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失焦》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失焦》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1-06 02:23: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失焦》经典读后感有感

  《失焦》是一本由罗伯特·卡帕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7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焦》精选点评:

  ●这一版真的是…用谷歌翻译的吧

  ●卡帕是个赌徒,赌注是命。他没有相信那枚硬币,因为他知道一枚硬币不能决定命运,他决定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也正是因此而成为最伟大的战地摄影师。他的传记也揭示了一个真理,机会无处不在,但只给愿意去探索和有准备的人。他在西西里岛因为不会意大利语而用西班牙语跟老农聊天那段也让我想起了我的一段在马德里跟大巴司机用法语聊天的经历。

  ●印刷不好啊!卡帕自己的回忆形式的传记,只有二战时期欧洲战场的部分!

  ●翻译比较差。。。

  ●磨难是契机,也可以风清云淡。

  ●很萌

  ●似乎买错了版本,但还是看到了这个“敌侨”用亲身所见所闻为我们带来的二战史,从西班牙,到中国。从大西洋反潜,到英国邂逅粉红妮子,从阿尔及尔到西西里再到亚平宁半岛,再到加入突击部队抢滩诺曼底,到解放巴黎,到解围巴斯托捏,最后到莱比锡会师。他用镜头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战争,不一样的故事。书中很多场景读起来让自己感受到了战争的紧张,更多的还是战争带来的无情和残酷。他是一个之前从来没有跳伞经历和训练却敢于第一次尝试就从飞机上虽伞飘落,但却恐于陷入情网,战争结束了,他“新爱”的粉红妮子却随他人而去。也许这就是命运吧,布列松评价他是一个伟大的表演者,慷慨的为自己而战,快意的为他人而战,命运注定了他将死于荣誉的制高点。拍完他人生的最后一张照片,在战场上走到了终点...

  ●最崇敬的职业是战地摄影师,最厌恶的是娱乐小报摄影师

  ●关于欧洲战场。 写的不及唐 麦克林写的《不合理的行为》

  ●还行吧…比较散乱

  《失焦》读后感(一):这翻译得没法看。。。

  比徐振峰那本差得远了。徐的翻译简洁明了而口语化,符合卡帕的风格。这本。。呵呵。

  这tm的评论还太短了??

  我该说的我都说完了。

  豆瓣这设置和张炽恒的翻译风格很像啊,一定要弄得冗长,凑个字数。他们翻译是不是按字数收费的?

  《失焦》读后感(二):像少年冒险小说一样的自传

  真是超级帅!

  文笔也很幽默。

  但是实在太帅了!!且不说封面那张45度左脸艺术照,最帅的还是那张空降前穿着军装,带着头盔,邪叼着一根烟的照片。

  书皮上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拍的照片不够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

  书的内容大概就是怎么离得越来越近。

  即:超级魅力+超级lucky+超级胆量

  靠个人魅力+ucky搞定各种外交规限。

  跟突击队一起跳伞到敌区,挂在树上——活下来了

  跟大部队登陆诺曼底——还是活下来了

  又跳了一次伞,这次没挂在树上——当然活下来了

  跟空军炸敌区——还是活下来了

  跟老爹几个人开车去追部队被伏击——很遗憾没有拍到最伟大短篇小说作家死后第一张照片,还惹他生气,起码活下来了

  所以,这简直是一本冒险小说,看起来刺激,作者又很幽默,可读性还是非常强的。

  当然除了少年冒险,里面的感情戏也写得很好(不是戏?真的嘛?

  粉红妮子就不多说了,完全是电影剧情,相识不理不睬,千里送,漫长等待,见面却生病,企图千里送被当成女间谍,移情别恋,最后?好像没有结局,不过看到最后卡帕烦了她一天一夜,她终于动摇,说道:”我想吻你“,卡帕注意力却被报纸上的”欧战结束“吸引去了,心里想着再也没有必要早起,我就觉得妹子这不靠谱啊还是克里斯值得嫁啊。

  另外里面有一段插曲写得很感人,西班牙小伙子和他的诺维雅,注释里写佛朗哥独裁一直到1975年才结束,诺维雅还活着吗,还在等他吗?

