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华文化十二讲》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中华文化十二讲》的读后感大全

2022-03-12 11:15: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华文化十二讲》的读后感大全

  《中华文化十二讲》是一本由钱穆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华文化十二讲》精选点评:

  ●“性道合一”的观点用来解释中庸实在再妙不过~

  ●中庸 和 祭疾战 的两篇有印象

  ●瑕瑜互见

  ●很不错的历史著作,但是时代的烙印让作品的精彩程度打折扣了

  ●一半太好一半太烂。不过我都这么大了也不喜欢看那些大师讲大道理,我还老是装老给我妹讲大道理,她肯定讨厌死我了哈哈哈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中国人从前对艺术世界创造之伟大,对道义世界特别加之以重视,今天我们希望它能复兴,而一方面又须能接受机器世界,把来融和合一于中国旧有之艺术世界、礼乐世界与道义世界中,那是复兴文化一个应有的前景。

  ●钱穆这本最差,纯随嘴碎

  ●天地之大,人犹有憾

  ●介绍了作者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介绍了性道合一的文化核心以及对于文化复兴的倡导!

  《中华文化十二讲》读后感(一):文化鸡汤

  距离上次看钱穆的《历代政治得失》 已经过去四五年了 这次拿起这本 实是觉得畏惧大部头 专题讲座里 闪耀的星星点点思想的光 抓住了 便觉得乐趣和增益并存 不过 这本书里阐述的知识和观点 和《得失》相较 并没有太多新意 只是在教导 被西方文化冲击的台湾军人 要尊重、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 而这本书里 更为新奇的是 居然能原文出版 例如 因为西方文化冲击下 中华文化的坚守缺失和茫然 导致马克思主义趁虚而入 再比如勿忘在莒 等等 可以比较原汁原味地 体会六七十年代 台湾的正统文化讲坛上 那股悲壮和揶揄的味道 也是有趣的

  《中华文化十二讲》读后感(二):以钱穆先生的观点聊聊中国现在的文化

  对于中国的culture与civilization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说实话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钱穆就已经看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不是那么直接对立,不认同教条式的说“中国文化是精神的,西方文化是物质的”。但是到现在这种教条式还在盛行,更愈演愈烈。我也认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不分伯仲的,但钱穆也说了中国文化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然多走了一百多年弯路。那么至今呢,弯路岂不是更多,不要说什么中国文化在上,西方文化在下。中国从现在开始变,从2019年开始,一百年可以和西方并驾齐驱吗?答案是可能的,但现实是中国无法从现在开始变!

  而钱穆先生所说的“性道合一”是中国文明的精髓,人类精神所化成的好的文化叫文明。可钱穆也说了圣人只是先知先觉者,圣人依然是人,依然有人的有限性。并没有超脱出人这一概念。那又谈什么天下人人成为圣人?何况古来至今超过孔子者有几何,如王阳明、李卓吾等,可又有谁被称为圣人了呢。圣人是一个比皇帝更高的尊称,与道合一啊,除了圣人谁能与道合一?他同时代的人能同意吗?他后世的儒家能同意吗?答案是只有孔子一个人能。以后也不会再有圣人,更何谈天下人人成圣这一天大的缪论。

  《中华文化十二讲》读后感(三):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十二讲》读后感(四):中华文化和中庸之道

  类型:社会科学 作者:钱穆 字数:11万字 这是一本读起来相对有些吃力的书,究其原因,我想,恐怕与探讨的话题有关。文化——是一个厚重、广博且抽象的概念,纵使有条件对其进行归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外延和内涵恐怕也在不断地变迁发展,很难被人为的予以框定。作为读后的反思,以下尝试整理、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文化? 作者认为,文化是近代西方的一个新概念(Culture是新创造的词汇),是一个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宗教、艺术、文学、哲学等一切涵盖至一起的概念,是“群体”的人生。而中国人对文化的表达,常用一个“道”字,是超出人生一切别相之上的一个综合的更高的观念。 与之类似的,是词典上对文化的解释——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不过,这一概念依然抽象,且涵盖范围巨大。精神活动的范畴可以包括典型的文学、音乐、美术、宗教,也可以按照地域、门类等区分,加上限制性的范围,例如中华文化、古罗马文化、棒球文化、拉丁文化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简直包罗万象,抽离出政治和经济后,只要是涉及精神活动的相关内容,都可以归类为文化之中。 因此,我觉得还是用文化的特质来作为一种近似的定义比较好:一是文化是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且涵盖范围巨大;二是文化有高维度的特征,在时间、空间上囊括了人类绝大部分精神活动;三是文化还存在时空特性,不同民族、地域、时期文化的特质各有特点;四是文化既是人的产物,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体现出一种典型的互动性。

