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投资指南》读后感摘抄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是一本由银行螺丝钉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电子书图书,本书定价:kindle1.99元;多看、豆瓣阅读4.99元,页数:2015-12-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能是我目前为止看过最适合我这种程度的人看的投资科普了。有点心潮澎湃呢,感觉就要走进财务自由的殿堂。嗯,接下来应该了解下债券基金以及岛系列其他书籍。
●去年至今小投五万,二季度提高投入额度,继续作为几个长期篮子之一
●我姐让我了解的,我姐是我人生引领者啊,同时也在怀疑,我的智商可能未必跟得上她吧,即使姐妹也会过着不同的生活,如果我不去南京工作,以后会变成父母那辈一样过年打个电话的交情吗???京东买了本电子书电脑上看的,第一遍看没完全理解,之后再认真看和试着操作。
●一般般
●较为基础的解释,但算是进军投资指数基金的敲门砖,对不了解股市与指数的新手来说有醍醐灌顶的作用,搭配股市涨跌版食用更佳,前提是已经杀进股市,因为当你看着自己的钱在跌时你对学好投资有更强大的信念
●指数基金入门级读物,可读性和操作性强,书中一些投资理财的相关理念也很不错, 推荐
●入门级好书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读后感(一):指数基金
入场前的第四本书了。给了一个高分,因为看下来干货满满,可操作性很强,跃跃欲试。
虽然作者讲的头头是道,我也十分认同。但以我以往的经验,大部分专业书都只会巴拉巴拉说一堆理论,到了实操部分点到为止,更别提具体的代码了。作者这么清新脱俗的风格让我有些困惑,他不仅学雷锋做好事把实操都讲了,而且还在雪球上发布各支基金的数据,手把手带着大家一赚钱。那么就只要跟着作者定投就好了嘛!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读后感(二):关于定投的三个问题
这本书指数基金入门好读物。但是内容还是感觉不是特别深入,2017年11月螺丝钉又刚出了一本纸质版,看目录和原来的这版电子书还是有差别的,据说增加了许多东西,已入手货还没到,就看完的这本来说我有三个问题。
以1000元定投为例。
问题一:场外基金申购费现已低至1折为0.1%,1000元手续费为1元,当持有时间长过一年赎回费甚至为零。而ETF无论买入卖出每次最低交易费用为5元,无印花税。通过对比是否可以理解为:对小资金而言,如有相同标的物,场外基金比ETF成本更低?
问题二:基金净值非整数,而ETF每手交易为100的倍数,假设净值为1.23,那么买入数量为800,还剩余16元现金。若基金净值为1.45,则买入数量为600,剩130元现金。这种每次购买与原本打算投1000元存在误差,应该怎样处理?
问题三:想要建立一个未来能不断提供现金流的组合,但不要稀释累计投入本金。目前来看红利指数基金能稳定分红满足要求,那如果买入沪深300又要如何处理,在未来需要提供生活资金的时候,难道要卖出一部分持有数量吗?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读后感(三):指数基金科普篇
给理财小白看可能是更好的一本书吧,整体看书上也没有什么新意的内容!关于整本书的观点以下概括:
1、指数基金的优点,不过指数基金成本低的这点,作者的倒没提。
2、指数基金的习点和卖点选择,市盈率低时入、市盈率高时出,保持模糊的正确!
3、指数基金的选择,选择估值低的指数所对应的基金。轮换的原则是哪个估值低选择哪个!
4、指数基金定投时机选择,估值高时少投,估值低时多投!
说点抬杠的事吧!投资股票这件事,真的是件挺个性的事件,没有绝对的正确,你说巴菲特是世界首富、是投资大师,所以要学习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可是你知道巴菲特背后有保险公司充裕的现金流吗?你知道美国还有个叫西蒙斯的大师靠电脑计算操作,快进快出,多年来取得了比巴菲特还高的收益率吗?
想过为什么美国出那么多的投资大师吗?是因为美国经济强大,多年来保持了强劲的增长速度,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投资大师涌现!
如果用低估值这样的策略来投资日本股市,股市低估值的时间年限长度会长到让你怀疑人生,不知道还有没有出场的机会!
