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四代香港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四代香港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1-26 01:22: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四代香港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代香港人》是一本由呂大樂著作,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出版的2007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代香港人》精选点评:

  ●在學科推薦書目的架子上翻到,這本書比較適合做大眾讀物而不是學術讀物。

  ●其实这些问题和国内也差不多。。。只不过我们的发展是从那80年代开始的,他们是二战后

  ●小妹身處的一代,理應最幸福(in terms of 物質),但又係咪最不幸呢?(in terms of際遇)

  ●小書過於集中描寫四代人特質和大環境的互動,卻對「大環境」到底怎樣變動的問題過於輕描淡寫。此外,全文亦過於以「第一代」和「第二代」的角度出發,到底第三、四代心裏怎樣想?價值觀怎樣改變?這些問題都很少談及。或者此書是向第一代人所致敬,但若從「天星事件」談起,卻又不談論「(部分)第四代人在想什麼?」則略有所失。如果說第三、四代人仍然在按照、重複嬰兒潮世代的模式,這樣若價值體系不改變,即使第二代人真的退下來了,世代矛盾亦只會轉移,而不會消失。

  ●理解与参照

  ●「當你經歷過更容易令人感到悲觀的環境後,你會懂得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保持希望。你們這一代,其實沒有資格悲觀。」這是第一代說的。

  ●岂止不同,截然相反,标注存念!

  ●战后婴儿:人多,物资短缺竞争意识,受厚望而先锋派

  ●我们说新闻越短事情越大,书也一样,越短的书其实越不好写,写什么,弃什么,很见功力。《四代香港人》就是这样值得反复品鉴的书。

  ●真正的香港人体验时代的变化

  《四代香港人》读后感(一):《四代香港人》

  呂大樂率先提出「香港世代論」,引起不少爭議。有人對他的世代劃分不敢苟同,但他的說法卻於我心有戚戚然。香港的確是有世代之爭,但似乎是嬰兒潮的第二代和冒起中的第四代之爭,我們這第三代,未曾奮起已無力,早就成了攬鏡自照的豬八戒。

  《四代香港人》读后感(二):看看四代人

  《四代香港人》呂大樂

  表面上,時代之間相安無事。其實,時代之爭即將爆發,安份的第一代人陸續退出了舞台,已經開始長出銀髮的「戰後嬰兒」反而毫無倦意,繼續指指點點。內地,台灣的三是時代意氣風發,香港的確感到出頭無期,生活艱難。至於第四代人,他們打從開始便是輸家。

  戰後嬰兒潮1946-1965

  第一代是上世纪2.3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人总是为明天的生活而担忧。个人享受似乎从来不在他们的议程之上。

  第一代人有他们保守,专制,不懂沟通的一面,这是肯定的,但另一半是其实他们比较后来任何一代人都能忍。

  如果他们曾经想过要规划未来,那大概就是想办法给【后生仔】提供机会,给他们推一下。

  【当你经历过更容易让人感到悲观的环境后,你会懂得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保持希望。你们这一代人,其实没有资格悲观】第一代人有我们其他几代人所缺乏的一份平常心。

  【战后婴儿】是很奇怪的一代人,尽管他们也许未有真正长大过,但现实却是这一代人拥有支配的地位与能力。

  战后婴儿自相矛盾。他们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还要自以为是,有种指点江山的傲慢。

  【战后婴儿】一代共同个经验有三点,第一点是他们认识众多。第二点是他们在一个拥挤的竞争激烈的环境里长大。(在参与淘汰考试的过程中他们渗透了两大人生哲理,一是淘汰考试的过程是一场游戏,二是尽管游戏的内容与规则本身百般不是,但最重要的是成功通过测试,然后领取奖品。---为竞争而竞争。)第三点是他们曾经是上一代人既害怕但又把未来寄托在其身上的对象。

  现状不少已晋身社会精英层的战后婴儿却好像至极的竞争激烈的现实,而忘记了竞争过程中公平与公开的另一面。他们会强调竞争本身,但却忘记了竞争背后应该是要达到一个meritocratic的制度。

  第三代人。没有考过升中试的平庸的一代。1966-1975【三十世代】

  【三十世代】成长于现实政治的时代。

  第四代人,个人性格是奢侈品。1976-1990

  他们属于香港近代历史上物质罪充裕的一代。但这不等于说他们比任何一代都要幸福。

  第四代人总是无法摆脱来自爸妈的紧密监视。

  第四代人是在一个很特别的生态环境里成长的。大环境不再容忍late developer。

  现在,成年人做很多事情都反映出一份不信任。

  第四大人需要提早进入成年人的世界,生活模式,价值系统。他们要满足别人对他们的期望。一起都是为了应付现实的需要和成年人的要求。当然,可以想象,成年人却总嫌他们不够成熟,而且天天投诉。

  在第四代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前,周边的成年人已经结束讨论。

  有时候,他们连叫暂停的机会也没有。

  《四代香港人》读后感(三):四代香港人 (寫於2007年11月30日)

