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丈量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丈量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2020-12-04 00:56: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丈量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丈量世界》是一本由丹尼爾‧凱曼 / Daniel Kehlmann著作,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280,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丈量世界》精选点评:

  ●挺好,文笔很幽默.如果主题本身不是那么沉闷,更好.

  ●“同野蛮人打交道,你必须显得客气,感兴趣,既不可以否认他的优越感,又不能放弃说出原则,对他人的无知感到开心是一种蔑视。”-引自《丈量世界》。嗯,这条建议很适用。

  ●失望。无聊的小说,比电影差远了。

  ●很鮮活的兩個傳奇人物,但又截然不同,最後竟然會合了,,,讀起來很暢快~ ^^

  ●两个男人的成长和发展……

  ●确实翻译的有点费解,不过能感到原文很有趣,

  ●数学家高斯和他的导师亚历山大·洪堡都是勇于实践来丈量学问,而不固守课本,这种精神值得嘉奖,但是本书将二人经历来回切换的写作模式并不新颖,连接性也不那么强,就算科普~

  ●做科學需要偏執啊

  ●不算是我喜欢的风格吧,也有点像《百年孤独》。只是开头和结束,有种没有温度的苍凉。

  ●两位完全不同风格的天才的故事。 直到年老他们才发现,知识的态度是谦逊,人总会老,天才也终会衰退。 只有一样是真的,就是追求知识的乐趣,值得我们献身。

  《丈量世界》读后感(一):看内容不要看封皮腰带

  本书封皮所述的销量、以及人物推荐,不可作为参考。翻译的质量还可以提高,并行的描述两位有名的人物,数学家高斯以及博物学家洪堡,两个人以不同的方式去丈量世界,对高斯部分尚感兴趣,以手中的笔和实验开启了观察世界的大门,还原了一个较为血肉丰满的高斯,智商高且还有点异次元的数学世界的探路者。

  《丈量世界》读后感(二):科學家高斯與洪堡的雙主軸故事!

  很特別的故事. 以18世紀末~19世紀初兩位德國著名科學家的生平為雙主軸. 用半虛構半傳記式手法. 帶出二位桀傲不馴的主角的相遇相知. 及他們步入晚年時. 那種時不我予的反思.... 在結語. 則採用配角的口吻來收尾. 這倒讓故事結局呈現些朦朧感與空虛感...

  這是本具有知識深度與趣味性的小說. 作者也很善於說故事. 不意外它是德國年度暢銷小說....

  《丈量世界》读后感(三):熱情

  出現在以前地理課本中 地理學之父 洪德堡

  無意中在賣場看見這本書

  書名有趣 但怕是另一閒書小說

  但仍好奇 於是先讀了書評 隨即找來看

  沒有失望 十九世紀的科學與冒險

  漸漸形塑今日人們生活的面貌

  小說的想像 對白中顯現的人性

  在在讓我思索咀嚼字中的哲思

  有點像詩的長篇

  有點解史的趣味

  拼湊交錯中的架空物語

  是不是你我都存在理論與實作兩個腦袋

  還一直爭論著

  上一世紀

  下一世紀...

  《丈量世界》读后感(四):以自己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数学王子”高斯以及探险家洪堡都以自己的方式渡过了这一生,读的时候就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呢,难道只是诚实的写两位名人的传记,那为什么要把这两位名人放在一起,而且这两位名人性格还处于两个极端的人呢,一个属于现在的“宅男”,讨厌出远门,不喜欢社交,情商低到令人讨厌;另一个有一点像现在的“浪子”,酷爱冒险,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而且善于社交,并在高斯坏了自己的计划时说“以前他能够说服每一个人,能够越过层层封锁拿到每一份他想要的通行证‘没有谁能够阻止他”,就这样两个性格行为极端的人最后却惊奇的走向一致:丈量世界!

  这两个人恰恰诠释内向和外向性格的真谛,内向性格的人需要向内深思,从灵魂获得能量;外向的人需要社交,从外部环境获得能量,一个微观,一个宏观,遵从内心,做到极致,最后的结果就是殊途同归,就像文章说的“空间是弯曲的,时间是延展的。如果画一条直线,一直不停的画下去,到某个时候,直线综会回到它的起点” 。

  《丈量世界》读后感(五):通宵读书的后遗症

  德意志男人的一种坚硬是民族带给世界的不妥协,反映在文字上就是过于隐蔽的幽默感,以至于阅读起来需要挺直背脊,而不能当作故事消遣。于是大家评论好的德国小说,说它完全不像是个德国人写出来的。比如被广泛拿来和这本《丈量世界》对比的《香水》。

  《丈量世界》是一本典型德国人的小说,首先它写的是两个德国人的故事,由于我的孤陋寡闻,所以在这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两个真实存在的科学家,我完全当作故事在看,所以碰到歌德和康德的名字,也没什么反应,结果全文之后的注释吓了我一跳,那些名字都是德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活生生地在我眼前,还原成一个个德国人的样貌,我于是对这个民族更多会心的佩服,反作用是更加敬而远之。

  严谨是对自由天性的苛求。玛特说只会掉书袋的当然不算好作家,但是遇到像我这样,对那些名字事迹完全不在意的能够花一个通宵看完,笑固然发自内心,进而自怜却是可怕的情绪泛滥。

  台湾的翻译很多比大陆精致,行文都保持原作的风格,于是那些简短的句子都像说话,我并不能对这样的故事相加评述,只是记录我的感慨,喜欢用脑子的千万不要在睡前看。

  这本德国畅销书,实在不是我们惯常见到的模样。

  看看自然就知道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