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作者,作者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作者,作者读后感精选

2020-12-01 01:53: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作者,作者读后感精选

  《作者,作者》是一本由戴维·洛奇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46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者,作者》精选点评:

  ●这类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你丫读书读得太少。。。。。。

  ●精彩的小说

  ●戴维·洛奇真是学院派书写的典范之典范啊!小说的形式已臻化境。

  ●H.J与费尼莫尔小姐之间的情愫描写的真好。

  ●我们告别的那处坡地很长,成了衡量他体力日渐衰弱的尺度,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习惯,这使我很想陪他重新返回去,不忍心只顾自己赶路,而让他形单影只地消失在夜幕中。

  ●这是一本杰作,或许在某个片段或篇章里稍有冗长,但整本书所内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亨利 詹姆斯温情的理解,都让它非常出色。我原以为戴维 洛奇是学院派作家,有不可弥补的缺陷(他的另外一些作品也确实有缺陷),但这一本书,是真正的杰作。

  ●有点没看懂。。

  ●作为James的迷弟,David lodge写的他后半生的传记和心路历程还蛮感人的,可惜翻译的太差,居然一部小说由好几个人翻译。。。。什么别数有几只小鸡在他们还没孵出来之前,这么普通的英文俗语 找一个地道的中文词来代替很难吗,为什么要直译,好别扭。不过小说里面描绘的那个时代各个文学大师的图景真的让人心羡和感动。

  ●作家不易啊

  ●居然挺。。治愈的( ⊙_⊙,被布拉德伯里虐成小咸菜的夜晚就靠这本了,里面一笔带过也算露了小脸的画画伙计(萨金特,伯恩琼斯,阿尔玛-泰德玛)都挺老实诚厚道我很满意。。求类似传记文学(月亮与六便士暂时看不下去( ⊙^⊙

  《作者,作者》读后感(一):面包与友谊

  去年看这本书的时候最为感动的就是亨利和杜默里埃之间的友谊,两个人相知相扶长达几十年的友谊,几经波折却历久弥新。

  面包从来都不会免费供应,每个人都曾为了生存自我挣扎,即使你已功成名就,可是说不定哪天说不定何时你就一无所有了。

  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友谊。

  《作者,作者》读后感(二):我看不懂

  老实说,我看不懂

  为了证明自己有思想,我硬着头皮看了又看还是没有耐心看下去

  也许我不喜欢这小说的叙事风格或者其他

  看到评论,介绍都是那么的有深度

  好像这应该是一本很棒的小说

  但是我现在知道这小说属于有才华有思想的人

  而我不是

  因此我不喜欢

  《作者,作者》读后感(三):亨利,请鞠个躬吧!

  在20世纪早期的英国,每当一出戏剧结束,观若众觉得这出戏不错,便会大声叫出“Author!Author! ”,意思是请该戏作者上台,他们会用掌声和尖叫对作者致以敬意。这时作者可以故作惊讶,又强装镇定,频频向台下鞠躬表示谢意。在当时,这种叫声是作家力求的荣誉。

  在现代人眼中,亨利·詹姆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豪之一。但在当时,他的一出戏剧在伦敦上演时,却受到极大的打击。演员谢幕后,后排观众大声叫着“Author!Author!”亨利·詹姆斯被请上台,满心欢喜地准备接受观众的掌声,而这时,观众席里响起一片嘘声,伴随而来的是“呸!呸呸!”亨利楞在台上,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时他已是成名多年的小说家,初涉戏剧界,却惨遭羞辱。

  站在台上的三分钟是亨利觉得人生中最漫长的时刻,他惶惶四顾,看不清台下观众的面孔,听着耳中传来的辱骂之声,不知道是该鞠躬还是逃走。直到大幕落下,他才明白,自己做砸了。晚上回家后,他躺在床上,想着明天所有的报纸都会报道他所遭受的侮辱。他感到很绝望,就像经历了海啸的幸存者,躺着湿冷的沙滩上,筋疲力尽。

