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人物》经典观后感集
《头号人物》是一部由向立行Laap Hang Heung执导,周华健 / 吴彦祖 / 叶佩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头号人物》精选点评:
●剧情略尴尬...开头还有点意思,越往后越偏,看得出来是虽有想法但又没能力去解答或实现
●其实我觉得这是个有想法的故事,可以拍得更好看更有深度~我对港片一向比较宽容其实。
●一星为了年轻的吴彦祖
●三个记者三条线,其实挺好的。姐弟恋挺惊艳。十多年前的男神~^_^
●当时吴彦祖的粤语还不标准,当年张可颐的颜还非常正。我为什么早点没看到,新闻记者好苦逼。。。
●我去 吴彦祖这个口音真是
●阿伟是个内心丰富的人
●不好看,不能看。
●黎耀祥自杀那段不错,好紧张,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
●插曲最近比较烦,非常好的电影,我打5星,看不见叶佩雯了,导演向立行真没听过,BAIDU一下也没什么资料。
《头号人物》观后感(一):头号人物
头号人物
周华健、吴彦祖主演国产电影《头号人物》
吴彦祖,出生在美国三藩市,身高1.86米,曾练功十年,因而身手敏捷、神清气朗,颇具魅力,而且可塑性十分强,时而蕴含贵族般的高雅,时而又邪气十足。为投入拍摄《头号人物》,吴彦祖花了很多时间揣摩记者的角色。他与青春可爱的叶佩雯之间,还有精采的对手戏。与T恤牛仔裤装扮的吴彦祖和花枝招展的张可颐相比,穿起多功能背心、背起相机的周华健最有专业记者的扮相,不过他出演的可不是“狗仔记者”,而是充满正义感、老跟报社唱反调的资深老记。
还说什么呢?看演技吧!
《头号人物》观后感(二):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在传媒行业混了几年,没有成绩也没有干劲,既搅动不了社会,也挖掘不了什么真相,就只能每天跑跑场子怒刷存在感。
早前看《半泽直树》的时候,很感慨银行职员可以自称金融家,虽然压力远远大过我们,但在社会上总是举足轻重的行业。而在中国,传媒行业的定性,基本就是星爷说的,你看那家伙好像一条狗啊。还真是这样,高兴了给你根骨头喂,叫你去找茬写负面,自己出了事就玩封口这一套,宣传禁令一道接一道,不让说话,集体哑声。
好在香港,还留有传媒业的最后一点尊严。在这里,记者可以自由发声,可以真正改变社会进程,令人尊重。
电影里的三个故事,极具代表性,易发共鸣。
华健是报社的老油条,混日子轻松,也不想升职,就想在记者的“生存模式”下顺其自然安天命地活着,从心、也不说什么新闻理想,反正打心底是尊重这份职业。业务上讲,他懂得维护自己的圈子、懂得人脉关系的经营,但同时他也恪守底线:当他发现警察老友黎耀祥犯事,他一样选择正义,而不是所谓道义。这是一个记者经常会遇到的两难情境,如果信念不坚定,稍有动摇就会万劫不复。
张可颐是报花,其实报不报花的并不是重点,她在工作中邂逅了语焉不详的情感,这才是可以八卦的点。但凡传媒业界颜值较高的人,都会遇上此番“工作中的恋爱”。此时要何去何从呢,特别是这段感情在身份上的错位,最后古惑仔梁烈唯惨死街头,这段浪漫的感情未及开始便落下大幕。
以上两位,在老友及恋人的惨死现场,都没有选择拍照——也就是第一时间记录真相、所谓的抢头条,为什么,因为人与人毕竟都是感情维系,无论是业务上的交流还是生活上的交往,时间长了必然有化不开的情份,情义者在这样的突发时刻,肯定会越过所谓职业敏感而去做一些顺应情感的事情。
最后说说吴彦祖,饰演一位初出茅庐进报馆实习的新人。充满理想、踌躇满志,这样的刻画真是感同身受。从一开始的没经验,到好心办坏事,到后来坚持不懈的弥补,到最后的大团圆结局,他的进阶路线是一出美好的愿景,在现实中其实很难真正实现,(HK可能好点)。
总之,作为传媒人,很感激有这样一部电影关照我们,还原我们内心的苦涩与哀愁,同时也给了我们正能量的安慰与希望。
《头号人物》观后感(三):转个文章过来
應該是一部小成本的港片吧
因為在半年前我從逢甲夜市以三十九元買回家之前
我根本沒聽過這部片
會買下它除了便宜,還因為有吳彥祖
而且劇情是談記者工作的~放了半年多
這部片最後在我那無聊的耶誕夜,第四台又跳掉的情況下
陪我渡過平安夜
劇情比我想像中簡單,也因為簡單所以比想像中好看
故事是以「香港日報」為背景:
苦哥(周華健)是一名資深記者,主要跑一些社會新聞,跟老編交情好,也很紅
祖兒(不知道是誰)是漂亮的女記者,入行有一段時間,表現不錯
P仔(吳彥祖)則是剛從美國回來的菜鳥記者
劇情以三個人為主各自拉開,行成三條線
苦哥在採訪珠寶大展的竊盜案時,意外發現其中一名模特兒有問題,可能用計在欺騙負責珠寶展保安的警官,而該名警官則是苦哥多年的好朋友,到最後,苦哥透過飯店錄影帶查出珠寶失竊當天,警官不但遲了時間到會場,而且還從有問題的模特兒下榻飯店匆匆離開,在他取得飯店監視錄影帶後,警官也即時趕到,並要求苦哥將錄影帶還他。
面對這樣的難題,是你!該如何面對?
