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本万象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日本万象读后感锦集

2020-11-14 01:03: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本万象读后感锦集

  《日本万象》是一本由蔡澜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万象》精选点评:

  ●“他们有残暴的军阀,也有爱好和平的文学家。好人我们和他做朋友,坏蛋我们大骂他。一切,是那么的调和。”好态度。

  ●没有《日本风物》好看

  ●观察入微,语言利落,日本文化本身的微妙,得三分。蔡澜的狭隘和性别歧视要为扣掉的两分负责。

  ●小资男的享受录...

  ●杂文果然有时效性,时间久了看着也没意思了、不过那个日本人洗脸被识破的故事真的乐死我了。

  ●除了有些说的东西老了点,其他都挺有意思的

  ●三星半 比日本风物好

  ●据我旅日的老婆讲,蔡澜此书真切万分。何况文字还这么漂亮、聪明,确乎深得岛国文化的“醍醐味”。最后那篇《死天皇》,最推荐大家慢慢看完。

  ●很有智慧的老头。有看头也有所得的一本书,不仅仅只有吃喝那回事

  ●自以为是,厚颜无耻。上当!大家千万不要买。

  《日本万象》读后感(一):笔记三则

  眼镜

  长睫毛大概是全体女士的憧憬,但对于鼻梁上架着眼镜的男士来说却是麻烦事情。睫毛不停地刮过镜片,没多久眼镜上就一层印迹。拿布擦拭往往擦不干净,水洗是最好的,却又往往无暇等它干了。只有怨睫毛太长,还不能让女士们听到,不然必定引来一阵奚落。

  一篇《眼镜布》,说超级细纤维织成的眼镜布,一擦之下眼镜明亮许多。此文写于十多年前,不知如今这布是否还有,若有,实乃是睫毛太长又戴眼镜人士的福音。

  《日本万象》读后感(二):杂文始终是有时效性的

  都是些几十年前写的文章,但没有标注写作日期。

  比如《帝银事件》和《详细案情》这两篇,“三十七年前的昭和二十七年”,可推之写在1989年。而《死天皇》的几篇写在88年底至89年初的几个月里。

  虽说日本的国民性始终如一,日本的国内物价也变化不大,但文章里总还是有些有时效性的、会过时的东西。

  比如说日元和港币的汇率,比如那3%的消费税(1997年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将消费税税率从3%提高至5%),比如大男子主义的韩国不用女人头像印钞票的说法(2009年韩国发行五万元面额纸币,人物为李朝著名女书画家申师任堂),再比如中文的用词本身(作者极鄙视“地铁”一词,写为“地车”)。

  要读者看得更明白,还是加个时间和注释的好。

  《日本万象》读后感(三):蔡生说日本段子

  中日关系亦敌亦友,坏的时候不共戴天,好的时候一衣带水。蔡澜这本段子书也是这样,里面最好玩的故事是二战前一个日本间谍精通国语,还会方言,假扮中国人跑到上海来收集情报,开始的时候顺风顺水,没想到过不久就露了马脚,被仙乐斯舞厅里的红舞女发现了,原来他早上洗脸的时候,毛巾是上下擦的,不像中国人是旋转着洗脸的。中日之间的差别可见一斑。

  除了听来的故事,还有亲身经历,有一次蔡误闯了山手线的妇孺专车,挤在几百个日本女人中间,一眼望过去,都是"一山",蔡一向骂人不带脏字。日本人在国内谨小慎微毕恭毕敬,一到中国就换了一幅嘴脸,飞扬跋扈起来,蔡就用地道的日语呵斥过他们,"你在日本还敢这样没有礼貌吗?"

  .S 书里多有错讹和因为香港大陆说法不同造成的前后不一,比如世运会和奥运会。不一一例举,看来编辑基本不管,也有辱陈子善的名声。

  书中还提到要入籍日本的中国人需要改姓,除了吴和林,恰恰与吴清源和林海峰偶合,不知有什么典故。

  查了一下,现在不必改姓了,猜蔡写的是七八十年代的事。

  《日本万象》读后感(四):从蔡先生的书中看日本

  读蔡先生的《蔡澜谈日本:日本万象》,书不算厚,但内容包罗万象。好多有关于日本这个国家的社会风俗、礼节、物品、人物等等都囊括于内。配上蔡先生的简炼的文字,嬉笑怒骂的写作风格,让人读得饶有趣味。

  《酒女的故事》讲述了一例荒唐诈骗案,手法老套,但过程却曲折离奇,结果亦耐人寻味。

  《日本名嘴》让我们从另一角度认识我们从小就熟读的课文《一碗阳春面》的作者栗良平,此人原来是个虚构故事骗人的高手,也因诈骗而惹过官非。如果这是栗良平虚构的,那所谓的励志文学《一碗阳春面》的真实性又值得商榷了,那被他欺骗了二十多年的感情又找谁来偿还?

  《怪人推理》是一个荒诞的故事,在蔡先生的笔下,怪人的形象十分生动有趣,跃跃纸上。

  还有挺多有趣的故事,例如《帝银事件》、《十仁医院》、《战场》、《死天皇》皆是我喜欢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