  二、中华文化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按照钱先生的归纳,中华文化最本质的特征即为“性道合一”,也即天人合一,出典自《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依照朴素的解释,即认为人生一切大道必是根源于人性,违逆人性的决不是人道。这是钱先生从“道”“性”两个维度进行的归纳。 结合上述关于文化的定义,我觉得这一归纳十分贴切和精炼。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但无论身处何样的年代,似乎老祖宗创立并形成的文化传统都如空气一般萦绕在周围,即使经历了某些历史黑暗时段的阻隔或者意识形态上的禁锢,但中华文化的硬核一直得以延续,如同融入血液一般。 中国人讲求的“道”是一种基于当下的“真理”,即在冥冥之中顺和天意的规律,这是一切事物必须遵从的根本;而“性”则是指任何一种事物存在于天地间的缘由,甚至可以看做内在的“道”。人的生命以及万物的生命,即为追求一种内外统一的状态,这是一种理想、一种目标、一种大势、一种信念,甚至是一种绝对的真理,是中华文化最本质的特征。我想,无论做人做事,如果始终都能贴合“性道合一”的原则,那么绝对会起到一种积极、正向的作用,其结果想必也会比较理想。

  三、文化于人们到底起到了何种作用? 由于文化是一种精神上的凝练,所以它的影响力绝对是普通个体难以企及的,这种影响力,可以在一定时空当中对民众产生巨大的作用,或积极或消极。事实上,单纯从性质上来认知,文化本身也存在良莠之分。一些积极的、普世的、历经历史检验的文化,成为了人类精神宝库中璀璨的财富;然而有些另类的、恶俗的甚至是反人性的文化,却也见证着普世中“恶”的存在,典型的如非洲“割礼”文化。但无论优劣,文化都在影响着周围的人物、周围的环境,它让民众按照一定的思想意识,按照一定的行为模式,生存、繁衍、发展。几乎身处其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文化的被影响者,他们的一致行为又使得文化继续被采纳和延续。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自我的延展循环似乎可以生生世世,若想改变,必须借助于外力。这种外力一方面是外部真实的力量,比如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另一种是内部人通过吸收外部的知识,在内部发动的变革。但无论怎样,这两种方式都会对既有的文化产生影响,实现人对于文化的改变。 文化影响人,人反过来变革文化,尽管存在这两种方向,但对于普通人而言,显然前者发生的概率要不成比例的高于后者。因此,在这种意义上,如果一个国家、社会能够已然拥有了璀璨的文明和优秀的文化,那么,文化对于这个民族的发展,绝对起到了一个巨大助推器的作用,能够让其在和平的时代,发展得更加迅猛、更加稳健。我想,这恐怕也是为何当今的中国能够在立足于世界之林,创造举世瞩目的成就的深层次原因。我想,盛世中国的出现真的值得期待。 最后,再谈一谈对于中庸的理解和感受。 通常,我们理解的中庸即为“不偏不倚谓之中”,将中庸之道看作为一种安身立命、存活于世的态度和方法。这里对于“中”的定义为“取其中间”,做到“不偏不倚”。于是在处理问题、应对状况时,往往多方顾忌,犹豫畏难,以至于圆滑无立场。 读过钱老先生的解释,方才对中庸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书中描绘中庸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是跟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此处的“中”也断然不是中间一点的“中”,而是至介于两端间的任何一个位置。中庸之道的作用在于展现出这样一种道理:无论对于何种人,评判他行为的善恶都应当建立在那一刹那的“善”“恶”之分上。因此,“人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向上;一条是堕落。我们讲善恶,应在此人生过程中,每刹那,每一秒钟每一动念上分。这才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中庸”之道。” 所以,真正的中庸之道,是同“善”“恶”之念、同“善”“恶”之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走中庸之道,即在于每时每刻走在一种善恶分别的道路上,无论当前你是别人眼中何种善恶的存在,只要在行动的一刹那,走向了向善的方向,那一刻你的行为就是善的,你也是善的。因此,作者才强调,“中国人讲的中庸之道,要从人人所能,做到人人所不能处去。”这是一条无尽头的路,但也是一条一直可以走下去的路。 这种认识,完全颠覆了曾经我对于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观念,因为中庸之道本质上是一条向善的道路,一条虽然永远无法做到极圣但却可以时时刻刻警醒自身不断向善的道路,每一个都可以做,也都可以做到,这才是中庸之道最有益的价值所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