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慢II》读后感精选
《自慢II》是一本由何飞鹏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慢II》精选点评:
●本土创业励志手册
●一种需要自我牺牲精神,要牺牲德够彻底才有可能成功。
●创业是拿生命赌明天,金钱的输赢,输了可以再赚,与创业不可相提并论。
●何老已亲身经历,说教创业者。
●大部分的创业者都有性格上的缺陷,认知自己性格上的不足才是创业的第一步
●创业必读,反复体会!
●这本也写的很好,写的好真实,也真的是很用心写,看过一些名人自传,专访也好,都没有这么细致,真实,详细的讲自己的心路历程。
●1小时30分钟。悲催得很,网上找不到完整的电子书版本,所以大概看了3/4的样子。这本书写的是创业,有些作者自传的性质。经验这种东西,有时候就像隔靴搔痒,总是挠不到痒处,没有切身的体会,是很难有深刻的认识的。创业、管理这类实践性极强的内容,一定要密切结合现实中的观察来思考,幸好我身处于一个创业公司之中,公司的运作和管理方式都处于摸索成长阶段,是很好的学习样本。
●还要重新看一遍 看的太快了 有些细节是要再想一遍的
●最大的收获其实就一句话:“这一生,我没有伟大的功业,但我没有看过任何人的脸色,我说我想说的话,做我想做的事。” 创业对我最大的诱惑,就是人身的自由
《自慢II》读后感(一):读书笔记:成王败寇自己来!
创业13律
1.以身相殉律
2.不自由律
3.挑战不足
4.态度至上:创业第一天就预约成功/测试人生的极端值
5.一人决胜律
6.团队极小化律
7.立即赚钱律
8.最后一元律
9.欲求不满律
10.创新律
11.焦点突破律
12.摸石头过河律
13.坚持律
创业心法
1.准备:
创业核心三要素:人,钱,方法
关键的课程,不能教,只能学
数十年如一日--自我控制
柔软是创业的必修课
2.执行:
专注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我制衡的方法
思考沉淀的方法
财务敏感度训练
培养自信的方法
必要的策略校准
找人的原则
如何激发团队潜能:信任/授权
3.误区:
《自慢II》读后感(二):部分笔记,偏自传了
## 十三律 ##
### 成王败寇自己来,结局从来唯成败,成败间无模糊地带 ###
gt; 停止,不上不下都只是过程,慎始。
gt; 成率不高,能活的约两成,入场的大多数人沦为败寇
行为上负全责,为结果负全责
### 不自由的自由 ###
gt; 爱做啥,即做啥,来自我满足,自我补偿,则为悲剧
正确、效率、节省成本,有效率解决问题,做对事,做成事
### 不足才是起点,才是现实,这是真相,这是原罪 ###
gt; 都齐了,还到你?还用你?
较小资源完成目标
### 牺牲短期利益,坚守核心价值 ###
gt; 要了解做生意的原理和真相
### 千山独行,成败责任皆己独扛,无人陪你走完全程 ###
gt; 当你还抱怨没人帮你负责时,那你还不是在做生意。永远假设【只剩我一人】还能走下去,才能做得成。
其他人只是随我冲锋,我得一人面对所有事。
### 极小化,即人力运用的最高效率 ###
gt; 针对新事业的需要,展all功能性的工作,非核心、分量不重的工作合并或缩减
### 资金效用最大化 精算成习 ###
### 时间在谁的手上 思考时间因素【进出场时间】 ###
gt; 事业不是在上,就是在下;环境不是在变好,就是在变坏
gt; 顺势而为,唯利是图,人心是肉做的
### 只认钞票的颜色 ###
gt; 生意是现实的,放弃自我,客户为尊,完成生意才是硬道理
立场、判断、是非、对错,为了完成生意,一时都可被牺牲
《自慢II》读后感(三):创业,只为睡个好觉
一
在老雕那本《MBA教不了的创富课》讲了这么个故事:
喜欢熬夜的人一般起床很晚。
老雕属于中国最早的一批网民,当时,他只有二十来岁,每晚却在论坛上流连忘返。
那时他还是一家大公司的白领,有段时间,每天早晨6点起床,相当的辛苦。
一天早晨,他看到一位四十来岁的魁梧男士在公交站台边卖报纸。突然有所感悟:自己会不会到40岁的时候也像他一样起早贪黑?不行,想在30岁就有贪睡的资本,就必须创业!
