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伦蒂诺,香港电影的门徒》经典观后感1000字
《塔伦蒂诺,香港电影的门徒》是一部由Jac / Johan执导,林岭东 / 梁家辉 / 任达华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塔伦蒂诺,香港电影的门徒》精选点评:
●英文+粤语 依靠机器翻译 勉强看完了 其实是围绕昆汀本人及其电影的谈话 采访了几位美国和香港的电影人 画面刻意做成老式胶片电影的感觉 似乎有一处提到了中国政党 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片子一直在国内网站上看不到
●我是昆丁迷
●很有趣欸 没想到会看到林岭东(有几段听粤语看法语字幕可真是酸爽)
●不错
●昆汀吸收了香港电影里的语言精神,也是最迷人的一部分,低俗小说开头职业杀手吹逼装x的片段不知看了多少遍……
●不贪功不自夸的林岭东超有魅力。David Bordwell一直在打响指,显得更加nerdy,倒是他点破了昆汀乃希区柯克再传弟子这层关系。
●如果昆汀的影迷都是一些满嘴狗屎的傻逼,那我希望你们永远看不到这部纪录片,显然我已经看过了
●评你妹啊cao
《塔伦蒂诺,香港电影的门徒》观后感(一):小记
里面有些讲述让脑海里始终模糊的概念清晰了起来。 为什么你在看电影时能一眼看出这部电影是出自哪里,是出自哪位导演之手?香港电影和美国电影的区别在哪。为什么香港电影明明制作很小却能那么吸引人? 空间,环境,人物对白,内心刻画,打斗中的距离感,动作戏的设计,结构的运用,对于整个故事背景的概括,这些都是在每个地方,每个导演手下不同的。大家都在用摄影机拍东西,都是拍人,拍物,如何去拍出自己的特色,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从这个记录片中学习到的。 美国动作片,对于动作,经常会囊括环境,会用稍远距离的站位,以及快速的剪辑。而香港动作片经常会用较近的站位,加上连贯,多角度的拍摄,以及刻意虚化的环境,增加我们观影时的沉浸感。而昆汀会将两者,甚至多者进行融合。 里面还有一句话,如果可以暗示就不要陈述。非常喜欢。
关于各个地区动作片的不同。香港动作片会采取一段连续的打戏,中间稍加停顿,然后,再继续,周而复始,但是不会重复,同时会用较大篇幅去叙述打斗,且两人或者多人之间的站位会很近,机位的运用会较多。日本有些武侠片(暂且这么划分),会用一段静止的镜头作为开始,然后突然的打破这段沉默,一刀致命。而美国大部分动作片,就较为不同,不会用较大的篇幅去讲述两人对决,主要核心还是人物本身,人物的站位也会比较远,不会有太多的贴身格斗(不是全部),同时镜头会包含整个环境的描写,剪辑也会相较于香港动作片更加快速。关键还是在于节奏的运用,如何在打斗的同时,让观众不决定乏味,并且能沉浸下去,值得学习和体会。
最后感谢三千岁字幕组!哈哈。
个人做的一个记录。并不是影评。哈哈。不要喷我。
《塔伦蒂诺,香港电影的门徒》观后感(二):纪录片中以海报插入方式介绍主要提及受过影响的华人电影
刘家良 少林三十六房
张彻 五毒
何梦华 血滴子
王羽 独臂拳王大破血滴子
刘家良 洪熙官
郑昌和 天下第一拳
罗维 唐山大兄
李小龙 猛龙过江
罗伯特·高洛斯 龙争虎斗
罗伊贝克 七金尸
贝罗根 雪剑娘
杜琪峰 真心英雄 暗战 全职杀手 大事件
吴宇森 喋血双雄
林岭东 龙虎风云
郭子健 郑思杰 打擂台
叶永健 功夫厨神
杜琪峰 复仇放逐
徐克 断刀客 顺流逆流
林岭东 侠盗高飞
黄志强天罗地网
吴宇森 喋血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