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什么是政治哲学》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什么是政治哲学》的读后感大全

2020-11-07 03:21: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什么是政治哲学》的读后感大全

  《什么是政治哲学》是一本由【美】列奥·施特劳斯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什么是政治哲学》精选点评:

  ●「古典哲学的优越之处不在于它没有问题,而在于它永远注意到那些永恒问题,尤其是理性永远难解的特性。」P.S. 真难读啊…

  ●感觉前面几篇文章比较重要。只有在最佳政体里,好人与好公民才能完全统一。

  ●没有找到中文版,读了英文 政概: 第一章1-6页

  ●除了了解政治事物的本性,探索正当的、最佳的政治制度之外,政治哲学的古典解决方案或许还能让人不至于被属己之物冲昏头脑。事实上,与现代观点坚定地捍卫“意见”不同,古典方案再次重申了苏格拉底式的“无知”。与此同时,施特劳斯认为(以阐述里茨勒的方式表达),经济-技术也已经让现代人骄傲得近乎无知——无论是民族主义的还是世界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苏格拉底洞见了两种“无知”,我们则是真的一无所知。

  ●施特劳斯给出了道路。

  ●缓慢而粗略地读完了……虽然大部分内容我都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相关书籍的阅读而读不太懂,但是也看得出来施特劳斯的态度和水平了……以后有时间有需要的时候,水平提高了之后会再次细读这本书的

  ●读了前三篇文章及附录。

  ●4.5

  ●施特劳斯的书虽然政治不正确,但确实也能给人很大的启发。施特劳斯着重揭示了政治生活中哲人与城邦、群众之间的张力,将这一问题放到了政治哲学的中心位置。这个问题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施特劳斯的描述是基本正确的。虽然施特劳斯及其弟子倾向于一条精英主义的道路,但有识之士依然可以针对此采取一种平民主义的解决办法。

  ●读了前面几篇。

  《什么是政治哲学》读后感(一):哲学兴,甘阳王

  斯特劳斯的政治哲学目的是建立一个道德理想国,政治哲学只是过渡时期,因为德性高于自由,而民众”好德不如好色”,政治成为多数无知者的“民主游戏”,柏拉图鉴于苏格拉底之死,用政治哲学代替哲学来劝导公民,所以政治哲学是用政治讲哲学,而目的是引导政治家过哲学生活,古典的哲学的最高体现就是哲学生活。由此可知为什么斯特劳斯在美国部分政治家受欢迎,哪怕这些政治家并非好德如好色,但至少要做出好德的样子,至于这些政治家是不是真的向往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我辈无知矣

  《什么是政治哲学》读后感(二):Strauss,《什么是政治哲学》第一篇摘要

  【按语:施特劳斯将政治哲学与哲学同等定义:哲学是对真理的探求,而政治哲学则是对政治事物本性的探求。探求即以真理取代意见的尝试。对哲学的这种姿态式的怀疑论定义是成问题的;而将政治哲学与哲学做并列的定义也是成问题的;并将政治哲学与政治神学或启示割裂也是成问题。哲学完全可以最深邃地以某种观念呈现出来(如康德的批判体系、尼采的权力意志论、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甚至某种宗教色彩的观念),相应的政治理解则取决于哲学体系或作为外围理论与之相关。施特劳斯既对启示缺乏本真的认信,又始终沉溺在对政治思想文献的梳理中,其思想自然具有一种政治事物的油腻或圆滑。虽然这不妨碍他作为古典博学者能做出精彩的、有洞察力的如诗诠释(如他对现代性的三次浪潮的诠释),但施特劳斯确实缺乏大哲的那种瞥见深渊的高度:那种哪怕携带着致命创伤,却带给人类至深至高的本真思想的高度。他本质上是个古典学者。只读了第一篇“什么是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的问题

