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的读后感大全

2020-11-03 00:05: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的读后感大全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是一本由赵毅衡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05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精选点评:

  ●难挡叙述学的魅力。里面中外的例子也增添了不少趣味。

  ●还没读完,有空继续 赵老师讲的是打底基础,还得继续往上看啊

  ●叙述学的入门教材,可惜自己小说涉猎少,很多例子体会不深。

  ●备课,又翻了一下。国内学习者会觉得好读些,因为举的例子都比较本土。不过概念还是显得叠床架屋了。直接看热奈特的《叙事话语》也可以。

  ●545;牛逼。需要。正是孜孜以求想要弄清楚的问题,整的明明白白。太好了。可以作为常备书放在案头,有事没事翻翻。

  ●“头脑冬烘辈,斥为小说不足观。可勿与论矣。若见而信以为有者,其人必拘;见而决其无为者,其人必无情。大约在可信可疑、若有若无间,斯为善读者。”

  ●读来实在无趣

  ●信息量太大,很多读的也不算明白,估计之后备课的时候会反复用到。这一次最认真去看的是视角问题

  ●容易读的理论类的书,举的例子有点意思。

  ●文学叙述的问题,到底谁在说,到底怎么说?文本在叙事中处理底本的时间和空间,叙述人物的自限制,引语的诸多方式,文学是自有一套的,不可能全部是作者的,文本欲说,作者叙述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读后感(一):第一次读,准备二刷

  相当烧脑,与赵毅衡老师的另一本《广义叙述学》共同读,获益匪浅。之前一直苦于不知如何进入文学理论的学习,没想到这本书误打误撞打开了小说阅读与文本分析的新世界大门。

  这本书名字就取得极其有意思,究竟什么叫“说者被说的时候”呢?其实就是赵毅衡老师提出的“叙述学第一公理”:叙述者自己叙述自己——因为叙述文本是由叙述者创造的,而叙述文本也创造了叙述者。也就是说,叙述者是被自己叙述的。(我总觉得,这很像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十分绕,但这条公理却是理解叙述学要素的关键——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受叙者、隐含读者、读者。

  这本侧重于介绍关于小说的叙述学,由于例子集中小说更加容易理解;广义叙述学则更宏观抽象,两本互相观照可加深理解。

  这次理论书的阅读相当烧脑,中途几度翻翻武侠小说换脑子,不愧是被赵毅衡老师喻为“文科中的数学”的学科......于是读完书后到处搜罗了赵毅衡老师的采访资料,有一段特别有意思,记者采访赵夸他说“您曾经说人生就是一场自我叙述,您把自己一生都投入到符号学中,从事学术研究35年,人生叙事已是相当漂亮了。”赵回答道:“人生没有完成任务呢,要等手里的事做完才算数,如果后面又有非完成不可的书,那么人生依然不许停止。有一种怪异的小说,叫自小说,第三人称,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作者自己的名字。有时我觉得自己一生在写一本自小说,写了35章,后面可能还有几章,希望更精彩。小说主人公名字叫赵毅衡,他自以为是作者,其实只是个人物,把手中的小事当做大事的小人物。”真是个可爱的学者,真真将毕生精力投入所爱的研究。哈哈哈,谁人不想写好一本自小说呢。

  准备读第二遍,整理笔记与想法。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读后感(二):小说叙述走向符号叙述的努力

  记得“theory”一词原意指的是“希腊戏剧舞台的一种观点或视角”,那么我所理解的这本书所做的便是给予小说现象以一种叙述学视角理解的努力。也许是自己所接触的小说十分有限,所以对于一些关键概念的理解还是会有困难,所幸书中列出许多例子,也使读者可以偷些懒,省去查阅具体案例的时间了。

  因为本书是以小说体裁为论述对象,在阅读时我也会不自觉地将这些关于小说的叙述现象与新闻进行对比,试着想一下新闻的叙述特点,这就让我想起梵迪克的《作为话语的新闻》了,现在想想,叫做“作为叙述的新闻”好像也说得通,话语在这里作为一种具体的言说方式,叙述无疑是话语的一种具体表达。而关于叙述者,受述者,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这些叙述要素,如同小说一样,新闻也有其自身的设定,并且由于其“诚意正解型”的表达特点,规定了其具体的言说特点,从新闻报道的结构安排到具体的词语选择,都渗透着言说者的意图努力。

