,那些呆呆的动物适者生存的故事加上颜联武的声音,让我哭得稀里哗啦。嗯。向纪录片工作者致敬。

  《卢旺达的鬼魂》影评(三):观影后的一点想法

  没有时间写长篇,单纯把想法记录下。

  →看完了片子我端起杯子喝了口水,开始收拾桌面准备写物理作业。

  也没有太大的震动,生活依旧在继续。感想呢?改变呢?撼动呢?

  所以是真的麻木了,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The thing is, every one of us has such potential for good and such potential for evil.”

  印象深刻的一句quote,by the only one American left in Rwanda after the plane crash.

  →Bureaucracy&Rules vs. GO OUT AND DO SOMETHING

  论遵守国际法和惯有规则以及衡量后果对大国的重要性

  →Rwanda Genocide的根源是什么?

  自Belgium尚统治的时候就有的种族矛盾,Belgium离开时也没有去解决或至少尝试去平息

  →于我,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

  过好每一天,每一刻

  当个好人,做好事。

  种下善因,必得善果(←算是一种信念吧)

  反观这大屠杀,Hutu会如此残暴是否因为他们曾受Tutsi的迫害?

  很多时候,恐惧是难以平息的。而对再次被迫害的恐惧必然会使得Hutu想把敌人赶尽杀绝,以绝后患。

  最后的结局,是Tutsi赢了,平息了大屠杀,但谁能说这是个喜剧结尾,还是为未来十年、百年可能发生的另一场大屠杀埋下了隐患?

  数百万的Hutu在屠杀后也是流离失所,逃到Tanzania或者别的国家,变成难民。

  假如仇恨没有被平息,只是被掩盖了,是否有一天悲剧会重演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