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狮之魂: 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狮之魂: 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读后感摘抄

2020-11-01 02:19: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狮之魂: 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读后感摘抄

  《狮之魂: 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是一本由张书华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3-8-1,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狮之魂: 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精选点评:

  ●刚好是在读完《当世界年轻的时候:参加西班牙内战的中国人》后开始看的。两书题材有点像,叙述风格却大不同。本书类似“演义”,《儿女英雄传》风格的。以及,书做的太糙了。

  ●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

  ●北方士兵休假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狮之魂: 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读后感(一):很值得一读

  这本书是根据一些历史的事实,而写成的小说。作者所创作的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非常真实感人,同时也描述了大量美国内战时期的社会背景,在当时的社会,作为参加战争的中国人所遇到的一切方面的挑战,他们勇敢,聪明和对自己同胞的亲密的血脉之友谊,跃然纸上。实在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小说。读完这本书,非常为我们作为中国人而自豪。

  《狮之魂: 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读后感(二):内容很好,但作者不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

  因为在开卷八分钟里看到过这本书就买了,书的质量很不错,用的纸张也是上品,字的间距很大,阅读起来很舒服。书的内容是根据历史人物改编的小说,不完全是历史的缩影,作者以主人公艾德华的生平为主线,中间穿插了几个相互关联的小故事。整篇故事的内容很吸引人,但作者的文字表现力不强,主要还是叙述事件,具体的人物描述,心理描述,战斗场面 的描述较为平淡,给我的画面感不强。

  《狮之魂: 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读后感(三):狮之魂:南北战争的国人文学——垃圾的诞生

  俗话说得好,想让人放弃阅读一本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会让人失去热情、产生厌倦甚至气得跳脚(有时候倒不会真的生气到扔东西,只是又好气又好笑而已)

  作为深入全面研究南北战争军事史和社会史的一个也在写南北战争故事的人,我不可能对本来就像儿戏一样的这个作品批评太多,因为我会因为需要说太多话而累死。

  这本书毫无疑问是第一本国人写的小说类南北战争作品,然而它是极其让人失望的。

  小说叙事苍白,人物没有灵魂,结构不紧凑,历史衔接过于生疏,对粗略了解美国内战有帮助,但是由于平白无故增加了一些虚构的华人,反而会让历史真相变得扑朔迷离,历史的基本事实考证也非常鄙陋,这既没有小说应该有的引人入胜,又没有历史书的严谨。

  这其中的人物既没有让我对其命运产生关注和联想,又没有英雄人物的气概,也没有作为普通人的儿女情长,更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简直看着就像无面人。

  故事方面,对历史事件的基本事实描述(我们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的某些方面)没有做到严谨的考证,没有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的细节展现,又没有宏大的史诗叙事,反正我看着非常非常的难受。

  就说《战争爆发了》这一章,我看到描写战争开始后的第一战,作者立刻恨不得让进入弗吉尼亚州的(主角所在的)北方军烧杀略强,并且南方军在第一次马纳萨斯战役(没明说,时间上推断显然就是)搞到一挺加特林给北方军割草,主角拔出我从未听说过的手榴弹赢得了胜利....

  这是,这是何等让我感到惊讶,如果说历史小说凭借的是作者对历史的良心,作品哪怕有虚构也必须让读者不以为是虚构(就算像我这样钻究的读者),一句话,历史小说的作者就是逼着读者相信这就是历史!

  然而,如果这本书里写的有哪一点算真正的历史——从宏观到细节,我可以这样说,仿佛我所看过的所有有关南北战争时期小说、日记、信件、回忆录、电影、电视剧等等等等,它们所表现出的真实,全部毫无例外的跟这本书表现的东西产生本质的冲突!

  我之前说的《战争爆发了》这一章,首先西方近代战争有过有过一段不害平民的时期,在美国内战中,烧杀略抢确实发生了,这打破了人道主义的底线,但是这是在战争末期,以威廉·谢尔曼、谢利登、本杰明·巴特勒等人的战略思想为起点的,并非在战争开始就有的,而且烈度也远远没有达到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的程度。

  其次,加特林为首的半自动新武器革命确实是美国内战发扬光大的,但就加特林的应用来说,那是在西部战区的后期,并且是北方军独有的,有明确历史记载,“北方军战争部购买加特林机关枪16”云云,第一次马纳萨斯战役是不会有的,也不可能有,更不会是南方军所有....我怎么吐槽好呢?难道加特林出现在旷野战斗上,指挥官再傻也会知道不能排着队送死了。