经过几年的商海沉浮,老雕的商业版图已经覆盖大江南北。他却有充分的时间睡觉,上网,打游戏,听古典音乐,画油画,看碟。
二
成功创业者流露出的气质都是相似的,何飞鹏在《自慢2》的文字里头无不处处透漏出自己对创业的执着和热情。这也是何飞鹏认为创业最关键的因素:你的态度和热情。(老雕也是这么说的)
但是在启动创业的时候,你往往仅仅只是出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念头。“睡个好觉”仅仅是一个方面,但也正正表达了大家向往的一种“成王败寇自己来”精气神。
何飞鹏认为,真正成功的关键因素:都在创业家(老板)一个人身上,成败都由老板一个人决定,成也老板,败也老板。
红尘浪里,千山独行。
所以,正如标题所示,何飞鹏说,创业者要有“以身相询”的心理准备,拿一生的性命,赌未来的光明。想安定者莫进此门,不能承受风险与挑战者莫进此门。
三
不过创业是不能学的。
不会有两个人用同样的方法创业成功。不管你分析多少案例,看多少创业的书,只要你没真正开始做,你都是在纸上谈兵,毫无益处。
每个创业者都急着学方法,学成功秘诀,但时空环境不同,方法就未必有效。这代表成功不能复制。
创业者要用自己的方法走出路来,没人能告诉你标准答案。
摸着石头过河,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做足准备是好的,但是要意识到没有人是在一切准备好之后才开始干,“不足”是常态,关键在于如何在这个不足那个又少些神马的情况下赚钱。
那这本书还有没用?说真的,对于真正要创业的人,没用了,扔了它,该干嘛就干嘛去。
我们都不会在没做之前,看了一本书就能避免防错,那是自欺欺人。该犯的错你还是会犯,该走的弯路你还是会走。你性格上的缺陷,你经验上的缺乏,阅历的不足,对于诱惑的自控力等等,有些过程你是躲不了的。
何飞鹏里面讲到的“创业十三律”,“创业心法”对于一个没真正开始开始发展自己事业的人来说,帮助不大,书到用时方恨少,唯有自己回头发现原来看过某本书,当时就不会做错了,才会有觉悟。
我相信,那些真正开始投入到某件事,例如创业,创业者看书的心得常常是『不是只有我这样想的』,当员工看书心得开始会出现『那我现在的状况是…?』的声音。这不仅仅适用于创业。
这本书是给那些有着创业愿望,想法的年轻人的一剂鸡血,创业的基本启蒙,一种愿景,给你播下创业的种子,期待你有一天能够萌芽成长。明白到,创业是一条精彩的人生道路,高潮起伏,快意恩仇,让人不枉此生
能做到这点,就足够给这本书五颗星了。
最后想说的是,
美国副总统戈尔曾写过一本很著名的An Inconvenient Truth,中文译名,难以忽视的真相。
而创业一个An Inconvenient Truth,就是,
“创业这条路,只有极少数人会成功。”
知道这个真相之后,还有人要创业吗?
你愿意享受冒险的乐趣吗?
End
2012.5.13
y Hammer
《自慢II》读后感(四):作者的创业感悟
基本上作者的主旨在自序里就写清楚了:所以这是千载难逢的创业良机,而创业家就是经济废墟上的救世主。
作者在第一部分“我的创业故事”里主要介绍了他所经历的各种创业陷阱。
- 创业者需要具备特殊的创业性格,冒险、好奇、坚毅、挑战,都是创业性格的特征。
- 柔软度高,适应力强,乐于与人相处、分享,是创业者另一个重要特质。如果只会守住财富,吝啬小气,就成不了大格局。
- 财富是一种原罪,创业有成,有了财富之后,要更加谦虚,更加包容,尤其不能得罪辛苦人与穷人,否则会有报应。
- 创业不能与环境为敌,当外界环境不佳时,要能忍耐、保守。
- 创业失手时,所有的厄运可能连续降临,创业者要有心理准备,不可想不开。
- 创业是重大的事,要深思熟虑而行动,绝对不可冲动,尤其不应该是一群人集体的一时兴起。
- 创业绝不可以迁就现实。尤其是经营零售业,地点可能决定成败。
- 创业之前要有精准的财务试算,对所需的总资金要清楚预估,创业者要事先准备完成。
- 创业时最重要的投资,都要仔细比较分析之后,才能下手购买,着可能决定创业的成败。
- 创业老板一定要加强心防,绝不可以在被奉承之后就忘乎所以,错下决定。
- 一般而言好赚的生意背后一定有陷阱,务必想清楚。
- 家族生意是最麻烦的生意。在我日后的创业过程中,我不敢再让家人参与。
- 创业绝对要破釜沉舟,要以身相殉。有退路的创业,通常会失败。
- 资金是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筹码,也是最重要的经营指标,每天都要检查资金的变动,而且要根据资金的变动,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必要时还要做较长的财务试算,因为资金要未雨绸缪,不可以等到资金不足时才去张罗。
