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噗~噗》读后感精选
《噗~噗~噗》是一本由[日] 谷川俊太郎 文 / [日] 元永定正 图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噗~噗~噗》精选点评:
●这噗噗也太水了吧 三颗星给三个噗
●本以为这么抽象的绘本宝宝不一定能够接受,事实是,它是宝宝最近的最爱!
●象声词书
●有点意味不明(…… 但是这种色彩鲜明的感觉让我想起了李欧李奥尼的小蓝和小黄,只是这个故事好像更难懂一点,也许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也说不定……
●咯咯咯,谷川俊太郎写个小小孩。130326想读| 如今在嘉静家读了,哈哈哈她说是尿尿我说是挤痘痘的故事
●没错,小鱼虽然是一个不到七个月的小饱饱,也开始学习了。我这段时间做功课给她买了一些绘本。《噗噗噗》是目前看得最多的,很多父母反应根本看不懂啊,我却因为这一点格外喜欢,成年人已经具备逻辑性,孩子完全没有,所以这个世界上不会存在孩子看懂的绘本。 小鱼这个月龄,可以学会的就是变化,每一页看起来都差不多,有一些简单的变化,还有清晰可以辨认的色彩,更适合她们。这是目前我给小鱼读的最多的一本书。这本书非常考验父母的想象力,慎买。
●A children’s story that exists somewhere between the abstract realm of pre-memory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universe itself.
●每次给小乖读,小乖都会开心的笑。小乖的奶奶说,这是什么书,没几个字。确实,整本书只有噗,噌,轰,嘭等几个拟声词,却讨孩子欢心。现在偶尔小乖还会拿出来让读。
●以前讲都不听,现在每天一遍又一遍要听……然则讲这本真是……心累
●我是真的木有兴趣啊(这个是5月份的评论),现在的我不知不觉爱上了这本书,每次听麻麻讲要么静静听,要么跟着“噗噗噗”,甚至表情都会跟着有变化。麻麻根本不知道我为什么爱看,好了,升级到4颗星
《噗~噗~噗》读后感(一):噗~
诗人谷川俊太郎写的童书,全书只有几个字,和变幻的色彩~
给一个3岁叫皮皮的小朋友的生日礼物,他特别喜欢呢,讲了4,5便还是闹着还要听要看~
小家伙的脑袋里有什么样的活动呢?
皮皮说:“像火箭。”(拖着尾巴的三角形)
又问:“宇宙是什么地方呢?”
《噗~噗~噗》读后感(二):噗噗噗很棒
最初买的时候是看了网上的评价,说有利于开发宝宝的想象力。买回来,娃爸看来很质疑,说日本人太坑爹,什么鬼书,完全没逻辑,图画也不精致,也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讲。但后来孩子很喜欢看,翻来覆去让我们讲了好多遍。他很喜欢那些拟声词,噗,轰,啪嗒。最后有一页,上面画着许多像海蜇一样的东西,陪着台词“呼啦啦”“呼啦啦”,没到那一页,宝宝都很兴奋,蹬着小腿。看来这本书确实抓住了婴儿的心理啊。一岁之前常常看。
《噗~噗~噗》读后感(三):0-99岁大小通吃的真正的绘本
日本现代诗歌旗手、昭和时期的宇宙诗人谷川俊太郎与日本著名抽象艺术家元永定正强强联手,打造了这本图文书三位一体、视听力量完美合作的真正的绘本。不仅0-99岁"大小通吃",而且常看常新,绝对物超所值!谷川俊太郎以其简练、干净、纯粹的诗言,与元永定正简洁、柔和、引人入胜的几何元素,生动诠释了"Less is more."的美学理念。因其极简,反而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作为开启我们亲子共读的第一本彩色绘本,每次捧起这本书,我的脑海中就不由地浮现出6个月大的焕焕第一次体验到绘本那种纯粹趣味性时乐不可支的样子。而人到中年的我,第一次读这本绘本时感受到的更多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从虚无到万物又重归混沌的东方智慧。我们带着近乎于一期一会的状态,享受每一次共读之旅,每一次都有新的体会。我相信它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在一次次"建构-解构-建构"的循环往复中不知不觉地实现人生的螺旋上升。
《噗~噗~噗》读后感(四):你喜欢,所以我喜欢
“元先生是个画画的,却也是忍者的后代。
虽然是忍者的后代,却长着一张俄国人的脸。
虽然长着一张俄国人的脸,却操着大阪方言,说着这样的话:“奏算这样,也不中啊……”
元永先生总是画奇怪的画。元永先生画的这些奇怪的画,我却特别喜欢,所以我们一起创作了这个绘本,然后让这个绘本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绘本中的另类。大家要注意身体,读了之后别感冒了哟!“
--古川俊太郎
我是看到这段让人忍俊不禁的话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这本大名鼎鼎的噗~噗~噗~是日本诗人古川出品哦。这样再回想起我最喜欢的那首诗钻石就是雨,确实有着相似的大智若愚感。
从每个经典故事的开头说起:“很久很久以前。。。”
这个虚无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嘘,仔细听,海面上噗冒出了一个泡泡。随着这个泡泡大小形状颜色的变化,再配合书上的各个拟声词,就像一部不太热闹但是又吸引人的小动画。而动画最后,世界归于寂静,听海面上又是一声轻微的“噗”,如果你愿意,可以循环往复地不断翻到之前继续给孩子讲这个故事。这其中难道没有一些自然循环往复万物生息的意味么,甚至还有那么点儿逍遥游的飘逸洒脱。
在孩子正喜欢各种拟声词的时候开始读这本书,喜欢上它简直太理所当然。
在我正沉迷寻找发现孩子的细微变化时,阅读并爱上它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