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马斯洛说完美人格》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马斯洛说完美人格》读后感1000字

2020-11-05 00:50: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马斯洛说完美人格》读后感1000字

  《马斯洛说完美人格》是一本由马斯洛著作,35.00元出版的2012-9图书,本书定价:312,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斯洛说完美人格》精选点评:

  ●评分给的低是因为不是马斯洛原著,是一本编译的书。这就不可避免地东一榔头西一棒,没有逻辑与规律可循。你想想,整理别人的材料怎么比得上自己写的东西呢? 前1/3还有点看头,精辟深刻,到后面越看越混乱,当然,很大原因在于我自己水平低下,看不懂这么高深的著作,所以很吃力。 等我慢慢再读一遍,读透了再来改评分。好多地方目前是属于所有的字都认识,但是连起来,我不明白是啥意思,老悲哀了。

  ●大师就是大师。这个编译真是够了,很多句子真的是太难读懂了,还拗口。要换其它书读起来是这种感觉早就扔垃圾桶了。

  ●编辑的并不好,许多章节重复,啰嗦,翻的也不怎么样。

  ●翻译的着实不好

  ●马斯洛算现代鸡汤鼻祖吗?

  ●这个编译版本,读的我头疼…混乱,翻译的也很差

  ●这大概是翻译的问题吧,感觉内容和标题不太相符啊。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不同于无脑鸡汤的鼓吹,亦不同于精神分析的冷酷。马斯洛补上了人性美好的一半

  ●看的一头雾水。

  ●一个我很赞成的理论

  《马斯洛说完美人格》读后感(一):健康、成长与高峰体验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买错了。以为是马斯洛的原著,结果只是编译的,读起来系统性、连贯性、思辨性会欠缺很多,再加上翻译得不够明确,读得一头雾水,头疼得厉害。本指望会读到很多案例以及观点形成的实验,会紧贴日常生活,结果都是一些泛泛的论述;有些读哲学著作的感觉,但缺少了严密的论证,以及以精华形式呈现出来的核心思想,所以心有愤愤然,也不知编译的人是怎么选的文章。

  阅读过程中,重点关注了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之为心理健康的人?

  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以下13个特征:对现实具有高度的觉察力;不断接受自我、接受别人、接受自然;自发性不断增强;逐渐能以问题为中心;隔离感与独处的渴望不断增强;自律性及对约束的抗拒力不断增强;欣赏力日渐新颖、情感的反应日益丰富;更经常濒临高峰体验;渐渐能认同人类本性;人际关系的改变;更富有民主性格的结构;创造力大大增强;价值系统的某些改变。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人具有成为心理健康的人的自然潜力,之所以没表现出来,是因为后来在成长的历程中被压抑或扭曲了。心理状态诸如此上13条的说明,该是多么美好的状态呀!人都有趋向健康状态的自驱力,于是,开始问:

  第二,成长要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发生?

  马斯洛认为,成长有个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达:安全——(个人)——成长。我们把健康成长的历程视为一些列无止境的自由选择的情境,在一生中不断地出现在个人面前;而每次出现,个人都必须在安全的快乐和成长的快乐之间、依赖与独立之间、退步和进步之间、成熟与不成熟之间做出选择。安全有焦虑也有快乐,成长也一样有焦虑也有快乐。当我们对成长的快乐与安全的焦虑大于对成长的焦虑与安全的快乐之时,我们便是正在向前成长。

  这个公式很美好,提出的自由选择论也非常积极,是不是越趋向于成长,就越幸福呢?越能达到高峰体验呢?

  第三,高峰体验是如何发生的,具有什么价值?

  关于高峰体验的发生机制,这本书也没讲得很清楚。只说是不期而至的,在高峰体验中,人能感觉到以下14种价值:全体、完美、圆满、正义、活力、丰裕、单纯、美、善、独特、不费力、有趣、真理、自足。马斯洛将高峰体验与东方哲学、宗教里的神秘体验类比,希望能在他的《动机与人格》里找到答案。

  《马斯洛说完美人格》读后感(二):略等于《大唐双龙传》

  乍看这本书,貌似满篇都不是人话。作者用的语言都是高度概括的学术化的语言,所以有点“都是认识的字,连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感觉了。

  本打算随便翻翻就还掉,结果看到关于缺陷动机的论述,我觉得我被说服了。马斯洛认为,人们做任何事的动机有两类:缺陷动机和成长动机。缺陷动机是常态,是大多数人的主要动机。做事情的根源在于感受到缺陷,为了弥补这个缺陷采取行动。缺陷动机要求减除紧张,并恢复平衡。一旦缺陷被暂时的缓解,也就失去行动的动力了。——这种状态,不就是说得我嘛!