  亨利想起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写剧本,他难堪地想起来,是因为自己想赚钱。当时亨利已经接近50岁,他年少时凭小说出名,虽然名声大,但他的书卖不出去。出版商因此而吝啬,一本书只肯预支200磅稿酬。有一年,他所有已出版的作品每年都只能卖出25本。这对他无疑是一种羞辱,而更惨的是:他的朋友是个畅销书作家。

  亨利在认识杜默里埃的时候,他只是个插画师,专职为一本杂志画图。杜默里埃身有残疾,一只眼睛逐渐失明,作画日益困难,另外一只眼睛的健康状况日益下降,为了谋生,他尝试写了两本小说,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其中一本竟一炮而红,畅销英美,而且一版再版,稿费源源不绝地进入他地口袋。出版商豪气地预制2000磅地稿费等待他的下一本小说。有一次,他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张7千英镑的稿费,看了一眼就扔开了。赚钱对他而言,已不算什么。

  亨利对此嫉妒不已,他读过朋友的小说,觉得与自己的作品比起来,这只是一本浅薄且不成熟的作品,而就在亨利饱受戏剧失败的打击之后,杜默里埃的小说也被改编为戏剧,在美国与英国巡回演出,时间长达几年,而亨利的作品在几周之后就撤演。

  失败固然让人难受,朋友的成功更让人揪心,亨利作为文学家,很难对杜默里埃的作品作出虚伪的好评,作为朋友,又对他的成功感到嫉妒和羡慕,这种混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亨利感觉难堪。这时亨利计算自己的生命,他已经50岁了,无论怎么乐观,他的生命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而此时,他的哥哥威廉·詹姆斯是享誉世界的学者,嫂子一直人为自己嫁给了两兄弟之间优秀的那一个,好友杜默里埃是出版商争相取悦的作家。亨利一年卖不出几本书,在戏剧上的惨败又受人嘲笑。人们提起他时,用的都时过去式,家仆也称他为“老名人”。

  直到他的生命结束,这种失败者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在暮年之际,将自己与文学界各路名人的往来信件全部烧毁,他感到生气绝望——如果你们不重视我,那我也不让你们了解我。他不愿意在自己死后,这些信件被出版,而他则成为与各路名人信件往来时的小人物。

  如果亨利现在能知道,他所烧毁的信件因为他本人给文学界造成了多大的损失,他一定会暗笑。但如果他知道,现在他的作品远销海外,每年都一版再版,研究英美文学的教授学生无一敢略过他的作品,他在全世界拥有的读者是他难以想像的数字,而当时的那些畅销书作者,现在都已经灰飞烟灭,名字被人们遗忘,他会怎么想?他生前被认为是个失败者,而死后被人反复传颂纪念。成功来得如此之晚,让人扼腕叹息,不过这算什么呢?对于亨利而言,成功在时光的流逝中变得可悲又好笑,这终究屁都不算。

  无论如何,亨利,如果你听得到,请鞠个躬吧!

  《作者,作者》读后感(四):迟到的鞠躬

  戴维洛奇这次跳出了用文学和技巧编制的奇妙故事,不再用游戏的态度看着学者们在这个世界如何喧闹,而是怀着敬意向20世纪漫溯,亲自拜访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亨利·詹姆斯.

  这本书从HJ弥留之际写起,用传记小说和历史资料生出的回忆之笔蘸上艺术之墨,将他去世前的经历娓娓道来.作者几乎摒弃了以外的机智和灵巧,用近乎稳重的笔法写下了HJ的暮年,他的友谊和爱情,文学的成就与失败,以及内心的挣扎和起伏.

  在好友杜莫里埃死去之后,HJ写下纪念好友的追忆文章,他不自觉地半是在自我反省自我记录,半是向亲爱的朋友回忆并悼念.戴维洛奇同理,他一半是在追忆这位伟大的心理现实主义文学家,一半是以自己的理解写下了对于"作者"一词的玩味.