  但是历史事实是,战争初期依旧排着队,就是因为旷野战斗中没有加特林这种“核武器级非常规大杀器”

  至于毫无根据的什么“科特粗母手榴弹”更是无力吐槽,手榴弹确实在美国内战大有改观,但那是南方军的偏门研究,跟本书主角所在的北方发明家们和使用者们是绝对没办法挂钩的。

  我只能说我看了一点之后莫名的感到了一种激励,其一是美国内战题材的创新,国人终于逐步走出小圈,放眼世界,尤其是在人类历史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的美国内战史,国人不太了解这段历史是让人遗憾的。其次,我对自己的文学水平和对这一题材叙事的信心倍增,因为恐怕我写的不比这个差,那么最后结束这段话之前,祝张先生书卖得好,反正这种故事出续集我是不会再买的。

  其实这本书根本没有讲任何故事,所以一顿之后,我还是想说,想让人放弃阅读一本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吸引人看一本书的,仅仅是一个好的故事。

  《狮之魂: 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读后感(四):批判《狮之魂》: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y尼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让我再给这个终将会被彻底遗忘的道德沦丧的垃圾贡献一个书评吧

  如果这部《狮之魂:美国内战中的中国战士》是笔者并不了解的科幻题材,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精准的指出书中违背基本事实的错误的。同样,作为深入全面研究美国内战史并且也在写美国内战小说的人,笔者不可能不对这部作品严厉起来。笔者认为这部作品并不好,本文就跟大家聊聊这部作品不好在哪里。

  抛开小说通篇叙事苍白、结构不紧凑、历史衔接过于生疏不提,就连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事实描述都没有做到严谨的考证。可以说,《狮之魂》既没有小说应该有的引人入胜,又丝毫不关注历史细节的严谨,是一部完全失败的作品。

  战争爆发了这一章,我们看到描写战争开始后的第一战,作者立刻恨不得让主角(联邦军华裔士兵)进入弗吉尼亚参与烧杀抢掠,并且叛军(南军)在第一次布尔河战役搞到一挺加特林给联邦军(北军)割草,主角拔出从未听说过的手榴弹为联邦军赢得了胜利。(历史上此战是叛军胜利)

  这里需要强调,美国内战中令人发指的反人类暴行全部属于叛乱分子(也就是邦联军或国内所称的南军,也可以称之为奴隶制集团,还有一些支持邦联的北方流氓、暴民)。

  第一次布尔河战役并没有加特林,不可能有,更不会是叛军所有。加特林的出现和应用是在四年后的战争后期,本杰明·巴特勒将军(这位善良、正直、睿智的历史人物在国内也受到了一些杜撰网文谣言的不公正的对待)购买了十六台加特林,安装在詹姆斯河上的联邦汽轮炮舰上(当时这位将军的军团就在詹姆斯河岸与叛军对峙),加特林在美国内战中只派上了这种不起眼的用场。

  跟主角一起参军的黑人吉米,这是完全不可能的,美国内战时黑人和白人是分开编队的,联邦政府接受黑人参军,要到两年之后,一八六二年林肯发表废奴宣言发表之后。

  主角说观战人群在看战士们踢足球比赛,但当时美国代表性的运动是棒球。至于毫无根据的“科特粗母手榴弹”更是让笔者无从谈起。

  再来说说《狮之魂》封面的这张名叫《华裔参加南北战争》的画(见上面的图)。

  这幅画没有一处细节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笔者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星条旗,国旗上的星星呈圆环状排列,大约是十三颗,这明显是一七七六年到一七八三年独立战争的星条旗。而美国内战的一八六一到一八六五年星条旗从三十三颗星增加到三十五颗星。

  其次是制服,画面中所有的人肩上都有黄色的装饰物,那个是美国军队的肩章,问题是只有少尉和以上军衔的军官才有肩章;另一个问题是,军官的装备中是没有步枪的(手枪倒是有);最后,历史上华裔在美国内战中最高也只是军士。

  这完全是一系列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的错误。像这种规模的不尊重基本历史事实的错误在自称是历史小说的作品中是罕见的。

  笔者读完第一次布尔河战役,突然就到南卡罗莱纳去了,跟着谢尔曼一通“三光”之后,又稀里糊涂回到弗吉尼亚去了(事实上,历史上的谢尔曼这个时候正在西部而不是南部)。对于小说来说最致命的是,这种时间和空间的乱无关作者的叙事结构,因为这个小说是最简单的顺时叙述,这种乱仅仅给人一种作者自己也稀里糊涂敷衍了事的恶劣态度而已。

