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守藏 下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守藏 下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14 02:33: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守藏 下经典读后感有感

  《守藏 下》是一本由玄色著作,32.00元出版的26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守藏 下》精选点评:

  ●看上部喜欢方少泽这样的冷酷军官,但是看到下部,完全被九爷和沈君顾这对CP圈粉,虽然不知道后来九爷到底有没有活下来

  ●不如上部好看,但人物成长的感觉更明显了

  ●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喜欢,喜欢九爷,虽然不知你的生死,但是无论是生是死,早已刻在心里了,你做他的守藏吏,我也希望是你的守藏吏,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守护的人,恭喜你做到了!你们每个人都是好样的,虽然不是真的存在,但一定是一些人的缩影,在此给每个书中的人物致敬,每个为国家忙碌的人!

  ●嗯……玄色姐,说好的影视化呢,三年了……

  ●感觉上部精彩一点

  ●守 萦绕了太多情感 守护 无论是高调热爱 还是默默无名 无法掩盖的是责任 是情意不绝

  ●两本读下来还挺愉悦的,节奏很好。

  ●啊啊啊啊女主九爷是我的心头好。

  ●每一个古董都是一个火种,都有着难以言说的魅力,“守护着国家、守护着国宝、守护着尊严,不管是什么身份,每个人都是守藏吏。”

  《守藏 下》读后感(一):守藏

  我读《守藏》的时候,正在天津上学,冬天,宿舍里很冷,我裹着被子抱着这本书,看着一个时代在我的眼前和心中展开。

  玄色钟爱历史和古董,《守藏》并不是我接触到她的第一本书,认识她是通过《哑舍》,一间雅致的古董店,一位悠然的活在历史中的老板甘罗,一位如同赤子的医生,他们一起守护着一个个承载时光的古董,每一个古董都有它的一段故事,古董上剥落的色泽,细微或狰狞的伤口,甚至是它的温度与味道,都承载着时光荏苒,人生无常的味道,哑舍里,博香炉飘出的暗香,卷卷书册氤氲的墨意,空气里飘荡的微尘被阳光穿透,在地板上撒下优雅静谧的光晕。《哑舍》让我明白,古董不是器物,它们都是历史和生命,静默无声的等待有缘人爱惜的拂去它们身上的尘埃。

  但是《守藏》却赋予了古董另一层意义,历史不再是教科书里一串古板生涩的记载,而古董也不再是故旧王朝里遗留的幽灵,每一件古物都代表一段薪火相传的繁荣与智慧。

  无论是青铜器、石器、玉器的精美雕工,还是古陶器的拙朴大气,亦或是窑烧的美瓷,它们是中华民族无法抹去的辉煌,不能忘却的历史,国人心中深藏的火种与尊严,是一个老大帝国历经磨难终于新生的一派生机。

  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日本军对占领区实行怀柔的同化政策,在学校里,孩子们再也不能学习中文和历史,只能记诵日文,感谢天皇,这就是试图在文化上在孩子们的心里抹去中国存在的痕迹,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英美等国返还部分赔款用做接纳中国留学生,也是试图培养在文化上亲英、亲美的精英。

  由此可见,文化是凝聚民族的根基,而古董文物就是可见的文明。

  书中,山海关沦陷,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顶着误解与压力护送文物南下,心里想必就是燃着这样一颗火种,于是不畏艰辛,不惧生死。

  一般人写这种书,难免流于说教或者因为要尊重历史而显得刻板无味。这样的题材很难处理。但玄色的功力就在于此,她既可以让人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真切的分量,又能以流行文学的轻松来承载这份力量。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物丰满 ,在她的书里没有传统意义上那种“好大全”的英雄,他们有个性,有脾气,会害怕 ,会逃避,会推脱,有爱人,有亲情。他们不在云端,而是和读者们一起,在地面跋涉。

  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

  很亲切。

  但是这本书的情节设置总是觉得有点潦草,可能是因为太过突出人物感情线的缘故。文笔相对《哑舍》要稍微逊色,但还是很耐读的,毕竟玄色是一个很认真的作者,文中关于文物南迁的情节很靠谱,没有篡改之嫌,可以让我们对这场文物大迁徙和那个历史时期有一个系统的印象。很推荐学生读。

  .虽然《守藏》里出现了一次哑舍这个店名,但它绝不是一个情怀篇,完全是一个独立的新故事。强烈推荐٩(˘◡˘ )

  《守藏 下》读后感(二):如果说历史需要证据,古董就是这个证据。

  

有的人精通古董,却被它搞得家破人亡,所以会有意识抵触;有的人从小离家去国外留学,在接触了西方理念后,觉得古董都是“糟粕”应该抛弃;有的人在故宫执行任务,做卧底,为了保护古董不择手段;也有因喜欢的人喜欢古董,进而自己才喜欢它等等。不管何种形式,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守藏吏。

岳霆,沈君顾,唐晓,顾渊,方少泽

院长傅同礼为首的文物工作者们,或父子相传,或师徒相授,择此业,终一生,他们性格迥异,而相同的,是对古董的热血情怀。在激进人士的战斗檄文的煽动下,“倒卖文物”“卖文物换大炮”等流言蜚语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一封封检举信送上检察院,顶着谩骂非议,傅同礼提交了一封答辩书,指出古物南迁中种种资金的缺乏,通过对争议严重的残次品的处理填补等等。然而,饱受热议的依然是那几篇刻薄的檄文。“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傅同礼清者自清的回答,让人似乎完全感受不到那背后的辛酸和委屈。将心比心,每个人对古董的定义和理解不同,猜忌和误解不可避免,特别是乱世之中,流光溢彩的宝玺还不如一袋大米吸引人。而世上最难能可贵的,莫过于不忘初心。

