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读后感摘抄

2020-11-13 01:35: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读后感摘抄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是一本由[英]埃德蒙·伯克著作,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精选点评:

  ●美

  ●: B83-02/2242

  ●非常经验主义,所以很好读,但有些部分缺乏说服力

  ●伯克作为18世纪的古人,他选取的例证无外乎古希腊文学和英国古典文学,但是他的观点实在是非常切合哥特文学、恐怖片、类型电影、femme fatale之类的研究,看得人十分激动,倒是符合叶廷芳说的浪漫主义影响到现在还旷日持久完不了。PS莱辛的《拉奥孔》比它还要晚些时候才出版,那么在我的感知范围内这本小册子的地位又升了不少= =

  ●生理学角度

  ●3.5 颇有启发,也颇有些正确的废话。

  ●伯克关于崇高和美的观点在现在人看来可能稍有些浅薄和片面,但在当时,他这些从经验出发的美学探讨将美学从中世纪的对象主义发展到了主体主义,在美学史上的意义是很大的。 比较关注的是最后写语词的那一部分,伯克认为语词不是通过让人想象画面来传递观念的,这有些像萨特说的“物”的意思,浸透了思想情感的“物”?此外,伯克认为语词比自然事物传递的情感更为强烈,这是从声音的层面来说的,让我想到圣经里的上帝的声音:从未露面的上帝用话语创造世界、启示、命令,是不是话语、声音的力量更能让人敬畏?

  ●《Death on a Pale Horse》/启发

  ●5所有感官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或高或低,或已知或未知6毫无折中的感觉主义;不承认决定“意义”的主观因素7、45最主要的激情:自我保存的(痛苦、危险)-欣喜/由崇高激发;社会的(性爱-爱/女性之美、一般社会交往-类似于爱/一般的美)-爱(带来愉悦)/由美激发。|32愉悦从不起源于痛苦或危险的去除,伴随后者的是欣喜100美依赖的7个特质

  ●同新古典主义理论和审美鉴赏断绝关系的经验主义者,从人类的生理—心理机制来看审美,崇高是源于恐惧与自我保存,特点是体积巨大,声响寂静,晦暗不明,粗糙无序,光与色,优美是源于社会活动群聚生殖本能异性情欲,情欲又分为“同情”“模仿”“竞争”,“比例”“适宜”“圆满”都不是美的原因,美与理性理智无关,只与感觉有关,美的对象是小的,光滑,渐次的变化,娇柔,颜色。审美鉴赏力的评判,感觉,想象,判断三项“自然能力”。审美的对象主要局限于自然对象,对于人的审美鉴赏力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主体的感觉,视觉触觉听觉等,偏于霍布斯而疏洛克,这一点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有所批评。最后,伯克对于“词语”的讨论,应该引起注意。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读后感(一):美学的古典之作

  这是爱尔兰爱尔兰的政治家、作家、演说家、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在1757年伯克发表了一篇有关美学的论文,中文版其实早就有了,但是以专著的方式出版好像是第一次,美学的古典之作。崇高作为一个特定的美的范畴,它具有与优美不同的本质特征。美学中所讲的崇高,是一种庄严的美、刚劲的美、雄浑的美,与伟大、壮美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崇高的本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与自然界中的体现。崇高感的特点,它作为一种庄严的美和雄浑的美,与优美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崇高与优美一样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的感性显现,崇高与优美的区别就在于优美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在对象世界中的和谐统一;崇高则体现了这种本质力量与客体在对象世界中的矛盾冲突的统一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读后感(二):笔记A

  柏克对自己的经验与感觉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体察,并且得出了独到的见解。上承英国经验主义,下启浪漫主义。

  柏克所讨论的具体的引起美感之物是“美”(beauty),“美学”(Ästhetik)之“美”与此不同,此美非彼美。

  ————永恒与无限—————

  |     |      |

  |     |      |

  惊惧   未知的对象   力量

  |     |      |

  |     |      |

  ——————崇高——————

  崇高的来源:以某种方式激发我们痛苦与危险观念的东西;来源于心灵能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感情。但若危险与痛苦太过迫近我们,就只剩恐惧,不会带来愉悦;只有保持一定距离,再加上一些变化,才能成就崇高。

  崇高促发的激情:惊惧是崇高的最高效果,是灵魂的一种状态,在其中所有活动都已停滞,只剩某种程度的恐怖。人们心中只剩下他所面对的对象,而不能同时注意到其他事物,也不能对占据其心神的那个对象进行理性分析。