  本书的最后将小说置于文化规范之下进行讨论,小说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化实践,它也难逃意识形态的规约。文化,意义,符号,叙述,这几个词可能是接触愈多愈觉困惑,原因之一在于这些概念最终都指向人类自身,或者说人类的生活,这个问题过于宏大,我们不得不将其具化为可以被列举的几个问题,诸如我们如何确认自己的主体性,我们如何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从古典哲学时期就已经被讨论,然而这些问题依旧是不过时,因为当下尤其是我们国家,这种人与人关系的物化以及人对于自身思考的迷茫伴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而愈加凸显,而符号叙述学也可以同社会学、心理学甚至哲学一道,为舞台上展示的我们提供一种解释的角度,因为我们是毕生追寻着意义的动物,而叙述正是表达自我的具体形式,甚至说我们生活的轨迹就是叙述的具体表现,我们依凭着不同身份展示自己,最后合一成完整的“我”,这或许也是叙述走向符号叙述的使命与必然要求吧。然而当我想进一步进行思考时,却发现生活本身犹如一幅无垠的画卷,当其在我面前展开时,自己便是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处着手了,这或许也要从现实-思想-现实这条路线漫漫求索了。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读后感(三):全书笔记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笔记

  一、 文本中的主体分类

  1、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与小说人物

  隐含作者是作者的某一部分人格,或者这一部分的变体。我们应该从隐含作者的身上去推论或者选择作者的人格,而不能由作者人格定义隐含作者。

  叙述者是隐含作者的实际应用。叙述者可以是作者本身,可以是小说人物,也可以是隐含作者。叙述者在文本中有显隐程度的差别。

  2、 读者、隐含读者、受述者与小说人物

  隐含读者即隐含作者观念的对应物,应该能完全接受隐含作者的价值观。

  读者未必是隐含读者,受述者可以是小说人物,也可以是隐含读者,甚至可以是读者,

  当作者发声的时候。

  二、 文本的层次分类

  1、 底本与述本,底本是实际的经验,述本则是作者的阐述,底本是永恒的,述本则可以任意变化。

  2、 文本分为主叙述、超叙述与次叙述。分别对应隐含作者、作者与非隐含作者的小说人物。

  3、 干预。即叙述者的跨层。指点干预即高层次叙述者对低层次的叙述者的干预,使得文本疏离化;评论干预则是一种补充,使得文本更符合隐含作者想要阐述的状态。反讽干预实际只是作者对隐含作者的不可靠表现,当隐含作者不可靠时,就产生了反讽的效果。

  4、 不同的干预其实只是在控制叙述对象与各个主体的距离。

  三、 叙述时间分类

  任何叙述都是倒叙,时间可以变形,倒叙、插叙等等。

  应用:回旋分层小说与作者是共时性的,是作者对于底本的不断创造;自生小说则是作者创造出一个隐含作者以后,对于隐含作者的干预。是站在此刻以某一刻的心态回头望之前。

  四、 叙述视角分类

  全知、限制,后者包括旁观、主要人物视角与次要人物视角。

  全知视角可以是作者的,也可以是隐含作者的。限制视角则是人物的,或者是隐含作者与人物一体时。

  跳角实际上是叙述者的转变。

  五、 叙述语言分类

  小说人物直接的说话是直接自由式,引用别人的话是直接引语,小说人物间,或者其他主体对小说人物话语的引用就是间接引语;当引语被转叙者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而成为他自己语言的一部分时,就成了自由式间接引语。

  从引语式到自由式的转变可以看作是个人主义思潮的抬头,主体的自我渐渐脱离叙述者的控制,或者某一主体入侵到另一主体。在中国古典小说中,《金瓶梅》语言的声口化体现了这一点。

  当直接自由引语在人物内心中就是内心独白,而当这种独白失去了逻辑控制,无特定目标时,就是意识流。

  当小说人物入侵到主叙述中,这就形成了抢话,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间接自由式引语,只是所引的对象是主叙述;需要区分的叙述者入侵到小说人物中,这是叙述者评论。

  需要进一步区分的是人物视角的叙述功能与叙述者语言,由视角辐射开去叙述的事物,与人物的话语是有根本的差别的。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是,成长小说中两个不同阶段的自我的抢话。

  六、 情节

  现代情节观的变化,对因果律的摆脱实际上是生活本身的被发现。这有多种表现,比如复合情节,离题。中国的古典小说是其实符合这一点。

  单一因果关系的情节方式,即时间即顺序即因果被打破是因为单一的社会形态,完美的道德体系被打破,读者对于行为的道德意义与价值失去了信心。时序不再代表因果,但是因果关系仍然是牢不可破的,于是出现了对时序的打断,非时间化的叙事,“共时性”被发现。把任何时间与空间上的接触都理解为因与果的直接联系,这是神话因果性。

