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重塑中华》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重塑中华》的读后感大全

2022-04-02 15:14: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重塑中华》的读后感大全

  《重塑中华》是一本由黄兴涛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9.00,页数:4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塑中华》读后感(一):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传播与认同,乃是一个延续与创造辩证统一的过程

  274“中国”和“天下”对应,靠的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凝聚。民族精神乃国家的根本,王朝国家灭亡了不要紧,亡天下也就是失去民族精神才真正可怕。

  384对“中华民族”的实际认同在清末民初时期已然奠定了最为重要的基础,但是却并没有终结这一过程。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作为一个关切自己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前途的中国人,当他回望近代中国的坎坷命运,品味“亡国焦虑”乃至“再生渴望”的国人心态史的时候,定能强烈感受到那种平等一体的主导型中华民族观念及其认同的来之不易,从而倍感珍惜。

  《重塑中华》读后感(二):虚无命题

  没读过这本书,只是看到网上的评论,有感而发,写几句。

  近代(准确地说,应该是20世纪初)以来,在这片大地上,以汉字的方式,诞生了很多虚词(不是助词之类,而是是无中生有的词,没有实际事物可指):中华民族和人民大概就是最重要的两个。说道这里,就想起前两天的一个新闻,一个好像是街道书记的人对另外一个普通的来反映问题的人说,你只是公民,哪里是人民?我们是为人民服务,不是为公民服务。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人民是个纯虚的了。哪个人敢说是人民?既然没有人民,那为人民服务有何意义?人民什么什么的机构,怎么解释?反正我一直是不怎么理解的。

  中华民族也是这个意思,汉人或者汉族,指代的还是比较清楚的,至少身份证上写的就有,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民族学上还有有清晰的定义。但是中华民族?是几个民族的合体?还是什么的?反正我是得不出结论的。

  《重塑中华》读后感(三):政治正确的迎合上位之作。

  满清不是中华。这是前提,可这作者一直说满清是中华。清军入关是偶然不是必然,清军入关是与日军侵华无异的无耻侵略,用再多狡辩诡言都改变不了此点。

  清军入关后剃发易服,到处圈地,满人第一,无数的大屠杀,各地设满城监视汉人,日本人都没有满人凶残!

  可作者居然说这是普通正常的换代,真是满口胡言乱语!

  南京大屠杀杀了30万又建纪念馆又国家公祭,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怎么不建纪念馆怎么不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说忘记历史是对过去的背版,忘记满清大屠杀就不是对过去的背叛?民族团结?民族和谐?汉人十余亿,满人千余万,为了干余万牺牲十余亿!?真六。

  又来扣皇汉帽子?扣扣扣扣扣扣扣扣扣扣。

  记得文天祥被从教科书删去民族英雄称号时站出来抗议的几乎全是民间普通人。

  清华北大复旦浙大历史系不是牛逼哄哄吗,不是一堆又一堆宋史专家,还有你这个狗屁中华的人大教授。这个关键时候怎么歇菜闷逼啦,指望你们来启民智,母猪都上树。

  少作点假少上女学生少争权夺利点,干点正事,好嘛?

  砖家叫兽们。

  《重塑中华》读后感(四):读后感

  黄兴涛的《重塑中华》久闻大名

  它的出色在于直截了当的将“国外学者一边声称中国的模糊性一边又死板的拿汉地十八省对应中国”指了出来

  事实上中华民族这个词汇在清末民初的六十多年间充满了模糊与争议

  一方面来自于历史上“有教无类”与“华夷之辨”的种族与文化之争

  另一方面与所谓西方(英法德美)本身就混乱不堪的nationalism/nation/ ethnic group/ race概念有关

  当日本挟德式nation强调以血缘历史为重的文化时

  却忘记这本身就是德国为了反击法国所宣称的自由民主的文明

  纵观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都同日本息息相关

  对于上国最大的打击不在于西洋的坚船利炮而在于败在咫尺岛国的羞耻

  黄兴涛对满族上层中华正统认同的表述直接与“新清史”对话

  虽然“新清史”喜欢声称这一称呼不存在一如鲍曼抗议将其归类为“后现代”马克思不认为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

