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可以毁掉你》经典观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可以毁掉你》经典观后感1000字

2020-11-22 23:49: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可以毁掉你》经典观后感1000字

  《我可以毁掉你》是一部由萨姆·米勒执导,米凯拉·科尔 / 韦鲁切·欧皮亚 / 帕帕·厄希度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可以毁掉你》观后感(一):剧评 | 切开伦敦的手术刀

  

今年由于长时间work from home的缘故,比往年都多看(摸鱼)了很多热播的剧集。就光是英剧这一块,《正常人》和《我可以毁掉你》是我到现在为止最为喜欢的两部。可能是这几年生活在伦敦的关系,喜欢后者多过大热的前者。它甚至让爆款《伦敦生活》都看起来更流于表面和过于矫情。

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伦敦这座城市的社会内在机理,还有生活、工作在伦敦形形色色的人内心到底想什么,那么《我可以毁掉你》会是今年最合适的英剧。在这部剧中,镜头穿梭在伦敦各个知名区域——从Soho到Camden靡乱夜生活,再深入到Hackney的非裔黑人社区谈论种族问题,再掠过表面光鲜亮丽的City谈及这个城市中既得利益者的两面三刀。

整部剧的故事是基于Michaela Coel本人真实经历改编。故事围绕Michaela Coel主演的Arabella的一次性侵经历展开,由于长期摄入大量的xx,她一直分不清脑中的画面是否真实发生了。电影会频繁进出于Arabella的潜意识里,反复闪回性侵时的回忆。观众会跟随着她的日常生活,切身体会到她的创伤后遗症。当观众的视角完全进入到Arabella后,到了剧集后半段会被一些突如其来的反转惊到不寒而栗。

《伦敦生活》《我可以》都涉及所谓“千禧一代”的新式情感关系。包括《正常人》在内,这些剧都多多少少涉及到所谓的yp文化(Tinder和Grindr社交)的讨论。而比起《伦敦生活》调皮的纯爱,以及《正常人》带有软情色式的“傲慢与偏见”,《我可以》更多是对人性、心理和社会上的批判。它更加的贴合现代审美,从精神出发去反思社会层面。

在像伦敦这样多元文化共存的现代城市里,并没有所谓完全的“坏人”,这也是这部剧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只是不同的人所处在的不同的政治主张、性别选择、种族宗教出身、社会地位、职业区域让他们去做各自认知或权力范围内“最恰当的”选择。就连剧中的Arabella也做了很多“越轨”或者“政治不正确”的事情,伤害到了别人。在这场与罪犯较量的一年里,在这个城市里她可以信赖谁、依靠谁,正确与错误的标准在这个复杂关系网络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我可以毁掉你》在BBC播出以来震动了整个英国电视圈。随后各大英国媒体都在争相报道这一部新剧。大量的采访找到剧作者Michaela Coel本人,也让她在《Chewing Gum》之后更加名气高涨,大有当年《伦敦生活》让菲比·沃勒-布里奇一炮成名的感觉。

(微博:noshow没节目)

  《我可以毁掉你》观后感(二):我「可以」毁掉你... 无往不处的侵犯,与自我和解

  

上半年过去目前是我心里的最佳剧集。上次让我有如此强烈感叹某个影视作品能够关注的议题特别及窥探生活真实之深的作品是《狗十三》,这篇影评是我的写的第一个影评,看时的触动及余味长久,让我想来讲讲它的好。

围绕“性同意”、“性侵犯”的极多个主题之深之广及其社会功能

首先是主体事件是贝拉在被人下药后被侵犯,延伸而来她被性侵后的报案、不断的回忆、舆论、努力与自我和解的一系列行为。其次是她的好友特里背下套三人行、基蜜被强推、过去同学爱时被偷拍等一系列情节,不断向我们展示了当下生活情境中,潜在的和已经发生的侵犯,角色没有一个是工具人,每一个出场的角色都对性侵界限、伴侣的模式有着不同的想法与处事,甚至包括有着种族歧视、素食主义、原生家庭的议题,但主题依然紧紧围绕了“性同意”,我作为观者与几个主人公一起感知探索,然后不断有了自己的判断。

我觉得这个剧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地方是,这样聚焦的特殊题材,与多个主题的展现,角色在受到伤害后的迷惘与探索,有着强烈引导你价值判断及思考,这种判断与思考并非是说教,而是“代入”剧中自然得之。但其实剧中每集剧末的文字列出也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被自己同意的都是性侵犯,我们需要拿出法律武器。在我身处的社会这样的题材并不会过审,少之讨论,社会没有足够的性教育,甚至放在整个世界的视野里,似乎都没有面对当下环境下对“性侵犯”的界定足够的讨论。性爱,本该是我们需要去感受自己的心、不被强迫、不被欺骗、安全的、单纯的、发自内心的、自由快乐的、享受非常美好的一件事。这部剧的聚焦题材的深度及广度我觉得足以体现他的社会功能性。希望更多的人群能看到它,引发一些思考。

