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希特勒与大脚怪的人》的观后感大全
《杀死希特勒与大脚怪的人》是一部由罗伯特·D·卡兹科夫斯基执导,山姆·艾里奥特 / 艾丹·特纳 / 朗·里维斯顿主演的一部剧情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杀死希特勒与大脚怪的人》精选点评:
●其他的都是噱头,该片的内核就是告诉男人求婚要趁早。
●带着猎奇的心态看的电影,没想到出乎意料的好,叙事很有耐心,导演颇有大师风范,屡屡让我想到《阿甘正传》
●When we get to your house...I'm just gonna keep walking.Maybe the next time that I see you,it'll be like you just stopped to tie your shoelace. #摄影、这一段和中间对话政府一段太给这片子加分了,再硬盒的老头也扛不过孤独,虽然片名真的很沙雕又中二,不过概括性倒是很强。只是掩盖了片子本身的忧郁气质和浪漫气息。另外爱蛋真的好好看。
●漫长、琐碎的铺垫之后便上演了老爷爷版的《极度恐慌》,最深的注脚则是爱情;逗逼大脚怪五毛特效真特喵丑;凯特琳菲茨杰拉德有些像伊丽莎白德比茨基;老人的几个回忆的桥段拍的很好,原来,他与她、孤独与永恒,只差了一个转身的距离啊。。。藏在盒子里的求婚戒指和紧跟左右的拉布拉多犬将会静静的陪伴老人走完余生;结尾的剧情和配乐搭配的真心不错,总体而言这其实是一部偏文艺的剧情(爱情)片,+1星。
●剧情片……这个妹儿实在是漂亮
●很可能是童心未泯的大人做的梦。
●导演到底想讲怎样一个故事?没太明白,但又觉得意犹未尽
●这个季节,蝴蝶都死了,这个年纪,认识我的人都不在了,焚烧大脚怪尸体的瞬间,我真的难受到哭
●編導採用一種誇張的通俗「標題黨」和沉重拖沓的敘述方式在製造對於觀眾的「上當感」,但是在故事主幹部分的失控徹底淪為最差期望,「英雄」主義在玩笑版的設定中被消解成一種冷笑話,強烈的失心瘋現實感。
●莫名的悲伤感,从电影名字再说明什么?不是太懂!求大神
《杀死希特勒与大脚怪的人》观后感(一):就算我杀了希特勒跟大脚怪!
就算我杀了希特勒跟大脚怪!
就算我是杀了希特勒的人,对于我的爱人,我还是救不了她。就算我是杀了大脚怪的人,对于世人来讲,除了相关高层和我弟弟以外,还是没有人知道。
可我根本不在乎,就算没有人知道我做过了那些事,而我最在乎的人,都已不在了。如果那晚我有勇气追上去,不是在她背后跪着,而是在她面前跪着求婚。也许那样,她就不会因为想我而英年早逝,可,对于这一切,还是因为不够勇敢。就算我有勇气去杀死希特勒,敢一个人去追踪大脚怪,却还是没有勇气打开那堆无法转送而直接在家门口的信。
也许就如同那个俄罗斯人所说的,我会成功的杀死了希特勒,可我们,都会被诅咒了。所以我失去了爱人,只有一只陪伴我的狗以及那堆已签收而未读的信。
从我的坟墓拿到那堆信,当我鼓起勇气,想看那些信的时候,一直硌脚的异物,却也愿意掉落了。所以我内心的石头也放下了吗?你们说呢。
《杀死希特勒与大脚怪的人》观后感(二):释不去的往事,沉重而又浪漫。
2018年,剧情冒险电影《杀死希特勒与大脚怪的人 | The Man Who Killed Hitler and Then the Bigfoot》
满满的年代感。
本来以为是一个cutl电影。。什么希特勒,什么大脚怪。。
没想到却是老人与海的故事。。。老人与狗。。
万万没想到。。这讲的是爱情。。
猝不及防。。猝不及防。。
剧情并没有什么,反而剧情电影让我看的很犯困,虽然不太懂这个电影的感觉。。但是总觉得意犹未尽的深沉,就像这个老人一样。
也许这个电影是给更懂的人吧,毕竟感觉拍的是情怀。
终有一日,我们也会成为老人,幕后的英雄,深秋的傍晚,将死的蝴蝶。。
确实挺有感觉的说。。加上这个莫名其妙的剧情设置也是让人耳目一新。。
--------我是迟暮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6/10分),释不去的往事,沉重而又浪漫。
《杀死希特勒与大脚怪的人》观后感(三):一个荒诞不经又细腻真实的故事
从片名看这部电影像是谍战科幻片之类的,实际上是部文艺片,杀死希特勒和杀死大脚怪的情节不要往想象中的紧张刺激情节靠,不然肯定会觉得大失所望。
