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共和十年》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共和十年》读后感100字

2020-11-08 00:57: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共和十年》读后感100字

  《共和十年》是一本由郑曦原 编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共和十年》精选点评:

  ●不晓得被删去了多少东西,剩下的玩意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悲哀。

  ●还不错

  ●是扭腰时报中的当时中国,不管是谁的视角,仍然有很多迷雾等待真相的到来。袁世凯的前半生,是看清时局的先行者;他的后半生,却是抗拒历史车轮的迷路人。也许我们都错了,也许他那时候就看清了以我们那四万万同胞的素养,95%没听说过民主,更以为大总统是新皇帝的名字,是无法真正走共和之路的。所以他想君主立宪制也许更适合中国。只是那时候的中国,南北分化到了极致,北方大多是认同他的,但受西洋风气之先的南方诸君却是很难容忍了。但南方诸君最后也没能以此路径建立一个共和国,其中有孙先生之奔走呼告,有蒋中正之知其不可得也而强之,最终也没有成功唤醒全体国民的民主意识。他们的失败是否正验证了袁世凯的先知?但不管如何,那时节虽圣贤出而不可救,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他们的是是非非呢?我们自己在当下又做了什么呢?

  ●这书写起来可真轻松,翻翻报纸做做翻译就好了……不过换个视角看待民初中国,也还有点意思~

  ●另一个角度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既有宏观视角,又有微观具事。重读当年的新闻稿件,那历史教科书上冷冰冰的人物又变得鲜活起来

  ●1911年的纽约时报说:中国人如抛弃传统道德又无视西方理想主义,则中国的觉醒将是一场灾难而非福音。

  ●刚在图书馆见到此书政治对近代史兴趣最浓厚之时,大略翻翻便买了邮回家中,但细读之后发现文字枯燥,史实也片面,毕竟是外国严重的中国时评。但却可提供另一个视角来了解近代史,所以并非无用之书。

  ●很有意思。

  ●编这样一本书委实需要勇气啊……每篇报道单独拿出来看,倒是挺有趣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_╰)╭

  ●终于搞清楚黎元洪段祺瑞袁世凯宋教仁张勋什么的关系了上学时候不好好学。。

  《共和十年》读后感(一):共和十年,以史为鉴

  动笔之前,拜读了前几篇书评,惊讶于其素质之高,见地之深。(其中一篇,疑似转载?)

  先前和许多读者一样,买了本书作者前作《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已是很久之前的事儿,ms烂尾,可能也因当时尚未迷上豆瓣写书评的缘故:)此番闲暇间,匆匆翻阅本书,(一边还嗑着瓜子,洗着脚Orz),很多篇幅一目十行,大有翻阅报纸的急速,粗糙和快感。

  在这个资讯泛滥,信息爆棚的时代,面对每天诸多媒体的海量资讯,背负工作的重压,心的习惯已变得漫不经心,又心怀一丝好奇或者说猎奇。

  本书,把你我带回那个有些遥远而还不算完全陌生的时代,那个大多在电视电影戏剧中惊鸿一瞥,却对你我现今生活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时代,那个中国社会巨变的开端。通篇以新闻文摘,而非专著的形式,以第三方的视角,独特的展现在你我面前。

  众多或八卦,或猎奇,或政经,或笑谈的新闻杂谈,被作者巧妙地汇编在一起,重构了你我心中每一个不同的共和十年。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篇文章,其明确指出,同盟会与历史传统决裂是断然行不通的(下半部分,社会篇,P329),对于这个结论,相信历史已经可以给出公正全面的评价。

  推荐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参考书,相信会很受欢迎。

  打算再浏览一遍。

  《共和十年》读后感(二):镜中的十年

  1911年到1921年,是难以忘怀的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感到目瞪口呆。

  一方面,是旧制度被打碎,当精神冲破牢笼时,兴奋的人们难免会产生一种眩晕感,但另一面,却是新制度处处碰壁,所预想的明天并没自动到来,相反,却是混乱、争执、阴谋与战乱此起彼伏。他们曾将变革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政治身上,然而,只有真的骑上权力的牛背,才发现它难以驾驭。

  太多的情绪在这十年中交织着、激荡着、翻滚着,然而,它们并没能结合成一体,社会发生了显著的断裂,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把完全不同的人们放在同一辆车上呢?吊诡的是,每个人都想踩油门,结果却一次次踩向了刹车。

  该怎样冲破困境?人们用药、路、曙光来比喻解决方案,这里面隐含了这样的潜台词:有一种简明、速效的办法,只要找到它,一切将迎刃而解。在中国历史上,很少出现这样的时代,如此多的人陷入了急躁与偏执的情绪中,他们各有各的路径图和行动指南,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当下最坏,必须完全否定。

  每个路径,都有一套完美的解释方式,都有一个被过分装饰的明天,可问题是:历史究竟是按实验室手册来发展呢,还是有其自身的逻辑?人造的未来,如果路径出现问题,该怎么办?

