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鸿章与北洋舰队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读后感精选

2020-11-16 02:37: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读后感精选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是一本由王家俭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5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精选点评:

  ●在内耗中一次次失去机会

  ●此书乃是作者集四十年之心血所成,绝非一朝一夕之易事,读此书感觉最震撼的一点是书中信息量极大,虽然只有四十万字,不过读起来却是相当的累人。

  ●内容详实,考证严谨,不过就是有点枯燥

  ●十一假期看完了,期间还去了趟颐和园。作者的学术资质很令我感到敬佩。

  ●极具分量的系统研究中国近代海军的代表北洋舰队的专著。全书考证详细,举凡与北洋舰队有关的重要问题均有分析论述,可作为资料查考。与同一主题的姜鸣的《龙旗飘扬的舰队》相比,资料引用更具学术规范,图表更多,更显直观和系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方面,较突出的是提出“海权意识”对于海军建设的影响,其他多为持平之论。鉴于该书为北洋舰队史而非洋务运动史或甲午战争史,因而对海军建设的背景和甲午战争的经过仅从宏观方面有所论述,也未涉及太多对李鸿章的个人评价。

  ●还行吧

  ●王老做这方面学问真的很踏实~和大陆张鸣的龙旗飘扬的舰队相得益彰。

  ●[中国近代史] [晚清]

  ●本书的范围其实已经超出北洋,可视作晚清海军史,很翔实,但阅读体验不轻松,可以用啃来形容,我读这些晚清的书对所谓的洋务派的领袖们有一种“理解之同情”,风气在将开未开之际是最难处事图功的。洋务派领袖们在有限的空间中取得了在今天看来有限的成果。可是在那个体制之下谁能比他们做的更好?没有沈葆桢的南洋每况愈下。如果没有李鸿章北洋可能都无法成军。人治的社会和体制内如果没有强人那会如何?

  ●1.才大心细,劲气内敛。2.左宗棠李鸿章齐名,然而左以发扬胜,李以忍耐胜。3.不好名故肯任劳怨,好名故常趋巧利。4.1981年中国海军排名世界第八,日本第十六,远落后中国。5.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海军由盛而衰,也是影响中国及东亚大局的关键。6.只有实地观察,读书思考才能保持头脑清醒,做出正确判断。7.养才千日,用在一时,抓住一个机会就可以打下人生事业基础。8.海军学校,授以天文,地理几何代数,重力,微积分,测量驾驶…而成为中西兼通文武合一的高级将领。9.清末留学生的派遣,在我国历史上可说是一个旷古稀有的文化逆转现象。10.中国近代史,很多屈辱损失皆由委曲求全所致,结果是怕事反而有事,怕损失反而受到更大的损失。11.间谍战,战时必用,收集情报。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读后感(一):李鸿章的两首诗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20岁)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谨 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 首,以抒发胸怀。其一云: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 才入凤池。

  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篇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他日燕 台南望处,天涯须报李陵书。”

  李鸿章1901年(78岁)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 闲看。”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读后感(二):裱糊匠与纸老虎

  梳理晚清史实,对解读近150年来的中国历史无疑至关重要,尤其是晚清史长期以来担负的宣传功能的背景下,也尤其需要专门史的研究。近些年,史学界在这个方向也多有努力,如茅海建的《戊戌变法史事考》、苏全有的《清末邮传部研究》等。同时对研究对象的单一脸谱化的“总结”也逐渐转为理性的思考或客观的陈述。不仅是学界,此前被停播的电视剧《走向共和》也显示了这种倾向。三联新引进的台湾王家俭的《李鸿章与北洋舰队:近代中国创建海军的失败与教训》正是这两种倾向的结合。

  甲午海战中国败于日本是晚清自强运动失败的重要标志,其后才促进了戊戌变法等制度变革的发生,因此近代海军史无疑是窥测近代中国转型的重要视角,而北洋舰队则是重中之重。作为晚清的第一重臣和北洋舰队的主事者,李鸿章是近代中国海军形成史的中坚人物。中国历代备边,多在西北,虽然时移事异,但时人,即使如左宗棠者,思维仍未有太大改观。从同治朝到光绪朝,正是由于李鸿章的推动和日本侵台等事件的发生,包括北洋舰队在内的近代海军才得以形成。从这方面来讲,李鸿章的思想无疑是走在时代的最前列。除了对李鸿章的作用的叙述以外,王家俭着力在海军军港和基地的建设、运行制度和规章、训练与活动、经费来源和收支情况以及中日海权的消长等事实进行详解和检讨。

