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寄生前夜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寄生前夜读后感摘抄

2020-12-12 04:02: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寄生前夜读后感摘抄

  《寄生前夜》是一本由濑名秀明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378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寄生前夜》精选点评:

  ●4星半,不禁为其中关于细胞实验部分打满分!BTW鉴于作者为搞科研出身,我真的无法不怀疑他其实是把自己没中的课题或者说无法验证的假设写成了科幻小说吧,这倒是一个好出路呢!【技能get】

  ●不好看

  ●线粒体为什么会选择日本人呢?只有一个母体吗? 不错的书但装帧较差

  ●草……

  ●作为游戏的原作,如果没有《进化》这一章就只能打三星,最后线粒体从寄生到背叛的部分很赞,也是作为游戏的前传最精彩和展开序幕的地方。但是小说在生物医学方面的专业用语真的铺天盖地,加上那些冷硬的描写使得前两章读起来有些不适,翻译显然花了不少心血,综合来看打个四星吧。

  ●作为恐怖小说就很优秀了

  ●不喜欢科幻小说 但还是被医学科普了一下

  ●全书有个巨大的bug,线粒体利用圣美就可以搞定一切,没必要把她杀死。

  ●线粒体的逆袭。。。

  ●能把科幻恐怖小说写的如此细腻也非日本人莫属了。整体情节没有特别的跌宕起伏,整部小说充斥着大片大片的心理描写,没有走原则意义上的恐怖小说的那种情节设置为主的套路。反正细腻的笔触一看就是日本式的

  《寄生前夜》读后感(一):这个死男人有什么好连个线粒体都爱他

  看在游戏大作的面子上买的,不然没准手就转到到别的书上面去了,比如《恐龙文明三部曲》。感觉一般,也许没有对准我的接收频道的缘故,毕竟人家创下这个那个的纪录,不能被我一句“这个死男人有什么好连个线粒体都爱他”或者“进化了千亿年就折腾在这么一个男人身上瞧你那追求”给全盘推翻,但或许当时手没搁到恐龙脑袋上是一个遗憾的错误。

  《寄生前夜》读后感(二):NICE!这就是生物实验室操作指南嘛!

  虽说当时学"线粒体"的时候确实讲过内共生学说,不过我还真心没考虑过线粒体叛变的问题......

  虽说像这书里写的线粒体自己叛变的概率近乎为0,不过线粒体变异倒是蛮有可能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说不定还真的可能引发内共生了的线粒体重新脱出细胞的这种事来??只能说但愿别看到了......我可不想退化回去啊~~

  说道故事情节,除了那个线粒体莫名其妙由来的精神思考之外,故事情节确实虎头蛇尾啊......怎么能就这样给除掉了呢?!后续呢?!伏笔呢?!......难道是在游戏里么......?

  不过什么离心震荡传代培养之类的描述,不知有多少人能看懂的......不过这样的叙述看起来倒是的确像是实验室操作了......就把它当做细胞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设计来看好了...........

  《寄生前夜》读后感(三):生命模型

  记得在小学自然课上,老师都会讲,生命必须的环境有氧气和水,所以在火星表面什么的都不可能有生命。我就常想,只是因为我们地球是这样就说生命模型都这样,也太自大了。比如,有没有可能以硫为生命基础的呢?

  在书中,最原始的生命是厌氧的,在海底以硫化氢为能源,然后进化出了藻类这样的产生氧的藻类(是否是一些生命体浮到了海洋表面,发现以阳光作为能源呢),然后生命体又进化成喜氧的生命体。最后不知道怎么,喜氧的生命体找到了厌氧生命体,并且提供能源让厌氧生命体走向陆地建立了文明。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纯喜氧的高级生命体会有缺陷?

  考虑到,比如“我”这个想法(意识),是哪里产生的呢?是大脑的话,那么如胳膊,腿,内脏,等等都是“寄生”的。或许意识(智慧生命),这才是是最奇妙的也是最基础的吧。

  最后超级线粒体就这么玩完了,真是虎头蛇尾。这不是玩呢么。

  《寄生前夜》读后感(四):濑名的处女作

  果然很硬啊,一堆又一堆的专业词汇差点把我淹死。感觉濑名在解释线粒体作用机理的时候,完全就是在考验普通读者们的那点少得可怜的生物学知识(生化系的可以无视)

  一口气看下来,觉得濑名对故事的节奏控制得还不是很好,前面的交叉回忆描写略显缓慢,后面一下子就加快速度,情节发展得都快到飞起来了,结尾也不是很好,用浅仓的视角解释了一下线粒体失败的原因后就匆匆完结了,我还想知道麻理子后来到底怎样了呢

  濑名在前面的描写中,有点过于偏重细节了,移植手术过程的描写其实对于整个故事来说不具有太大的影响,把整个过程精确的描写出来,反而感觉有些难为了读者,毕竟大家都不是外科医生

  不过还是很不错了,能想出线粒体反叛这个观点就让我佩服,扎实的技术底子,正义战胜邪恶虽显老套,但比那些打着科幻的旗号,疯狂的描写你亲我爱的高中生作家的科幻小说,不知道好多少倍

  《寄生前夜》读后感(五):差强人意的人气之作

  大奖加身...畅销无比...一代经典...改编游戏...我只想说,其实,书很一般。不是说不好看,作为一本文学作品——科幻小说也是文学作品吧——用书中的医科专业来说就是,骨架没长好。整书前三分之二的章节推进的极慢,看起来似乎濑明桑是要展开一个大部头,而其中确实十分真实细致专业的手术过程描写,也的确让人毛骨悚然。更何况我一个曾经住过肾内科,查过相关方面资料的入门级病患,那看过后完全是夜不能寐。而到后面的三分之一,情节骤然加快,让人欲罢不能——这时候,优秀小说的影子才出现了——可惜正是由于节奏的突然加快,专业方面的描写也突然变得愈来愈简单,与前面的精致写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而让读者产生了“这跟前面还是同一个作者写的么”的感觉。因为游戏的缘故买来这本书看,十年的期待,但谈不上失望。更觉得这个大奖是为了鼓励跨专业的作者,而非文字本身。另外感谢译者,对书中大量异常生涩的专业术语做了详尽的解释,要不然,能看懂这本书的人恐怕也仅限业内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