  所以,带着好奇慢慢看下去。看这本书是一种奇特的体验:我断断续续读了3个月。每次看一会就会很困(睡前好读物),但又不是特别乏味,总能有很多收获,下次还会继续看。同时,我也体会到严谨的学术语言的强大,这种学术化的语言可以说非常准确地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这是对“自我实现”的表达:

  自我实现不是一种静态的、不真实的、“完美的”境界。可以把自我实现描述为一种人格的发展,它可以使人从年轻时由于种种缺陷而引发的难题中解脱出来,或由精神官能症的(幼稚的、空想的、不必要的或“不真实”的)问题中解脱出来,因而使人能够面对、处理,并把握生命中“真实”的问题。

  现在漫天的心灵鸡汤中,也有尝试描述这种状态的。只能通过不痛不痒的一些举例、启示来接近,远远没有前者的有力!

  所以,从探讨人的“最高境界”的角度来说,这本书和《大唐双龙传》颇有相似之处。洋洋洒洒63卷,黄易极力想要探寻的,还是人的最高境界。从寇仲的井中月,到宋缺的以刀入道,无不是对于最高境界的追逐。理解与否,看读者的悟性了。但马斯洛几句话就搞定了:

  当我们对照以“功能性之喜悦”的忘我之境,一个人在得以驾轻就熟地发挥功能之后所体验到的宁静,以及当一个人能力达到高峰,亦即所谓的能力得以发挥到极致之时所体验到的沉着稳健等,我们便会发现:满溢、松弛以及随着缺陷的满足而导致紧张消失的情况,至多只能称为是一种“安慰”。

  人类基本上是反应性的,即按照所谓“刺激——反应”公式来反应。对自我实现的人来说,行动的来源是出自内在,而不是由于反应。这种对外在世界和对它的期望与压力,无所依赖的情形,当然并不是指他与外在世界完全没有交往,或是完全不尊重外在世界的要求。而是说,在这种关系中,主要的决定因素在于自我实现者的愿望与计划,而不是在于环境的压迫。这就是我所谓的心理的自由。

  这样的人越发显得独立自主。控制他们的决定因素是内在的,而非社会的或环境的因素。他们主宰自己的内在本性,掌握自己的潜力、才干与才能,操控自己的创造冲动。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已经近乎于神了,因为拥有完美人格者具有和神类似的特质:

  大部分的神明都被认为没有需求或欲望,没有缺陷与匮乏,处在万物之中而自得其所。

  《马斯洛说完美人格》读后感(三):马斯洛说完美人格-人格的发展之缺陷和成长

  完美人格-人格的发展 作者马斯洛是一代心理学的巨匠,第三代心理学的创立者,此书是一本学术书,或者教课书,并且每个章节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或者逻辑,也没有一些案例让人参考,有些内容只能是一些探讨性的学术观点,它不是很适合作为普及类的读物,第1、2 章节以我目前的认知,稍微可以读懂一些。整理主要内容如下: 例如:请对于人类心理健康的需求,他定义了两种需求:基本需求和成长性需求 . 对于基本需求长期匮乏的特征,定义如下: 1.缺少了它便会导致疾病 2.有顶点,插曲式的 3.有了它便可防止疾病,恢复它便可治疗疾病。 4.在某些十分复杂的自由选择的情况下,被剥夺该需求之满足的人宁可先弥补它,而不是获得其他的满足。 5.它在健康的人身上显得不活跃、衰弱不振,或缺乏效用。 此外,它还具有两个主观上的特征,亦即有意或无意的渴求与向往,以及欠缺感或匮乏感。此种感觉一方面是针对失落之物,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其美好的滋味。 符合以上特征的需求,定义为匮乏型需求,和匮乏型需求对应的,就是成长性需求。书中说:没有一个人会怀疑我们需要 碘或者维生素,但需要提醒的是: 我们也需要爱,自尊,安全感,认同感,这些都属于人类情感的基本需求,也就是匮乏型需求。 一个人的成长,实际上是一个基本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一个健康的人的成长,实际上是一个基本需求获得满足而且不断“消失”的过程。所有没有拥有,何谈舍弃?