  “如果人们把获得有关好的生活、好的社会的知识作为他们明确的目标,政治哲学就出现了。…政治哲学的主题是人类的各种伟大目标:自由以及政府或帝国——这些目标能够提升所有人超越他们可怜的自我.。政治哲学是与政治生活、非哲学生活和人类生活最近的一个哲学分支。”【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李世祥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页2,下同】而Strauss将哲学理解为对整全(the whole)知识的探求,是一种尝试,意味着“探求有关神、世界和人的知识——或者不如说,意味着对万物本性的探求。万事万物的本性的总体就是‘整全’。”【2】哲学并不拥有真理,而是探求真理,这是一种故作姿态的怀疑论嘛。“政治哲学是用关于政治事物本性的知识取代关于政治事物本性的意见的尝试。”【3】“政治哲人主要对真理感兴趣。”【4】

  政治哲学区别于政治神学(启示为基础)。

  政治哲学区别于政治科学。“科学和历史,现代世界的两大力量,最终成功地毁灭了政治哲学存在的可能性本身。”【9】社会科学实证主义的问题:没有价值判断不能研究重要的社会现象;价值冲突在本质上用人类理性是无法解决的这种讲法未曾得到证明;贬低前科学知识是没有道理的;实证主义必然转化为历史主义:抛弃事实与价值的区分;否认现代科学的权威性;拒绝历史进程的进步性;否认进化论。“历史主义认定社会和人类思想本质上的历史的特性,从而拒斥好社会的问题。”【18】而其最极端的代表海德格尔1933年屈服。

  2.古典方案

  lato和Aristotle的古典政治哲学。Natural特性,非传统的。最卓越的政治作品《法义》篇:饮酒让人大胆;从诉诸古老转向诉诸自然。“政制意味着那种整全。…最佳政制的问题引导着古典政治哲学。…最佳政制存在的特有方式其终极原因在于人的双重本性,在于人是居间存在者这个事实:人介于兽与神之间。”【25】

  古典政治哲学遭遇的反对:反民主;基于古典宇宙论。“古典派反对民主制是因为他们认为,人类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目的不是自由而是德性。”【27】

  3.现代解决方案

  马基雅维利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者,他批判古典,“在这种[古典的]政治方案中存在着某种粮本错误,因为其最终目标是一种乌托邦,是对最佳政制的描述,而实现这种最佳政制的可能性极小。”【32】马基雅维利的激情是荣誉。“为使正当或可欲的社会秩序有可能——即使不是确定的话——实现,或者说,为了征服机运,人们必须降低标准;人们必须使重点从道德品质转向制度。”【38】霍布斯:自然正当应该源于基本的需要和冲动。其教诲的核心是权力;洛克则使“自我保存的欲望就变成对财富和获取的欲望。”【40】

  卢梭开启第二次浪潮。“首先在于从现代世界回归前现代的思想方式。”【41】康德和黑格尔,回到前现代,其结果是导致更加彻底的现代性。卢梭从霍布斯方案的角度解释古典城邦。使得诉诸自然法多余,“公意不会犯错。”【42】人性的概念被掏空,“卢梭被迫要求自然状态称为社会性的人的目标。”【43】生存感。

  尼采开启了现代性的第三次浪潮。“创造者是些伟大的个体…生存的根本体验不再是极乐的体验,而是对苦难、空虚和深渊的体验。”【45】

  《什么是政治哲学》读后感(三):《什么是政治哲学》笔记

  [美]施特劳斯 著.李世祥 等译.什么是政治哲学[M].华夏出版社.2011

什么是政治哲学?