故事中的一个主要反派,胡以归。因为东北军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陷,而他在东北的家人也惨遭杀害。他不理解,政府军队不保家卫国,却加派人手护送古董。愤世嫉俗的他在报纸上刊登一篇又一篇报道,用各种方式对故宫的行为进行抨击。爱国示威的游行不断,而他自以为可在暗地里耍笔头子翻云覆雨。他自诩爱国,可他的初心早在一次又一次的阻挠古物迁运中转化为复仇。他恨但恨错了人,他爱国也爱错了方式。在故事中,他的结局是被派去成为了一名战地记者。这许是最好的结局,让本躲在背后的他转上前线,用属于自己的力量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国,卫国。

方少泽是个留洋而归的人,拥有当时的富贵子弟都有甚至没有的东西——金钱、权势,丰富军事策略。当然,作为一个“海龟”,他缺乏了对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的归属感。

他接任护送国宝南迁路上守卫的时候,不少人企图捞到好处,例如他名义上的未婚妻杨竹秋,人姑娘眼巴巴地瞧着那份慈禧首饰。而在列车行途中,他也亲口下令截断被土匪登车的最后一截车厢。如果不是岳霆早已分门别类把文书类古物放在最后一截,那么丢失了什么宝贝无人可知。他开始也有和顾渊、胡以归等人的想法——这堆封建糟粕不如换飞机大炮。但后来,他改变了想法,变得不同,变得出众。

  《守藏 下》读后感(三):守藏读后感

  读完《守藏》,我不知道为什么微妙的联想起了《月亮与六便士》,或许是《守藏》里的沈君顾、沈聪和这个斯特里克兰德,某种程度上给我的感觉很类似。

  但是,比起我对斯特里克兰德的反感,我对沈聪、沈君顾的反感就不那么强烈,但,也并不喜欢。

  我在写《月亮与六便士》的读后感的时候就曾说过,你的理想不要建立在伤害他人的基础上,别人没有义务成为你理想道路上的踏脚石,别把你的不负责任说的是为理想的殉道一样,要殉你自己去殉,除非别人心甘情愿为你牺牲,否则不要那么自私。

  所以,我想,沈君顾其实一开始也是很憎恶自己父亲的自私的,直到他发现自己走上了和他父亲一样的道路——但是,我不知道沈聪的妻子有没有怪过沈聪,或许那个时代的女性都是隐忍内敛充满着牺牲精神觉得自己就该为自己的丈夫牺牲的,所以她不怪、也不敢怪,所以,就算她心甘情愿吧,那我也仍然不喜欢沈聪。

  既然你的爱很少,只能留给古董,那何必要成家呢?家人,是需要用爱呵护的啊,既然做不到,就不要去贪图,就不要去拥有,那不是很好吗?

  但沈君顾不一样,一来他会反思,二来,无论是顾渊还是唐九,对他都是心甘情愿,爱他、愿意为他牺牲,愿意为了他的理想付出一切——所以,即使真的悲剧了,也是自己心甘情愿为之,对他们来说,也未必不是一种幸福,所以,作为外人,我不能说什么,只能说,各得其所那就很好。

  但我没法对他们产生太多的好感。

  我更喜欢的,是方少泽,是顾渊,是岳霆。

  但最喜欢的,是前两个。

  倒不是因为岳霆不好,而是他太好了——八面玲珑、原则和灵活度把握到了极致,聪明、厉害,几乎所有的事情到了他手里都能变得无所不能,让人仰望。

  可正因为这样吧,这个人太神性了一点,缺乏现实性,看不到成长性,就不那么有血有肉,当然了,我觉得在这个故事里,需要这样一个人,为什么呢?为了引导像方少泽这样的爱国志士走上正确的道路,并不是爱国就知道怎么做的,并不是有能力就一定能救国的,无论是哪个时代,都需要岳霆这样的领路人。

  不能不说,无论是方少泽还是顾渊,尤其是方少泽,受了岳霆很大的影响。

  当然,是好的影响。

  而我喜欢方少泽,便是因为他这个人,本身品性就很好,而在正确的指引之下,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这一路走来,他的思想、他的行动,无一不让人感受到了他在飞速的进步。他怎么从一个一心想着离开这个国家到最后投身于救国的行动中去,怎样利用自己所有的一切去做最多最有益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事情,这种进步与变化,真的很让人感动,仿佛看到我们每个人是怎么破茧成蝶的。

  顾渊的变化,更多地来自于他自己的内心的释怀,他也和沈聪不一样,他和沈君顾这对兄弟,对感情更柔软更认真也更多,顾渊从上部到下部的变化也一样很明显,他从最初用冷酷掩饰住内心的柔情,到后来这种情感释放之后变得更加富有人情味,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

  对了,不能忘了程家大少爷程尧,一开始还以为就是个普通的大少爷,可谁能想到后来他的成长不输于方少泽呢?不惜自败名声、散尽家财为爷爷报仇,甚至不惜身入贱籍,他从高处落到尘埃,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勇气去做这一切的?后来,报仇来的太快,转折却也从此开始,加入故宫护宝队伍的他,甚至成为了一个出色的间谍和日本人周旋,简直无法想象,曾经天真的程大少爷,能够变化这么大。

  但,这或许就是普通人,在国破家亡的境地里,所会做出的选择吧——我们都很普通,我们都是血肉之躯,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理想和抱负,可是,民族的血流在身体里,爱国之心永存于灵魂中,为了这个国家,我们可以有那样的勇气、让自己变得更好去面对可怕的灾难,只为了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保护我们的祖国。

  爱国之心不死,民族之魂永存。

  这说的是国宝,可触及的却是灵魂。

  我喜欢这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