《马斯洛说完美人格》思维导图

  在 《无条件养育》 这本书中,谈到 对小孩的养育需要 的目标:“ 从我如何让孩子听我的话改变到 我的孩子需要什么??”从本书的基本需求的定义来看,实际上是在对儿童的基本需求进行满足,减少孩子的基本需求匮乏感。 在《情感依附》这本书中,强调在婴儿时期需要构建父母和子女的良好依附关系,实际上也是在强调对 儿童最基本需求: 安全感的满足。 除此以外,人类还有一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就是成长性需求。缺陷需求的满足,可以避免疾病,成长需求的满足,可以产生积极的健康。 在需求和恐惧章节,作者提出: 大部分心里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认识自我的恐惧-恐惧于认识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冲动,记忆,能力。 对认识自己的恐惧和对外在世界的恐惧,是相同性质的,平行并列,所以对自己诚实,是人类最高的努力。 认识自我的恐惧可以分为两种: 1)自卫性恐惧,是为了保护自尊。为了保护对自己的爱,自己的尊重。 所以任何足以导致轻视自己,或者是令我们感到自卑,软弱,低俗,邪恶,可耻的一切认知,都会是我们感到恐惧。这种恐惧实际上来源于我们对于安全的需求。 2)成长性恐惧:对认知的恐惧,对责任和义务的恐惧,例如《三体》中的逻辑,当他发现了 摧毁外部星球的秘密,这种因为天才的认知带来的 对人类责任和义务的恐惧,属于成长性恐惧。对认知的恐惧,还在于 知和行的关系,有些事情,知道了,按照我们的道德观,价值观,良知,就必须去做,处于对“行”的逃避,也会使我们对认知产生恐惧。 大师的书,含金量真是非常的高,一个章节的内容, 可以揭示了人类心理成长的终极奥秘,但是非常晦涩,智能看懂第一章节。没有勇气在往下阅读。

  《马斯洛说完美人格》读后感(四):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嘛

  作为一个重度微博使用者,我生活中知道的大多数八卦、新闻、趣闻都是通过微博,还记得几年前用微博时,不管认识不认识,大家的互动相对来说比较和谐,甚至在同一地点打开的人多多少少也会和谐的品评一下,我曾觉得这是个有趣的交流平台,当然现在也依旧这样觉得。

  可是现在我随手翻一下大V的微博下面,炸入眼帘的好多都是恶言恶语、毁谤、辱骂,甚至是咒骂,好像现在随便翻开一条转发量很大的微博,下面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评论内容都是带有伤害性的。

  随着《延禧攻略》的热播,其中反面太监袁春旺的饰演者遭到了网络暴力,关了评论;随着《香蜜沉沉烬如霜》的热播,男二也因戏份较多,受到了网友的质疑和毁谤。

  每次看到这些内容,点开那些恶意中伤的言论,不免会让人联想到,在这样一句话背后隐藏了怎样一个人呢。

  到底经历过什么,会让他们满溢着对生活的怒火、对美好的叱责、对看到别人痛苦而感到开心的快感。

  直到前几日,我看了《马斯洛说完美人格》这本书,我好像终于看懂了这些人,也看明白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这本书是一本很单纯的心理学著作,但其中运用到的哲学思想、管理学思想,使得很多学界相关学者纷纷前来观摩学习。整本书围绕着“自我实现”一说铺开来写,像很多外籍名著通有的问题一样,章节与章节之间看起来有点不相关,细碎的知识点很多,不太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国人常讲究逻辑,因为什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所以客观来讲,《马斯洛说完美人格》这本书,第一遍读时,不太明白到底在说什么;第二遍读,好像清晰了很多;第三遍读,写的真好!