- 当创业发生困难时,真正该做的事,是针对问题彻底检讨、彻底改进,而不是假设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就一厢情愿地去执行。一旦解决方案无效,会加速失败。
- 创业一定会犯错,犯错不可耻,但犯错一定要检讨,要学到教训。
- 当局一向是创业的外部环境变因,但是在配合主管部门政策采取创业行动时,要好足以政策的有效性。
- 创业过程中,如果有人拔刀相助,应该感谢,但绝不可以因此而懈怠。
- 创业的核心因素是自己全力投入。
- 创业初期,许多事老板一定要自己先证明可行,创业才有可为。
- 创业遇到困难时,创业者的逃避及拖延,是创业失败的预言。
- 掩饰只会让自己迷惑,依循法律变成了我最低的自我要求。
- 在创业之前,一定要先学会销售,学会推销自己、贩售产品。
-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业家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可以把困难留在当下。
- 创业是学出来的,也是摸索出来的,一方面下决心创业,一方面学习,一方面搜集资料、信息,是创业的必须过程。
- 观察同样是刚起步的创业者的经验,更有针对性,也更具实务的参考价值。
- 书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资产,会从书中找答案的创业者,会少走很多冤枉路。
- 创业最大的障碍也是要突破舒适的限制。
- 创业者要克服一个盲点:对环境冷淡,不知自己面临的机会与危机。
- 创业伙伴的选择极重要,首重信用、可靠,其次注意互补性,第三要是真正有能力的好手。
- 好的创业者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混乱稳定下来,找到明确的工作规则,不能超过3个月还继续混乱。
- 如果创业有团队(3人以上),那么管理与管人工作的成败,通常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 创业初期,一定找不到好手,所以自己训练人是创业者必学的工作。
- 创业过程务本第一,不可以被不直接相关的生意机会勾引。
- 创业遭遇生死关头,动手改造时,完全不能谈合理,只要能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就应该立即去做。
- 创业者爱面子是重大缺陷。
- 不管创业再怎么辛苦,绝对不可以向地下钱庄借钱。
- 陷入困境时,要保持健康、乐观、正向心态,是持续奋斗的动力来源。
- 创业者要耳听四面、眼观八方,要有见微知著的能力。
- 创业者对任何方法都不要放弃。
- 有时候事业为什么会不顺?原因就是自己的才德不足。
- 找到可以信赖的人,放手让他去做,作为创业者要有肚量做变形虫,按照组织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角色。
- 创业者要有决心、肚量,学习别人专业的方法,千万不能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固执。
- 创业一定会犯错,一旦确定自己犯错,一定要第一时间改变,绝不可拖延。
- 创业者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是对的,如果不断分析、检讨,确定自己是对的,那不论遭遇任何的困难,都不可以改变。
- “摸着石头过河”,不管测试、不断调整,正是创业者必须有的态度。
- 创业过程中,一旦组织扩大,就必须走上系统、制度之路,对IT投资绝不能小气。
- 有时候,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强渡关山,是唯一的选择。
- 创业者绝对不能说“我的团队不好”,因为团队不好,要么你不会挑人,要么你不会训练,这都是你的错。
- 要不断地在工作上摸索,在方法上更好,绝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
- 当直线前进走不通时,绝对不可以停在原地,要立即变招,寻找突破。
第二部分是创业十三律。
