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玩的就是心跳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玩的就是心跳读后感100字

2020-11-22 00:21: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玩的就是心跳读后感100字

  《玩的就是心跳》是一本由王朔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玩的就是心跳》精选点评:

  ●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没劲,就是个玩字

  ●有点味道

  ●没看懂,看看书评

  ●越讀越痞越難過 這過的什麽生活 要什麽青春

  ●最后结局这么耍流氓的也真是少见

  ●画面感很强,前半部分时不时给人震悚的感觉。就是对白太多,越看越吃力。

  ●怎么形容这样一本书呢.在我觉得可以偶尔读一下书的时候,这本书开始翻页了. 以前很早的时候,大概高中,就已经小有兴趣,不怪乎这书名就让人有点狂野纠结的味道.不知道看看会是怎样?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一下子就闷了,真的很白痴蛋疼.高中看过一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出现的人物不正是这里面的嘛!越看就越想起一些人物嬉笑怒骂的语句...方言,卓越,高洋,吴胖子,乔乔....玩的就是心跳啊! 回到那样的一个年代会是怎样的狗血沸腾呢?我一直在想"青春"赋予每个特别的时代特不一般的回味啊,话说作为一个85后啊,没有那样傻不垃圾的感叹社会,也没有脑残般的盲从非主流的主流,只是看到身上的生活的压力,就像方言那样,即便心里明白了,但是同样还是固执的玩下去,因为好像这才是心跳似的. 玩味啊.

  ●20多个小时火车,我就靠你了

  ●并不觉得这本书有多好,但彻底被王朔本人征服了,我怎么能才发现你呢!既纯真又老练,既阴险又可爱,似是而非蠢蠢欲动,抚掌大笑妙不可言。最爱他耍贫嘴痞子习气,又狡猾又高明的讽刺。三俗就他妈是真理。

  《玩的就是心跳》读后感(一):.......

  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

  上面的这段话很实在,当初买这本书就是觉得封面不错,如果一本书的封面我不喜欢,我可能不会考虑去买它,王朔的书其实很真实,很多时候写的都是自己,他自己也从不否认,很多人对他的争议很大,不是特别喜欢就是特别讨厌,我到觉得,人家只是很认真的过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别人其实没有权利去评论什么,像这样一个直面自己内心的各种,自卑的,可爱的,轻狂的,不做作的,诚实的,痞的,至少比那些伪君子文学家好太多了.我倒觉得,他挺可爱的,像一个大小孩.

  《玩的就是心跳》读后感(二):记忆碎片

  一本奇书,不得不说,王朔是一个写小说的天才。《玩的就是心跳》里面的人物看似各个流氓成性、荒淫无度、不务正业,可他们确实一伙最真的人,一伙真正活在社会里而不是活在小说里的人物。

  小说从一个悬疑开始,究竟方言是否杀了高洋?更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方言的记忆会缺失了?难道方言跟《记忆碎片》里面的人物一样?不得不说,该文的结构甚至有点类似于《记忆碎片》。支离破碎的片段,不断出现的线索等等。我们随着方言一步一步的接近真相,在接近真相的道路中,方言重新找过了一些过去的伙伴,也遇见了许多不认识的人。他们提供线索,但却又都是模糊的线索,方言的友人一方面帮着方言逃脱罪责,一方面却又不提供他全面的线索,一切是如此的不合理,直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这只是一场游戏,他们玩的是心跳,是书的题目。这是一群多么胆大妄为的人,但是,这不也体现他们敢于挑战现实的品性?挑战这个社会。

  王朔在书中对于环境的描写实在由于滔滔江水,绵绵不绝。虽然过分的重复显得有些单调,但不得不说王朔对景对物的细致体会,才能写出如此美丽的句子。当然里面人物的语言往往是跟环境描写成鲜明对比,但这却也是表现出两种最真的事物。环境是美丽的,人物是丑陋的。

  该书是方言在找寻自己的过去,这又跟《记忆碎片》一般。我们对自己过去的回忆都能清晰的描述吗?你现在自认为所拥有的回忆是真的吗?还是经过自己篡改的?我们总是在美化自己的回忆,哪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回忆是错误的,甚至根本没有这段回忆,那你是会固执的以为,还是去寻找真的回忆呢?

  《玩的就是心跳》读后感(三):当我们的青春也在生命的褶皱中碾过的时候 我们玩的是什么 会是心跳么

  关于北京年轻人善于撩片的一个故事

  主人公是失忆了甚或装失忆

  然后以失忆为起点谋杀案为契机开始探寻那段青春洋溢的撩片时期

  结局很突然

  没有交代案件司法结果更未提及主人公的思维落脚点

  作者突然就从小说中抽离出来

  扬言道他写到这里不想继续作文

  若继续

  也是果断撩片

  是在韩寒《杂的文》里开始注意王朔的

  整本书中韩寒赞赏的只有王朔和自己的赛车

  其余一概批判

  于是

  对王朔此人产生好奇

  他比起韩寒来讲多了点内涵范儿少了点犀利劲儿

  毕竟

  他们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人

  让一个五十来岁的老男人去杨飒谩骂

  会吓着小朋友的

  七八十年代的青春

  二杆子英雄主义

  与兄弟赤手空拳意欲横扫天下的绝对空想主义

  嘴皮子踉跄惰于行动的华而不实主义

  七八十年代的青春

  就是乐此不疲的为每一个行为动作意愿理念冠以各种主义头衔

  毛爷爷说的好哇

  俱往矣

  他们的青春过去了

  当我们的青春也在生命的褶皱中碾过的时候

  我们玩的是什么

  会是心跳么

  《玩的就是心跳》读后感(四):最好的时光

  我已经记不起是什么时候开始看这本书的,断断续续估计少说也看了几个月。这是我看的第二本王朔的书,第一本是《我的千岁寒》,没看完就让朋友拿去了,然后我就把这事儿忘了,估计借我书的朋友也忘了。在此之前我从未正儿八经地看过一本王朔的书,尽管我一直以来都很欣赏王朔找个人。看书这件事儿真是没有办法,在我小时候,海岩已经走红了,而我手头正好有他的书,好像叫《天堂之约》还是什么,但我就是不看,而是很非主流地去看了《毛X东诗词鉴赏》,那是一个叫公木的人编的,此人在此书里将我国文人作家的特长和习惯发挥地比较好——但凡毛引用古人的诗句,一定要说毛比原作者的原句用的好,总之到处在毛的诗句里找马的屁股,当然,也可能是被迫,如果是,我对不起您。