祖兒在採訪一個街頭小混混的過程中,意外與該名少年發展出曖昧情感,在少年的帶領下,年紀輕輕,卻老是老女人打扮的祖兒,整個人不但穿著年輕起來,而且,四處玩、四處看,體驗很多年輕人的夜生活,但是,在她拒絕少年的感情後,少年也接到「社團」任務,要他去殺一個傢伙,祖兒獲知消息後,趕到現場,卻已經來不及,只能眼睜睜看著好友在她面前,被人亂刀砍死。
如果你在現場,你要如何面對?
P仔因為「好心」報導三個孤兒的故事,卻因為孤兒中的大姐未成年,該新聞反引來社會局關注,並強行將二個小學的小朋友帶離姐姐身邊,讓他們住進孤兒院,好心卻弄巧成拙的報導,讓P仔自責不已,更得不到大姐的原諒。
如果是你,又該如何面對呢?丟下不管嗎?反正也不關你的事?
三個記者遇到的情況,其實都沒有比較突出的地方,看似沉腔爛調,只是,在看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是我,我會如何做?以前看這些電影,總是會有很「標準化」的想法與答案,但在自己已經投入記者工作三年多之後,再去思考這些問題,會發現~有問多答案比想像中很簡單,也有很多答案比想像更難!
苦哥在與警官的僵持中,他問警官:「如果我殺了人,你會不抓我嗎?」
警官求他:「這是我第一次外遇,帶子一出,升不了官沒關係,但我該如何面對我的妻兒?」
苦哥最後決定捨棄友誼,堅守記者職責,未將帶子交給警官,卻在轉身離去時,聽見一聲槍響,警官引彈自殺!
看著好友的屍體,苦哥,還是拿起相機拍了第一張照片,但最後,報紙一出,未見他拍的照片,錄影帶內容也未揭露。
是他的好友用自己的命換來了苦哥的不忍,而未讓苦哥「盡職」嗎?
如果,原來苦哥其實還是可以放了警官一馬,為何不早一點答應警官,而讓警官賠上自己的一命呢?
祖兒在親眼看見好友被人亂刀砍死,卻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她用一種方式來紀念她的好友,就是,當總編抱怨所有照片都不好,卻發現祖兒桌上有一張祖兒與死者笑的很開心的合照時,決定用該照片,原本老編要將照片剪成一半,只用死者的部份,但祖兒卻堅持要登就整張刊登,她不怕別人發現她竟然是死者─一名橫死接頭的不良少年的好朋友。
或許只是一個小動作,但畢竟對記者而言,一天到晚幫別人拍照,但多數記者其實是很討厭上報的,更何況是和社會事件主角一起上報,而祖兒選擇以這樣的方式來紀念友人,讓人感動。
至於P仔,為了瀰補他的無心之過,天天跑到孤兒大姐工作的飲料店,求她原諒,另一方面,也天天跑孤兒院,拜托社福人員讓二個小男還回姐姐身旁,最後,當然是皆大歡喜啦!
三條線在最後結合成一線,三個傢伙下班後一起去唱歌,唱的是「最近比較煩」,一開始,聽見這首歌時,覺得很噁爛,因為周華健有演,就播這首歌~
但當鏡頭一一帶到三個人臉上,他們一邊唱,一邊腦海中卻都是回想起發生的事時
瞬間,有一種了然與激動!
是啊「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
這不就是記者的最佳寫照?
苦哥也不願意間接害死友人啊!他並沒有錯啊!可是,事情還是發生了!
祖兒回想起友人被砍死的那一幕,還是痛心,可是,她又能怎樣?少年不脫離黑社會,那樣的結果只是遲早!
P仔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記者工作跟教科書教的都不一樣,但他還是努力去學習與克服!
面對這些難以掌握的一切
當記者的~
又如何能總是跟著大喜大悲
面對無奈,心情難述說
或許~就是一句「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
睡一覺
隔天醒來
一切都重新來過了!
頭號人物!
沒有永遠的頭號人物!
所有喜悲只有二十四小時的保存時效!
所有感受點低在心頭
擦乾眼淚!收起笑容!
明天~總還是有硬戰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