  由此可见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间依然存在悖论

  不论自己认同与否他人总会提出另一套观点试图按图索骥刻舟求剑

  从康熙雍正开始认识世界到道光时期传教士郭士力首提民族

  作者从思想史对清朝、民国的材料进行了详细而丰富的梳理

  从而试图回溯当年中华民族概念的演变与转换

  它不是仅存在于精英与党派间的彼此攻伐

  更多体现在尚未被引用与挖掘材料中的讨论与争议

  但无论如何多元一体与一体多流是主要争论焦点

  但这个讨论到如今尚未有结果

  话说回来这种模糊与含混正是学术讨论的有趣所在

  毕竟盖棺定论后我们又该去哪儿另谋生存之路呢

  《重塑中华》读后感(五):《重塑中华》读书报告

  《重塑中华》读后感(六):补课

  (首先吐槽豆瓣网页版!写了一千多字d,崩一下就直接给我剩300了,就不能学一下腾讯吗,随时保存文档很难吗?!)

  题目是补课,就是因为这本书对于笔者的意义,更多的是在学习、消化,这篇文章也绝对不是一篇书评,只是自己一些感想的记录。

  这本书是一本历史学著作,作者黄兴涛教授是人大历史学院院长,但是笔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在民族学的收获应该是远比在历史学方面的收获大。这可能因为笔者这一学期才正式开始进行民族学的学习,之前都是历史学的学习,加上兴趣更多是在中古的政治史方面,所以并没有对这些概念有足够的理解与反思。而这一学期的学习,更多的是以讨论为主,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同学,都是以跨专业而来,其讨论质量可想而知,很多时候甚至完全脱离了学术的范围,乃至于让笔者自己开始怀疑这样的讨论是否有意义。而这本书的学习,恰恰为笔者补上了这一课,从大量原始的记录和作者极富创见的论述中,笔者才开始真正理解这些概念的多元与争议,并且由此对于民族学的认识也更进一步了。本文是不配作作为一篇书评的,因为一篇合格的书评首先要求书评作者在相关领域有较充足的知识储备,而笔者也不过是进行了一学期的以讨论质量并不高的讨论学习为主的民族学理论学习,所以阅读这本书主要还是一个消化、吸收和被启发的状态。这篇文章也只是一个粗略的记录。

  题目中的民族、国族、种族与本土化这些词语,都是笔者在这一学期的民族学课程中所进行讨论的主题。本书虽然是对中华民族这一词语或概念的缘起、形成、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民族定义、民族认同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但由于民族等基础性概念内涵的多样与争议,依旧花了大量的篇幅来对于这些概念进行举证与论述, 让笔者印象深刻的,就是作者非常清晰的分辨了民族、种族与国族这三个词语,认为种族是race的翻译,而民族的翻译是nation,鉴于nation一词不仅具有民族的意思,更有政治上的含义,同样多指国家,所以笔者解释了国族这一词语的含义,认为这个词比较恰当的翻译了nation的词义,但是由于这个词语在中文语境中的生硬,所以并没有被最广泛的认同。所以即使到了今天,关于nation的讨论依旧是国内民族学界的热点问题。

  而笔者最大的收获,是比较全面的了解到了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它的历史并不悠久,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可,更多的是来自日本侵略的刺激,被深深刺激的民族情感与自尊让这个词语成为了汇聚最广大民族认同的符号。但与之相关的涉及到中国民族的定义等一系列问题,在今天同样可以被深入讨论,蒋介石、熊十力等学者的“一元多流”和最终被认可的“多元一体”,nation一词的翻译,国族与民族究竟哪一个更适合中国,如何找到一个既可以在我们本民族文化上行得通,又可以直接和西方学术界进行交流的话语,即nation的准确解释,这些问题都没有被解决,更不要说还有如何解决民族套民族的矛盾,每个公民到底应该认同自我的民族身份,还是应该是中华民族,这种跨越如何完美过渡,中华民族这个词语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等同于国家这个政治概念。可以说这些讨论远没有结束,并且其现实意义更加深远,但是这些讨论都应该是在理解了其学术历史的基础上,才会显现出其特殊的历史与时代意义。