  崇高感是无言的震颤。

  模糊与清晰:一个清晰的概念是小的概念,因为我们能看清它的边界,而不是趋近于无限。

  力量:带着颤栗的欣喜。

  贺拉斯:不带有恐怖感和惊奇感地看待那无限的、荣耀的宇宙构造,是哲学的坚强意志的最后努力。

  崇高在所有事物那里都憎恨平庸。

  崇高与美的比较:

  崇高(建立在痛苦上):巨大、粗糙、直线条、黑暗、晦涩、坚固、厚重。

  美(建立在愉悦上):娇小、平滑、光亮、曲线、柔和、精细、清晰。

  许多事物并非仅以其固有的自然力量,而是以某种方式通过联想打动我们。

  对非理性的承认。反驳亚里士多德《诗学》与艺术的模仿论。

  艺术通过对事物的再表达而非其原初力量来发挥影响。艺术品、诗歌、音乐不仅传达了某一事物的观念,也传达了他受到所描述事物的触动的方式。(再创造的过程)

  关于叶芝《1916年复活节》中的“terrible beauty”。

  1688年,约翰·丹尼斯描述了“令人欣喜的恐怖”,称其为当他面对可怕的巨大景象时所感受到的某种“骇人的喜悦”(terrible joy)。

  柏克只把“可怕骇人”赋予崇高,而“优美”则与愉悦相联。叶芝的 terrible beauty 这个意象给人的感觉真是非常奇妙。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读后感(三):对伯克的美学观念的理解

  在艾柯的《美的历史》里,讲哥特式建筑时带到了伯克以及康德的美学观念,比较吸引我的一点在于二人都肯定了“恐怖”和“美”之间的联系,这个有趣的洞见吸引我找来这本书,想看看书中是否还有更加精彩的展开论述。具体到哥特式建筑,它同时蕴含“崇高”和“恐怖”的二元性,也让我毫不怀疑这本书的切题性。根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在面对“恐怖”和“美”的时候,人全神贯注、精力集中的程度,事物给人带来的惊讶、刺激效果,似乎是非常相近的;但在面对“恐怖”和“美”的时候,人的心理状态从起始到结束是否完全相似呢,假使是相似的,又能否根据人的相似反应而推论出“恐怖”和“美”具有共同本质呢?如果并不相同,又是为何不同?即使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回答,能够说明二者之间并非显见但又确实存在的联系、找出那个隐而不见的联结物,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我是带着这样的期待开始阅读的。

  读完全书,不算是完全满意的吧,可能是编者导言里吹得太厉害了,读完了就想怎么能这样。虽然伯克自己在第一部分结尾的地方坦承,“我没有尽力安排材料以使它们适合于某种吹毛求疵的论战标准”(p48),确实有旁逸斜出论述重心在晃动的部分,尤其是小标题拟得也堪称随意,但理解伯克的基本思路并不难。正如他在绪言里论趣味,是意在说明趣味的形成遵循一定的原则,“趣味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观念,而是由来自对感官初级感觉、想象力的次级感觉以及理性能力所得结论的整体把握。”(p26)他对崇高和美的分析以及论述目的也基本如此。

  首先是从人的基本感觉出发:痛苦、愉悦。接着根据自保原则和社会交往原则区分出两种激情。与自保原则相关的激情是“痛苦和危险”,它们常会导致“崇高”感;社会交往分为性关系以及一般社会关系,性之美激发人的温柔与爱怜情绪,也因此与“美”感相关。在初步描述了“崇高”和“美”之后,接下来则是分别对引发这两种感受的事物的列举,如力量、匮乏、无限……小、平滑、渐进……这构成了全书的第二第三部分。其中自然不乏妙语,但若说是哲学探讨,那可就名不副实了。与其说这本书是对“根源”的探讨,不如说是对“症状”的探讨。虽然它也在探究“美”感的原因,但是还没有深刻到根源的地步,顶多是“美”具有哪些表象,哪些形式,是现象的叠加。他至多只回答了“是什么”,却没有进一步走向“为什么”,“怎么样”……这是让我觉得意犹未尽的。也不是说实际经验的叙述不重要,我觉得非常重要,只有基于独特的事实才有可能得出新奇的理论,但我更感兴趣的确实是抽象概念本身的建构,或者说是关于人的心智的构造——再没有比半吊子状态的结论更叫人沮丧的了。高度投入的思考应该纯粹得像诗,但这里的文字的抽象纯度显然不是诗,是缺乏逻辑约束的散文。

  从积极的角度想,虽然伯克没能建立起系统的理论,但是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列举至少起到了渲染和加深印象的效果,读完这本书之后却没能在“小、愉悦——美”、“力量、无限、痛苦、恐惧——崇高”之间建立起联系那恐怕也是不可能的;虽则浅显,但对那些试图对美和崇高做进一步探索的人来说,这本书也将成为必经之路。