  于是,叙事空间化了,人物的心理时间成为主要表现的,人物并非在成长,而是发现,不是前进,而是还原,不断挖掘时间的深度。

  此时的按照时间叙事者,反而成了再时间化,就是重新塑造一种稳定的时间。

  中国的古典小说模式却没有非时间化,仍然是线性的。只是多了循环。

  七、 结构

  结构在之前所以不被重视,或者说强调形式与结构的完美统一,结构的完整等特性,都是因为与完整的现实相适应。文本一步步走向逼真化与自然化,许多文学技巧的设计都是为此。结构、形式被隐藏了。这其实是对读者的主体性的控制,希望读者受到作品的影响。

  但是布莱希特等开始保留叙述痕迹,提醒观众独立地理解文本。以无限来理解有限。现实的无组织性成为作品的结构来源。读者的作用被开发,而这会导致相对主义与文学的毁灭吗?作者已死,症候群式的阅读产生。元小说也被开发,不是文本在表现现实,而是现实成为文本,经验成为小说的补充材料。作者需要读者以自我的经验去建构一部小说。

  文学失去了它的领导力量,但是这恰恰也是先锋小说的本意,也是它必须付出的代价。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读后感(四):微信读书还是不得劲儿,暂列个提纲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赵毅衡 92个笔记 第1章 序 不仅叙述文本是被叙述者叙述出来的,叙述者自己,也是被叙述出来的——不是常识认为的作者创造叙述者,而是叙述者讲述自身。在叙述中,说者先要被说,然后才能说。 第2章 叙述行为 法国哲学家李奥塔甚至把人类知识分成两大部分:科学知识,叙述知识。为什么非科学的知识全有强烈的叙述特征 印刷文字的图像性能 类文本 法国文论家热拉尔·热奈特(Gerard Genette)认为叙述者在小说中完成五个功能:一、叙述功能(即讲故事);二、指挥功能(即控制叙述推进方式,例如“且听下回分解”等等);三、组合功能(与受述者组合成叙述行为的起点与终点);四、传达功能(发送叙述的信息);五、证实功能(叙述者在小说的情节中或多或少起个角色的作用)。 现身式”(explicit)叙述者。“隐藏式”(implicit)叙述者 第二自我 一个土豆做几个菜,但不会做成西红柿,这是费伦的妙言,他是布斯事业的继承人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床前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我觉得怎么说更恰当 应当说底本是“有什么”?述本是“说什么”?叙述永远不可能“有什么就说什么”。 底本可译为pre-narrated text,述本可译为narrated text。 述本与底本不仅是时间顺序上不同,在空间上也不同。这点在电影中比在小说中清楚:底本是没有框子的,其空间是故事所涉及的全部空间,而述本空间是镜头切割下的部分。在小说中,底本空间是人物活动所及的全部空间,而述本空间是叙述文本中叙述者报告所及的“空间注意力的焦点”。 第二章讨论叙述者,隐含作者隐含读者,底本和述本 ,而不是参与叙述的编辑日记的“我”;《红楼梦》主要部分的叙述者是把文字展现在身上的“石兄”,而不是抄录者空空道人。但是这些人物与主要叙述者组成复合叙述者,复合叙述者就是加工者,只有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才是恰特曼说的“剪贴者”。 总结一句:叙述文本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是叙述者加工后的产物,底本中的任何部分不经叙述加工而进入叙述文本,是不可能的。如此理解,并非形式文论的吹毛求疵,而是叙述文本的基本品格。 第3章 叙述主体 (第一节) 主体层次 叙述主体的声音被分散在不同的层次上,不同的个体里,这些个体可以是同层次的,也可以是异层次的,用语言学家的术语来说是“分布性的”或“整合性的”。 各人物,(各)叙述者,隐含作者 首先使文论家们注意到的是所谓“面具”(拉丁文personae),即人物作为作者的化身出现,似乎作者戴上化装面具进入情节。 多层主体问题:一句话,可以是几个人说的。 (第二节) 指点干预 托多洛夫所说,“言语行为的主体,从本质上说是无法表现的。 