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摘抄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本由斯蒂芬.茨威格著作,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96图书,本书定价:10,页数:20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精选点评:
●读完后,绝对的震撼!!!
●还看了《象棋的故事》两篇都好.
●我爱你与你无关,觉得这种爱情观太强大了
●女主人公被刻画成了一个痴情到下贱的角色,为了爱情抛弃了自我。我不认为这样的爱情有什么伟大之处。茨威格的心理描写确实不错。我很想知道男主人公读完这封信后会做什么呢 - 他可以去房屋销售处询问十几年前住在他对面的那个姑娘是谁,找到她的父母,进一步了解她的生活。但也许这一切已经毫无意义,他只是曾经尝过一点所谓“不朽爱情”的滋味罢了。
●比电影要好看,欣赏这女人的执着与独特的个性,这样痴痴的爱,不朽的爱很让人感动。有一句话总结的很好,“我爱你,但跟你无关”。
●叹服。我看的版本里面还收录了《灼人的秘密》。
●听的有声小说,脑袋里想着徐静蕾的那部电影,亦步亦趋。茨威格竟能如此细腻的模仿一个女子柔弱的心灵,倾吐出寂寞的苦涩和甜蜜。。。。
●说什么呢
●当时看完黄湘丽的话剧才看的这本书,心中有种愤恨的酸楚——愤恨于作家的轻薄,无情和懦弱,愤恨于女人的自卑,死心塌地,自我毁灭,酸楚于女人一生奉献却一无所获,酸楚于女人对于爱情的默默耕耘却不愿向任何人提起。内心波澜之余,不得不感叹茨维格对于女人心理的细微刻画的惊人功力,让人不由得感叹这是不是就是他自己,但是,他却是男儿身。我在想如此义无反顾,飞蛾扑火的爱情是否真的存在,但是那种对于爱的小心翼翼,撕心裂肺,低下尘埃却是每个人都拥有过的,虚幻中见真实,这便是我对这本书无法自拔的地方。
●每次读到这种心理细腻的情感描写,就好多同感,心里梗着又无法释怀,茨威格居然这么懂女人心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一):薇讀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茨威格最具代表性的短篇。书信体,第一人称叙述,将一个女子对情人绵长的感情娓娓道来。所有的委屈和泪水都已释然,唯一不能释怀的是自始至终的感情。女子的信只是楔子,让读者了解她悲惨的一生。而最妙的一笔是在最后,作家仍然无法想起,这个可怜的女人是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二):换个角度思考
一个男性站在女性角度从心理和生活细节细腻而饱含痴情的描述这个女人的心路历程,不禁让人为之一叹,而且描写的极其准确,这或许是让人觉得难以想象而佩服的。
看完后不知怎样形容心里的感觉,不过我想到了《茶花女》,想到了男主人公阿尔芒,虽然两个作者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但是他们所描述的的所谓的Gentlemen却有些相似,难道所谓的欧洲的风流绅士就是这样,我觉得难以理解。
这本书的女主人公的痴情让人不知说什么好,她默默地生活在自己编制的爱情世界,孤独的相思着,从这一点上还是令人感动的,我实在不能理解她明知没有结果还这样苦苦等待,对这样的男子真的有必要继续等待吗?
一个局外人的感受,一个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的只言片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三):我爱你,跟你无关
这篇小说是好多年前一个女孩子推荐我看的,当我还是文艺男青年的时候,在大学的图书馆,借了茨威格的这个中篇小说。篇幅不是很长,但一直记忆到现在。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从来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其实通篇的文字都是在阐述这个意思:我爱你,跟你无关。这篇小说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我相信你看后就会被女主人公的行为所震撼,这不是一般的暗恋,而是近乎病态的自虐,最后穷尽一生,走完了自己的生命。
这部小说的心理描写极棒,我觉得在所有中篇小说有所成的外国作家里,毛姆是最会讲人性讲故事的,而茨威格是最会描写人心理的,还有杜拉斯。
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姜文和我最喜欢的徐静蕾演绎的,明显没有书描写的好看。也是和一个女孩子同看的,最后还因为对电影观点的不一致吵了一架,当时多么可爱。
那段狗血的岁月,就叫青春。如今徒叹一声,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四):我爱你,跟你无关
这篇小说是好多年前一个女孩子推荐我看的,当我还是文艺男青年的时候,在大学的图书馆,借了茨威格的这个中篇小说。篇幅不是很长,但一直记忆到现在。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从来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其实通篇的文字都是在阐述这个意思:我爱你,跟你无关。这篇小说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我相信你看后就会被女主人公的行为所震撼,这不是一般的暗恋,而是近乎病态的自虐,最后穷尽一生,走完了自己的生命。
这部小说的心理描写极棒,我觉得在所有中篇小说有所成的外国作家里,毛姆是最会讲人性讲故事的,而茨威格是最会描写人心理的,还有杜拉斯。
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姜文和我最喜欢的徐静蕾演绎的,明显没有书描写的好看。也是和一个女孩子同看的,最后还因为对电影观点的不一致吵了一架,当时多么可爱。
那段狗血的岁月,就叫青春。如今徒叹一声,人生若只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