  它首先面对的是写作艺术本身,HJ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然而几乎任何艺术领域的成名者都会面临着"灵感枯竭"或是"才华消逝"的问题,作家因其独有的极其敏感的心灵和大片用来思考感情时间,更是往往将这个问题放大了百倍,有多少写作者曾在案头抓耳挠腮的痛苦工作,在作品完成后忐忑的等候评价,因偶尔的批评而羞愧,伤感并恼怒,又因别人的夸奖而洋洋自得...

  quot;作者,作者",这是20世纪的英国剧院中,人们在落幕后呼唤剧作者上台的呼喊,这是无上的荣誉,也是澎湃的掌声和欢呼带来的莫大的愉悦和欣慰.然而HJ苦心用了一年时间赌上了自己对于戏剧的才能和奉献写出的剧本,却在本应受到欢呼的舞台上,收到的不是"作者,作者",而是"呸!呸呸!" 这种羞辱带来的是心如死灰的绝望.

  全书倾尽所有的情感在此处达到了戏剧化的最高潮: "完了.他走到了死路的尽头,掉进了干涸的井底,撞上了隧道顶端的石墙.失败.他和命运做了笔交易:"再等一年",而命运则让他等了整整一年,让他在通往胜利的绳梯上爬着爬着,最后用满怀恶意的一击,砍断绳索,让他一个筋斗跌进了无底深渊."

  HJ的后半生充满了艰辛,他渴望写出真正不朽的大作,收获的却总是销量平平甚至惨淡的结局,虽然有诸多批评家仍然不断地鼓励并且肯定他的创作,在市场化的考量下,他无疑不属于胜者的行列.

  小说最后,作者真挚的说"亨利,请鞠个躬吧!".在剧院收获到“Author!Author!"的呼喊后,作家总是被邀请出面向台下观众鞠躬以表示谢意,HJ在生前被羞辱声击败,在惨淡的文坛郁郁而终,而在几十年后,他已成为文坛经典之一,成为无数学生和学者的必读书目和论著专题,作品被成千上万人欣赏并赞美,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一个篇章,为后世留下了"詹姆斯风格"这样一个令人自豪的词汇.面对着这些,面对着后人此起彼伏的呼喊和敬意,亨利,请出来为向你致敬的观众鞠个躬吧,你的心愿已经实现,你的付出已被肯定,你的大名已然不朽.

  撇去这个小说的主要脉络,它还有着无数动人而平凡的细节,作者着墨最多的莫过于对于HJ最重要的三个人.

  首先是亲情,他对于妹妹爱丽丝耐心而无微不至的照顾,对于死亡的理解,以及妹妹对他犀利的观察和记录都闪烁着HJ最大的温情.

  其次是费尼莫尔,这个爱他,理解他的女人,可怜的女人.HJ是爱她的,但不够大胆,太过于犹豫,甚至变成了对她的逃避,终究,他还是实践了自己将生命奉献给艺术的诺言,远离了爱情的圣殿.

  接着是杜莫里埃,他最忠实的朋友,他们长久的友谊几乎伴随了HJ的后半生,HJ也从杜莫里埃身上获得了最大的鼓励,情感发泄和文学思考.他的朋友和他是个例外,他属于真正的文学家,擅长用复杂的文辞来讲述深刻的故事,而杜莫里埃只是个插画家,用简单幽默的短句博读者一笑,然而杜莫里埃却在大众,在商业化的世界尤其是美国取得了令人惶恐的成就,这种巨大的成就也似乎吞噬了他的朋友.

  然而,他也作为一个强烈的戏剧矛盾存在在HJ的身边:HJ曾经因为经济上的压力,渴望获得市场和大众的认同而进军戏剧界,写些浅显的故事,但终究因为本身艺术家的本质而显得半文半白.但他的好友杜莫里埃却凭借了近乎上天给予的好运,赢得了让他心怀妒忌的成功.人皆言"文人相轻",作家因其自身的敏感总是能不由自主的显露自己的真实性情,而艺术作品先天要求"名声和肯定"的特性也自然令其不得不关注成功和失败,别人的讨厌和喜欢,因此嫉妒是正常的且必然的,HJ曾下意识的嫉妒好友,甚至完全忠诚并喜欢自己的费尼莫尔.但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家也同样能凭借自己的敏感而注意到自己这种不应当的情感,从而自我反省并克制,这也是儒家所言的君子的反躬自省.