  试错有很多种,但必须控制成本,这需要经济理性的介入,而这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稀缺的资源,于是,人们一会儿跟着这个口号走,一会儿又被那个说法所左右。辫子留起来了,又被割掉,长衫做好了,又换成西装。在形式上,我们总能找到新的路径,可几番沉浮,历史真的进步了吗?

  对于后人来说,这十年实在太精彩了,有那么多为理想不惜殒身的人,有那么多热情洋溢的偏执,以及那么多似是而非的理念,而在这激荡的表面,生活真正的改变其实很小,时光依然那样沉闷而舒缓。世界在跑,我们在跳,这十年最终没能超越悲剧的氛围,甚至未能构成一个常态社会。

  好的新闻都是历史,读《共和十年》,堪称是对这句名言的验证。两本书均编自《纽约时报》当年的报道,记者们并不完全中立,有时不免用美国人的思维来看中国,但他们笔下鲜活的现场感,令人印象深刻。书中的那些生命已经飘逝了,带走了他们的忧愁与紧张,然而,这就是历史,每一代人都不得不面对未来,都需在迷茫中做出判断。所以,一切并未过去,一切仍将延续。

  《共和十年》读后感(三):西洋镜中的世界

  1911年至1921年,十年,翻开历史书,有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军阀混战等等,这些事件标志着中国处于剧烈的时代变革当中,像经历阵痛的产妇,一个崭新的,完全不同以往的国家即将诞生。

  《共和十年-社会篇》正是撷取了这期间的点点滴滴,收集外电同期的对华报道,以第三者,一个八国联军时期“列强”的视角阐述出来,《共和十年》全书分为政治篇与社会篇,归结了七大类报导。社会篇中,包括西风东渐、文化觉醒、实业兴起、民生世相四个大方面,题目很“新闻”,如《穿上新鞋的中国女人健步如飞》、《美国打字机在中国》、《美国富商资助两所中国大学》、《在唐人街观赏中国戏》、《中国工业革命进程综述》等等,短小精悍的文章具备史料价值,十分珍贵。

  社会篇中,西风东渐,这部分着意强调打破闭关锁国之后,国人精彩纷呈的改变。约瑟夫基根说:十四年前,当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巨龙还在熟睡,两个月前,当他离开时,中国已在觉醒。

  这是1912年的9月,辛亥革命爆发之后,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制,热情的美国人有感而发,或许他是第一个以沉睡的巨龙比喻封建中国的人。

  随后转变越来愈多,《崇尚外国现在成了一种风潮》,即所谓的崇洋媚外,体现在最容易做出改变的服饰方面,《旗袍革命是妇女解放的开端》,女人们摒弃了小脚,穿上了新鞋,改良了的旗袍,并造成长筒袜风靡一时。西风吹来了五花八门,服饰应当算先驱,难得的书中援引了许多珍贵的黑白照片,可反映出当时真实的社会原貌。

  在那个时期GS艾迪写了《亚洲新时代》一书,他的观点是:亚洲复兴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事件,有的篇幅带有忧患意识:美国无法在太平洋沿岸与中国竞争。他还阐述了包括印度、日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正在进行的转变与发展前景,在《日本独特的民族主义包含危险》一文中锐利的指出:日本的爱国主义令人震惊……这充分显示出日本十分独特的民族主义所包含的力量与危险。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他果然没有走眼。

  文化觉醒篇中,很大篇幅介绍教育相关的史料,比如庚子赔款返还的使用成果,南京城内最漂亮的《金陵女子学院》,五所教会女中开建等。女子教育着重的被提到桌面上,这是中国在进步,书中记录了蔡元培教授接受《中华新报》的采访,以及北京大学率先“开女禁”、招收女生, 站在百年后的今天,世界已然翻天覆地,可在那个时代,应是前无古人的进步。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专题》系列报道,主笔是妇女选举同盟会主席凯蒂女士,记录了中国即亚洲其他国家妇女艰难的解放运动的曲折经历。

  不可避免的,还涉及到国粹,京剧。它吸引了西方人猎奇的目光。“过去将近40年的时间里,中国戏曲这一艺术奇葩在美国大地上曾风靡一时”,甚至观众“座无虚席”,书中用了不少篇幅,武打戏,戏院内部,道具、戏服和脸谱,赞叹中国戏剧神奇的想象力,不难看出作为一个浪漫与热情的民族,他们的兴趣所在。