  以上这一连串的问题,对于笔者来说的价值可能会更大,这本书的很多内容,也需要笔者以更大量的阅读来进行消化。唯一这本书让笔者感到遗憾的,就是其结论部分,也可能是限于一些外在条件,作者并没有准确的提出他的答案,而更多的是一个总结性的梳理,这让笔者颇为遗憾。以上就是笔者阅读后一个简单的总结,这本书对于笔者的意义,更多的是补课、学习,以后肯定会读第二遍的。

  《重塑中华》读后感(七):【转】金以林:新意迭见的史学力作—评《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金以林研究员在《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短评,与朋友们共享。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黄兴涛教授孜孜矻矻、潜心耕耘16年的史学精品。就其资料的丰富、视野的广阔、研究的细致深入和立意之高远而言,都不愧是真正的名山著述、专家之作。同时,又由于论题特别重大,加之实事求是、思路清晰、议论风生、行文流畅可读等缘故,其传播和阅读范围也远远超出了笔者原有的想象。

  该书自去年10月正式出版以来,已重印4次,并荣获2017年“十佳图书”,入围2017年“中国好书”,获评国家图书馆的“文津图书奖”推荐奖等。最近,它又入选了中宣部推荐的“第八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成为9部入选著作之一。其推荐语除了强调其共有的“既专业权威又生动深入,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特点之外,还特别肯定此书“全书逻辑严谨、说理充分,对构筑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的确,《重塑中华》是一部苦心孤诣的厚重力作。作者秉持“长期搜集资料、系统解决问题”的学术态度,潜心研究现代中华民族观念问题将近20年。从2002年起,黄兴涛就发表了《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等一系列长篇论文,堪称国内外最早研究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开拓者之一。他还相继在《近代史研究》等学术名刊上发表相关论文近20篇,埋头考索、反复思量,与同道一起,将此问题的研究逐渐推向深化。因此可以说,此书无疑是作者长期以来学术研究积累的结晶。

  在我看来,《重塑中华》一书的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心考证、明确勾勒和系统全面呈现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孕育、形成、确立、传播和普及的历史全过程;二是清晰揭示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内在结构与动态发展,从而在“自觉”的层面有力地丰富和推进了对中华民族的研究,有书评称该书作者“以严谨的学术回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强音”,我很赞成这一看法。

  该书有两个特点很是突出:一是注重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得以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基础,努力去揭示其深厚的内在的历史延续性,强调传统的“中国”和“中国人”认同的延续、范围的拓展,及其向现代国名和国族的转化过程,认为它在清代尤其是清末,已经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这是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发生的根源,而关于这一“转换过程”,在学术界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一问题上,作者与美国新清史学者的深入对话,广受学界瞩目;二是注重并揭示说明了中华民族观念的现代性,强调新的思想资源和时代际遇引起“民族”观念的现代变化,尤其是国际政治意义的“民族”概念和人类学意义的“民族”概念彼此冲突与融合的持久互动,并视其为中华民族观念现代性的集中体现。同时,作者还努力呈现出上述两个过程之间的交织、互动乃至转换关系,以彰显历史的动态与复杂。这一点,非常能体现作者历史学的宏阔视野与研究特色。

  在方法上,本书则试图将精英思想史和“新文化史”相结合,把观念呈现与国家体制、政党政策、关键政治人物和重大政治事件的影响分析联系起来,把观念本身的内容与其社会化过程关联起来,努力做到把考证与阐释相结合。在每章每节,每个重要的具体问题上,都能够有新的资料运用、做出新的考证和分析、把有关认知向前推进一步。总之,该书资料丰富扎实,论证严肃严谨,具有高度的学术性,这也是同行都高度认可的。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也明显受到现实关注的影响,但作者能够自觉将其限定在问题意识层面,注意守住历史学的底线。本书作者既有高度的历史感,也有适度的现实感,注意格外凸显和揭示有关的历史状况与内容,佐以精心的专题考察,以引发读者深层的思考,而不是由作者简单、直接地回答这些现实问题。这种结合现实关怀的深入研究,当是更为广泛的读者愿意阅读本书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说明,关于重大问题的高水平的历史研究,必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能发挥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

  当然,本书也有不足之处,如对少数民族文献的利用还不够,对民众的现代中华民族认同的揭示还需加强,凡此,为学界同人留下了深化探索的空间。

  (原文载《人民日报》2018年8月28日)