  先介绍一个这本书的作者马斯洛,也许是童年凄惨的遭遇,给了他研究心理学的先天基础。他的父亲酗酒,对孩子们要求十分苛刻,他的母亲性格冷漠残酷暴躁,曾经当着马斯洛的面,将他心爱的小猫咪打死,这也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母亲离世时他都没有参加葬礼。

  也正是因为这样可怜的童年遭遇,是他沉迷到了书的海洋里,此时书是治愈他内心的良药。马斯洛几乎是凭着自己聪明的天赋和速效的自愈能力,开始了他自己的人生。

  转折从他有了自己的孩子开始,原本跟着老师研究行为心理学的他,通过观察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发现很多行为心里学的悖论,是的,研究的理论放在实际的成长中时,并不是那么回事儿!

  因此,马斯洛放弃了对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转而开始了自己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走上了“自我实现”理论的道路。

什么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60年代开始形成,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病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人本主义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和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则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所以人本质疑心理学的最终级别,就是找到你自己,就像尼采曾经说过的,“成为你自己“是一个道理。

需求与自我实现

  很多人知道马斯洛是因为听说过他的金字塔模型,这个模型将人的需求与成长结合起来,一个阶段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一个阶段的成长,也就是通过这个过程,人们做到了“自我实现”。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食物、水和睡眠以及性的需要都没有,他就无法成长到渴望安全需求的格局,他的生活被寻找果腹感占满、被寻找欲求占满。

  回到1942年,那个全国闹饥荒的时代,举家迁移,逃荒徐州,他们的脑子里还会想写一首诗,以此让自己感觉到价值么?他们会想着等到了徐州就可以慢慢成为一个商人,以此救济天下苍生么?连吃一口粮食都要用孩子、驴去换的年代,喜欢唱歌的人会妄想以后成为一个歌唱家么?

  也许在那个年代,他们唯一的成长目的是活下来,至于活成什么样,不在乎了。

  “自我实现“作为马斯洛理论的第七层,其余六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

  从我们出生啼哭开始,吃的第一口奶就是为了满足我们的生理需求,还没睁眼就知道钻在父母的怀里,是我们的安全需求;两三岁总喜欢去闹家人,让他们陪着我们一起玩,那是要满足我们爱与归属的需求;到了青春期,我们渴望与父母和平友善的沟通,那是我们的尊重需求;到了大学,老师们教育我们以后的人生是自己的了,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学会规划,这是我们的认知需求;我们终于成为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却还需要一些爱好帮助我们发现生活的美,这是我们的审美需求;最终,我们健康而善良,做着我们想做的事,并因此产出社会价值,我们做到了“自我实现”。

做你自己

  自我实现最终实现得是什么?不过是实现真正的自己罢了,找到了自己。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现在,可能都是认识了一小部分的自己,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知道自己习惯什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可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真正能带给社会的价值是什么。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找自己。

  如果一个家庭主妇不再羡慕别人灿烂的人生,喜欢孩子健康的成长,喜欢看到老公辛苦工作回家后有热饭热汤,她为这些由衷的感到开心和享受,她就是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因为她想做的就是她必须做的。这是一件多么幸运而幸福的事呢。

  其实,注意观察的人会发现,隔三差五总要有“想辞职”、“另类辞职信”这样的娱乐新闻上头条,内容不外乎是觉得自己与这份工作有诸多不和、与领导有诸多不和,却又没有辞职的勇气,其实,如果看过这本书的人,可能就会发现,这些纠结与吐槽的原因不在于害怕找不到自己,而是因为没了这份工作,可能连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没钱吃饭,谈何自我实现呢。

  但是如果有能力养活的起自己,为什么不去寻找自己呢。

清晰而勇敢,感受高峰体验

  其实心理学与人最大的意义,可能在于这门知识,可以让你看清楚曾经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的真相,当你看到时,就不会觉得曾经害怕和模糊的东西原来只是因为很简单的原因,这个过程让人成长,让人醍醐灌顶。越明白的人,越勇敢,无知的人,盲目而恐惧。

  自我实现的人,也不完全都会有高峰体验,这种体验类似于我们沉浸在一件自己很享受的事物中,发自内心的快乐、喜悦,并为此感到轻松而满足。

  而只有那些享受自己当下在做的事情的人,内心崇尚真理、相信善良、保有良知、诚实干净、喜欢美好的人,这些做到了自我实现的人,才能有机会体会到这样的快感。

  这样的快感也许来自于:

  我们终于看到了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