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落差》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落差》读后感摘抄

2020-11-21 03:36: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落差》读后感摘抄

  《落差》是一本由[法] 于贝尔·达弥施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落差》精选点评:

  ●让我又有兴趣回头再翻读一下本雅明和巴特的经典了

  ●字不多,难读,老走神。

  ●- -|||| 沒看懂……Orz

  ●又没读懂。。

  ●法语书总是很难翻译的好

  ●稍微晦涩。

  ●晦涩的遣词造句,几乎没怎么提到摄影的实质性内容,才疏学浅,难以理解

  ●除了有点晦涩。

  ●看不懂

  ●落差,距离。摄影和生活,摄影和艺术

  《落差》读后感(一):在落差中寻求平和

  人类的大脑是一种具有奇特结构的物体,对于外界和内心的思维产生不同的情绪,比如开心、难过、悲伤、忧愁。身体上的疼痛和劳累也会产生精神上的郁结,人类内心绝大部分负面情绪来自心理的落差。新闻媒体常见抑郁患者自杀的报道,应该引起重视。 心理落差的产生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断裂,比如工作不顺心、情感不顺利,对别人抱有期望的落空,对自己期望的落空,于是产生抑郁或焦虑,产生失落感,无精打采亦或是自暴自弃,这种失望或失落累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巨大的杀伤力,攻击别人或自己,威胁正常的心理健康。 米歇尔勒朱瓦耶带着这本《落差》向我们讲解了生活当中避免不了的落差,要勇敢地直面落差,利用实用的心理学技巧,摆脱过分的苛求心理,提升智商和情商的融合度,以智慧的方式看待问题,引导化解内心的失望,化解悲伤,肯定自己、原谅自己、直面现实,与抑郁的情绪告别,寻找真正的幸福。 找到大脑中理智与情感的平衡点,思考过快会让人焦虑不安,打破思维定式,学会慢速思考,忽略头脑中自我否定的声音,多回顾自我的成功和优点,充实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精神和身体,适量的运动,走路或跑步等会带来愉悦的心情和充沛的精力;均衡的饮食带来平衡的情绪,食物不仅补充身体的营养元素,维持身体机能的平衡,还会刺激情绪,改善心情;良好的睡眠,微笑以及音乐和爱情的滋养也会促进神经元的成长,降低压力,收获好的心情。 化解内心的失望,避免落差带来的负面影响,寻找积极的自恋情绪,展现自我的价值,培养让自己想要动起来的事情,去冒险,让自我兴奋,去同他人交流,树立自己反抗抑郁的形象;抑郁具有传染性,远离爱抱怨、暴脾气的人;用平常心去看待事物,避免消极解释,通过自我倾诉让自己更爱自己,和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 人生中希望和失望之间的落差从来都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的看待落差,学习心理学小技巧,合理的化解落差,打破失望感在内心的壁垒,唤醒真实的自己,重拾内心的勇气和活力,平和的幸福的活着。

  《落差》读后感(二):不仅仅是摄影

  我隐约觉得“落差”这个词是意义重大的,所以这本书成为我十一长假过程中看过的唯一一本书,我甚至反复看了两遍。我依旧不能说,我完全理解,这是作者与我之间的落差。一种无处不在的落差。所以,这本写摄影的书,不止于摄影,或者说,更多的,是关于摄影的隐喻。单从文本形式来看,于贝尔·达弥施的句子也是不同寻常的,他在遣词造句中,使得文体出现了“快门一按”的效果。而正是快门一按后留下的图像,掩盖了那个关键的瞬间。是谁,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而我们更多的只是将这样的图像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进而将其当作一个客体。无形中,图像仿佛建构了一个新的历史,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只是动摇了我们对历史的概念。在图像与记忆之间,我们犹豫了。然而,若回到那个瞬间,执拗地与其共存,作为起点,重新出发。问题依旧存在。我们只有保证思维在不同领域之间穿梭与流通,却很难将其以文本形式沉淀下来。因为,一出口或一落笔,就好像是那个“快门一按”的瞬间,仿佛是个永恒的盲点。那一片空间,是无意识的所在,它在影响历史,我们却不知道或自以为知道。现象学、符号学或精神分析都试图在逼近这一片领域,尝试在不同语言、介质、实践活动之间搭建桥梁,但至少目前结果仍然是:落差无处不在。那么好吧,不管达弥施索要将的具体内容怎样,他提出了这个重要的概念,既然我们没有办法解决“落差”,起码,我们要学会与“落差”共存,保持对“落差”的警觉。