  我们不能也不该强求一个历史小说完全符合所有历史细节,那叫历史书,不叫小说。历史小说重点在尊重基本历史事实,科幻小说重点在尊重基本科学事实,否则不应该堂而皇之自称历史或科学。小说必须要虚构,但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是写作者必须遵守的底线。

  不过这些跟真正的问题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战争爆发了这一章,书中写道:

  书的作者这样认为:内战之所以爆发,主要是经济原因,北方蓬勃发展的工商业要抢南方种植园的奴隶并将其送往黑心工厂,所以内战开始。其实这不新鲜,当年奴隶主或者说奴隶制遗老为了给奴隶制洗白,就用过类似的说法。敢情,这本书的作者是站在奴隶主那一边的,问题是你的主角是打奴隶主的不是?

  另一段说道:萨姆特要塞除了军事和经济原因外……

  什么!?萨姆特要塞作为一个军事要塞又有经济原因了?哪门子经济原因啊?现在的段子手真是什么都往经济上扯,这么说来,宇宙本身若是缺了经济这个玄妙的东西恐怕也会崩塌吧……

  玩笑就不开了,事实上没有比经济决定论更蠢更坏的东西了,这种全然抹杀历史的道德性的做法只是降低人的理解能力,助长恶人的嚣张气焰而已。

  也许是作者也认为自己的小说单薄的不像话,在小说后面硬塞了可能是复制百度百科的“科普”的玩意,有十三章之多。而小说正文不过二十六章。

  且看第六第七个“科普”:

  天朝段子手杜撰的“巴特勒或林肯强奸权”与“谢尔曼火烧亚特兰大”赫然在列!

  还说大吹什么密西西比州是美国最富裕的州,谢尔曼扫荡之后这个州白人男性死亡百分之六十,成为最贫困的州长达一个世纪。我还想说什么,对此还能说什么,“扫荡”?日本鬼子穿越了?谢尔曼的永载世界军事史的伟大的向海洋进军到过密西西比州吗?这都是什么鬼!?

  难道作者认为这种垃圾书也就骗骗笨蛋,就算有像我这样的人出来说句公道话,也不会影响已经骗到手里的黑心钱,说不定还能增加本书的人气?

  然而填鸭式的从小说后面塞进这些垃圾玩意,并不能弥补小说正文本身的空洞。相反,这样做即因为胡乱编造历史而显得毫无良知,又因为不符合小说审美而显得十分拙劣。

  然后,你猜怎么的?不知道是真的假的,简介里竟然堂而皇之的称这本书被是中美两国都认可的历史(!?) 如果真的是这样,难道就因为现在总统是特朗普,美国人也都是白痴了?

  既然主角和他加入的联邦军(也就是国内说的北军)都是正义的,并且为正义的事业,即废除奴隶制而奋斗,作者白纸黑字说内战里北方或者说联邦军是为了抢黑奴(劳动力),这又叫哪门子正义事业?这本书简直处处自相矛盾到极点,作者的逻辑能力无疑有很大缺陷。

  最后我想说,我热烈的欢迎人们去创作美国内战小说,对于美国内战爱好者来说,这是值得高兴的事,但这本小说的水平却让我难以认同,其中充满了有悖常识的东西。我说上面这些,是在时刻提醒自己,自己的责任在什么地方,小说家又有什么需要肩负的责任。虽说历史小说不是历史,而是小说,但最起码应该尊重基本历史事实,这是最基本的底线。

  后来,我又看到该小说作者的一篇文章,是在为拍电视剧呼吁,列举了一大堆应该弘扬这个小说的理由,简而言之,就是要弘扬华夏民族之精神。我的天,你要弘扬中国精神,你写中国历史不行吗?写美国内战弘扬中国,你不觉得奇怪啊?退一万步讲,你写的好倒是行啊,写的狗屁不通,真的是狗屁不通,还大言不惭的宣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

  作者你要是说这是本胡说八道的小说,我绝不多说什么了。但这本小说明明写的狗屁不通,各种无视基本事实的东西满天飞,还硬要(或者营造出一种假象)说这本小说是历史小说,是实打实的历史,这就很恶心了。

  我呼吁千万别再出某华裔在美国内战割草无双那种玩意儿了,丢不起人,浪费纸,不环保。文学不是你胡乱摆布的工具,历史也不是任你打扮的小姑娘。

  后记:

  这本书发表之后,获得了国内各界的一致好评,但是笔者观察之后,发现好评是好评,却只是肤浅的说好而已,究竟好在哪里,评论家也说不上来。恐怕这评论家都是收了黑钱迎合金主的要求而已,全然不顾道德底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