干预可以有两种,对叙述形式的干预可以称为指点干预,对叙述内容进行的干预可以称为评论干预 指点式干预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显示叙述方式的某些风格性特征,真正行文不清楚,需要加以指点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第三节) 评论干预 布斯说评论的目的是提供读者不容易了解的事实背景,但我们发现大部分叙述评论并不提供事实,而是与受述者作道德判断上的呼应,是一种主体性整合的方式。 解释性评论 补充式评论 评价式评论 评价式评论 反讽式评论 (第四节) 叙述可靠性 (第四节) 叙述可靠性 分析叙述者是否与隐含作者体现的价值观一致,是叙述分析的关键。 指全隐身式叙述者 叙述者本人没有被戏剧化 布斯语 叙述者本人没有被戏剧化 叙述者本人没有被戏剧化 与道德“差距”正相反,智力上与“社会认可”水准的差异,反而是叙述可靠的标记,因为小说用智力上成问题的人物兼作叙述者,往往就预先埋伏了这样一个判断:被“文明社会”玷污的智力与道德败坏共存,现代社会文明过熟,文化不够者反而道德可靠。 所谓“反讽”(irony),并不是讽刺,按美国新批评派文论家克里安斯·布鲁克斯的定义,反讽是文学作品语言的根本性特点,即“所言非所指” (第五节) 主体各层次间的亲疏格局 因此,叙述的可靠性主要衡量标志,是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距离,也就是叙述者的价值观与隐含作者所体现的全文价值观之间的差距。 第4章 叙述层次 由于叙述行为总是在被叙述事件之后发生的(参见本书第四章第一节),所以叙述层次越高,时间越后,因为高层次为低层次提供叙述行为的具体背景。 第5章 叙述时间 第一节) 双重时间 叙述必然是倒述 述本的时间(叙述时间Narration Time)必然在底本时间(被叙述时间Narrated Time)之后 述本的时间(叙述时间Narration Time)必然在底本时间(被叙述时间Narrated Time)之后 叙述时间是时间延续中的一个点,也就是说,不管全书有多长,叙述行为是在瞬时中完成的,因为它只是一个抽象行为。 第二节) 时间变形 不认同。比如意识流在角色的大脑中并不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只是用逻辑语言组织出来。 我们可以把直接引用书写(信或日记),甚至直接引语,以及仿照心理语言的意识流,看作是等时的衡量标准 时间变形可以分成三大类:扭曲(即时长变形)、省略与穿插(即时序变形)。 普林斯认为,西方文学传统是从中间开始(in medias res):用重要情境或事件,而不是时间上最早的情境或事件开始叙述的方法,是西方史诗的习惯叙述方式 (第四节) 省略与复述 (第五节) 倒述与预述 第6章 叙述方位 (第一节) 叙述角度 (第二节) 权力自限 第三节) 叙述方位分类 方位1:“隐身叙述者+全知视角” 方位2:“隐身叙述者+主要人物视角”。这个方位,就是造成现代小说大变化的所谓“视角小说”,自亨利·詹姆士之后,也常被称为“詹姆士方式” 方位3:“隐身叙述者+次要人物视角” 方位4:“隐身叙述者+旁观者视角” 方位5:“显身叙述者+主角人物视角”即“第一人称全知” 方位6:“显身叙述者+主角人物视角”,这就是正常的“第一人称”小说。 方位7:“显身叙述者+次要人物视角” 最后是方位8:“显身叙述者+绝对旁观人物视角” 第四节) “跳角”“跳角”,有学者称“视角越界”,英文称为alteration,是因为各种原因对视角与方位安排的背离 第7章 叙述中的语言行为 第一节) 叙述语言的主体 (第二节) 转述语分类 (第三节) 内心独白与意识流 (第四节) 抢话 人物抢话,可以被解释为一种非常特殊的间接自由式引语,抢话用一个形容词或副词,点出人物的感觉,人物的思想,但是与间接自由式一样,没有采用引语的形式 这两个“我”的间距,笔者称之为“二我差”。 第8章 情节 (第一节) 情节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情节的组成单元 第三节) 复合情节 离题是俄国小说魅力之所在 (第四节) 悬疑与伏笔 我记得托尔斯泰说最开始没想让安娜死,最后是这个人物自有生命选择了死亡。或者后来修改的时候在前面加上了伏笔? 《安娜·卡列尼娜》第三章写到安娜看到有人被火车压死,这似乎是闲笔,是多余的“离题”,到安娜自己卧轨而死时我们才明白前面那插曲是一个伏笔 (第五节) 情节类型学 (第六节) 时间、空间与因果 我们从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一个著名的例子讲起。福斯特说:故事是按其时序叙述一些事件,情节同样是叙述这些事件,但着重点落在因果关系上。