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38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1938读后感100字

2022-05-19 02:05: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38读后感100字

  《1938》是一本由Giles MacDonogh著作,Basic Book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16.99,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38》精选点评:

  ●难得一篇很少涉及爱情的文 我觉得更多的时候 在一起并不需要轰轰烈烈 只需要牵挂 活着便很好

  ●很、不、错!我要再重新看一遍<<<<这本书是为数不多的买了实体书的

  ●我最喜欢的作者之一,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

  ●是穿越,只是没有YY,没有浪漫言情,它直指还带着罗曼蒂克幻想的女生,让她们思考战争,思考人性,思考人的渺小与伟大。它是我的启蒙书。

  ●我的男二啊。。。好心痛。。。

  ●好看

  ●如果战败者能够书写历史

  ●双穿,还有一个越过种族 铺陈的战争场景真实又绝望,但总能开出调侃的花朵

  ●很棒的二战小说,Heinz是灵魂男主啊。

  ●很不错~

  《1938》读后感(一):记1938

  文笔略幼稚,不过早期文可以理解,从立意来说高过太多网文,我一直不爱看有关于近代历史的文,因为一直觉得就是几个国家打打打,中华人民无比苦逼的历程,太苦逼了,那是一个无论怎么品都带着苦味的年代,无论怎么看都灰暗的世界。是这篇文让我看到了那个灰暗年代也有人性的光辉闪烁,让我开始对二战那段历史感兴趣。不得不提另一篇文,《金山蝴蝶》,让我看到了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唐人街,以及排华法案,华人地位的地下,挣扎扎根的海外华工,突然对那个时代的世界开始感兴趣,于是又看来时间线差不多的1938,我觉得网文里应该多一些像这样的作者,把历史变的活色生香,好文就是有这样的功力,哪怕一个小角色也描写的仿佛刚刚从你眼前晃过,然后奔赴向他们的人生,仿佛那个时代真的有一个叫秦恬的女孩,一个叫淮真的女孩,她们在那段残酷又动荡的历史里努力又鲜活的活着,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的文

  《1938》读后感(二):说不清,也道不明

  看完了这本书,不知道为什么心理就是酸酸,一种很无力的感觉,即使最后的结局是比较圆满的,或者说,只有书中主角的ending是好的,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二战就是历史书上的一个名词,生在现在的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无情和残酷,这是非常幸运的事。但是在过去,二战的人真实得存在过,但是都已经埋藏在时间的洪流里,所留下的不过是世人的叹息。

  还清楚的记得高中老师教历史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 ,“希特勒可以

  说是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的一个主因,但是不可否认他绝对是一个伟

  大的演讲者。”本来淡淡的一句话,已经遗忘了,当看到罗桐就是因为这

  短短的几场演讲,而投入到了一个他已经知道结局的战争里面,我懂了,

  一个演讲当然撼动不了人的心,真正改变他的是坏境,一个在经历21世纪安稳的人回到了过去,真实地见证了德意志从一个废墟,在希特勒的带领下,慢慢地成为了足以让全国人都能够吃饱的强国,对,在饥饿面前,在生命面前,什么都不重要了,更何况是30年代的德国人民,对于希特勒,他们是无限的崇拜和跟随,即使到了头破血流,这就是他们的信仰,一个仿佛神的存在。而到底希特勒的错却是无可否认,即使到了现在,提起Nazi(纳税党),那个人不是嫌弃的表情。 对于他的过错与成就,已经有太多的评论了,但是,疯丢子用他的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这么从德国当时的军官所看到和所相信的,来给我们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面。

  当然,无可否认,创造就是创造,这本书本身就不是历史书,所以女主获得了她最后的等候还有幸福,无论真实与否都给我们带来了这场悲剧的战争里面的那一丝的甜蜜。然后,我觉得没看过的人,真的可以去看看,对于战争,这本书更多的是描绘了人性中的真实。

  《1938》读后感(三):所谓的人性

  用了两天看完了这本书,老实说,因为厌恶战争的种种无奈与残酷,我是从来不看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的任何读物的,会看这本书完全是因为追完了疯丢子的《同学两亿岁》、《生化!外星救援》和目前正在连载中的《颤抖吧!ET》,疯丢子的文章没有很严重的言情风,言情之类甚至可以说只是行文的点缀,这样看来实在更像起点文而不是晋江文。作为一个晋江资深霸王党,看多了那些以和平时代为背景的虐恋情深,男强女弱或玛丽苏或圣母或脑残或小白,对于这么一个坚持塑造坚强又明白强弱关系的女主的作者,又怎能不让人兴起阅读其作品的冲动呢?