  一、 政治哲学问题

  1.政治哲学是一种尝试,旨在真正了解政治事物的本性以及正当的或好的统治秩序

  2.与一般的政治思想、政治观念不同 3 政治思想对知识和意见的差别漠不关心,一种坚定持有的确信 4;也区别于政治神学,其以神的启示为基础的政治教诲,但政治哲学限于人类头脑独立能触及;与政治科学,其认为对政治事物的探讨要受自然科学模式的引导,只进行经验性和实验性研究 5

  3.只有当此时此地Here and Now不再是参考的核心,才会出现哲学的研究路径approach 7

  4.驳value-free

  (1)实证拒绝价值偏好,但真理也是价值偏好(就优先性而言),不做价值判断就不可能研究一切重要的社会现象。 10-12

  (2)其基础:不同价值或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在本质上用人类理性是无法解决的。这就导致了倾向于就对错或好坏做不负责任的论断。

  (3)相信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最高形式,这就暗含着对前科学知识的贬低。 14-15

  (4)实证主义必然将自身转化为历史主义。主张的跨文化研究和去西方性,仍然是用院子现代西方社会的概念图式来解释其他文化。 17

  (5)总结:人无法抛开好社会的问题,人无法通过听从历史或任何其他不同于他自身的理性的力量来摆脱回答这一问题的责任。

  二、 古典解决方案

  1.古典哲人用一种清新而直接的目光看待政治事物,这种情形和直接始终无与伦比。 19

  2.柏拉图把哲学比做疯狂,思想要的不是节制,是无畏,但节制是一种控制哲人言辞的德性 23

  3.《法义》告诉我们的就是苏格拉底到克里特后的所作所为:他将为克里特带来雅典的祝福、雅典的法律、雅典的制度、宴饮和哲学。 24

  4.统治群体的特性取决于整个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取决于politeia——政治regime,法律的起因是政制。政制是秩序、形式,它赋予社会其特性,是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作为共同生活的生活的形式。我们今天习惯用支离破碎的方式去看待,我们可以试着阐明一个简单一元的思想,它就表达在politeia一词本身中:生活是指向某个目的的活动;社会生活是一种指向某个只有社会才能追求的目的的活动;但为了追求作为其全面目标的一个特定目标,必须要以一种与那一目标相符的方式来组织、安排、建构和组成社会。在相互冲突的政制中,最佳政制的问题引导着古典政治哲学。

  5.最佳政制的实现取决于自然倾向于彼此分离的各种事物的汇聚与巧合,因此其落实取决于机运25,最佳政制虽优于所有的实际政制却缺乏现实性——其终极原因在于人的双重本性,是人是居间存在者in between being这个事实:人介于兽与神之间。 26

  6.古典哲学遭受的反对:古典派反民主。这体现在《王制》第八卷,因为民主制的原则是自由,但柏拉图不仅关注哲学的可能,还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秩序,人类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目的不是自由而是德性。自由作为目标是含混的,因为它既是作恶的自由也是行善的自由,德性通常只有通过教育才会出现。 27

  三、 现代解决方案

  1.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者是马基雅维利。31 他是一个渎神的大师,但我们更强烈感到的不是其渎神的魅力和优雅而是其震撼性的特点。他对道德的批判等同于他对古典政治哲学的批判。他有意识地降低了社会行动的标准,使其更有可能实现。 32为了征服机运,人们必须降低标准;人们必须使重点从道德品质转向制度。 38

  2.如果人天生就不受命追求德性或完美,如果人没有自然的目的,人就能够为自己设定几乎任何他渴望的目的:人几乎具备无限的可塑性。 33

  3.马基雅维利不仅改变了政治教诲的实质,也彻底改变了其模式。其实质可以说是关于全新君主的全新教诲,在社会的基础乃至结构中不道德的本质的固有性 essential inherence。关于先知,他说,所有武装的先知都取胜了,如摩西,所有没有武装的先知都失败了,如耶稣。 35

