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赢投资》的读后感大全
《长赢投资》是一本由约翰·博格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赢投资》精选点评:
●投资于足够多样的公司的指数基金是你不二之选。
●其实整本书一句话就能够概括了:买指数基金index fund就好。
●这本书感觉实际用处不是很大,读完只记得一句话:"指数基金比其他基金更容易赚钱。"还有,这本书更适用于美国市场。
●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的获利根源:1、股票组合化解个股风险,投资风格风险,择时风险。本质是注重整个市场企业的长期成长性收益。2、指数基金相比与主动型基金,具有较低的管理费和交易费。
●嗯,指数化投资很好,整本书都在说这个。
●一本书介绍一个观点。
●指数基金千般好,积极性基金万般不是。可以看做指数基金的长篇推介书。中国的股市现在是低估,股票型基金也是低估。自己现状的策略是部分ETF,1-3只个股,部分现金。
●极力推崇指数基金,可和中国股市有点远。查看指数基金的收益,实在是买不下手。
《长赢投资》读后感(一):一本足以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The Only Way to Guarantee Your Fair Share of Stock Market Returns。这本书是2007年的作品,实际上就是“名人名言+旧书重复”,这人的书一本足以。可以和Burton G. Malkiel的《漫步华尔街》(Random Walk Down Wall Srreet)结合着看。
《长赢投资》读后感(二):书很好,可是基本上拉长了三倍
说来说去,可以用下面几句话来说明:
1. 长期打败市场很困难,即使有,你也未必找得到。所以能够获得接近大盘的收益就不错了。
2. 看似 1% 到2% 的成本差异,在长期而言,考虑到复利的因素对最终的投资结果有重大影响。指数基金的优越性不仅在于其不指望跑赢大盘,而且在于费率较低。
余下的都是用历史和大人物的评论来证明这两点。
很简单,可能也很实用。
有一点没有提到,就是怎样投资指数基金。我猜他的意思大概就是买入持有,因为美国股市长期看好。可是可不可以像做个股一样根据趋势来做呢?毕竟我们现在也有上证180,50 ETF,深圳100 ETF.
《长赢投资》读后感(三):改变投资观念——用买入战胜市场
普通投资者难以在股票投资中取得优异,源于两个欠缺:足够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足够的时间研究公司。因此,绝大部分人以赔钱而告终。所以,把钱委托给专业机构和专业投资者,才是唯一可行的选择。把钱投给的价值投资者肯定能在长期战胜市场,但这种做法不是今天的潮流,今天的潮流是变成基金投资者。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应该选择哪种基金呢?创立指数基金的博格毫无疑问推崇指数基金。
博格说:“成功投资的全部真谛不过是常识而已,……就是以最低成本持有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这里的关键是:持有所有上市公司股票、最低成本。
不过,中国多数投资人不会支持博格的观点。因为在现今的中国,多数投资者都是在博取股票差价,没有几个投资者是冲着公司股利和收益增长去的。很多人都自以为可以从股票的波动中赚到比公司收益增长更多的利润;当然我们并不否认确实有一些高手能够获得这样的短期利润,而且这种短期利润又是如此的诱人心玄;但从长期来看,投机因素对长期收益的影响只有0.1%,微乎其微。
改变投资的观念是很艰难的,也正是这种艰难阻碍了更多人的成功,但愿有更多人能接受博格的观点:你能获得的收益就是公司的股利和收益增长,这是你应得的一份蛋糕。为了获得这份收益,最好的选择不是去主动战胜市场,而是选择买入整个市场,把资金长期投入标准指数基金。
《长赢投资》读后感(四):指数基金的宣言书
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巴菲特和芒格推荐。
博格的书除了收集的四本,还包括《The Battle for the Soul of Capitalism》和刚刚出版的《Enough: True Measures of Money, Business, and Life》。此公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了,书是越出越快。
作为位高权重的成功投资人,不知这个世界上还有几个人能与其比肩。书中主题极为清晰,就是“放弃股票,放弃股票型基金,投入到指数型基金中来。”书中充满着高屋建瓴的智慧,很多的闪光点,应该是50年资本市场投资经验的结晶。除了他,不知谁还敢这样独立地与所有的股票型基金经理作战,那就是明火执杖在抢人家的饭碗!
书中用常识,用简单的数学为读者揭示了很多大大的道理。投资的关键还是成本,算算小帐的确能算出一笔大大的财富。“名义市场收益率减去投资成本,再减去税款,最后再扣除通货膨胀。年均收益率基本上也就所剩无几了。”而每年指数基金和股权基金收益2.3%的差别,在25年的投资时间跨度上,收益就要相差一倍。这绝不应该是一件小事吧。这种从细节上的分析其实与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殊途而同归。
书中有些微妙的是,博格对ETF只是略有微词。对国内的ETF基金的费用应该做一个详尽的分析,进行一个比较再考虑投资。
另外还有一个数据令人惊叹,从1970年到2006年的36年间,355只股票型基金中,223只彻底消失,只剩下3只保持优良业绩的幸存者。它们是戴维斯基金;富达逆向基金和富兰克林基金。
从个人的投资上来讲,那就是尽量减少操作次数吧,与证券公司好好谈一谈佣金吧,拿出部分资金长期投资指数基金吧。如果一个投资者对每天的追涨杀跌已经厌倦了,看看这本书吧,这是长期投资的正途!即使不完全去听众,也绝对会有很大的启发。
刘寅龙先生的翻译如行云流水,希望有机会能多为读者奉献如此美妙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