  感謝方老師的介紹,才知道呂大樂《四代香港人》這本好書。

  呂先生將香港分為四代人,並在書中描述這四代人的特質。雖然不認同他的劃分界線 (怎麼看我也是第三代人嘛~),但某些段落絕對一針見血,讓栗拍爛手掌。譬如以下關於第四代人的描述:

  是這一些家長給孩子機會和支持,參與各式各樣的興趣班,但也是他們把上興趣班變成孩子們為了滿足成人的期望而要完成的事功。

  是這一些家長願意放下事業,全職照顧孩子,每天接送,這一刻送孩子學習游泳,那一刻上小提琴課。但也是他們以多元發展之名,令孩子們學會了各種各樣之後,卻少了一種發自內心,自我追求的熱情。

  寥寥數語,便已道出下一代所面對的問題和悲哀──有豐盛的物質生活又如何?在一個處處受成人擺弄操控的環境中長大,又有甚麼幸福可言?

  ---------------------------------------------------------------

  讀到以下一節,有點想哭:

  說來奇怪,以前我們認為人生在大學畢業之後才起步。大學或以前的教育只是基礎訓練,更認真的學習──由知識、語言 (外語、普通話)、待人處事,到交際、儀態、表達能力──由二十二三歲以後才開始。那時沒有終身學習這個概念,但大家都知道離開學校之後很多事情要重新學習。一紙證書只是入場券,「社會大學」才是真實的鍛鍊與考驗的場地。那不是說在學時期的學習並不重要,而是我們不會對小伙子的能力太早下判斷。大學畢業,「闖蕩江湖」之後而脫胎換骨者,大有人在。對十七八歲或二十二三歲的年輕人,我們重視潛質,但不認為早熟的日後就一定會更加成功。從前我們可能更相信一個人會不斷成長,可以有所突破,三歲未必定八十。只要一個人會要求自我進步,誰管他讀過哪一所中學或大學畢業試的成績。小時了了,絕不是燦爛人生的保證。

  那是一個可以容忍 late developer 的大環境,而遲發展也不一定表示隨後人生道路曲折。那時候,我們少計較一個人的出身,而多留意他最終可到達哪個終點。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更重要的是,這個人能否倒下之後重新振作,努力翻身。那時候謂突破,真的可以是質的變化。總之,就算是在最實際的方面,例如關於職場生涯的種種計算 (誰不想一帆風順?誰不想每項投資都收到預期的回報),還是可以留有一點計算以外的空間。那時候,我們還相信很多事情都在離開校園,踏足社會之後才發生。(我自己作為一個 late developer,對今天遲發展的年輕人特別同情。真的十分諷刺,一個愈來愈強調個人成長,人人都應該有機會多作嘗試的社會,卻提早對個人的能力下判斷,大大減少了那些不依照主流的步伐和成長進度表生活的一批人的機會。)

  時代巨輪不住向前推進,當我們慨嘆自己錯過了甚麼甚麼時,下一代似乎比我們錯失了更多。

  ---------------------------------------------------------------

  書名:四代香港人

  作者:呂大樂

  出版社: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定價:港幣 30 元 (田園有八折)

  《四代香港人》读后感(四):摘抄

  我的父母是第一代人。虽然他们并不是香港土生,却(始料不及的)在这地方待了大半生,见证这社会从战后重光到走上工业化,再而踏上小康道路的历程。

  他们沉默、低调,有时(或应该是说经常)十分固执;战争经验——走难——对他们的生活态度有深刻的影响。p15

  但无论在战争中有无角色,最后的胜利得来不易。战时动荡不安,尝尽人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而战后的情况更是困难重重。在国家层面上,抗战胜利不久之后,又陷于一场内战。在个人层面上,战后家人团圆,重新生活,但搵食艰难,物资匮乏。我总觉得,那一代人在生活上的一切(一个面向是节俭、刻苦、不浪费、量入为出、认真、脚踏实地、做事亲力亲为、守时、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等,另一面向则是固执、过分紧张、重男轻女、孤寒、害怕开罪权贵、忍气吞声等),都是来自他们逃避战乱、在逆境中求存的经验。p18

  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从何而来?难道他们没有试过觉得前路茫茫,不知如何是好的吗?

  他们的乐观本来就是一种逃避吗?

  父亲曾给我这样的答案:“当你经历过更容易令人感到悲观的环境后,你会懂得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保持希望。你们这一代,其实没有资格悲观。”

  第一代人有我们其他几代人所缺乏的一份平常心。p25

  -------------------------------------------------------------------------------------

  在战后成长的几代人当中,以“战后婴儿”算是生得逢时。在人口结构上,他们的上一代人因为战争的关系而人数较少。更重要的是,他们踏足社会之时,遇上经济快速发展,而且产业结构逐步转型。结构转型而带来中上层位置的高速增长,形成了一股向上流动的力量。机会就在眼前,而且整个社会求才若渴,需要大量年轻的、懂得新知识的生力军接上去。p33

  --------------------------------------------------------------------------------------