  4.有一个人时马基雅维利的方案更加缓和,他就是霍布斯,他是一位诚实直白的英格兰人(福尔摩斯),他缺少其导师精致的意大利手法(莫里亚蒂)。其自然状态就是为了反驳马基雅维利的根本主张,正义不仅是社会的作品,而且还存在着以后总自然正当 natural right。自我保存的欲望,或者说对暴死的恐惧,站在公民社会摇篮里的不是荣誉——或骄傲——的光辉和魅力,而是害怕死亡所造成的恐惧;文明的奠基者不是英雄们(即使是弑兄和乱伦式的英雄)而是赤裸裸颤抖着的可怜恶魔们。 39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教诲的核心是荣誉,霍布斯的核心则是权力,权力远远比荣誉更加实用。权力远不是一种高尚或邪恶的追求目标,它是一种冰冷的客观必然性的要求或表达。道德上是中立的,弥漫着衰老的气息。

  5.使马基雅维利更加缓和的工作是洛克的工作,人的自我保存首先需要的是食物,宽泛地说就是财富,而不是枪。因此自我保存的欲望局变成了对财富和获取acquisition的欲望,自我保存的权利就变成了无限制获取的权利。霍布斯的政治教诲有一定的诗意品质,洛克的教诲则是散文版。 40

  6.霍布斯和洛克的自然法仍然是实定法positive law,从诉诸实定法转向诉诸自然法仍有可能。卢梭认为一个根据自然法妥当建构的公民社会将自动产生实定法。他表述为:公意——一个社会的意志——不会犯错;公意——某类社会内在的意志——取代了超验的自然正当。卢梭把我们引向更深的困境,如果正义的最终标准变成公意,食人族同其对立面同样正当。 42

政治哲学与历史

  1. 政治哲学不是一门历史学科。无论历史知识多重要,他们只是政治哲学的预备与辅助。47

  2. 如果政治哲学“体系间的无政府状态”能说明什么问题,那将是我们对于最重要的问题依然一无所知,这说明了哲学的必要性。52

注意一种被遗忘的写作艺术

  1. 必须尊重社会的意见

  2. 区分作为真实教诲的隐微教诲和有益社会的显白教诲 215

  《什么是政治哲学》读后感(四):Strauss《What is Political Philosophy?》读书笔记

  英文标注参考Leo Strauss:What is Politic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p9-55.

  提要:opinion与knowledge之间的区分,political philosophy是一场用knowledge取代opinion的运动;古典派中关于the common good的强调;实证主义、韦伯强调“价值中立”;马基雅维利开启现代性的浪潮,强调荣誉,驯服机运;卢梭是“孤独的梦想者”;尼采是“孤独的创造者”。

  【政治哲学问题】

  “所有政治行动的目标不是保守就是变革”(p1),意在寻求“更好”(better)或避免“更糟”(worse),更好或更糟就隐含着关于“善”(the good)的思考;“对善的意识”(the awareness of the good)具有“意见”(opinion)的特点,它已经不再受到质疑,但经过“反思”(reflection),他又被证明是可疑的;由此我们能够质疑对善的“意识”,由于我们能够质疑“对善的意识”这一事实,指向了一种关于善的、不再是意见而是知识(knowledge)的思想。所有的政治行动拥有了明确的“指向性”;当这种指向性作为人们的明确目标时,政治哲学就出现了。

  政治哲学是“哲学”的组成部分,在“政治哲学”这一术语中,“哲学”表示一种“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既追根究底又包罗万象”(p2,a treatment which both goes to the roots and is comprehensive);“探求(quest for)智慧的哲学是对普遍知识的探求,对整全(the whole)知识的探求”(p2),虽然不拥有对整全的“知识”,但在哲学出现以前,我们就有了有关整全的“意见”,而哲学“是用有关整全的知识取代有关整全的意见的尝试”(p2);整全又可以称为“万物”(all things)——探求有关神、世界和人的知识,对万物本性(natures)的知识的探求;哲学不拥有真理,而是探求真理,哲人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洞察到我们对最重要事物的无知促使他倾尽全力去获取知识”(p3);“哲学决不会超出商讨或争论的阶段,决不会达到决策的阶段”(p3)。

  trauss对政治哲学做了“哲学”式的理解:“政治哲学是用关于政治事物本身的知识取代关于政治事物本性的意见的尝试”(p3),政治事物不是中立的, 要做健全的判断就得知道“真正的标准”、知道“真实面目”。