  《战起1938》中没有金手指,没有万能女主,也没有玛丽苏,如果不是要以后人的眼光与当时者的眼光描写二战时期的欧洲,我想作者甚至不会安排群穿或主角穿越。作为男女主角而言,他们知道历史的结局,却在面对历史洪流时无能为力,既不能阻止希特勒的野心,也不能阻止身边朋友的误入歧途,他们惧怕历史,因为各自穿越的身份,女主角希望能在混乱的欧洲以中国人的身份明哲保身,而男主角明知侵略的可耻,但因为他身为德国人,经历了一战后凡尔赛条约下德国最苦难的生活,所以他更能够理解德国人向外扩张的欲望,在他眼里,德军的侵略、希特勒的极端都曾经给他以及他现在的同胞的生活带来改变,所以他愿意为德国而战,这是他两世身为军人的天职,而也正是因为他的过去,他明白为德国而战的结果不是成为战犯就是战死沙场,都不是好结果,但他仍然不愿意懦弱地逃避,而是迎头直面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样的男主角,又怎能不让人心生爱意,因敬佩与理解产生的爱意往往比一时的迷恋更为持久。

  与男主角征战沙场比起来,女主角似乎弱了一点,她有现代宅女的通性,懦弱而又愤青,狡黠而又忠诚、执拗而不失灵活,这样的女子生于乱世,总能因为进退有度与强烈的生存能力而比他人更多一些生存机会,这样善于在夹缝中求生的女子又怎能不让人心生向往呢,所以鬼畜如海因茨也能从她身上吸取阳光的能量,要知道,战后苏联的西伯利亚集中营为苏联经济的复苏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因此丧命的战俘却是以成千上万的数量让世界震惊,让苏联为之掩盖真相,而海因茨能在如此生存压力下熬完十年回到朋友们身边,这样的毅力实在是少见,也可从侧面看出行文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力量。

  记得少时读历史的时候,读得最好的是古代史,差不多的是中国近现代史,而最差的是世界近现代史,除了因为其记录的年代感十分强烈,几乎每件事情带来一个年份的记忆,实在是烦不甚烦,但是扪心自问,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因为地域的原因,因为种族的原因,我们总是更为关心自身种族的兴亡,却对其他种族的兴亡大事漠不关心。德国对犹太人的驱赶屠杀就是那几个数字与集中营的名字,我们也因此而理直气壮的对所有德国人都表示鄙视,可是,不熟悉历史的我们从来没发现,在欧洲,反犹的远不止德国人,而厌恶战争的也有德国人,也许因为他们更为坚持信念,所以德国人在从狂热的个人崇拜中清醒过来后,对个人崇拜所带来的那些屠杀与暴行也更为深恶痛绝,他们是一个骄傲的民族,也是一个敢作敢当的民族,他们会轻易走上极端,但是一旦幡然醒悟,没有人能比他们更能自我反省与清算,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战后不用所谓同盟国的教导,德国人自己就开始清算纳粹,以致纳粹在自己的国家都犹如过街老鼠,再没有兴风作浪的能力了。反观我们的邻国,虽然看过萤火虫之墓,对战争时期日本平民多有同情,但是,又有谁来同情我们经历了八年抗战的困难的同胞与祖国,而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个卑鄙无耻具有绝对兽性的民族竟然没有彻底反省的能力,竟然还在今天不断地为自己曾经的兽行辩解甚至洗白,是什么样的原因致使他们能够如此厚颜无耻?当年读历史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曾经说过,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利益熏心的美国故意不在日本进行彻底的改造,另一个原因就涉及到其民族本身的思想了,说出来有种族歧视的嫌疑。我深以为然也!

  《1938》读后感(四):还好,它出书了,我挣扎着爬起来...

  我和这本书的孽缘是这样的。

  昨天晚上,北京时间十二点,睡不着,死性不改的我又拿起了手机。

  百无聊赖地在橘子评书里翻啊翻啊,看到一篇强推,于是,又,手贱了。。。

  知道明天一大早我妈就要把我拖起来的,本想着也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好吧,其实我心知肚明自己只会看着看着就天亮了。。。),就无视它900多的KB的大小,看了起来。

  然后!!!!!平常最多熬到四点钟的我,看着四点钟过去了!五点钟过去了!天亮了!六点钟过去了!六点半过去了!手机没电嘟嘟叫了!我妈起床了!