  实业兴起篇中,中国延续了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受到西方大工业的冲突,《民国推行比币制改革》,《币制改革对香港和内地贸易的影响》,《修建铁路,意识“急切规范银行体系”》,美国人很早就有了这样的认知: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金融市场。

  封闭了千年的大国要从经济上转型,可以形容为新生伊始,百废待兴,各类民族产业如雨后春笋,茶叶,丝绸,棉纺的报道,碳酸饮料引入,评议民国铁路建设,中国工业革命的进程综述等,方方面面,包罗了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有许多新奇见闻。

  民生世相以中国画开篇,有许多结论性意见,以西洋视角解读古人画作所寄托的精神境界,稍后的篇幅则以人物为主,既有名人达士的新闻,如李鸿章,庆亲王弈劻,也有小市民的市井肖像,如棺材店老板莫小毛,作者说,“这个富饶美丽,幅员辽阔的国家吸引各国冒险家纷至沓来,但是,谁也吞不下这么大一块肥肉……寄居在数万万中国农民身上那些勤劳,坚韧、顽固、甚至有些小狡猾的品性,又何曾不是他们被动自保的一层坚硬外壳!”

  这是一本外来视角的杂志书,由用心者收集呈现出最具说服力,最精彩的时代特征,我们站在二十一世纪的盛世中回顾,历史碎片如珍珠般闪光,那时期的中国正处在白夜,由一种并非来自太阳的光辉照耀,而这部书正像一面镜,照出一个旧时代中国的同时,也反射出一个列强时代的美国。

  (源自:http://blog.cntv.cn/14798847-2936767.html)

  《共和十年》读后感(四):一 面 飞 镜

  镜子在世间出现的时候,是人类生活的一个转折点。镜中的影像,作为世界的构成部分,开始和世界本身凝视、对望。据说儿童面对镜子的第一印象是巨大的困惑,接下来是第一次体会到的奇异感觉:疯狂。为什么这里也有一个“我”?

  镜子分开了世界,神造的完整世界不再是恬然无知的朴讷状态,世界开始分离、分割,世界有了自己的形象,开始和母亲温暖的气息告别,开始长大成人,开始发育、变老。

  古老的千年帝国,中国,在被西来的舰队唤醒之前,是一个酣睡的婴孩。方块象形文字里的梦,是年迈婴孩的青春梦,如果没有人来叩门,窗外没有炮仗的的声响,婴孩的一个晨觉可以再持续一千年。

  万里之遥的纽约,向帝国派驻了他们的记者,在这个婴孩的面前竖起了一面纸质的镜鉴。深目高鼻的他乡来客,用曲曲弯弯的西洋字母,持续不断地讲述着一个遥远如梦的帝国故事,从《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到《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这就是《纽约时报》关于中国最后的帝国时代和二十世纪初叶十年(1911-1921)的报道文字。

  初始见到西洋文字的中国人,怀着复杂奇妙的心理描述字母文字:这些曲曲连连的笔划其实不是文字,是圣人老子骑坐的青牛撒的尿溺印记,西域蛮族不知教化,比划青牛的溺迹弄出了文字。

  这些散发着青牛身体味道的文字,记载的是天朝帝国的每日故事:从孙中山的总统参选,到留学生的奉命召回,从幼帝退位,到巴黎和会;天津的高尔夫球场在一片坟场开建,中国的话剧在百老汇上演,袁世凯批准了铁路修建计划,慈禧太后的爱犬远渡重洋到了英国……

  这些本应被当时的帝国婴孩阅读的文字,迟到了一百年的时间。如果说当时《纽约时报》的记者用越洋电报的通讯工具,提供给帝国婴孩的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的光线反射时间在历史中走了一百年。

  这些文字来自纽约公立图书馆的《纽约时报》缩微胶卷库,弯弯曲曲的西洋文字被翻译成了古老的象形方块文字。我们作为此刻的读者,阅读的是散发着幽灵之光的文字,那些《纽约时报》记者用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和尚有余温的现在完成时写就的文字,和我们的此刻当下隔开了三、四代人的时光。这些记述我们太爷爷、曾爷爷时代的文字,被我们以现代白话文的方式阅读,在我们阅读纸面的背后,似乎总有几重隐约魂灵的叠影。

  这种时空巨大跳跃、转换的阅读,是奇妙感受的阅读,是脊背发凉、汗不敢出的阅读,是拊掌大笑、悲欣交集的阅读,是精魂聚散、刀剑铿锵、万马嘶鸣的阅读。

  《纽约时报》平日90多版,周日140多版,厚厚的一摞,压手的沉重。这是一些原本只有一天寿命的文字,是迅速成章并被迅速遗忘的文字。这些文字经过一百年的海底电缆的延宕和沉淀,如今却有了电光石火、触目惊心的意味。