  相关术语的梳理:

  政治哲学不同于政治思想(political thoughts):“所有的政治哲学都是政治思想,但并非所有的政治思想都是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对意见与知识的差别漠不关心”(p3-4);并且,政治哲学意识到了“确信”(conviction)或信仰(belief)与知识之间的根本区别。

  政治哲学不同与政治神学(political theology):“我们将政治神学理解为以神的启示(divine revelation)为基础的政治教诲。政治哲学则限于人类头脑独力能够触及的事物”(p5,Political philosophy is limited to what is accessible to the unassisted human mind.)

  政治哲学不同于社会哲学(social philosophy):两者的主题相同,但视角不同:“政治哲学依赖的前提是,政治关联——一个人的祖国或民族——是最全面最权威的关联,而社会哲学却把政治关联看作一个更大整体(它将之命名为“社会”)的一部分”(p5)。

  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political science)也有区别。

  “政治生活的实质由政治知识与政治意见的混合所引导。因此,所有政治生活都伴随着用政治知识取代政治意见的努力”(p6);在动态的大社会,政治知识更难获得但会更快过时(it becomes obsolete more rapidly);最后,Strauss宣称,“只有当此时此地(Here and Now)不再是参考的中心,才会出现一种对政治的哲学的成科学的研究途径(approach)”(p7)。

  对政治事物的“知识”暗含有关“政治事物之本性”的各种假设,这些假设不仅事关特定的政治形势(political situation),而且事关政治生活或者说人类生活本身;这些假设具有“意见”的特征,“只有当这些假设作为主题经受了连贯的批评性分析(critical and coherent analysis),才会出现一种对政治的哲学的或科学的研究途径”(p8)。

  政治知识的认知状态与牧人、厨师等所掌握的知识的认知状态并无不同,但后者的最终目标足够清楚,而政治家的目标“共同善”(the common good)是有争议的,这是由于其包罗万象(comprehensive)的特征;起初政治哲学等同于政治科学,后来政治哲学被切成碎片;哲学和科学有了区分,并且“还在非哲学的政治科学(non-philosophic political science)和非科学的政治哲学(non-scientific political philosophy)之间作出区分”(p9);现代世界的两大力量——科学与历史,毁灭了政治哲学存在的可能性本身。

  把政治哲学斥为“非科学”是现今实证主义的特征;实证主义违背了孔德的初衷,但有一点共同:“主张现代科学是知识的最高形式,这恰恰是因为,现代科学的目标不再像神学和形而上学那样是关于为什么(why)的绝对知识,而是关于如何做(how)的相对知识”(p9);孔德原初希望“以现代自然科学为模式的社会科学将能够克服现代社会的智识混乱”(p9),但后来的实证主义区别了事实与价值,并且宣称彻底避免价值判断,“它在善与恶的冲突中保持中立”(p10),道德迟钝成了科学分析的必要条件,这种状态是虚无主义,它宣称用“真理”来对抗“偏好”,“但依照社会科学家的原则,真理并不是一种必须要选择的价值;人们既可以选择它也可以拒绝它”(p10),而实际上,科学家作为科学家已经选择了真理,“我们发现社会科学家们非常焦虑地要‘推销’社会科学”(p10),想要证明社会科学的“必要性”,他们的证明是:无论目标是什么,我们必须知道用什么手段对于我们的目标是可行的,这是社会科学的唯一职能;因有必要性社会科学是一种“价值”,但疑问在于是否还有其他事物也必定是价值,他不知道,“仅仅是相信对真理的探求是好的——中:其他人有同样权利可以相信探求真理是坏的”(p11);他要么对高贵的目标与不高贵的目标之间作区分要么不作区分,若是作了区分(此时实际上做了价值判断,避免了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他会说各种同样高贵的目标或理想之间相互冲突、不相容,这样一来对高贵者而言就不存在“必然性”——去优先选择真理而非其他理想(社会科学本身的必然性就不存在);他的根本观点在于价值判断不必要,他宣称追求真理同追求安全、收入一样正当,这样一来社会科学不过是“一种准备卖个最高价儿的技巧”(p11),这陷入了困境,导致了“特拉叙马霍斯”(Thrasymachus)的败北及苏格拉底对他的驯服。