非线性叙事,回溯、幻想交织,回环式结构

剧的结构也很巧妙,不断的插叙,倒叙,回忆展开,悬念都让你非常有看下去的欲望,节奏也算紧凑。想重点说说最后一集。回环式这种叙事结构也并不新鲜,在这里却十分恰到好处。贝拉三次重置幻想重遇强奸犯后,一次报复失手杀掉;一次温良的倾听强奸犯的各种罪行;一次与强奸犯男女灵魂身份互换成为关系上峰。这三段很妙,刚好呈现了她想要与自我和解,与侵犯者的对话的可能性;又是她写的那本书的结局。在一次次设想中,哪一次才能得到宽慰与平静,她最终选择了不再周末去等待侵犯者的故地重游。在最后一次的幻想中,她让侵犯者走出她的房间时,门闪烁光,这时,第一次幻想中被杀死的侵犯者从贝拉的不愿面对东西聚集——地床底爬出带着证物一起出去了,此刻的贝拉的房间(非常有象征意味的理性空间——贝拉的痛点),侵犯者终于走出,贝拉也放下,一个极妙的隐喻。

很难想象贝拉的遭遇也是演员本身的遭遇改编,她很勇敢要向世界诉说,也带着巧思,真挚的表演呈现出这样好的作品,这部剧值得更多人的关注。

  《我可以毁掉你》观后感(三):水的意象与性的概念

  

(剧透注意)

看过chewing gum的朋友多少能继续看到编剧在一些零星搞笑情节上的浮夸演绎,但描述现代年轻人为人处事真的紧贴肌肤一气呵成。好几集看得特别爽快;尤其在中间的部分直接从朋友嘴里说出了多数商业代言环节里的利用和隐形剥削也是一种侵害。并不说教自然融入的科普随着剧情推进真的大开眼界;喜剧演员出身且又是黑人,在立意上就没有打算像其他关于性侵话题的影视一样塑造完全处在弱势求观众同情的受害者形象。而是这件事发生在了一个嘻嘻哈哈本觉得这些事和自己无关的做事无计划无手尾对待感情只是为了逃避现实的普通millennial女性身上。剃头/利用社交媒体分散注意力/企图在社交媒体上扮演女权角色而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最终还是靠的心理咨询师点醒自己。

最后一集三条剧情线都是女主为自己这段叙事所书写的结局。“性”的概念并非二元两极但始终是关乎权力的;无论拳脚施暴复仇,抑或在交媾中反过来处于攻占索取的位置,“我不会走的,除非你让我走”,因为这是身体受侵害而产生的心结;第二段假象时把Patrick带回卧室听他低声哭诉像报菜名一样罗列自己曾经对所有其他受害者所做过的侵犯专业名词差点笑喷(喜剧作者对剧情的张力非常游刃有余,同时也是一种柔软地科普),而三种结果都是她给予自己的和解与接纳,最后回到现实。

女主/编剧在采访中提到剧里有很多水的意象:雨水,海水,饮用水。水和“性”一样,是流动的,变化的,包容的,滋养的;经济上的捉襟见肘也是一种窒息感。但在意大利走入海里那一幕看似求死其实求生,是接受触底打击后精神上的cleansing与“受洗/浸礼”(baptise);剧终一幕切回到嘴里还带着万圣节小恶魔尖牙微笑跑向海滩,也是重生的象征。

I May Destroy You,可以看作是施暴一方说出的,也可以看作是受害一方重新振作而说的;每集开头的剧名动画都会把下方的“You”给打出再删去,意味这不仅仅是关于“你”的;最后一集的标题甚至变白虚化消失,也是对主角决定放弃执念的暗示。

其中还有关于未成年人在发生非双方自愿性关系的刻画,关于“坏孩子”如何受环境影响的刻画 (“好”与“坏”的概念);甚至想当演员的闺蜜Terry在异地希望获得新的经验与自我解放,在酒吧和两个“陌生人”偶遇3人行,而最后两个男人一起离开才发现自己是被有预谋地入了圈套。“性”在关系中主动权:男配在偶然grindr约炮后被同一个人强行猥亵,哭泣想报警想寻求解脱也无能为力;进而以为自己queer身份真的不介意“男女”性别概念,隐瞒是gay约见白人恐同女,结果又被女方以他当时被grindr date “dry hump”的同姿势强行索要,加深心理阴影。这部剧基本上把小朋友还是成年人都应该懂得的两性知识都涵盖了,尤其包括性事进行中男方拔套也属于猥亵/强奸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任何一方觉得不适,都不应该继续下去。

人是由水构成的,同时水也是资源;人会口渴,但人要知道节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