这部片子本身重点本身不在这两个情节的具体过程上,更多的是要表现出荒诞(?)的感觉—— 一个在刺杀前把枪支零件掉地上的一不小心就暴露了的刺杀者,一个头发花白动作迟缓的单枪匹马的狩猎人。这种设置明显的让人感觉到不真实,希特勒打开信封的美式海报,还有FBI请卡尔文出山猎杀大脚怪的时候的种种说辞,都给人一种滑稽可笑的感觉。电影不注重这两个情节的逻辑,只是需要这样的环节来塑造一个昔日英雄,一个迟暮老人。
虽然观影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情节的虚假性,但是当卡尔文独自佝偻着背在酒馆喝酒,回忆刺杀希特勒的惊险经历,向FBI探员讲述自己对当年行为的看法,在夜里的山林回忆与女友分别前的场景……你又能真实的产生共鸣,体会到卡尔文那种孤寂、遗憾,觉得人生无意义的那些心情。从虚假情节中体会到真实的人物心理,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整部电影结构很明确,回忆与现实的穿插映照,场景转换的拍摄手法也比较自然,没什么特别的技巧。虽然在立意上做了简约隐晦处理,但故事脉络完全不难理解,电影的故事讲的很清楚,并且很难得的营造出了与电影内核十分契合的氛围。电影的叙事、氛围和立意我都很喜欢,所以这是我五星的理由。
电影的节奏很缓,就算是在其中的“惊险环节”,也通过一些或许是刻意为之的手法隔断开了。刺杀希特勒前的准备,是一场独自无言的旅行,刺杀时最吊人胃口的结果又有现实中老人迟缓日常的中断;在刺杀大脚怪时,有很长的一段在林中独自追踪、回忆的过程,这时是没有敌人称不上紧迫的,只有男主人公卡尔文一个人。是的,这部电影的镜头,其实大部分是集中在男主角身上的,一个生活节奏缓慢,生活中并无惊喜的老人,一个性格不够果敢的,独自着背负任务的士兵,还有电影中的景色、镜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这部电影沉闷、孤僻、哀伤的氛围。
整部电影都围绕塑造的男主角卡尔文·巴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在二战时杀死了纳粹元首的人,在年老时一人杀死了大脚怪拯救了世界的人,他没有拯救世界的理想,没有战士的内心,没有果决的手段,在他自己看来,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生活得有些失败,就像在他眼里被杀死的希特勒和大脚怪,在他看来也是可怜的普通人,普通生命。
对杀死希特勒这件事,卡尔文觉得毫无意义,但对服兵役前没有说出口的求婚,他却时常记挂,心中悔恨。接受杀死大脚怪的任务,我觉得也绝不是出于个人英雄主义,卡尔文内心时常想着过去,带着悲观,独自去杀死大脚怪只是他对过去的自己、人生的遗憾的一次再尝试,是追寻自身价值的豁出去了的最后一试,反正结果也不能更坏。
这部电影人物之间的情感塑造,我也很喜欢,它们不是浓烈的,而是隐藏着的感动。人物间的对话,没有重逢分别的大喜大悲,都是隐晦着深层含义的,这样的处理很细腻,不会冲淡电影的孤寂氛围,也与男主角形象吻合。卡尔文是一个重视感情却不善表达感情的人,他长时间独自生活也使他与外界情感联系很淡。所以他才会一直后悔他未说出口的求婚,不擅长与分别很久的弟弟交流。
电影最后的结局很温暖,卡尔文与弟弟一起钓鱼,一起看小孙女的舞台表演。他带着狗,从坟墓里挖出了装着过去爱情回忆的盒子,而他的制服和奖章,依旧留在土里。走在路上,他倒出了一直以来鞋子里硌脚的石子,他一直以来的遗憾终于落在了地上。
《杀死希特勒与大脚怪的人》观后感(四):猎奇一番,与剧情无关。
希特勒太老,大脚怪特瘦。这片抛开这两个噱头,不为片名所迷惑,剩下的都是好东西。
希特勒的“影子”的问题。
希特勒据说有三个“影子”,代号分别叫小威利、老俾斯麦和布齐。
希特勒的“影子”之一大脚怪之谜
电影中的大脚怪,特么像被丧尸咬了的猴子。人类想象中的大脚怪百度新闻猎奇:美国男子迈克尔·格林居住在北卡罗拉纳州蒙哥马利县,他曾是一名坦克指挥官。退休后,迈克尔·格林迷上了“神秘力量”,他坚定不移相信森林中有大脚怪的存在。为了佐证,格林几乎吃住在乌什里国家森林公园中,探索了超过5万英亩鲜少有人涉足的无人区域。 2009年,格林终于如愿以偿拍摄到了大脚怪的画面,他利用热成像仪拍摄到了一段长达三分钟的画面,画面中,一个疑似身穿白色衣服的人型生物伸手拿走了格林放置的糖果棒。这段画面随后在网上广为流传,有人为格林的发现喝彩,但也有人认为这是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