  社会科学家宣称正直和追求真理是既可选择又可反对的“权利”,但其实他的内心或头脑不以为然(他们早已选择了真理和正直);“他的意思并不是他被自己反对的选项所打动,或者说他的内心或头脑受本身同样有吸引力的两个选项的相互撕扯”(p12);在此Strauss似乎将实证主义的论调与虚无主义区分开来了:其“伦理中立”绝不是通向虚无主义,它不过是“没有头脑和粗俗的一种托辞:通过说民主制和真理是价值,社会科学家实际上在说,一个人不必非要思考这些事物为什么好,他可以同任何其他人一样,屈从于他所在的社会采纳和尊重的价值”(p12)。

  对实证主义的反驳:

  1. 不做价值判断就不可能研究一切重要的社会现象;

  2. 拒绝价值判断的人的是认为“不同价值或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在本质上用人类理性是无法解决的”(p14),“价值判断并不服从于理性控制,这种信念鼓励人们倾向于就对错或好坏做不负责任的论断”(p15),但许多这类冲突恰恰因为人们对各种价值的一致意见本身而产生。

  3. 现代科学对前科学知识(pre-scientific knowledge)的贬低。而Strauss认为“社会科学中的所有研究都预设,社会科学的信徒能将人类与其他物种区分开”(p15),这一“前科学知识”仍然保留着最初的状态,不承认此知识现代科学将缺少知识的特性。

  4. 实证主义必然将自身转化为历史主义。“他们就一定会认为,体现于一种特定社会科学的各种价值,取决于这种社会科学所从属的社会,也就是取决于历史”(p18);这导致了社会科学的“相对化”。但历史主义与实证主义有不同:抛弃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区分;否认现代科学的权威特性;拒绝把历史进程看作是进步性的;否认进化论者的论题的切题性。“历史主义认定社会和人类思想本质上的历史的特性,从而拒斥好社会的问题,也就是说拒斥唯一的好社会(the good society)的问题”(p18);好社会至多不过是“命运神秘分配”的结果;他蔑视永久事物(permanencies),它不能用来作为区分命运的好的分配和坏的分配的标准;最终Strauss还是诉诸人类自身的理性力量来驳斥历史主义对历史的听从。

  【古典解决方案】

  古典政治哲学之前尚不存在一种政治哲学传统,因此它是“非传统的”(non-traditional);Strauss描述了古典政治哲学的特征:“摆脱了所有的狂热主义,因为它知道邪恶无法根除,因此人对政治的期望必须适度。激励着政治哲学的精神可以称为宁静或崇高的清醒”(p20,It is free from all fanaticism because it knows that evil cannot be eradicated and therefore that one’s expectations from politics must be moderate. The spirit which animates it may be described as serenity or sublime sobriety.)