  HJ终究怀着遗憾和对于死亡的猜想而死去,作者用深沉的怀念的笔触完成了对这个伟大作家的记录,正如HJ怀念好友杜莫里埃所写下的文字:

  quot;他过去坚持要把我送到坡下的友好习惯半是默许半经劝说,但渐渐的他越送越近了.我们告别的那处坡地很长,成了衡量他体力日渐衰弱的尺度,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习惯,这使我很想陪他重新返回去,不忍心只顾自己赶路,而让他形单影只地消失在夜幕中."

  这个老人也终究形单影只的消失在夜幕中.他不知道路的尽头,地平线下那他穷其一生不断猜想的黑夜中究竟在孕育着什么,但我们在今日已经看到了,那是经过艺术家痛苦的思索在疼痛的分娩中诞生出的黎明,也是上帝投射给一位真正作者的迟来的荣光.而在着荣光中,苏醒的万物为其默默欢呼,他值得,面对着这光芒鞠躬,让影子长长的拖到过去,覆盖已经走过的坎坷路途.

  《作者,作者》读后感(五):女士们,先生们,亨利•詹姆斯!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何许人也?他是一个美国文学家,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著称,开启了“意识流”写作。而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自己的国籍改为英国,以表示对当时正深陷一战中的英国的支持。因此,他不是厄普代克和格雷厄姆•格林的那个年代,也不是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那个年代,他,是属于福楼拜、纪德和王尔德那个年代的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亨利•詹姆斯,来一起聊聊他和他的那些朋友(或者敌人,要看亨利自己怎么想的了,毕竟是个很傲娇的人)吧。

Henry JamesWilliam James

  亨利•詹姆斯出生在纽约上层知识分子家庭,他有个跟他同样出名的哥哥,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他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和皮尔士一同创立的实用主义(functional psychology),在美国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兄弟俩较劲儿了一辈子,你追我赶,都不希望被对方比下去。以至于威廉的妻子,爱丽丝(与他们的妹妹同名,这着实增加了这个大家族的困惑)觉得自己嫁给的是兄弟中更成功的那个,毕竟弟弟在其有生之年只是个小打小闹的写小说的,并没有给家族带来更多的荣耀。当然,要想判断出兄弟俩谁更成功,这得看亲爱的读者你究竟是个文学家还是个思想家了。

  亨利终生未娶,但他并不像坊间流传的那样,是个同性恋。从他自己的叙述中看,他恰恰是看不起王尔德这样的人的。不论王尔德这个人还是他的作品,亨利都不屑一顾。当然,亨利很有可能只是在嫉妒王尔德的名气,他的戏剧场场爆满,受人追捧,而亨利的戏剧却是嘘声一片,冷冷清清,可怜的亨利。

  这辈子。只有两个女人在亨利的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一位是他的妹妹,也叫爱丽丝,还有一位是美国小说家康斯坦斯•费尼莫尔•伍尔逊(Constance Fenimore Woolson),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女性小说家,极有天赋。亨利亲切的称呼她为费尼莫尔。

  爱丽丝和大多数上流阶层的女性一样,罹患抑郁症(我强烈怀疑这是他们的家族遗传病)。她敏感,要强。即便一直缠绵病榻,身体虚弱,但她仍然是一个机敏的“詹姆斯”,这一点从她去世之后才重见天日的日记中可以得见:

“人们说爱德蒙·古尔内是自杀的。真不该掩盖真相,任何一位受过教育的人自取性命,都减少了一分关于自杀的迷信观念。无可否认,这样来玷污朋友的道德和身体,违反他们的意愿而将他们藏在隐秘之处,这么做是多么的不适宜,多么的糟糕。但是,能抑制自己的虚荣,承认这是一场十分困难的游戏,这样的举止又具有多么英雄的气概。”

  在此之前,亨利都不知道她的妹妹是记日记的。他为其中流露出的深刻洞悉所折服,甚至有一丝嫉妒。当然,日记里更多的是对亨利的感激:

“我给他带去了无尽的操劳和焦虑,可尽管如此,尽管我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我从没看见他脸上有不耐烦的神情,也没听见他说过一句厌烦或出于误解的话。”

  这大概是亨利得到的最大的慰藉,一个毋庸置疑的好哥哥的形象。

  至于费尼莫尔那边,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亨利无疑是爱着费尼莫尔的,但很显然,他不愿意和他结婚,因为此举显然会占据他大量的时间,影响他的艺术创作。先别急着骂亨利是渣男,其实他看的要比费尼莫尔更加清晰。费尼莫尔想要的是一段无性婚姻,两人的关系如同朋友一般,每天一起散步一起吃饭,互不干扰。但她未能洞察的是,这其中的空隙太大了,没有激情,没有孩子,没有牵绊,自然而然的也就索然无味了。所以,当亨利最后一次把费尼莫尔送上驶往威尼斯的火车上,并假惺惺的说自己会考虑搬过去和他一起住之后(当然,他当时不可能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费尼莫尔,他将为此抱憾终生),心里油然而生一种轻松自在、无拘无束之感。想到自己再也不用陪着费尼莫尔东逛西逛,真是一种解放。哎,谁又能怪他呢。

  亨利一生中认识很多我们至今仍闻名遐迩的人,并跟其中不少人保持不间断的联系,比如纪德,比如福楼拜,比如丁尼生,比如萧伯纳。但在他弥留之际,令他念念不忘的却是一个我们并不很熟悉的人,乔治•杜默里埃(George du Maurier)。杜默里埃最早被当时的人们所熟知,是他为英国杂志《笨拙》(Punch)画的那些漫画。对于那些没听说过《笨拙》的读者,这是英国名噪一时的幽默杂志,正是它塑造了“漫画”(cartoon)这一概念。再说回杜默里埃。也许是命运的捉弄,作为一位画家,一位在亨利看来卓越的艺术家,在杜默里埃年轻时,他的左眼视网膜突然脱落,另一只眼睛的视力随之下降,他面临着随时都会失明的可能。为了能继续供养他那不小的家庭(总共有五个孩子),杜默里埃一直在寻找除了画画之外,别的赚钱方式,以防自己哪天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最终,在好友亨利的影响下,阴差阳错的,他成为了一名作家,而且一跃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作家。杜默里埃德成名作《特丽比尔》(Trilby)在英国,还有大洋彼岸的美国卖出了整整二十五万册,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数目,要知道当时亨利自己的作品每本只能卖出一两千本,而在当时亨利就已经是一个知名的“大作家”。要说亨利完全不嫉妒自己的朋友那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这件事也让亨利困惑不已,因为亨利自己心里清楚,杜默里埃的那本书写的并不好。事实上,我们这些读者也早就把《特丽比尔》抛在脑后了。

乔治•杜默里埃《特丽比尔》

  在杜默里埃不幸去世之后(亨利后来认为,正是《特丽比尔》的巨大成功害死了他),亨利和《哈珀》(Harper’s Magazine)的编辑麦克伊万就“畅销书”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

麦克伊万:“可《特丽尔比》是最畅销的书啊。”亨利:“我最讨厌这种俗不可耐的美国标签了!”他语气很重。麦克伊万:“最畅销书?畅销书怎么啦?”亨利:“一个词就把质量和数量混淆了,同时还是个用语失误,我是指这个词用错了。我知道,美国人报纸上现在刊登什么’最畅销书单’,从一到十。”麦克伊万:“是啊。是《书人》开始这么做的,很快就火了起来。这主意还真***不错。”

