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被损害的愤怒》经典影评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被损害的愤怒》经典影评有感

2020-11-07 06:44: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被损害的愤怒》经典影评有感

  《被损害的愤怒》是一部由科比·迪克执导,巴尼·弗兰克 / Becky Altringer / Tanner Barklow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损害的愤怒》精选点评:

  ●be true to yourself

  ●很棒的纪录片。那句评论太逗了,Washington D.C. is the most gay and even most closeted city。我的一个批评是,编导可以反思一下为何媒体在掩盖政客同性恋丑闻方面有conspiracy或者共谋的产生,仅仅是因为不舒服吗?这可以是文化批评方面的一个好题目。

  ●"you have the right of privacy, but you don't have the right to be a hypocrite." - Braney Frank

  ●最近看到的“gay”片大都是灾难性的,只有这个记录片好玩.爆出猛料无数.一句:华盛顿的GAY密度比加洲还要大!!让人乍舌哦!受访的美国政客一个个都跟美剧演员似的,尤其是我爱看的Jim McGreevey啊!讲出温情故事还要当场落泪大SHOW演技!确证了美国政治的娱乐性.

  ●当对个人隐私的尊重/隐忍侵害到其所属群体利益(虽然该个体因世俗考量或精神心理因素拒绝承认其群体归属)时,“outing powerful others”是否应该被提倡?

  ●原来华盛顿是gay的天下哦··

  ●影片后半部分花大量笔墨涉及的美佛州前州长charlie crist在第一个任期结束后转变为了民主党人,并宣称支持同性婚姻。目前正积极准备2014年的佛州州长竞选,民调显示支持率领先准备寻求连任的佛州目前州长Rick Scott,也就是说charlie crist很可能再次成为佛州州长。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一方面对那些虚伪的政客愤怒 一方面又替他们悲哀 其实他们的虚伪和欺骗也是整个大环境的不宽容导致的 但就像影片最后所说的 要使整个斗争胜利 除非所有柜中人都出柜 我觉得这个个人选择和接受度 本身就是一个一直在不断摩擦的矛盾 路还很长。。。以Harvey Milk结尾好感动 好喜欢那个前新泽西州长

  《被损害的愤怒》影评(一):恐同苛政

  恐同即深柜,越怕什么就越在逃避什么。

  对于每个人而言,他要真切的审视自己的灵魂,然后选择唯一存在的真相。

  通往地狱的路铺满了善意,因为你以为自己做得正。but,知道吗?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是真实,正确的价值观是诚实,正确的价值观不在别人身上,而是活在自己内心的真诚。

  这场观念之战的硝烟里,正抹杀着这些正派人物的良心。

  他们因自己选择的道路,因家庭传统,因不想被攻击、批评,因想要再次参选,因想握住手中的权力,而选择了藏在柜子里,过着双重的生活。

  这些政客的私人关系,影响人们的生活,影响政府,影响everything。

  这是一个政治的禁区。

  《被损害的愤怒》影评(二):BETRAYAL.

  他们本属于同性恋群体,但在投票决定同性恋集会是否应该存在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却投了反对票。

  他们募集资金,是为了将同伴赶尽杀绝。他们是握有权杖的人,却将它挥向无辜的同类人。

  他们背叛了自己的群体,他们视自己的同伴为无物。

  他们伤害深爱他们的人

  只是因为他们害怕承认自己是其中一员。

  不要跟我说社会什么压力,到底是所说的道义太虚伪。

  O for decades. Pain for years.

  冷静下来,或许斥责的不单单是这些政客。这个社会的宽容度又有多少?谁又迫使他们日复一日的生活在谎言里?

  亵渎?请先告诉我什么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种族,性向,地域,信仰?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将来又如何?

  房龙说过,总有一天,宽容将会成为法则。

  我想我至少还是能有所期待吧?

  《被损害的愤怒》影评(三):What a BOMB!

  Documentary,Sharp as always.