  此后的政治思想发生了偏离,以“从抽象到具体的运动”代替了“从意见到知识”,“它把抽象作为自己的起点,人们最终抵达的具体根本不是真正的具体,仍是一种抽象”(p20)。

  最卓越的政治作品《法义》篇:饮酒让人大胆;从诉诸古老转向诉诸自然。

  强调了regime的关键性:法律的起因是政制,因此“政治哲学的指导性主题是政制,而不是法律”(p25);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是作为共同生活的生活的形式(form)”(p25);“最佳政制的实现取决于自然倾向于彼此分离的各种事物的汇聚与巧合”(p25),所以取决于“机运”(chance);最佳政制存在的方式缺乏现实性,原因在于人的双重本性,人是居间存在者(in-between being),人介于兽与神之间。

  “好公民”一词的含混性可以体现最佳政制的实践意义:亚氏在《雅典政制》(Constitution of Athens)中认为好公民=为国家服务得好的人,不论政体,就是爱国者;在《政治学》(Politics)中,亚氏认为好公民取决于政制;“属己”(one’s own)与善(the good)之间存在张力,在政治中的表现是“祖国与政制之间的关系”,“祖国或民族是质料,而政制是形式”(p26),古典派的观点是形式比质料有更高的尊严;古典政治哲学遭到两种反对意见:古典政治哲学反民主;古典政治哲学基于古典自然哲学或古典宇宙论,现代自然科学的成功业已证明这一基础不真实;然而古典政治哲学并未对民主的优势视而不见,在民主制的原则就是“自由”这一方面它就是“最佳政制”,古典派反对民主制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生活的目标应该是“德性”(virtue)而非自由;德性需要“教育”,进而需要“闲暇”,进而需要“财富”,但由于存在“自然匮乏”,“民主制或多数人统治就是由未受教育者来治理”(p28),“如果人们不需要教育就能严格遵行德性,这一古典论证就不会那么有说服力”(p28),古典派的观点的关键在于认为教育是通往德性的必由之路;由于现代稀缺经济已经让位于富足经济,“技术从道德和政治的控制中获得了解放……古典派与我们对民主制的态度的差异只在于对技术的德性(virtues of technology)的不同评价”(p28)。

  【现代解决方案】

  现代政治哲学指责古典政治哲学“不现实”(unrealistic);马基雅维利对宗教的批判并非首创,异教哲人早有如此,原创性在于他是一个“渎神的大师”;马基雅维利认为古典方案的最终目标是一种乌托邦,“实现这种最佳政制的可能极小”(p32),所以要重新定位目标、较低标准,机运将得到征服;马认为不可能通过教育来获得德性,罗马的建城者是一个“弑兄者”(fratricide),“只有在一个不是由道德创造的背景下,道德才成为可能”(p32),道德不能创造自身;,道德又不道德奠基;Strauss反驳说,人虽然不能从德性的角度出发定义共同善,但“必须从共同善的角度定义德性”;马基雅维利认为虽然人天性恶,但具有“可塑性”,必要强迫人变好:通过对荣誉的渴望这种激情;渴望荣誉就是渴望新君主;“对荣誉的渴望是好与坏的连接点。它使从坏到好的转变得以可能”(p34);马基雅维利是“非武装的先知”(unarmed prophets),是耶稣一类而非摩西,他们通过“宣传”死后获胜;在马基雅维利之前没有人相信真正的政治教诲是或可能是关于未来的政治教诲,“马基雅维利是第一位想通过发动一场战役、一场宣传战役来迫使机运就范、控制未来的哲人”(p37);为了征服机运,必须降低标准,从道德品质转向制度;与罗马风格的共和主义相关;与17世界的新自然科学有血缘关系,都强调“拷问自然”(torturing nature),如自然科学中的“有控制的试验”。

  马基雅维利的方案令人方案,所以必须加以修正,霍布斯肩负起了这个任务;霍布斯是福尔摩斯,马基雅维利就是莫里亚蒂;霍布斯对待正义更严肃;一方面反对马基雅维利:正义不仅是“社会”的作品,还存在“自然正当”(natural right);另一方面他接受马基雅维利的观点认为传统哲学的目标太高;因此,“他要求自然正当应源自开端:基本的需要或冲动在大部分时间里对所有人起有效的决定作用”(p39),是对暴死的恐惧;他缓和了马基雅维利,魔鬼般的面目消失了:“文明的奠基者不是英雄们而是赤裸裸颤抖着的可怜恶魔们”(p39);霍布斯渴望一张舒适的沙发,“那一荣誉没有让位于正义或人的卓越,而是让给了对实实在在的舒适和务实平淡的享乐主义的关注”(p40);马基雅维利的核心是“荣誉”,而霍布斯是“权力”(power),是一种冰冷的客观必然性,“‘权力政治’保护体面平淡的享乐主义和没有崇高微妙色彩的清醒,并使之得以可能——这就是霍布斯对马基雅维利的修正的意义”(p40)。