  《重塑中华》读后感(八):系统与复杂的中华民族观——读《重塑中华》有感

  系统与复杂的中华民族观——读《重塑中华》有感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一书是黄兴涛教授的最新力作,黄兴涛教授早年以研究辜鸿铭起家,而后专注于概念史和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先后有《“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等著作问世,是当前国内研究思想文化史和概念史的大家。作者从事中华民族观念的认同研究已经断断续续16年,形成了对于中华民族观念研究的较厚实的积累,本书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今日,我们正在提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提倡给民族之间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密的倚靠在一起,形成团结的中华民族。通观此书,我们可以得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希望的历史延续性,也能够体认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历史来源,增加我们对相关问题认识的深度。可以说,此书正是从历史关照现实的典范之作。

  《重塑中华》读后感(九):赵刚:重思精英的意义———读黄兴涛《重塑中华: 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节录,原文载《学海》2019年1期)

  本人近读美国阿克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赵冈先生对于《重塑中华》的精彩点评。文章指出,该书以20 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中汉族和少数民族上层精英的有关理念演变为切入点,似有与当下的西方乃至国内的学术主流唱反调的意味,实为带有反思意义的努力,是对那种以挖掘边缘群体声音而行反历史主义之风的一种反拨。

  读后颇为受益,对于全书的主旨和价值,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特节录部分书评,与朋友们共享。

  赵刚:重思精英的意义———读黄兴涛《重塑中华: 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节录,原文载《学海》2019年1期)

  《重塑中华》没有如同诸多受到新文化史学研究路径影响的学者,完全转向下层的国族意识,而是重点关注、扎实严谨地探讨了中华民族观念在上层精英中的酝酿和兴起。这样的学术选择,展示了此书不同凡响之处。

  《重塑中华》的问世,基本上填补了国际学术界因为长期的去精英化学术取向所造成该领域的重大学术空白,在一个日趋强烈的去精英化取向主导学术潮流的时代,为如何检讨和纠正这种思潮带来的流弊,如何正视精英文化和思想的意义提供了契机。

  西方汉学家要在过去发现边缘群体自己声音的努力,在许多时候是失败的。当他们满怀信心把历史“颠倒过来”翻看时,他们看到的不是有别于精英阶层的思想,而更多的是其摹本。相形之下,倒是欧洲史学界一些在新文化史方面的领军人物,更愿意正视精英文化对普罗大众和边缘群体的影响。

  除了精英研究匮乏外,阻止新文化史学者无法客观理解和探讨下层民众的思想心态观念的更主要障碍,还在于其所谓边缘群体主体性( agency)的理论设定。下层和边缘群体的声音,确属重要而又长期为人忽略的一个史学领域。但是,脱离和上层社会的关系,单就下层而论下层,本身就是一种似新而实旧、脱离历史语境、甚至是反历史思考的现代中心观。这种理路本身,实际上是假定前现代的民众和我们这个时代一样,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追求乃至维权意识。

  众所周知,所谓民众的国家意识,其实就是指他们对于远远超出自己生活圈外的世界所具有的理解、责任感和忠诚。这种意识的产生,有赖于他们对自身之外世界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没有丰富的直接( 旅行) 或间接( 书本或教育) 经验,是不可能形成的。以明清两朝的地图为例,供皇帝、朝廷使用的地图都非常精致详细,但是,读者对象地位越低,制作的地图就越简陋不堪。以如此艰难的交通环境,再加上模糊的地理志,民众的国家观念停留于非常朦胧的程度,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了。不了解国家精英阶层的操作,实难解释民众国家意识的建构和发展。因此,要讨论20 世纪的中国国家认同,首要的步骤不是普罗民众的国家观念,而是精英集团是如何制造和建构国族认同和想象的。就此而言,黄兴涛的论著虽然表面上似乎有违于时尚的趣味,但的确是理解20 世纪中国国家认同历史进程的正途。

