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阑尾》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阑尾》读后感100字

2020-11-24 00:55: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阑尾》读后感100字

  《阑尾》是一本由姬中宪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阑尾》精选点评:

  ●作者很聪明啊~有趣

  ●世象

  ●浪费——看了三分之一,不打算继续看下去了——

  ●幽默 伏笔 多线

  ●什么烂书,当时我怎么会买的,瞎了我的狗眼啊

  ●钱钟书周云蓬王朔余华

  ●大学的时候从图书馆借阅 还记得一句话 多和老人和孩子交谈 这部书的主角就是老人和孩子 两个不同群体的精神碰撞 从开始的矛盾 到最后的走入 很让人沉浸其中的书

  ●小孩和老头演绎出的新故事,灰灰的、很温馨

  ●有点早期王朔的意思,我怀疑这作者是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

  ●贝贝兔去我家,看到书架上的这本《阑尾》说:这么小众的书你也有~是啊,确实是小众,作者归纳了喜欢《阑尾》的9类人,可能是这9类人的合集太少了吧: 1. 所有喜欢幽默和机智的人。 2. 所有喜欢语言的人。 3. 所有喜欢钱钟书和王朔的人。当然是更年期之前的王朔,而不是现在那个王朔。 4. 所有喜欢童真童趣的人。 5. 所有具有宿命感的极端乐观或悲观的人。 6. 所有深受“学院”和“学术”毒害的人。 7. 总是被一脸严肃的人逗得哈哈大笑的人。 8. 所有不喜欢余华写的《兄弟》的人。 9. 所有和作者一样的人。

  《阑尾》读后感(一):这样的书越来越少了

  这本小说的怪异之处不在结构、不在主题,而在于它是那么切合现实生活中某部分的人性,以至于让读者有裸泳一般的畅快和舒心。这样的书籍越来越少了,但是至少是中国人还有幽默感的一种证明。不过书中弥漫着的乡土之情、父子若即若离却又难分难舍的亲情,是最最打动我的

  《阑尾》读后感(二):觉得没什么意思

  在书店的时候

  被这本书封底上的文字吸引

  就是"九种人"的那一段

  我猜会很有意思

  并且是新星社出版的

  就借来看看

  看了100页多点

  觉得没什么意思

  大概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

  这方面的书或者电影应该有更好的吧

  《阑尾》读后感(三):阑尾记

  疼痛

  你应该能准确地

  记得它

  有时是一道口子

  缝了一针一针

  如同生命翻页

  下一页还是生活

  但是那种瞬间哪里

  去了?我还允许自己

  有一小会儿幻想的奢侈

  你是住在我脑海里

  白色房间的好女孩

  许多依然藏而不见

  除此之外又像

  一张正式表格那样

  等待你自己哈哈

  填上姓名年龄性别

  你去天堂玩了一遭

  那里的风景美极了

  《阑尾》读后感(四):《阑尾》让一部分人先笑起来

  《阑尾》属于这种小说:随手翻开某一页,马上可以兴致勃勃的看下去。当然,“看下去”的前提是,必须要“看进去”。不过客观的说,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的看进去。

  在我印象里,我已经很久没有读到过这么传神和精彩的语言了,能把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写得妙趣横生,把一个看似普通的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让人细心玩味,又让人大呼过瘾!

  陷进这本小说,就象掉进了一个语言的汪洋大海,阅读的快感一浪接着一浪,既感觉酣畅淋漓,又笑声不断。这种笑是会心的笑,是笑过之后还有所回味的笑,而不是那种被恶俗的包袱逗笑、笑完又感觉被捉弄的笑。

  《阑尾》的语言象针线活,象手工作坊,象某种已经失传的民间手艺,在这个批量生产批量复制的年代里,值得小说爱好者们好好收藏。

  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评论,说有些电影和书,只能让一部分人先笑起来。《阑尾》是其中一个。

  《阑尾》读后感(五):切断《阑尾》

  这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作家的作品。

  啰嗦但是极致,冗长但是机智,像极了意大利的演员,《美丽人生》的主演罗贝尔托.贝尼尼。

  小说很有意思,细节描写到了洁癖的状态,比如形容老楼的老人们,他们被人尊老,领导称他们为老前辈;后辈背后称他们老不死;他们说着老话题,聊着老故事.............比如修车人的铝盆总是清水,手洗的发白,既便如此,还是有翘着手指,用两个手指捏着钱放在修车人手里,似乎碰见了那双刻意洗得发白的手,就会的瘟疫..........

  小说写老人和小孩的友谊,写的好,写的精彩。

  但没有再见到作者其他的作品,已久期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