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专爱折腾的60后,让生活有迹可循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专爱折腾的60后,让生活有迹可循

2020-12-09 13:46:07 作者:谈心社社长 来源:谈心社 阅读:载入中…

专爱折腾的60后,让生活有迹可循

  五十多岁,知天命的年纪。

  本该子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的刘殿军,偏偏还在“折腾”。

  原本在中国农业银行广西玉林分行工作的他,2016年被派驻到广西玉林市多福村,担任第一书记。

  一年时间过去,村子实现整体脱贫,贫困率直降一半。

  可刘殿军仍不满足,他主动请缨“二进村”——转战春石村扶贫。

  “反正,这活儿总得有人做。”

  中国农业银行联合网易新闻推出扶贫纪录片《我热爱的生活》,第三期《让生活有迹可循》

  “穷”的滋味,刘殿军从小就尝过了太多。

  小时候,家里八个兄弟姐妹,六个都要读书,养家的却只有父亲一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穷得连稀饭都吃不起”,靠着吃红薯、芋头、杂粮,一家子才熬了过来。

  几十年过去,家里的情况渐渐有了好转,童年的记忆却始终难以抹去。

  第一次“进村”,看到在地里干活的那些务农者,他就觉得特别亲切,称呼乡亲们为“兄弟姐妹”。

  但村里的情况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没有办公楼,没有水泥路,“新官”上任,他的办公区只是一座简易的铁棚。

  一下雨,屋顶就往下淅淅沥沥地渗水,街上路上也坑坑洼洼地蓄满了雨水。

  因为这点,他首次下村走访就出了“车祸”。

  当时,刘殿军独自骑着摩托车,打算去贫困户家里看看,正巧前两天刚下过雨,轮胎越往上走,泥水地面越往后打滑。

  上坡的时候,100公斤重的摩托车直接歪倒,带着惯性冲出去,差点直接摔下山——幸好道路两旁都种了树,这才把他和车都截了下来。

  第一天就遭此意外,扶贫之路的重重险阻,由此可窥见一角。

  这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反而让他愈发坚定了信念。

  扶贫事务琐碎繁杂,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八小时以上。

  时间不够,刘殿军就从休息时间里“挤”:早上六七点就起床,晚上最早也要忙碌到七点多钟,一天至少工作10个小时。

  夜里工作的刘殿军

  至于周末和节假日,更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品”,开始扶贫工作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处于24小时待命的状态。今年大年初二,本在专心陪伴患病父亲的他,接到疫情防控的通知,二话不说就赶回了村子。

  图什么?

  “穷过”的刘殿军,比别人更懂得扶贫的重要性。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刘殿军摸索出了一个简单却有效的策略——缺什么,就补什么。

  多福村的产业主要是饲养家禽、种植水果水稻,问题在于,乡亲们大多是分散经营,经济效益并不显著。

  于是,刘殿军前前后后进行多次调研,根据数据一锤定音:建设黑豚养殖基地。

  这回养黑豚,不再是个别人家独立养殖,刘殿军打算发动更多群众,尤其是贫困户,一起入股参与。

  光有方案还不行,得先有资金。

  他发动了自己的所有人脉,挨个联系人,邀请那些村干部、生意人来养殖场参观。借着参观间隙,把项目的优势说了一遍又一遍,硬是通过“软磨硬泡”,为村民们争取到了筹款。

  最终,在当地政府、农行广西玉林分行的大力支持下,博白县鸿福黑豚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2017年末,黑豚养殖场项目总投资70多万元,建成黑豚养殖场约2000平方米,吸纳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产业帮扶覆盖率达100%。

  仅仅一年的时间,多福村就完成了整村脱贫指标。

  经过这次试炼,刘殿军多少有了些底气。

  可“二进村”来到春石村后,他又一次犯了愁。

  春石村既没有集体经济项目,又缺乏资金和技术,对比之前,难度更上一层。

  怎么办?

  刘殿军决定从根本上入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召集所有村干部,大刀阔斧地改革,制定出两套新的发展方案。

  方向有了,他再次用“软磨硬泡”的方法,为村里争取到50万集体经济项目资金,还拉来了广西旺旺大农牧有限公司入股。

  拿着筹到的钱,他和乡亲们一起种绿箭豆角、组建合作社……能想到的法子都用上。

  最终,连那些原本习惯了闲散生活的村民们也被吸引,加入进来,不仅整个村子的气氛愈发积极活跃,村里的经济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

  经济水平搞上去了,村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刘殿军却没有止步于此。

  让村民们生活的环境更舒服、便捷,成了新的目标。

  他拉着村两委干部,向上争取乡镇道路基础设施项目拨款。

  修路不是一个小工程,所需金额庞大不说,也要牵扯到各种人力物力。

  所幸,“难”这个字,刘殿军似乎早已习惯。

  几天后,342万元建设资金成功批下,这笔钱不仅为多福村和春石村修出了6.6公里的乡镇公路,还建起了文体广场和村委办公楼。

  农行广西玉林分行等单位还大力支持,另外增添了一批办公设备。

  下雨时淅淅沥沥漏水的铁棚,变成了能够遮风避雨的小砖楼;曾在进村第一天就让他吃足了苦头的泥地土路,变成了平坦的公路。

  刘殿军的扶贫路,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走上了正轨。

  在他看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生活舒适的开始。

  让生活有迹可循,是过上好日子的第一步。

  