  “三名清国将领……他们值得大清国的人民引为骄傲,他们是通过一种令人哀伤的、悲剧性的方式——自杀来表现出这种可贵品性的。……他们向世人展示出:在四万万清国人中,至少有三个人认为世界上还有一些别的什么东西要比自己的性命更宝贵。……大清国官员的一贯行为准则就是:为了金钱可以出卖国家,同时保证自己不受伤害。……这次三名清国军官由于祖国的战败而自杀,这个小小的迹象表明,这个民族并不整个都是可鄙的,她并不像她以前向世人所表现出的那样。”

  ——《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中国人都热心学习科学知识,却大多忽视了西方获得成功的道德基石。他们抛弃自己的道德传统却又无视西方的理想主义,只可能成为自私的物质主义者,那样中国的觉醒将是一场灾难而非福音。”

  ——《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

  这是深目高鼻的外乡人记下的文字,如今这些文字的作者也早已谢世。这些原准备只为一天的报纸寿命而存在的文字,在时间的怀抱中竟然有了大理石的记忆。

  希腊神话中,历史是被缪斯女神克里娥CLIO掌管护佑,她的手中拿的是脆弱的莎草纸张,身边是坚实的书箱,她不断地把手中的莎草纸张投入书箱,不知道哪一张莎草纸会在时间中凝聚成大理石的纹样。

  缪斯女神的母亲是记忆女神(MNEMOSYNE),九个缪斯是大神宙斯和记忆女神共同孕育的女儿,这一篇篇《纽约时报》的文字都被揽在记忆女神的怀里,祖母级的呵护。

  在这些记忆祖母怀护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的时而是帝国婴孩恬然纯净、无限未来,时而感受到的是老迈中国的自卑虚弱、风烛残年。中国婴孩的晨梦醒来,老迈中国的涅槃再生,都是世界今天正在眼睁睁看到的现实。令人惊异的是,记忆祖母呵护的文字竟然有了神启和预言的力量。

  在我们早已不知名讳的太爷爷、曾爷爷的魂灵叠影中,我们身上负载的世代传承的血缘密码向我们述说着难懂的预言,三辈上溯的先人无法料想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不足百年的人生中竟然有了如许的经历。

  我和这两本书的主编和译者郑曦原、李方惠夫妇相约在雅典卫城脚下的一个小咖啡馆见面,是在卫城脚下的古罗马剧场听完马勒音乐会之后的约会。抬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文明的标志建筑卫城,身右是为建于公元前334年的利西克拉杜斯纪念碑,那是为了当年纪念酒神戏剧节的优胜者而建的,身左是以拜伦名字命名的拜伦旅馆,卫城夜间灯光下的山岩洞穴内,是更为古老的雅典人供奉潘神和缪斯的圣所。

  马勒《大地之歌》中以李白、孟浩然的唐诗为素材的音乐,是对他从未到达的神秘中国的狂野想象,《纽约时报》的文字,是马勒音乐语言之后朝向古老中国的又一次文化探寻。唐诗中的中国,音乐中的中国,报纸文字中的中国,都是这一无可穷尽的神秘国度的镜中形象,是她多变的真身在镜子中的颤动影像。是她,又不是。

  我们聚会的饮品是,一瓶啤酒,一杯咖啡,一份茶,还有一盘水果。

  郑曦原夫妇的女儿从数学的故乡希腊考进英国帝国理工,继续她的数学研究,她在学校组织的青年剧社排演了自己创作的新戏《奥米赫里》,她把在英国的学习经历、拍戏体验写成博客文字,贴在二十四小时无限通达的互联网上。《奥米赫里》的剧名取自希腊词汇“雾”,她用中文方块字重写了一遍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希腊词汇。

  雅典的神在头顶飞翔,中国的血液在我们三个异乡人的身体内奔涌,我即将三岁的女儿是雅典出生,她在家里、幼儿园里面对的是中文、英文和希腊文的语言的磨难和历险,这是属于她的新一代的中国人的奥德赛旅程。

  我的先人从没有想到,此刻我对他们如此怀念,我的上溯三代的先人的生活,以“镜中像”的方式盛放在这几本书里。我阅读这些文字,透过一百年的延迟时间,和我上溯三代的先人共在同一个空间。

  我从来没有象此刻一样,真切感受到古老濒死、即将重生的婴孩中国的呼吸温热,从来没有象此刻一样,感受到历史本身那不可遏止的涌动的海潮。

  镜子,从发明伊始,就有神秘的性质。揽镜而照的人,瞳孔里也有镜子的影像,镜子和瞳孔,如同两面相互面对的镜子,影像互生,深渊般无穷。

  1851年8月19日,《纽约时报》由雷蒙德创办,当时的每份报纸售价1美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