“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是个故事。“国王死了,后来王后死于悲痛”则是个情节。时序依然保留着,但是其中因果关系更为强烈……如果是个故事,我们问:“然后呢?”如果是个情节,我们就问:“为什么呢?”这是小说的这两个方面最基本的区别。 本雅明的观察是一针见血的:情节的整齐清晰(主要是时序的整齐清晰)是整齐的道德价值体系的产物。但是历史现实本不应当服从任何一个道德体系。从这样一个观点来看,正因为非时间化没有提出一个新的道德体系,拒绝把历史现实规范化,从而可能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儒林外史》是一部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小说,那么必然交代人物的命运结局,那时此书能提出一种反传统价值的结尾方式吗?没有新的价值体系,如何写出非旧传统之外的结尾?《儒林外史》现在这种无头无尾的处理正是一种挑战的姿势,一种否定的努力。 第9章 叙述形式的意义 第一节) 艺术叙述与历史叙述 不过说任何事件只要成为人类知识的一部分,就是与叙述共生的。除非把时间从人类的知识域中排除出去,否则就一定有叙述的参与 黑格尔追溯了“历史”与“故事”在西方语言中的同一语源,然后说:“历史在我们的语言中结合了客观和主观的部分。它既指事件,又指事件的叙述……这两个意义的结合并非偶然,而是必须被视为有高度意义的。我们不得不认为历史的叙述与历史的事件是同时出现 开放性意义结构 说小说“信实如史”,是中国历来对小说的最高夸奖 (第二节) 逼真性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第三节) 自然化 这个观点很好 自19世纪末起,詹姆士等作家主张从叙述评论干预中完全退出,同时也放弃全知式的细节描写,转而从人物视角作个人经验陈述。不少叙述学者认为这是把叙述“客观化”了。但实际上这只是在新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一种不得已而求其次的“自然化”。由于作者和读者在文化多元的情况下很难有同一价值规范,因此只能剥露技巧,承认叙述世界的界限,承认其因人而异的局限性,以求读者从自己的有限经验出发来取得呼应。这样,叙述的逼真性就不再是关于客观世界的逼真性,而是关于人物主观世界的逼真性 自19世纪末起,詹姆士等作家主张从叙述评论干预中完全退出,同时也放弃全知式的细节描写,转而从人物视角作个人经验陈述。不少叙述学者认为这是把叙述“客观化”了。但实际上这只是在新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一种不得已而求其次的“自然化”。由于作者和读者在文化多元的情况下很难有同一价值规范,因此只能剥露技巧,承认叙述世界的界限,承认其因人而异的局限性,以求读者从自己的有限经验出发来取得呼应。这样,叙述的逼真性就不再是关于客观世界的逼真性,而是关于人物主观世界的逼真性 (第四节) 有机论与整体论 (第五节) 形式中的意义 而且据我看,也必须进行到文化形态分析的深度才算是真正的叙述学分析 (第六节) 症候式阅读 这个“垂直方向的运动”,就是取得批评距离。哪怕从技巧上理解一个叙述,都必然找出这些被叙述事件的叙述者,找出叙述行为是如何形成的。要理解控制叙述的社会文化形态,就必须越出叙述的逼真性控制的范围。同水平阅读即使看出症状,也会把症状当作病因,异水平阅读才能把症状当作诊断的起点。同水平的阅读是与叙述世界合一,从作品本身中分解意义,异水平阅读是与作品保持超越式批评距离,用批评操作从作品后面构筑意义。 总结一下笔者在本节中所建议的症候式阅读的基本原则:那就是,我们必须承认叙述作品与社会文化形态相互的压力,使叙述作品的线索与形式决不可能完美结合。而正是从这些不完美处,从叙述行为留下的各种痕迹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文化形态的有限边界。而为了能看到这些不完美处,就必须拒绝作品的规范,拒绝作品造成的现实幻想,获得并保持超越性批评距离。 第七节) “元小说 点评 ★★★★★ 对早期叙述学问题的综述,总的来说条理清晰,分点细致,论证丰富,而且这只是赵老师准备博士论文时的笔记整理而成啊!!!尤其是最后一章受益良多。赵老年轻时敢于毫不留情批判大家观点的气魄令人钦佩, 微信读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