  不过,《重塑中华》的中心虽然是上层精英的国家认同,但是,它的讨论方法却完全摆脱了传统学术框架的束缚。它不同于已有论著,拘囿于清末民初几个大家,如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等,而是把更多注意力放到那些迄今为人所忽略的知名或不知名的精英人物身上,袁世凯即是一例。袁世凯在近代历史中素以反派人物而为人熟悉,近年来虽有持平之论,但还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对中华民族观念的理解和影响。黄兴涛在书中通过大量为人忽略的史料指出,袁世凯有关中华民族的理解和认知,其实和当时的主流精英并无二致,他的不少政治举措,对民初国家认同的建构和发展有着不可否认的正面意义。该书不仅论及汉族精英,还把视线投向少数民族精英的中国观念。其所讨论的清季及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满族、蒙古族上层的中华民族观,一直是学术界未曾涉及的领域,也是西方新清史至今讳莫如深、没有讨论的重要问题。

  除了少数民族精英外,从清季到抗战前后,许多学者也就中华民族观念及国家认同有过深入的讨论。它们的理论成果后来因种种原因为人忽略了,一个例证是罗梦册。在民国时代的国家认同研究中,罗梦册的《中国论》是一部有关当时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论著,代表着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界对于中华民族观念的最新探讨。但是,这部书在后来几乎完全为人遗忘了。《重塑中华》就罗梦册的理论作了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展示当时中国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所达到新的理论高度。通过这些事例,《重塑中华》提醒我们,20 世纪的中华民族认同的建构历史,固然是精英扮演主导角色,但它绝非我们经常碰到的那几位精英的独奏曲,而是一支更为庞大恢宏的精英群体在长达五十年艰辛岁月中前仆后继、接力不断的交响乐。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观念史研究的学者,黄兴涛认为, 20 世纪中华民族认同的建构,不是单纯地对中国观念重新诠释或者中华民族观念的建构和传播,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思想和知识的建构过程。它和当时对其他一系列相关观念( 如汉奸,中华民族复兴、民族英雄等) 的建构或重新诠释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重塑中华》不仅详实地讨论了中华民族观念本身的建构和发展,而且把这些观念生成以及对中华民族认同的贡献,予以深入讨论。它对中华民族复兴这一观点的论述就体现了这一点。书中认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观点早在20 世纪20 年代就由当时的早期共产党人李大钊和国家主义者王光祈作了初步阐发。30 年代后,国民党政府热衷于这个概念,强调中华民族的复兴。《重塑中华》特别重视抗战的爆发对于这个观念传播的推动作用。由于抗战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热情,这个观念遂成为全民族的共识和目标。按其分析,“一方面,现代‘中华民族’概念构成‘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思维逻辑前提和逐渐自觉整合的主体,体现了一种以自由、平等和独立为价值依托的现代性特征;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复兴’观念又成为现代‘中华民族’概念社会化实践的重要表现和具体而典型的话语形态,并代表着其主体认知与行动的综合目标。”这类分析具体,展示了抗战这样的宏大历史事件对中国人国家认同的影响。

  《重塑中华》研究的取向虽然更多的是思想史和观念史的范围,但是,它并没有像那些以传统方法为基础的论著,就观念而观念进行分析,而是汲取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论。例如,《重塑中华》不仅致力于中华民族这个理念的阐发,而且关注这个观念通过何种渠道逐步成为全民的共识。进入20 世纪,随着现代教育在中国的建立和普及,中小学教育成为国族认同建构的重要渠道。从民国初期开始,政府也致力透过教育途径,特别是各类教科书强化国民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重塑中华》注意到这个趋势,在书中多次论及中小学教科书编辑出版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密切互动。

  中国的下层研究兴起较晚,目前仍处于上升时期。但是,类似的问题也日渐明显,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抱怨碎片化、枝节化的倾向。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学者打捞种种下层民众思想碎片的同时,很少从他们与精英文化的复杂互动角度去考量其演变发展。随着下层研究的进一步展开,重新认识精英文化和实践,以及它对于下层文化的价值,将是题中应有之义。就此而言,黄兴涛的中华民族认同的研究为在下层研究展开后重新寻找历史研究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平衡,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重塑中华》读后感(十):演化?建构?

  中国是什么?中华民族又是什么?谁属于而谁不属于?她是怎么来的?