  然而时列名为亚洲第一强的北洋舰队却败于弹丸之地的日本海军手中,王家俭检讨这一过程中的得失时,认为,在君主专制和儒学僵化的双层制约下,自强运动的领导袖们在从事维新时,不可能有太大的空间可以放手去做,即使在局势紧迫的情况下,做有限有改革,也受遭遇强大的君权约束和保守派的掣肘。这也恰是李鸿章自嘲为“裱糊匠”最根本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再强大的海军,也只不过是纸老虎。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今天该如何对待此书?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读后感(三):王家俭与《李鸿章与北洋舰队》

  王家俭教授50年代毕业于台湾师大。1960年考入台湾大学史研所,师从著名近代史专家郭廷以先生。研究方向先为魏源及明清思想史,后又转向中国近代海军史。

  中国近代海军史的研究,广义上说,可以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算起。但在近三十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其中,王家俭教授的独到贡献颇为引人注目。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也是他为完成本书所作的前期研究。

  王的新著成书于1998年,出版于2000年,在其之前,虽海内外早已有多种研究专著面世,但王著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这固然同作者广博精深的学术根底以及他在这部新著里充分吸收并发挥了以往的研究成果有关,更同他近年来新的思考直接相连。

  本书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论述很有特色:

  一是海权思想同国家战略的关系。海权是海军史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以一个大学历史教授的眼光审视历史,王家俭对海军史的研究已经进入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他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之处。

  二是全面论述了李鸿章与北洋舰队建设的关系。书中在论述海军建设的各个方面时均谈到李鸿章的谋划、构想及运作过程,在书之末尾又作第十一章“结论”,对李鸿章与北洋海军的关系及北洋海军的失败教训进行专门的讨论。如同时下大部分研究洋务运动的学者一样,在回顾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时,人们越来越多地对于这位筚路蓝缕的开拓者表示出敬意。王家俭认为,“在国际形势上,他(李鸿章)已认识到中国正面临一个‘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在中外关系上,他以为应当明守和局,阴为战备,力破成见,以求实际。在自强方针上,他主张改变科举,变通旧章,采借西法,制造轮船火器。在国防政策上,他力主充实武备,以防不虞,并且以为古今异势,应当分别缓急。当前形势东南重于西北,海防尤为堪虞;而东南海疆万里,势难处处宿以重兵,惟有就北洋之京畿门户及南洋之财富奥区二处择要设防。识见的卓越,器局的闳伟,目光的远大,在当时朝野大吏中及无一人可以望其项背。”

  三是全方位思考北洋舰队失败的原因。以往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李鸿章避战保舰方针及海军腐败等原因上,在本书中,作者通过详尽的分析,认为,一是李鸿章个人的条件和处境限制。二是制度层面的问题。三是经费问题。四是中国工业和科技教育的落后造成的种种困难。五是国民的海洋意识,对海军的发展也有相当影响,凡此种种,最终造成北洋海军的全军覆灭。这些历史的教训值得后人深刻总结和认真记取。

  总之,作者把整个海军建设放到晚清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去,用今天积累的社会生活经验细心地体会前人所走过的道路,发现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竟是这么的艰难曲折,对于海军建设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也就有了更为全面准确的把握。从这样的角度来研究,本书克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克服诸多研究著作从编撰方法到叙述体系都大致雷同的毛病,使得研究向更为纵深的目标拓展。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读后感(四):大清股份无限公司投资失败案例——《李鸿章与北洋舰队》志感

  [注:此文转发到国学数典论坛]

  近代海军史之著述,以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行销最广,其贡献在廓清迷雾,破除传统教科书式论断造成的误解。台湾学者王学俭,积数十年之功,成《李鸿章与北洋舰队》(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12月)一书,其贡献在于对史料的系统整理,而其立意,则在于透过晚清海军建设的个案,揭示洋务运动艰难曲折之国际国内背景,以理解之同情,审视李鸿章的成就与局限。

  王著的优胜之处,在于充分利用日本、欧美所存档案史料、当时人物的回忆著述,完整“重建”北洋海军建设过程,而世人津津乐道的甲午海战,仅作为事态发展必然结果,在末章一笔带过。书中相应位置穿插的附表有38项,乃数十年功力所凝成,不可以繁琐视之也。

  西方历史社会学有一新说,曰战争加速现代化进程,军队是传统国家率先尝试现代化的部门。袁崇焕以传教士制造的火炮抵御满清铁骑,李鸿章用洋枪队对付太平军,虽然时代不同,其道理则一,即“不管白猫黑猫,能逮老鼠才是好猫”。但现代海军,则并非在原有系统内,增加洋枪洋炮舰艇鱼雷即可建成,牵涉到财政、军政、教育考试、工业技术等基础制度与支撑系统,配套设施包含通讯、码头、炮台、燃料、枪械弹药、机电维修、医疗急救,所需知识包括外语、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国际法、金融理财,以及海军全套专门技能与经验。就算这些问题全部解决,而传统意识形态对外来事物的强烈抵制、朝臣疆吏之挚肘、中枢国策之反复无常、下属之办事不力,皆足以令新生的海军无所作为。李鸿章几乎以一己之力,排除万难,在中国这棵数千年老树上勉强嫁接新枝,而日照、灌溉、修剪均不足,营养不良,终至中途摧折;甲午一战,割地赔款,日本赖此而起飞,中国自此即力竭,此消彼长,种下后五十年无穷祸患。战役指挥,李鸿章或有失当之处,但消极避战,由于实力不足;而实力不足,则不全是李鸿章的过错,所牵涉者千头万绪,可谓一言难尽,其中阴差阳错、啼笑皆非之处,在当日当事人眼中,似乎都毫不足怪。姑举一例:

  北洋海军前期历经曲折,聘请到经验丰富、办事认真负责的英国海军军官琅威理出任海军总查,授提督衔,用八九年时间对舰队施以严格训练,并带领舰队巡视海疆,远及朝鲜、东南亚、海参崴、日本、琉球,建立起西太平洋海上霸王的崇高地位,令日人心惊胆战,获得欧美海军界交口赞誉。这样一位海军建设关键人物,为总兵刘步蟾等人排挤,制造“升旗事件”驱逐之,李鸿章顿失臂膀而懵然不觉。黄海海战时,在丁汝昌身边辅佐的,竟是德国陆军工程师汉纳根!汉纳根作为军事工程师,其建筑北洋旅顺基地的功绩有目共睹,但将其位置挪移到海军总查,则大谬。历史跟我们开的这个玩笑,代价实在太惨重了。

  日本也曾长期锁国,但在佩里叩关之后,即能迅速调整国策,或与其岛国地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纯属猜测。王教授系统回顾了日本海军建设的过程,足资借鉴,但稍嫌不足的,是没有进一步探讨其成功的多方面原因。已故史学家张荫麟治学范围极广,以其余力研讨甲午海战,曾译出英裔日本作家小泉八云《甲午战后在日见闻记》(收入台湾中华丛书版《张荫麟文集》),述战争前后普通日本国民“同仇敌忾”的具体表现,于细节处见出中日国民对待战事的巨大差别。愚阅后得一结论,此时之日本已转型为一完全的现代意义民族国家,而国人尚未从“天下体系”中走出,国家认同并未建立,老百姓唯知自家身家性命,地方官甚至部分海军军人亦毫无国家观念;战前日谍潜入要地搜集情报,竟无一人被发觉;北洋军队在前线奋战,而其他省份督抚,都当作是李鸿章北洋一系私事,事不关己,不愿积极施以援手。以此对敌,就算侥幸获胜,亦不能持久也。

  甲午一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数千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是否皆全数掷于水中?王教授在痛心之余,介绍了海军人才培养的副产品,富有黑色幽默味道:海军派出的第一期留英学生中,出了一位著名翻译家严复;第二期留法学生王寿昌协助林纾译出小仲马名著《巴黎茶花女遗事》。王教授其实还遗漏了一人,就是翻译大仲马《侠隐记》、《续侠隐记》的第三期留英学生伍光建。严复和伍光建都是英国鼎鼎有名的格林尼茨海军学院高材生,而终于以翻译名世,个人之幸欤?国家之不幸欤?抑两者皆不幸欤?

  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建设圆明园一事,学者们已有过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王学俭此书对此作了全面的爬梳总结,基本可成定案:“李鸿章用于北洋海防及北洋舰队的建设经费大致在三千万两左右,而慈禧太后建设颐和园所需之款即达二千余万两,几可使北洋海军的兵力增加至一倍以上。由此可见当国者决策之错误,其影响是何等的深远。”(本书第417页)国家利益与皇族私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乃是饶有兴味的话题。皇帝(或掌权的太后)以国为家,本来不应有冲突存在,而实际上这种冲突在中国历史上恒久发生,套用现代财经术语,则是控权大股东与CEO一身二任,两个角色集于一身。皇帝作为国家最大股东,本来应该最关心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谋求可持续发展;但作为CEO,则在亏损情况下仍然要求公司支付巨额“公关交际费”用于个人享乐,营运资金不可得,则挪用资本公积金,小股东和其他高管虽啧有烦言,而无力阻止。然而公司一旦市场竞争失利(如甲午之败),小股东须负担无限责任,割地赔款的负担仍然落到老百姓身上。李鸿章作为市场总监,已出尽全力,而设备更新不足缘于缺乏资本公积,上级和其他部门不加以支持配合,非将之罪也。武昌枪响,大清公司破产,革命党强制收购,未几因资金不足,而将控股权拱手让给原营运总监袁世凯。今日之CEO及各级高管,皆为有任期的职业经理人,若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监事会不能履行监督之责,则公司可持续发展只能指望CEO个人职业操守,投资失败、监守自盗、中饱私囊必然层出不穷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