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系列:宇宙何其大》经典影评有感
《地平线系列:宇宙何其大》是一部由Kenny Scott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平线系列:宇宙何其大》影评(一):毁三观
看完《How Big is the Universe?》和《How Small Is the Universe?》后的感受:
1、西方的科技水平确实比我们高多了。片子里那些仪器的庞大与精密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同时能够组合起这么大的团队,花上十年以上的时间来研究理论方面的东西,这在中国也是不太可能的,至少目前是。
2、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何其肤浅。从古至今我们确实进步了很多很多,但离认识整个宇宙的距离还有多少?也许再出现几个牛人,经过几次突破,就能找到非常和谐的理论能够完美地解释所有;但也有可能解决完现有的疑问后再出现更大的疑问。谁又能猜准会怎样呢?
《地平线系列:宇宙何其大》影评(二):数字,不止数字
银河系有近五千亿颗恒星,银河系头到尾距离十万光年。我们看到的宇宙只有137亿年,因为137亿年之外的光还没有到地球。银河系是宇宙的一千亿亿倍分之一。在可观测的宇宙中,有一千七百亿类似银河系的星系任何两个星体之间都在不停的远离彼此,一千根光纤就是一千个星系。一些规律在最大的尺度依然有效,而这规则让我们发现很多看不见的存在。暗物质不以任何形式与光作用。暗物质会扭曲时间空间结构。暗物质是可见物质的6倍。暗能量看不见却打破我们队万有引力的认知,整个宇宙因看不见的暗能量加速远离。利用光线来确定三角形来确定空间是否扭曲。在可测量的范围内,发现宇宙在任何方向都是平的,这说明宇宙是无限的。
《地平线系列:宇宙何其大》影评(三):记录
· 宇宙的年龄只有137亿年,所以我们只能看见光137亿光年以内的宇宙,其之外的地方,光尚未有足够的时间抵达。我们所见的宇宙,称为可观测宇宙。
· 星系通过引力排列出我们所见的宇宙图景,但如果这些可见的星系是宇宙的全部,它们和它们所产生的重力其实并不能形成现在的这种排列方式、星系的旋转等,因此宇宙图景中有很大一部分(七分之六)我们看不见的缺失——暗物质。就像从天空俯瞰大陆一样,灯光所亮之处有城市,但更多的是隐匿在黑色之下的山川大河。
· 我们知道宇宙是在膨胀的,但如此多的暗物质造成的后果是,重力大,产生的引力大,宇宙膨胀应该会减缓,如果有足够多的暗物质,宇宙会停止膨胀,然后开始逆转,出现灾难性的大收缩。但在以此减速度为基础,测量超新星的位置的实验中,科学家发现,超新星没有出现在预计的位置上——宇宙膨胀的减速度是错误的,宇宙膨胀并没有在减速,而是在加速。
引力像是刹车,制约宇宙的膨胀,而暗能量将脚踩在了油门上,它是一种反引力。
反引力构成了宇宙的73%,它无处不在,在星际间,在地球上,在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之间。
· 在宇宙中找三个点,两个点在宇宙大爆炸的起点,一个点在地球,构成一个狭长的三角形,研究结果表明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恰好是180度,这个三角形是平的,平整的摊开在我们的宇宙图景上,它证明了——我们的宇宙图景平整向两端延伸,直至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