  写这个之前我想到了早年看的苏童的一个叫《一个朋友在路上》的短篇,这几乎是仅有的我能叫出名字的短篇小说。那时我刚念高中,还有很浓的在路上情节,觉得我的人生一定要在路上,什么结婚上班之类的关我屁事,我可以在一路上有一个接一个的女朋友,多他妈浪漫。几年之后,我发现我又变得特别讨厌在路上,坐个公交车我都觉得路太长,恨不得换成火箭马上到目的地。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不想说。《在路上》这本书我也没看,这倒无关其他,只是我无法忍受毫无文采的文字。总之我很想让生活安定下来,住舒适的房子,睡舒适的床,总之是舒适地生活,前提是我的生活来源是我做的自己喜欢的事,还有一个姑娘为我洗衣做饭,并且在我兴致来了的时候对她说:“你看这本《在路上》,写得真差,一点文采没有,不知道原文怎么样,你可曾看过?”然后她说:“英文的看个屁。”

  王朔在序里说,书里的人、情景和谈话都是他经历过的。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书里内容本身,无关他经历不经历。书里的那些人就让我想到在路上这件事,我曾一度以为,那才是生活,或者说,至少应该是曾经的生活。前一阵子在酝酿辞职的时候,我又想到了在路上,主要是因为,我觉得朝九晚五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尽管大部分人都这么过。我曾经一度认为,没有在路上的经历的人生是不完整,后来我发现,人生完整不完整这种说法根本就不成立,你凭什么说不完整,你又凭什么说完整,全他妈书里电视里看来的傻逼话。人生本无意义,这是我一直坚持的一个看法,活着和追求什么和所谓的人生意义无关,只和自己喜欢不喜欢有关,意义这个词本来就没有意义。

  我在想到现在和未来的时候,总是会连着过去。其实过去应该被抛弃。我相信我错过了最好的时光,但是我毫无悔意,如果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相信不会有任何改变,王朔在序里说,他不相信人可以有两种以上的选择,这句话我完全赞同。总以为现在是在给未来做准备,其实在你做准备的时候,未来已经离你远去了。

  写来写去也找不回文采,写的不开心,不写了。

  《玩的就是心跳》读后感(五):拒绝再玩

  得到一本《玩的就是心跳》。是十几年前就读过的书,但是差不多遗忘了。

  比较讽刺的是,现在我不再玩,心脏也不再发疼地跳了。

  和王小波相比,我更容易接受王朔的书。

  王小波的散文还好,但是小说,可能是我太浅薄了吧,不容易欣赏。

  王朔那个人,后来变得让人讨厌。

  他后期的作品我也没有看过。但是以前的小说有的确实不错。

  他在07年版总序中说的话,还是相当清醒和深刻的。

  我觉得文字工作者还是保持一点神秘感比较好。露面太多,出风头太多,影响人们对文字的欣赏。

  如果不能够继续创作,最好转做其他。炒做一点都没有帮助,只能让人连之前的欣赏都抹杀。

  下面的文字选自王朔的《07版总序 》:

  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候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都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

  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关于文学,我越来越确定这是个人的事。这个世界很单纯,人和人之间需要的其实不多,相互了解只能横生误会。公众是个陷阱,为别人活着即便出自真诚也在技术上做不到。没有比想在别人记忆中不朽更自欺的。几千年算永恒吗?写作是一条狗,你不变心它就陪着你,也是一面镜子,照着你自己,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呢?

  我承认,我的世界观都是因袭来的,在我甚至没有认识到时就已经被植入,到需要和别人对峙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来自同源头。

  我们相信的和我们本来的是一回事吗?世世代代高唱的人类赞歌指的是我们吗?如果是,为什么我总是感到羞愧和一次次堕落而不是心安理得和渐次归位?为什么会有小说这样合法的精妙的被推崇的虚构,还有那么多人从中感到安慰。

  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样,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我怀疑其核心已编入遗传而不必通过教育获得了。我觉得自己像在大海里游泳,无边浪涛挥之不去,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彼岸,有从树上刚下来的原始人那样一个澄明无邪的头脑。

  关于这些书,我个人认为是一个蒙昧时代的见证。活下去,活在自我虚构和自我陶醉中,这大概是一个写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没用。

  本以为他说自己是一个单纯的人,因为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单纯的人。可是他总是要表现得深刻,终于把自己弄得不伦不类。后来再返回去看的时候,发现他说的是这个世界很单纯。总是看到人们说这个世界复杂,可是或许在单纯的人眼里,这个世界才是单纯的吧。我总是觉得,世界本来单纯,是被人为地弄得复杂了。

  很感触他说人和人之间需要的其实不多,相互了解只能横生误会。很多时候确实如此。

  还有他说他的世界观都是因袭来的,在甚至没有认识到时就已经被植入。我也常常这样觉得。后来发现很多事情都不是小时候被教育的那样。

  重读这本书,或许也是在青春将逝的时候对那段青涩岁月的一点凭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