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经典观后感集
《克拉玛依》是一部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克拉玛依》观后感(二):沉默与哀伤
《克拉玛依》有感
1、只是经常把话挂在嘴上,却从不予以履行和兑现,这到底是谁的问题?
2、如果什么都能靠拳和权解决,那要法律干什么?
4、所有人不承担责任的时候,所有人不讲职业道德的时候,谁来保障人民的利益呢?
《克拉玛依》观后感(三):影片主要内容总结
根据电影家属访谈内容总结,仅供参考,无官方依据。
剧场本身不达标,很多易燃材料,灯管距离过近,过热引燃幕布,导致事件发生。剧场建造完成没有进行消防验收。承包负责人是某领导亲戚。出事后无追查。
演出原定于2点开始,推迟两个小时,领导抵达时脸色呈现酒醉般红。导致舞台灯管打开时间过长,温度累计过高。
事故初始时,有人让学生坐下,领导先走,某目睹事件的幸存老师亲口说的。
消防队离出事剧场开车仅5分钟,报警四十分钟后消防车才到,而且车里水箱是空的,没有带任何破门工具。
剧场八个安全出口大门,仅一个打开,其他都是栅栏门上锁。打开的那个也仅高1.2米,因为工作人员偷懒没有看门,锁门省事。
事后安抚时承诺按因公牺牲,最后没有给证书,多次反映却无落实,期间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说说感受
全片六小时,开始三分钟是同一个镜头,墓地。最后三分钟滚动显示遇难名单。中间是家属的采访和当时的录像,采访多为父母,有一个失去孩子但目睹事故的老师,一个受伤最重的幸存者,最后还有她唱自己写的歌,声音很好听。
录像都是官方采访,新闻报道,官员发言。信息量很大,不说了。
油管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