  扶贫这条路,想要真正走得长远,不是光靠纸上谈兵就行。如何在现实的工作中把政策推行下去,是一项更大的挑战。

  为此,刘殿军一开始没少受“冷脸”。

  2017年,村里一位印刷工人的父亲去世了,按照规定,他的房子可能要被村里收回去。

  工人满心不乐意,接到刘殿军的电话,只是冷冷地回应,拒不配合。

  刘殿军和他耐心地解释了无数遍:电话一遍一遍地打,一打几个小时,最后一摸,手机都是烫的。

  但这依然没有换来理解,工人情绪激动,语气中带有威胁的意味。

  “我当时就说我不怕!”刘殿军坚持按规办事,还是把道理翻来覆去地讲。

  春节后,那人找了过来,主动道歉,事情最终得到和平解决。

  规章政策,是刘殿军心里恪守的一条“红线”。

  红线以外,如果村民们有难处,他也会第一时间帮忙想办法。

  村里一户人家有五个孩子,接连都考上了大学,本来是件大喜事,一家人却因为经济窘迫,为学费犯了愁。

  “难得有这么多的大学生,能百分之百(考上)。”刘殿军替他们着急,不愿让任何一个孩子放弃读书的机会。

  于是,他主动“跑起了腿儿”:没房子,尝试申请异地搬迁;上学缺钱,帮着申请助学贷款;平日生活上,他还联系了农行的同事们,筹集一些帮扶的钱。

  刘殿军联系同事筹集帮扶的钱

  能帮一点,就帮一点。

  他的规划日程里,总列满了这样的“小事儿”。

  得关心一下大叔大娘,跟村头的贫困户再聊两句……

  刘殿军说,他喜欢实实在在做事,“不爱夸夸其谈”。

  有一年,刘殿军走访多福村的贫困户黄立珍,那天下着大雨,到了之后,他发现老人得了重感冒,儿子又出去打工了,无人照看。

  一听情况,刘殿军立即骑上摩托车,带黄立珍去村卫生室就医。

  刘殿军和黄立珍在村卫生室

  检查、开药、输液……直到病情好转,刘殿军才把她送回家中,赶去处理其他事务。

  庞玉德是春石村的养猪大户,之前一直从事生猪养殖生意。

  2018年,受到非洲猪瘟的波及,他们村被列为禁养区。

  一筹莫展之际,刘殿军亲自登门拜访,认真分析了市场行情后,建议庞玉德改饲养牛。

  一年时间过去,庞玉德供养的60头牛成功卖出,净赚33万元,引得其它养猪农户也纷纷效仿。

  从多福村到春石村,几年时间里,刘殿军练就了一身“本领”。

  “我会跟不同年龄的人聊天,大人小孩我都聊得来。”

  平日里走访,他会专门带一些糖果,给小孩子吃。

  碰上80岁的老人,他也能坐在那儿,和人家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

  如何和乡亲们相处,是一门学问,他研究得仔细。

  然而,这个大家眼里颇有人情味儿的刘书记,内心深处却藏着一份更深的感情。

  “照顾不了父亲了,父亲已经走了,这是最大的(遗憾)。

  本来我想还回来照顾他的,一年过后扶贫结束就申请回来,方便周末去看他,结果他就病逝了。”

  对乡亲们,他无愧于心;对家人,他却始终充满了愧疚和遗憾。

  这些年,刘殿军全部心力,几乎都用在了扶贫上:

  白天出去忙活,晚上加班。搞脱贫材料、进村入户开村会议、评估脱贫程序……熬了两三个月,熬出了高血压,以至于只能吃药控制。

  值得吗?

  他用一句话评价:

  “虽然累,但还是累有所得。”

  如今,多福村和春石村的日子越发红火——

  刘殿军帮扶过的一对兄弟,其中一个盖了房子,准备请他喝喜酒;

  曾经受过农行助学贷款的四个大学生,也一个接一个地毕业了。

  2020年初,刘殿军结束了他的扶贫工作,回到农行玉林博白县支行担任副行长。

  进村、出村、二进村......到如今再次走出村子,踏上新的工作岗位,多福村、春石村的百姓们,已经成为了他心中家人一般的存在。

  生活正如从前憧憬的那般,有条不紊地向前迈进。

  如何让乡亲们不返贫、过上更好的日子,是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一直心心念的事。

  这也是农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希望:

  每一位农行扶贫人,都像是举着火炬,提纯出自己内心的温暖和热情,抵达那些等待照亮的角落。

  有了这份信念的微光陪伴,才能让前方的桥都坚固,路都光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