  《失焦》读后感(三):执着地靠近去

  卡帕传值得5星推荐,只是这个版本我不是非常喜欢。虽然我没看过另一个版本的《卡帕传》,但我觉得这本的翻译并不流畅,很多地方显得很生硬。期待书最后卡帕的作品集里能收录些他在战场一线的照片,结果让我失望了。

  quot;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这句话我刚接触摄影时就听到了,虽然出自战地摄影师之口,却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摄影,我也把此奉为我摄影的指导纲领。书中对于卡帕跳伞冲向前线的描写实在是震撼而触动人心。的确,战地记者比起其他穿军装的人有更多的酒,更多的姑娘,更好的收入,更大的自由,他允许做懦夫而不被处死。但卡帕是个赌徒,他决定和E连一起参加第一波进攻。这就是伟大的卡帕。布列松评价他说"命运注定了他将死于荣誉的制高点。"能战死在沙场是这位战士的命运与荣誉。

  想想自己,我对摄影的热情又是什么样的呢?我自然无法跟卡帕的牺牲相比,但以此精神作为目标应该是每一个摄影人的自我修养吧。不管是无时不挂着相机的纪实狗还是冬天凌晨三点从帐篷里爬出来在捷信都被刮倒的大风里拍星空的风光狗,这样的执着是每一张大片或小品诞生的根源。

  向战争里牺牲的所有战士致敬,也向所有执着的摄影人致敬。

  《失焦》读后感(四):还原

  一向不喜欢看名人传记,原因是写出来的是作者眼里的人,甚至是大众期望、想象的人。看起来跟CCAV的专题报道一样恶心。

  但自传是个小小的例外。虽然作者难免对自己的人生故事有所修饰,但你至少得到了几乎等同于与之当面对谈的效果。

  这本书没有第三者对卡帕伟大、勇敢、高尚的名人式描述,却让你看到真实的人。

  卡帕参加了诺曼底登录,但他从海滩上乘登陆艇逃回来了。他放弃了跟上最后一波登陆艇返回海岸的机会。随船返回英国的晚上,他与第一波登陆唯一幸存的坦克兵捶着自己的胸脯,坚持说对方无可指责,自己才是懦夫。

  回到英国之后,被视为英雄的他谢绝了采访,因为“昨晚的情形我并没有忘怀”。

  卡帕是个懦夫吗?另外只有一个战地摄影记者被派往“奥哈马”海滩,没下过船,没碰到过海滩。

  卡帕是个英雄吗?“我把照相机高举过头顶,突然之间意识到,我这是在逃跑。我试着回去,但我无法面对海滩,我对自己说:‘我只是想到艇上去弄干我的手。’”

  卡帕经常被描述为“憎恨战争”的人,但几乎全书都在以调侃的笔调叙事,贪恋、追逐着各种拍摄精彩照片的机会。他只是一个喜欢猎奇的记者吗?

  “飞机都起飞了。我在指挥塔里等待了蛮长的六个小时,第一架返航的空中堡垒才出现在地平线上。他们越来越近,我们开始点数。早上出去的是一个24架的漂亮编队,现在,把空中的飞机都点过了,也只有17架”

  “我跑过去拍特写,他站在跑道中间,嚷道:‘这就是你等着要拍的么,摄影师?’我关上相机,赶往伦敦,连再见也没有说一声。

  去伦敦的火车上,口袋里装着那一卷卷成功曝光的胶片,我真恨我自己和我的职业。”

  ”我拍到了最后一个死去的士兵的照片。最后一天,一些最优秀的人死去了。但那些活着的人很快就会遗忘。“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比较真实的还原了一个人和他经历的那个时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