  正如片首所述,这部纪录片是关于美国的深柜和出柜政客,还有为结束恐同苛政努力的人们。

  这些关于同志权益的纪录片总是在针对某方面来讲述道理和事实的,并且每一部在其所针对的领域都非常全面的进行剖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客观地对待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变得混淆的现象及其本质。他们已经阐述的很明白了,我只想谈谈那些给我印象深刻的言论和现象。

  总的来讲,片中所探讨的事让我想起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而片中呈现的现实,无论以前还是现在的,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那些所谓政客,其实,谈到“政客”,让我觉得是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词,但我还是站在中立的位置来使用这个词,我想说的是,做政客原本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民众的权益而奋斗的官员吗?为什么成了党派玩弄政权的工具,成了散播愚昧信息扩音器,成了极力掠夺人权的刽子手,成了虚伪可笑的代名词,成了遭人唾弃鄙夷的对象?仿佛权利越大,能力越大,所做的事情就越离谱,观念越发偏执,越发的虚伪腐败。仿佛那句名言已不适用,演变成“能力越大,破坏性越大”了,怎么会不迫使人胆战心寒,倒戈相向?!

  换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他们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单纯为自己,那也是和幸福背道而驰的做法啊,活在巨大的谎言中怎么可能幸福?

  事实是,我们都是人,不是神,免不了犯错误,但如果在一定的位置上就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思考行事也应该在相应的高度,因为那是职责范围内的事,不是私人的事,更何况当人掌握一定权利,他就更应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树立好的榜样,做一个正直无私,表里如一的人,有些时候,他们更是不能为了个人隐私而做错决定的,那个时间,他们就不能享有涉及政治的“隐私”了,因为“隐私”已不能定义为隐私了。

  作为一个掌权者,表里不一已经是大忌,竟然还会虚伪到私下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同志,台面上却积极打击同志,剥夺权益,并以此继续获得某些不明事理人的支持,然后继续掌权来让自己的“隐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是何等荒谬卑劣的行径?! 很喜欢片中提到的《Angels In America》中那句话:“Roy Cohn is not a Homosexual,Roy Cohn is an Heterosexual man,Henry,who fucks around with GUYS.”。还举了一个例子,“Capitol Hill”,一个几乎由深柜者组成的政府组织(you know what they say,that without a traditional family which has wives & chilren,gay staves can work very long hours to run the machine well),随便向里面扔一只死猫就一定能砸到一个同志,如果像军队那样执行剔除同志成员政策 ,在这个机构里就根本连通过的机会都没有,还是在首都D.C.,可以说这个国家GAY到骨子里去了。

  让一些彻头彻尾的两年派掌握着人民的福祉,一个国家的命运,怎么指望人民对未来保有什么更好的期望?

  有一点也很有意思,影片解释了一个现象,就是为什么深柜人会把矛头指向出柜者,一些外在因素除外,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分散注意力”,只要他们极力排斥同性恋者就能让人们觉得自己是“直人”,上演一出又一出大放厥词的反同滑稽戏,幼稚可笑得和小孩子一样。事实上,这些迫使自己生存在夹缝中的人所承受的压力要比出柜的人更大,尤其是身居高位,活动在众人眼皮底下的掌权者,一直活在谎言中,时刻担心谎言被戳穿,为此他们封住媒体的口(不排除媒体人本身也存在同样问题,自己封杀真相),恐吓知情的当事人,或者说受害人。他们因此精神变得不健康,心理也跟着扭曲变形,和另一半在镜头前淡定上演“幸福”的小两口,虚伪程度让人发指;而且竟会有人用“没有毅力做深柜者”这样的话来嘲笑出柜者?!他们真是彻底的癫狂了!

  最后也展现了好的一面,那些无论是迫于舆论压力还是内外良知而最终勇于出柜的人,他们由于做了真实的自己而释放了压力,而这个过程,和以后的生活也没有他们之前恐惧的那样糟糕和困难,之前他们也许只是在等一个“体面的出柜机会”。

  今天,在信息交流更加发达的我国,有了前车之鉴,在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类似可笑愚昧的言行已经很罕见了,很少听到有人关于同志话题而“ 反应过度 ”了,说明人们在向前进,明白暴露自己的无知是另一件愚蠢的事。

  最后引出了同志先锋人物,同样是政要的Harvey Milk,那句“如果所有的深柜者都勇敢出柜,那我们就成功了(for good)”(想想30多年前人就有这种觉悟,难怪会被拍成电影,受人敬仰)。人数多的一方就变换了阵营,一个新的时代也许就此开启!

  五星推荐,没说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