  这些问题似乎从来不是问题,三岁孩童都知道答案。然而早在初中,贴吧、论坛上就活跃着各种颠覆性的历史观,诸如“皇汉”“元清非中国论”。最初,我凭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去抨击,却无法推翻这些人的“逻辑”;渐渐地,自己也一度相信了这些观点;后来接触了更多元的东西,自己越来越迷茫了。于是,对于中华如何定义的问题,在我心中久久徘徊。

  而黄兴涛先生的这部凝聚了十六年心血的著作,无疑是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强有力回答。

  一、对内容的感悟

  《重塑中华》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古代中国:对一个贯穿王朝的国家,以及它境内各族一致归属的模糊认识的存在。

  2.晚清:“中国”成为官方国名,“中华民族”这一名称和“大同”意识出炉。

  3.20世纪一二十年代,初生的民国放弃“排满”,走向五族共和;特别是五四后各族在帝国主义共同威胁下对共同体的一致愿望;

  4.国府前期(30年代,尤其是七七事变前):形式统一的国府开始着手民族事务,边疆和少数民族进一步融入国家政治文化生活,以及学术界对于边疆、民族研究的深入,中华民族英雄观形成;

  5.国府后期(大致从40-49年):中华民族成为共识,对于这个词的认识也在“一元”和“多元”之争下进一步推进。

  (注:此划分与原目录相比略有出入,乃是在大体不违背行文顺序前提下的加入个人理解)

  本书通过史料梳理了“中华”认同(为方便,姑且用“’中华’认同”来表示“中国”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双重含义)在各阶段的表达,并结合背景,证实中华认同的历史延续和各族人民客观需要。

  “中国”从最初的只表示王幾或中原的纯区域概念,到汉代起有了一个超越王朝的具有稳定性、以中原为核心的政治实体的含义,以及与“夷狄”相对的“中华”“华夏”自我意识,连辽金之类的少数民族政权也以“中国”自居。而盛传“不把自己当中国人”的清,恰恰将中国观念从中原扩大到了包含满、蒙、疆、藏、西南、台湾等地的整个疆域内,并在对俄、朝、西方的交往中形成了清晰的中外之分。他们开始在外交谈判中正式使用“中国”,对西洋教士发出“如何言得中国之大理”的指责,都证明清对于今天多民族中国观的定鼎之功。

  近现代,外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多重影响,特别是给整个政治体和境内各族带来的共同危机,“中华”从潜意识的“自在”走向了理论上的“自觉”。先是梁启超和满族士绅知识分子倡导的“大民族”“大同”,随后是革命党的“五族共和”;在少数民族中,蒙古王公宣称“我蒙同系中华民族”、反对外蒙古独立的表态,“蒙藏回族慰劳抗战将士团”愤恨日寇“摧残我大中华民族之生存”、发出“无宗教族系之别,咸凛然于国家人民的绝对同其命运及国内诸民族之绝对不可分,以为唯有一致团结,牺牲奋斗,方可以达卫国保民之目的”的呐喊,也包括书中未提及的如刘曼卿“政府有命扶绥康藏……我等藏族,宁容推辞……果掷儿一命而能有益于国,父其谓无代价耶?”(《康藏轺征》:六,商务印书馆1934年)的主动担当,显示出少数民族对中华大家庭的衷心热爱;尽管有“民族”还是“宗族”的论争,其终点也都落在不分民族的一视同仁,无偏袒、歧视和压迫。

  表面上看,作者引用的史料大多是关于理论上的“建构”。而用心体悟即会发现,就像作者在结语中所言:“非要在‘演化论’与‘建构论’二者之间择一不可的话,那么笔者宁愿选择前者”,因为“建构”太过张扬了“主观性”乃至“随意性”,而轻忽了社会历史因素及其与人的选择之间的“互动”的客观性。试想不论信仰、地位、民族的各界人士,一致对这一建构云集响应,如果没有一个长期情感积淀,没有这片土地上人民的意愿和需求,又如何能办到?因此,个人更愿意做这样的比喻:各民族长期以来堆起了高高的柴禾堆,而近现代的建构好比往里面扔了棵火柴,于是烈火迅速在这座柴禾堆上升起,久久不熄……

  作者在结语中写道:“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作为一个关切自己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前途的中国人,当他回望近代中国的坎坷命运,品味‘亡国焦虑’与‘再生渴望’的国人心态史的时候,定能强烈感受到那种平等一体的中华民族观念及其来之不易,从而倍感珍惜。”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网上那些否认历史上的“中华”认同,特别是拿元清开刀,宣称中华等于汉文明,甚至某些脑洞更大的论调。它们不仅有悖史实,更于国不利。对这个过程的追溯,是对这些论调的有力回击。奉劝上述这些理论的信奉者们,先阅读一下《重塑中华》,然后思考一下是否有必要重塑一下自己的思想。