  17.1.19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读后感(四):语词逻辑下的埃德蒙·伯克美学

  最近看了《关于崇高与美的两种观念的根源之哲学研究》【Edmund Burke(1757)】,深感受益匪浅!德国作家莱辛曾将这篇伯克年轻时写就的美学论文翻译成德文,其美学观念也受到过伯克的影响。Edmund Burke是在John Locke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影响之下,在27岁时就认真探寻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崇高和美,并将其用理性的文字阐述出来,至今仍闪烁着人文之辉。 Edmund Burke在《论鉴赏力》中有言,“所谓鉴赏力( percipient ),就其最普遍的词义,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分别由感官的初级快感的知觉,想象力的次级快感,以及关于各种关系与人的情感、方式与行为推理官能的结论之部分组成。”无论从18世纪的英国还是现时的情形看,人世间各种媒体、社交娱乐往往刺激的是“感官的初级快感的知觉”,而这些低层次的快感所引发的愉悦不会产生鉴赏艺术之美的情绪,却使人陷入深层次的慵懒与迷醉之中,不会引发美学意义上的心灵感悟。伯克认为,无知、疏忽、偏见、草率、轻浮、固执……以及不良的动机,都会影响鉴赏力的判断。 伯克在《关于崇高与美的两种观察的根源之哲学研究》开篇就直言不讳的说:“我们发现,人最初、最朴素的感情是好奇。”孩提时代的“初心”,还有对新奇事物、周遭的环境,不间断又充满激动的好奇之心,是人类个性萌芽之启端。然而,在专制极权的国度里,摧折戕害个性发展与强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的简单划一,加上制造出崇高的美以激发民粹情绪,往往扼杀了人们的个性空间,使之仅存工具理性(马克斯·韦伯)。心甘情愿的忍受奴役的运命,或是在汪洋恣肆的大海中明哲保身、随波逐流的飘摇欲坠的一叶扁舟…… 任何适于激发产生痛苦与危险的观念,或是类似惊怖方式的起作用的,都是崇高的本源。伯克还认为,崇高的另一个起源是无限,还有宏伟辉煌的建筑及灯光,强烈刺激的颜色引发的感觉。伯克说过,在我们所有的观念中,最感动人的是永恒与无限,而人类知之甚少的也是永恒与无限。这些无远弗届的时空和事物,容易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惊怖,也是崇高产生的根源。蔚蓝无垠的大海,闪耀璀璨的星空,这些自然的奇观也会引发崇高的观念。不过正如休谟所认识的那样,观念是印象的精确摹本,崇高“无一不是力量的某种变形”(Burke)。纳粹、苏俄等极权国家所营建的辉煌高耸的建筑,以及大量使用的激昂亢奋的进行曲、能带来恢宏壮丽与感撼人心效应的Symphony,强烈的色彩反差与红色的大面积运用,都是极权国家故意营造崇高观念以奴役民众的方式。 伯克先生还将语词区分为集合词、简单抽象词、复合抽象词。因为伯克认为“把情感移注到另一个人心中的适当途径是语词”,语词逻辑则是最容易人为混淆、扭曲、抽离事实的观念。幸福、正义、自由、公平等复合抽象词,都是可以任意置换的语词。只有这些语词在实际践行的情境下才会有相近的语义,而这取决於统治者的开明程度与文明开放的雅量,同时还有公民意识的根植於人们的心灵深处方有可能。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中,这些都是不可想像的,只能流於有良知的知识精英的幻想。洛克所言“人群中没有发现普遍的同意”(《自然法论文集》),对于语词,集体无意识下的民众不比精英阶层更clever,而知识人也有可能在权力寻租的欲求下放弃对真知的追寻。其实,多元语境下的复合抽象词的经验论哲学的探讨、商榷,才是现代人们如何通过语词来理性判断实际的根基。 伯克还说比例与植物、动物的美没有必然联系。生物的比例是上帝所赋予的尺度,所谓“美感”与比例无关,是人通过知觉获得的美之观念,作用於对象而产生的美学摹本。“实用与美是同一事物”,伯克把握住了美学的基本观念,就是美是上天的无私赐予,许多植物、动物的形象和生理特征,都是他们实用的需要,而这本身也就是造物主所赋予它们的美之特性。同样,人体之美,曲线、比例、样态等,也同样不是绝对的观念。 本书还有诸多精彩的篇章,有待有识之士深入发掘。言尽於此,观察思考也许永无止境,但基于事实的理性,依据经验的判断,以及心灵的契合与相违的观念,是容易达致的境界。青山叠翠逝水澈,浮云缥缈旷路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