  从物理技术方面来看,影像本身的印象是在场性,就是“当时存在”的明证。然而事实在于,在那个镜头的背后,还有另一只眼睛。一张照片是一瞬即逝的回声。它是摄影者和景象之间的一见钟情,也是观看者和照片之间的最后一瞥。然而,它与事物本身无关,我们却始终将其与事物等同。当然,这不是说摄影是一场骗局。而是说,事物并不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而那些有意或无意、自动或被动隐蔽起来的东西。于是,摄影从来都是抽象的。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矛盾的讲法。诸多领域(绘画、图像、电影、音乐、文学)、主体(创造者、接受者)以及客体(作品、事物本身)之间的相互碰撞和相互干扰,让我们得出了一些自以为是的结论,而更进一步的,是在瞬间攫住那些碰撞与干扰,这样才有可能捕捉到一些根本性的真实。

  《落差》读后感(三):无意识、抵抗及其他

  最近看了这本新书,达弥施的《落差——经受摄影的考验》,书中关于摄影本体的讨论给了我们以新的启迪。这里先摘译者的一段话来说明一下题目:“首先,‘考验’(epreuve)一词,在法语中,与摄影中洗印出来的‘样片’是同一个词。但更为重要的是,原文中‘经受考验’(a l'epreuve de)的说法,同时可以有‘抗’、‘抵抗’的意思。所以,这一副标题,强调的不是作为批评家带着他的主观能动性与一切批评机器,去检验、考验摄影(以及电影)这一现象,而是反过来,去强调一个主体在面对摄影(与电影)这一现象时,所经受的考验,看他作为主体,是否能够做出反应,做出怎样的反应;同时,在经受这一考验时,无意识作为主体的重要部分,会产生一种抗力,去抵抗图像、抵抗影像。所以达弥施提出图像的‘暴力’,认为对图像的研究,是‘冒着失去视觉的危险’的。”

  我曾经把超越理性、达到不可思议性的某种东西称为感觉,但是达弥施给了我一个更好的词语,那就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曾经论证说无意识是“没有时间概念”、“脱离了时间”的,而达弥施则进一步提出无意识是“没有空间”、“脱离了空间”的假设,这些都把我对于这种超越理性的无意识的感受带入了新境界。通过对玄之又玄的无意识进行精神分析,达弥施说出了我想说却没能说的话。

  我们必须认识到,摄影不仅仅是创作者和世界之间的交流,摄影的“落差”更存在于创作者和创作者之间、世界和创作者之间、图像接收者和创作者之间,各种无意识的抵抗、干扰、触动和交流,构成了摄影的本质。因而,摄影并不一定是作者对内心世界外在的反应,也会存在创作者通过抵抗其内心世界而产生的作品,也会有为了迎合外在世界而产生的作品,所有这些作品中,影像的存在只是一座桥,真正行走其上的一对对关系。有的人通过抵抗外在世界而活着,比如阿巴斯,比如弗兰克,比如克莱因,他们的摄影风格被称为新摄影的原因不仅是因为私化的影像,还因为他们的影像不再为了外在世界而活着,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抵抗外在而存在,他们的抵抗通过摄影得以体现。这些抵抗的无意识因为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而得到了人们的赞赏,就如“恶之花”一般静静地开放在这个外在的世界中;有的人通过反应外在世界而活着,而且这种活着都是物质的,比如大部分的新闻摄影和广告摄影从业人员,他们拍摄的影像,工具性往往凌越于内心之上,对物象的真实或者夸大的反应是这些影像的主旨,无所谓抵抗也无所谓交流,说难听了它们只是这个世界的附庸。

  我们对于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无意识,决定了我们的影像看起来像什么样子。即使是拍摄者,也会通过镜头反应等等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于摄影的抵触或者喜爱,对于世界的厌恶或者疲倦。影像看起来是这个样子,是因为创作者和被摄物交流后决定了这个样子。真正的摄影,其中都有着一种隐喻的力量,对世界,对个人,都是如此,隐喻超脱于作品而存在,但是这些都不能用普世价值来概括,普世只是其中的一种最明显的比喻方式,隐喻要比这更深入人的内心,甚至超脱内心而达到无意识。

  摄影真正的力量在于唤醒人们心中的抵抗。如果图像接受者在影像面前不失去自己的理智和纬度,并且还能够对影像做出反应,那么这样的摄影无疑是成功的。在这个读图时代中,这样的摄影弥足珍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