  啊啊啊啊!!!!!

  没办法,故技重施,等我爸妈都走了,再溜回床上睡回笼觉。

  然后,十点钟醒了一次。呃,果断继续睡。

  突然,听到了开门的声音!我吓得啊~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做运动状。。。

  还是被发现了,只好交代我是在十点钟时偷偷眯了一下就睡着了。。。撒谎的最高境界就是半真半假啊!还好我爸信了,也还好是他回来了。要是我妈回来我就死无全尸了。。。

  呃,啰里八嗦说了这么多,跟这本书一毛钱关系也没有是不是?好吧,我只是想说明它有多么吸引人,和,它很长。。。

  唯一的遗憾就是男主到后面不出彩了,男二却让人印象深刻,心神往之啊~~

  貌似很多筒子都有这个感觉,但是作者大大还是狠心没有让男二上位呜呜呜。。。

  除了这个,我觉得这本书哪里都好啊~

  我词穷了,我无耻地贴个书评来让大家看看算了,就是橘园的那篇。

  强推《战起1938》作者:疯丢子(穿越到二战德国战场的中国女孩能做些什么—最近一年来最值得一看的穿越文)

  文案:

  梦醒1938,黑暗年代开始的地方

  战争,生存

  投奔谁,遇到谁,离开谁,失去谁

  我欲归,归处狼烟四起

  我欲留,此地战火纷飞

  辗转经年,忽然发现

  在这个年代,最安全的地方,不是北极,而是在你身边

  “如果有一天,我的生命忽然终结,我不希望再次醒来时,面对的依然是庸碌的人生。”

  总觉得穿越文写到头了,看来看去就那么几种题材,而这篇二战角度的文终于让我眼前一亮,一口气通宵看完。

  女主为典型宅女,对二战也只有平均高考后的模糊认识,但经历了二战前后这几十年,从幼稚逐渐成熟,从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疏离到融入时代洪流主动承担责任,思想意识的融入到实际行为的转变,因为有了各色人物场面背景烘托,有了男主男配的影响,让一切都顺理成章了,不会突兀的圣母,也没有简单得愤青。

  丢疯子童鞋认真地写作态度也十分令人敬佩,是否严谨不敢说(我自己对那段时期就很模糊),应该是几乎把二战的电影全看了吧,能百度的也全搜,那时代的歌曲笔记神马滴,在小白文充斥的天下太难得了。看了这文后,让对战争从来不感冒的我都极有兴趣详细了解下那时候的故事。

  作者的文笔实在太好,只好直接copy原文:

  “德国,波兰,法国,匈牙利,波兰,白俄罗斯,然后再回来,好大一圈,好长的一圈。

  谁能想象这是一个宅女在二战期间的足迹,她认识了太多的人,看到了太多的事,悲伤,难过,喜悦,惊讶,从波兰的国歌到华沙的犹太人隔离区,从德国档案馆到南京大屠杀图片,从失落的马其诺防线到陷落的巴黎,从附庸德国的匈牙利到灾难深重的集中营,紧接着路过德国失败的起点布列斯特要塞,到达最终城市明斯克。

  她遇到了太多的人,每一个都有清晰的脸,每一个都有故事,每一个都有无奈,她受过伤,挨过打,也被爱过,被保护过,她得到了奥古斯汀,得到了罗桐,还有……那个党卫军的吻。

  这是一个怎样的旅程,每一幕刻骨铭心,好像每天都在心中翻来覆去,又让她在听到结束的那一刻倏然远去,仿佛一切都只是梦而已。”

  还有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共享之:

  “是几个枭雄掀起了这个时代的波澜,能够平复波澜的也只有这些逢时而生的枭雄而已,什么穿越什么金手指,没有这别样的气魄和胆略,就算是把这个时代钻研透彻的历史学家穿回来,身兼十八般武艺七十二变还能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也无法改变什么,顶多被枭雄们当工具使唤。

  和平时代穿回来的人,本性已经成了被磨平的石头,像奥古这样迎头痛击已经很牛逼了,要想去改变什么……不到了亲身体会,是无法理解了,因为,一切都是大势所趋,在这个时代下,无论是疯狂是悲伤还是灭绝人性,都因为这个时代而变得合理,一个穿越人没法把对这个时代来说合理的事情变成不合理。”

  看了番外后再一次被海因茨戳中泪点了,推荐一首歌,是作者亲自填的词。很好听~是翻唱,但比原创还好听很多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1938读后感1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