  “战后婴儿”在全球弥散着理想主义的大时代环境里成长。他们是通过想象去接触政治的:殖民主义下的政治现实没有为他们提供有意义的政治参与渠道,所以他们需要先有一个远景,然后有一套策略,最后才有生活中的参与。虽然现实中的中国遥不可及,但对不少人来说却是政治上的归宿。总之,概念先行。p44

  --------------------------------------------------------------------------------------

  “三十年代”很早便要面对实实在在的香港前途中英谈判,再目睹1989年……事件。他们见尽那些由亲英变为亲中的政客的嘴脸……亲身体验八九十年代移民潮的冲击。在政治上(由其是对政治人物),很难发展出一份信任。更重要的是,他们见过血腥镇压,了解理想主义的脆弱。到了最后关头,政治可以十分暴力。意识形态很不实在,同时也缺乏吸引力。刚好跟“战后婴儿”相反,他们注重微观,这个人是否可以信任,较一切(尤其是政治的)甜言蜜语来得重要。p45

  《四代香港人》读后感(五):香港故事的悲劇結構

  如果陳冠中的《我這一代香港人》帶給香港文化界的,是皆得利益者的懺悔精神,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則在其基礎上,拓展了世代矛盾的討論,並將關注「香港人」的討論範圍,往回擴展到戰後來港打拼的一代,亦即「二、三年級生」(二十及三十年代出生者)。可望在不久的將來,代與代之間的恩怨情仇,將成為港人琅琅上口的新香港故事橋段。

  呂大樂由他父親的去世,回憶起成長中父輩的生活片段,反思「二、三十年級生」的位置。由難民心態發展出來的價美德:克苦、安份、重視成就下一代、開放,造就了香港其後的發展,其實才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在此基調上,他進而討論自己所屬的嬰兒潮一代的精神面貌如何轉變,代與代之間的互動衝突和社會事件如何塑造其後的「三十世代」和今天仍未成年的「第四代」的精神面貌,預言了香港在未來幾十年的困局。

  《四代香港人》對長輩懷念,為後輩不值,面對自己則自省甚至有點懺悔意味,因為現在香港的問題,在這位嬰兒潮眼中,都是他們第一代的錯。他們忽視了父輩第一代大智若愚、為嬰兒潮一代架好舞台的開拓精神,兼有一種自我中心的傾向,蕭伯納的名言「三十歲不信共產主義是沒良心,三十歲後仍信的則是沒腦筋」,體現在他們身上,正好勾勒出被壓迫者在建制中嚐到甜頭後的質變,將前人的開放風氣轉為保守,反理想主義,成也嬰兒潮,敗也嬰兒潮。這也是本土文化成型之一代,他們把自己當作第一批開拓者,「我們的香港」,惡果由第三代「三十世代」直接承受。他們對香港的認同更多來自本土流行文化,多少能理解上一代的精神價值,但在社會上卻遭「香港夢」欺騙,明知很多才幹勝過嬰兒潮,卻因人口結構而上位遙遙無期,還要經常受到前輩以「獅子山精神」來「勸勉」要忍耐,久而久之而有年前《香港的鬱悶》尖刻憤懣的反唇相譏。在這樣的氣氛下,二、三十世代多對前景感到暗淡,生兒育女成為高教育水平階層的禁忌,積極向前的信心消磨殆盡。這趨勢在「八十後」一代,嬰兒潮的子女身上延續。被視作溫室中的花朵,肆意裁培,百般塑造,愈發是嬰兒潮價值的接班人,卻獨獨丟棄了可貴的個性和開創精神,絕無法超越前輩。

  一切猶如馬奎斯的《百年孤寂》。由戰後至今,香港都迷惑於一種「進步情意結」,明天會更好。但代與代之間的競爭,本質上就不是優勝劣敗;當前的怪局,在於可見將來仍會由嬰兒潮一代繼續把持各界領導位置,變革以勢將以他們為中心,窒礙了香港社會的世代流動和轉型。在嬰兒潮以後的,無歷史感而只知超越上一代的成就,而因無處上不在的上一代痕跡而感到壓抑,不斷逃避。並非嬰兒潮本質沒有這個問題,而是他們根本不把第一代放在眼裡,自視為先行者,起碼沒屈到病。「Can do精神」曾是自我完成預言,而今一看,卻成了自我解體預言,空留下「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的開創精神,後人卻無法繼承,教人掩卷嘆息,細說從頭,仿佛一切都早已鑄刻在人口結構之中。即如第一代人的克儉,也脫不了去國懷鄉的無根感,一切都服從經濟規律,文明因素,在此地真竟如此稀薄?

  始作俑者中人出來懺悔,當然可貴,但我們看到有人以該論述為「容易的出口」,拿來宿命論就合理化自己的消極。在時間之河上,只顧指責污染水源者,不如另謀解藥,就是放下獅子山下式的舊「香港夢」,面對歷史而走我們自己的路。人口結構已註定香港無法再過經濟不斷增長、全民發達的路,唯有多元價值,能解脫「發展」的虛幻,這在《我這一代香港人》曾清楚提到,只不過絕少為人注意而已。

  這也是悲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