  二、作者的写作风格,兼谈个人阅读建议

  纵观本书,黄先生体现了一个正统学者的史料功底。他引用的史料,用海量形容毫不夸张。随手翻开一页,几乎都能看到页脚写着详细的出处,列于文后的参考资料汇总更长达26页。资料的选材也相当广泛,从语言看,有中文的、英文的、日文的,还有少数民族文字的;从出处来看,有法令、公告、演讲、论著、报刊、甚至歌词等;可谓三百六十度无死角。一切用史料说话,不搞任何想当然,这是一个史家的专业素养与专业精神他们的作品看上去或许没有很多“自学成才”的人观点“新颖”,但很多你认为平常甚至荒谬的结论,背后都经历了令人窒息的严谨考证,唯有这样,才不愧为真史家。

  以往来说,学术书籍往往高高在上,而大众化的历史作品却为接地气而丢了史学的严谨与逻辑。而黄先生这次却做到了惊人的兼容。除极个别“长难句”外,整片语言十分平易,衔接十分顺畅,虽无花哨的表达,却能给人极大的舒适感,只要踏踏实实地读,可以说没有什么门槛。许是长期的词汇概念的研究,使其对用词的把握异常到位吧。

超帅的作(ai)者(dou)

  当然,整本书读下来,也并非完全没有遗憾。其一,没有看到这个观念确立过程中的波折。同时期也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相抵触的思想和运动,比如“排满”和“一族建国”。如果能够介绍这些思想,以及“中华民族”思想在与它们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共识的过程,则可更有力证明这种共同体建构的大势所趋。其二,注重精英阶层的表达而对民众的反馈着墨较少。既然是写一个思想的确立,则既应当有发出者,亦应当有接受者,否则仍然会有空浮于理论建构之上的感觉。

  个人在阅读中还有一些想法,斗胆写下权当建议,读者若有兴趣,可以尝试:

  1.把握速度:尽管此书并不难懂,但由于许多部分注重递进和对比关系,不适合过快阅读,请读者注意把握。并且除非临时需要查阅某阶段,也不建议跳读。

  2.看清各级标题:本书引用各类出处和主旨不同的材料,从中提炼主题信息。因此,请务必注意各章节的标题,以明确作者主旨。否则可能迷失方向而无法有效理解。

  3.套餐食用:个人在近几年阅读中,愈发感到各著作之关联,因此相信有机组合的套餐阅读会收到1+1>2之功效。

  (1)在阅读本书之前,先阅读关于古代“中华”认同的书如《宅兹中国》:《宅》一书是对古代内外部对于中国的认知与认同的梳理,且《重》的撰写中明确参考该书,因此先阅读《宅》可与《重》形成完美对接。

  (2)与近代的游记、报告、散文集等结合阅读:这些作品提供的是案例,可以使理论性著作的阅读更加充实。个人在阅读《康藏轺征》的时候,曾惊诧于《康》所表现的许多现象与《重》的总结完美契合,感慨《重》之良心与精辟。只可惜当时课业繁忙,未能及时将两者结合阅读,否则或许能收史论结合、互相促进之功效。

  (3)跨学科阅读:本书涉及民族学、人类学、政治学、语言学等多门其他学科,因此有相关学科功底阅读效果更佳,不会陷入“民族”“种族”“部族”“族群”各种傻傻分不清楚。如条件不允许,可尝试先读结语,其中有关于民族(nation)概念以及“一元还是多元”“演化还是建构”的讨论,有助于明晰概念。

  (4)阅读作者所参引的资料:任何著作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把整个参考资料都拿来,而只能截取最直接的片段。读者有兴趣可参阅完整的原文,从而在整体上更好地理解黄先生和原资料作者所说。

  三、结语

  从因为网络论调而迷茫,到读《重塑中华》对“中华”的解构有了初步认识,我深切感受到,我们自认为很熟悉的东西,其实很陌生。因此,对于一些“没有为什么”的共识,我们应当多加关注,去理解它的“为什么”,才能不被误导,坚定维护真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