  更加缓和的版本是洛克:自我保存首先需要食物、财富,“自我保存的欲望就变成对财富和获取的欲望,自我保存的权利就变成无限制获取的权利”(p41);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因而无需流血就可以使得所有人运气改善;孟德斯鸠支持英格兰,因为英格兰用贸易和财政代替了严厉的、共和式罗马德性。

  第二次浪潮:卢梭开启,德国唯心主义、浪漫主义;这是一巨大复杂的“反向运动”(counter-movement),企图从现代世界回归前现代,但无意识地导致了一种更为彻底的现代性形式;卢梭同样认为公民社会的根基在于“自我保存的权利”,但不同的是他认为这一权利指向与古典城邦相似的社会秩序(要返回自然);卢梭认为从诉诸实定法转向诉诸自然法是多余,“公意”(the general will)不会犯错,由此取代了超验的自然正当;卢梭喜欢一个“自由社会的极权主义”而不是任何形式的政府的极权主义。

  卢梭是世俗运动的关键一步,这场运动“试图保证理想的实现,或证明理性事物与实在事物的必然巧合,或消除本质上超越每一种可能的人类实在的事物”(p42,tries to guarantee the actualization of the ideal, or to prove the necessary coincidence of the rational and the real, or to get rid of that which essentially transcends every possible human reality.);在自由与放肆之间,古典派诉诸“垂直限制”,“关于善的知识必须来自一个更高的原则,来自上天(above)”(p42),卢梭的是“水平限制”,“用他人的要求来限制我的要求,这种水平限制就是自我强制”(p43)。

  有人认为卢梭的公意是司法学说而非道德学说,这对应康德的道德教诲和司法教诲,在道德教诲中任何谎言都是不道德,而在司法教诲中言论自由的权利就是撒谎和说真话具有同样的权利;法律与道德相分离;在卢梭那里,自我保存的权利在司法教诲中的位置相当于自我立法的权利或责任在道德教诲中的位置,然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原则可供借鉴,只能求助于“公意”或“历史”。

  卢梭的困难在于人性(human nature)被掏空了,人的目的转向“人的开端”:他把自然状态理解为完美的,社会状态并不是对自然状态的超越,而是“自然状态——人的开端——成为社会性的人的目标;只因为人已经远离其开端,因为他已经因之而腐败,他才需要一个目的”(p43);社会是道德的基础,道德以社会为前提条件,而社会异化,“人因而应超越整个社会和道德的维度,回到自然状态的完整和真挚(sincerity)”(p44);自我保存的根基是“生存感”,纯粹生存的甜蜜,这是绝对的开端;对一切忧虑的极乐遗忘中人返回自然;但是张力在于:正是人的生存感导致了人保存自己生存的欲望,由此变得忧虑、不幸,切断了与极乐(bliss)的联系;因此只有少数人才能返回自然;德意志哲学家认为通过“历史”能够使二者(生存感与保存生存的欲望)和解。

  历史哲学“表明了实现正当秩序的本质必然性”(p44);历史哲学的困难由此引发了第三次浪潮:尼采拉开序幕;“他既反对历史进程是理性的这一观点,也反对真正的个体与现代国家之间有可能达到和谐这个前提”(p45);依赖“视域”(horizon);“生存的根本体验不再是极乐的体验,而是对苦难、空虚和深渊的体验”(p45);呼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革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