  相信所有人看到这里都会哈哈一笑,或者痛骂一句,无良书商,只管销量,但我相信,现在大多数人已经可以理解“畅销”和“常销”之间的关系了。就拿亨利•詹姆斯的书来说,他的书很显然不是也从来不是畅销书,但是他永远在书架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一直会被读者阅读,被讨论,被喜爱。我想亨利如果泉下有知的话,也该释然了吧。

  但对于正值壮年的亨利来说,他希望自己更受欢迎,希望有更多的人阅读他的书。于是亨利便成为了一名剧作家。这一时期里,亨利呕心沥血,百般雕琢,写出了《美国人》(The American)和《居伊•多姆维尔》(Guy Domville)这两部剧本,并在英国各地巡演,然而均已失败告终,亨利本人甚至在一片嘘声之中被人哄下场,这对自尊心极强的亨利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他自此不再涉足剧本创作。虽然这么说很对不起亨利,但这对我们读者而言却是件好事。因为这之后,是亨利创作的黄金期,包括《螺丝在拧紧》等一大批佳作都在那时候被创作出来,供后世传阅。

  至于亨利的剧本为什么不受欢迎,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亨利的好友伊丽莎白•罗宾斯认为:

“亨利对戏剧的态度有时候让她想起一位上了年纪的叔叔,他很愿意和小外甥外甥女们玩孩子游戏,他玩得很严肃,很认真,蹲下身去让自己和他们保持平等,勤奋地学着游戏规则,尽最大努力在游戏中把孩子们打败,玩着玩着就动了真格,好胜心强得有点过分,结果在游戏中花去了大把大把的时间,而他本该把这些时间用在和他的天赋更相匹配的地方。”

  亨利显然不是一个很称职的剧作家。在当时,没有人会在戏剧里塞进满满的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搞的观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有趣的是,与亨利的《居伊•多姆维尔》同时上演的是奥斯卡•王尔德的《一个理想的丈夫》,一部现在看来乏善可陈的喜剧。但当时的观众显然更喜欢王尔德的剧。王尔德也得以有机会站在台上接受观众们一阵阵的欢呼,说出他那些讨喜的漂亮话和名言警句了。可怜的王尔德,现在已经被包装成同性恋段子手了。亨利很是看不起王尔德,觉得他病态,虚荣,固执。但王尔德有一句话说对了,“取得成功还不够,还必须让别人失败。“在剧作家这个身份上,亨利显然是失败的,而他也接受了自己的“不成功”,及时悬崖勒马。

  “好作品”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我想一定不是那种读者最多只能读上五页,就看不下去的那种书。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作品就是让每个人读完之后都会有所思,有所感。亨利不愿意成为某个“有趣的”小人物,只在传记、书信集和名作家作品的注释里存活下去,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被阅读,希望我们每一位真心喜欢他的读者能记住他。这让我想到《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这部电影。男主人公迷恋那个逝去的年代,他于午夜时分穿越回了上个世纪的巴黎,就是那个海明威笔下《流动的盛宴》里那个巴黎,他见到了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一票人等,心满意足,准备长留此地。然而他在这个年代新交上的女友,却想回到更久以前的巴黎,那个有塞尚和高更的巴黎,她觉得这才是巴黎的“黄金年代”。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高更等人被问及,他们想怎么看待自己所处的这个年代时,“当然是Renaissance(文艺复兴)呀!”,显然那才是他们想要去的地方。于是,男主角选择回到了当代,回到他自己所处的那个年代。当我们感慨于亨利•詹姆斯所处的那个年代,那个出现唯美主义,心理描写和意识流的发端的年代,那个女性开始觉醒觉醒,开始为自己发声的年代,我们最好的方式便是跟随这些作者的脚步,开始阅读,开始感悟。

  本文中所有的引文均来自大卫•洛奇为亨利•詹姆斯所写的传记体小说《作者,作者》(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