1. 以身相殉律:创业家以身相殉的精神,包括三元素,第一是行为上的负完全责任(accountability),第二是态度上的无我,第三是“创新”。不如选择创业,成王败寇自己来,这就是促使我走上创业之路的真正原因。
2. 不自由律:表面上,老板拥有绝对的权力,但要用“绝对的不自由”来制衡,和团队、和客户、和股东、和环境相互妥协,找出不随心所欲的正确决定,才能持盈保泰。
3. 挑战不足律:创业最大的关键,就是用较少的资源,完成目标,以创造最大的获利。
4. 态度至上律:如果创业的第一天就可以预约成功,需要什么样的观念、态度呢?讲信重义是核心。牺牲短期利益、坚守核心价值,是企业经营树立典范的有效方法。不断测试自己人生的极端值,这就是创业的真谛。
5. 一人决胜律:不论你是老板,还是主管,“唯我律”是最基本的认知,所有的答案,不在外界,在自己,你有最大的权力,你也决定了一切,包括所有的错事!要渡过重重危机,获得最大的成果,千山独行是创业者必经的历程。“就只责怪我一人”更是老板及创业者最重要的信念。
6. 团队极小化律:极小化团队在创业初期是不合理的风险控制,成功后人力要合理化,对创业期投入的开创员工,也要合理回馈。
7. 立即賺钱律:先筹备、布局、投资,再慢慢賺钱,这是创业最大的错误。立即止血、不要把问题留到明天的态度,是作为一个创业者必要的认知。
8. 最后一元律:要把每一块钱当做最后一块钱,要把每一块钱用在最关键、最紧急、最有效益的地方,我完全放弃了正向思考,采取了完全不讲理的逆向思考方式。
9. 欲求不满律:在商场上,消费者的不满、不便、困难,也是创业者最大的机会,创业从愤怒开始。创业的需求从“五斗米”的需求开始,而认同、兴趣、信仰、愿景,是创业背后常被忽略的真相。
10. 创新律:每一个成功的生意背后,一定有创新的故事。用最简单易懂的说法谈创新,就是“差异化”。
11. 焦点突破律:集中全力做一件不一样的事。写出“超完美计划”的标准作业流程(SOP),第一确定计划目标,第二分析计划目标的关键成功因素,第三衡量完成这些关键因素的资源问题,第四针对关键因素提出明确的工作对策,第五,完成整个配套的工作计划。抢占第一的制高点,也是创业的利器。
12. 摸石过河律:创业没有剧本,创业家随时要应变演出;创业没有地图,走出来就是路;创业也没有方法,有效就是方法。老板在困境中,面对新事务、新想象,一定要先自己走出路来。
13. 坚持律:创业一旦过了不回归点,就不应放弃,否则可怜的人就是你。一个有高度成就动机的人,从工作一开始就表现了全力以赴的诚意,他不会抱怨辛苦,他可以衔枚疾走,“没日没夜地过两年”,是一个创业者必经的磨炼。整军备战之心,永不停息,随时都要做好应战的准备。这是我经营企业、带领团队,每天不能或忘的基本态度。时间到底在谁手上,是经营者必须仔细想清楚的关键。
第三部分是作者给出的创业私房心法。
1. 创业准备:用创业九宫格检查自己的性格,包括核心价值层面的诚信、自律、简朴,冒险性格层面的好奇、乐观、挑战,工作层面的学习、努力、坚持。创业三要素,钱是必要的,但人(态度、能力)才是关键成功因素,方法(行业、know-how、生意模式)是次关键成功因素。创业从打工开始,先学会当最好的员工,但要带着“我如果是老板”的心情。并非每个人都是天生创业家,但经营可以学习,方法就是在事前规划与沙盘推演。关键的课程,不能教,只能学,创业者要用自己的方法走出路来,没人能告诉你标准答案。自我控制,变成老板最大的守则,管不了自己的人不能当老板。创业者学会柔软,学会妥协,这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存空间。
2. 创业执行:守住专长不断钻研;创业之路需摸黑前行;让公司制度做“坏警察”;利用文字化过程作为决策判断;熟记各种工作相关指标值;成败关键在于放手的艺术;用信赖连结、用默契工作。
3. 创业误区:创业者不应被政治绑架;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可错失急救机会;不可执迷不悟,不能到了山穷水尽才悔悟;不可以私害公;不可心存投机、想赚快钱;关系可用,但不可依赖;敬天、谨事、畏人,成功之后要持盈保泰。
4. 最后的告诫:不想告诉你的真相是,创业这条路,只有极少数人会成功。想创业的人里,只有10%的人在性格上适合创业,在付诸行动创业的人里,只有1%的人会成功。
==========
徐毅:独立敏捷顾问,经验丰富的国内知名敏捷及精益教练,专注于敏捷软件开发、Scrum、敏捷转型、敏捷测试、测试自动化、robotframework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