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鲸鱼》观后感精选
《八月的鲸鱼》是一部由林赛·安德森执导,贝蒂·戴维斯 / 丽莲·吉许 / 文森特·普莱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八月的鲸鱼》精选点评:
●光是名称我就好喜欢,这类型的电影感觉不是很多,但我很喜欢
●标签还是打了老电影,电影里追忆时光的逝去,而几位演员本身也是一种黄金时代的逝去,忧伤又美好。莉莲吉什,一个有故事的女人,好想看她的传记。
●"Photographs fade. Memories live forever.""Alas, Mrs. Strong, memories can fade, too."八月的鲸鱼,逝去的一切。结尾没有看到鲸鱼,正如我们再也看不到默片和40年代好莱坞经典片一样,不过you can never tell.
●我要是告诉你丽莲·吉许比《火车进站》还要大两岁,你会不会很惊讶
●活化石.前重看修复版《秋刀魚の味》
●Lindsay Anderson在主題處理上止於溫情,未能深入,頗為可惜,導戲與情節經營上也沒有榨出兩尊影史傳奇的能量,不過兩人水準演出足令電影立於不敗。另外,開場年輕片段既老套也彆扭,演Libby的一點都沒有Bette Davis的殺氣,且電影最後還放了年輕照,致敬意圖可以理解,但還是突兀。
●一对可怜的老人
●"The whales have all gone." "You can never tell."
●宁静与安逸...
《八月的鲸鱼》观后感(一):FIFF7 | DAY1《八月的鲸鱼》年老的她们只剩下了彼此
第7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八月的鲸鱼》,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慵懒闲人们恬静淡雅的评价了!
夕颜:
老气横秋。
不是兔槽:
激情和真理,我们有此足矣。
incent:
浮生若梦,人生理想住所之一。
贞洁烈女:
看哭了,演的太好了加上主题太贴我心了。
Her Majesty:
一个人老了,等待死亡就像等待八月的鲸鱼。
零星无名:
春去冬来,我们终于在最后把回忆编成了童话。
曲有误:
照片会褪色,故人不复见,有的只是一起携手走下去。
果树:
稍有怀疑全片的创作动机,因为看到几位老龄女神的卖力,我只能感觉到尬,而非感动。
麻雀:
老年的静默时光,在存有对生活的尊重中,回忆过去与直面死亡的碎语在夏天的温润里悄悄淌过。
晓风与你残月:
老去的时光其实就跟这部影片一样,平平淡淡、了无波澜。不再用思考未来,只用同过去以及现在和解,磨去棱角和锋芒,才发现拥有的只有彼此而已。只是,这样的影片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毫无意义也更无存在的价值。
我略知她一二:
星空流转的念头像水母的飘荡,而我并不孤单,没有你才孤单,水光弥漫在防腐的哀伤里,像鲸鱼被淹没一样不作响,四季就是那四面白墙,寂寞是浓雾的暗光,空心砖在胸膛正中央发烫,那是彼此真空的地方。鲸鱼失去海洋,我失去梦里的心脏,要拿什么补偿,都一样被慢慢的盖上,然后一起重返儿时的梦乡。
了却烟硝:
本届电影节观看的第一部影片便是这样一部情节平淡、直击老年人生活的慢节奏电影,你不可否认的是影片确实想反应一些什么东西,但是还是过于古板和无聊了些。
主要情节就发生在这个海边小屋的两天的时间里,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凸显,就算有也只是争执几句之后就和好的小拌嘴,对于看惯了节奏紧密的电影的我而言确实催眠了些,不过一众老年演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依然贡献出了精彩的演出。
有人吐槽“鲸鱼”这个意象根本就没出现,其实“鲸鱼”哪里就一定是指“鲸鱼”啊,我觉得,它指的更是电影中主人公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吧。
#FIFF7#DAY1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八月的鲸鱼》观后感(二):两个女人,两个时代
有些电影,它的价值和情感已经超越的故事情节本身,更像一种情结;有些电影,它更像是一曲离歌,向一些人,一个时代告别。《八月的鲸鱼》便是这样的电影,一开场便是黑白影像中两个美丽的少女,而一晃眼,已是两个老态龙钟的老妇人。扮演这两个老人的演员,一个叫贝蒂•戴维斯,当时79岁,一个叫丽莲•吉许,当时84岁,她们各自代表着自己黄金电影时代的演艺高峰,当她们老去,在这部电影中相会,献上的已经不仅仅是影片中的一抹夕阳的姐妹情那么简单。