总之,投资策略千万条,找到自己适合的才是最重要的!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读后感(四):盈利收益率获取超额收益
本书作者@银行螺丝钉是一个90后,看起来有着超出年龄的成熟稳重,不仅从外观长相、说话谈吐,还从在雪球、微信公众号的耐心回答都能体现,同时他还坚持每天更新基金的估值表3年多,这样稳重、有毅力的人总是比较让人放心。同时他专注于低估值指数基金投资,以格雷厄姆和巴菲特为师,建立起基于估值的投资体系,以我个人对巴菲特的了解,他所坚持的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的风格是比较适合我的,而不是通过大量的技术分析,对赌高风险博取高收益,所以我选择尝试钉大所提倡的“盈利收益率”进行估值以期获得超额收益的定投方法。
盈利收益率的定义是:盈利收益率=股票盈利/股票市值,其实也就是市盈率的倒数,这个指标反映了该股票的单位盈利能力。根据对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股市历史数据进行观察,发现绝大多数股市,在熊市最低谷的时候,盈利收益率都会在10%以上,这是格雷厄姆买股票的第一个标准。第二个标准是只有当股票的盈利收益率是国债利率的两倍以上时,我们才会去考虑股票。
(1). 盈利收益率要大于10%
(2). 盈利收益率要在国债利率的两倍以上
符合这两个标准的就是当前低估的股票基金,我们可以不断定投符合这两个标准的基金,当越是低估时,我们定投对应的那一期的额度越要增加,这样我们在低位买入的份额会更多,当基金到了高位,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当基金估值从低估回到正常估值的时候,我们就停止定投,转为持有基金,等到估值到了高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分批卖出我们持有的基金。以沪深300指数为例,估值主要集中在10-18PE,低于10PE就是低估阶段,此时坚持定投;10-18PE为正常估值,持有基金;高于18PE就是高估阶段,分批卖出。具体哪些基金处于估值的哪个阶段,可以关注钉大的微信公众号,每个交易日更新估值数据。
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这种方式的,也解决了之前普通定投的卖出止损等的一些问题。最后就是心态的问题,短期内要有拥抱下跌的准备,现在的下跌亏损意味着我们在低点多买入了份额,而这不正是很多人在回测复盘的时候想要做到的吗,千万不要被黎明前的黑暗所吓倒!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读后感(五):定投指数基金的优秀入门书籍
书可以分为几个大的部分
一、投资的理念和思路
很主流的观点,要积攒资产,然后利用复利的威力,去让自己的资产持续增值,虽然简单,但是其实很难做到,不然大部分人也不会要一直工作到退休才能休息了
二、指数和指数基金的简介
指数,比如纳指,上证指数,就是整个股票市场的价值反应。而其实指数基金就是一揽子股票的概念,这个概念很简单,但是其实很重要,因为基金和股票其实完全一个整体的概念,无法割裂开的。
三、指数基金的估值方法
这一部分很重要,因为很多人虽然买了股票基金,但是其实基本的判断方法都没有了解到
1、市盈率:PE 公司市值/公司盈利 反映了愿意为了获取一元的净利润付出多少代价。适用于流通性好,盈利稳定的品种。
2、市净率:PB 每股股价/每股净资产 也就是账面价值
3、净资产收益率:ROE 净利润/净资产
4、股息率:过去一年现金派息额度除以总市值
5、分红率:过去一年分红除以总利润
四、投资方法
核心就是采用了格雷厄姆的估值方法:盈利收益率,就是1/PE
两个指标买:
1、盈利收益率大于10%
2、盈利收益率在国债利率的两倍以上
一个指标卖:
当有一个稳定的理财方法超过这个基金的盈利收益率
其实核心就是买低估的基金,高估时卖出,最核心的还是估值方法
五、定投方法
所谓定投,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无法预估基金的走势,所以定投来拉平成本。
定期定额,定期不定额,不定期定额,不定期不定额
最理想的当然是最低的时候一次买入,最高点一次卖出,但是这个无法实现
所以其实一些人一直推崇的定投,就是一直买入,拉平成本,然后较高点卖出。
作者推崇的是定期不定额,也就是根据估值来调整买入金额,这样可以做到低点多买,高点少买,效率比简单定投要高。
总结起来,其实把定投的一些基本理念思路都讲清楚了,然后还有自己总结的一些估值方法以及买入卖出策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入门书籍,但是还是建议,每个人可以先开始操作,可以少投入点,但是只有真正体会到了涨跌,才能真正去理解这个市场。据自己浅薄的经验,如果要求不高,足够耐心理性,克制地执行定好的策略,10%的年化收益还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