《八月的鲸鱼》是贝蒂•戴维斯和丽莲•吉许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部影片,尽管贝蒂后来还参演了一部电影,但是由于那时的她身体已经非常糟糕,所以基本上没有更多参与。两人都是好莱坞历史上载入史册的杰出女演员,丽莲•吉许可谓默片时代的好莱坞女皇,16岁起便登上银幕。而与第一代电影大师之一的格里菲斯的几次合作,更让她也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第一批女星。她的银幕形象,清纯,甜美,透着一种惹人怜惜的魅力,这也是早期电影中一种典型的形象,而她与妹妹多萝西•吉许更构成了一对影史上为人津津乐道的姐妹花。而《八月的鲸鱼》开场的那段黑白影像,风格和光影效果上,也很有默片时代的感觉,里面的翩翩少女也让我一下子想到了丽莲•吉许在默片中的经典形象。而与之相比,贝蒂•戴维斯更开创了另一种女性演员形象,在我心中,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她献上了一个又一个令我惊叹的角色,在同时代女演员中无疑处于前列。如果说奥黛丽•赫本代表高雅,凯瑟琳•赫本代表独立,玛丽莲•梦露代表性感,那么贝蒂•戴维斯就可以说代表“邪恶”了。是的,当其他女演员更试图以一种“正面”的角色示人时,贝蒂却以扮演毒辣的、蛇蝎的,但是又性格复杂的角色见长,从《小狐狸》到《彗星美人》,再到与琼•克劳馥从戏里死磕到戏外的《兰闺惊变》,她献上了一个又一个沉浮极深,又有些心狠手辣的角色,而10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2次得奖,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第一位女性主席等荣耀又是对其演技和江湖地位的最大肯定。
《八月的鲸鱼》中,两位角色特点反差很大的演员终于在生命的尾段合作,不过,片中年长的丽莲•吉许倒是扮演了妹妹,照顾贝蒂•戴维斯扮演的双目失明的姐姐。这样的安排也恰当,因为从精神状态上看,贝蒂确实也比丽莲显得老态,要知道贝蒂在1983年身患乳腺癌,并接连中风,经受长期治疗,而与女儿的交恶更对她的情感造成巨大伤害。所以,在片中姐姐显得说话吐字已经不清,举止更加缓慢也是贝蒂身体状况真实的写照,不过她的气质依然延续着昔日风采,她刚出场,还没露面,那不耐烦而焦躁的声音就让我一笑,哈哈,这肯定是贝蒂•戴维斯要亮相了。而她也还是和往常角色样,脾气暴躁,出语尖刻,让人看着很有怀旧之感。而丽莲•吉许还是一副好人样,耐心的照顾姐姐,同时还要接待家里的客人,更要担当家庭重要事宜的抉择,比如是不是该把房子卖了,给姐姐找一个更好的地方。对于这样一部影片,什么剧情和戏剧冲突似乎都不是最重要的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生活琐事,两姐妹为小事儿拌拌嘴,又和朋友回忆回忆往事。影片整体感觉宁静,安详,没有什么特别营造的让人紧张、激动或是感动的地方,场景就是那个小屋,那片海,角色也就那么几个,但是看着看着就很有感觉。很喜欢结尾,两个老太太相互搀扶,在高处面朝大海的画面,美丽恬静,岁月已去,但是他们的那份优雅依然不变。
贝蒂•戴维斯和丽莲•吉许,两位黑白电影时代的女星,丽莲•吉许更在默片时代见证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兴起,而这种形式从此改变了世界的娱乐方式。时代在不断前进,从技术、表现方式、大众审美趣味上,电影都在不断的改变,而每个时代,一批又一批的演员在电影史上留下了他们的名字。贝蒂•戴维斯和丽莲•吉许是她们那个时代的出色演员,也影响着后来的演员,伊丽莎白•泰勒便对贝蒂•戴维斯颇为尊敬。两位演员已经分别在1989年和1993年离开人世,留下的是她们的电影和角色,那一幕幕大银幕的经典时刻。
《八月的鲸鱼》观后感(三):我小小的观后感
豆瓣上的图片完全成为了我看这部电影的一大原因,看看奶奶红色的毛衣配上黄色的波点裙,另一位奶奶银白的头发,在闪耀的蓝色大海衬托下,真的非常美好,漂亮。
红色的毛衣与黄色的连衣裙闪耀的大海它似乎有点慢,叙事非常平缓,故事背景一点不花,就在海边一座房子附近打转,还有作为一个意向我们从未看到过的鲸鱼与picture window(不知道中文翻译过来是啥),铺述了老年俩姐妹之间的生活。白发奶奶的形象塑造非常真实丰满,shes a buzz killer,有点烦人,小小的恶毒,同时又非常没有安全感。剧本完美地搭建出前因后果,但场景又只在这幢房子附近。当我觉得它慢的时候,也许这是现在剧情类型的片子时常会让人感到的,它让我想到,也许这类电影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醒我,电影,本身也可以是用来慢慢进行叙事的。不一定要宏大的背景,伟大的主题,不需要超级英雄,给过度娱乐的我们带来新的刺激,它的目的就是讲一个故事。
影片结束两位奶奶站在海边没有看演员表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原来两位奶奶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演员(听白发奶奶的声音有点耳熟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彗星美人的女主角)
beautiful viewbeautiful viewbeautiful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