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帝王之旅》观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帝王之旅》观后感精选

2020-12-14 23:45: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帝王之旅》观后感精选

  《帝王之旅》是一部由余明生执导,邱心志 / 蔡灿得 / 李立群主演的一部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帝王之旅》观后感(一):小时候看过一点

  

小时候看了一点,觉得很沉闷,年幼的我不是什么过人之人,没学习过这些知识前,对古诗词根本没有任何兴趣,自然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也吸引不了我。

草草回顾了一下,发现能找到与大明宫词,少年天子顺治里类似的感觉,人生的虚无缥缈。

对女主荷花的塑造,与大明宫词的成年太平公主一样,让我无法忍受,为什么要把自己所有的精神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

少年朱允文的新婚之夜,那个脸圆圆的妃子是金铭吗?她好美啊,新婚之夜怼太子,这段看得挺爽的。成年的太子妃演员妆容,有刘诗诗那种清冷寡淡幽怨之感,就是看起来就知道她很苦,就知道她没法再怼人了,没了攻击性,没意思。

少年朱允文与荷花也很好看,但女孩子身上的装饰太日系了。女主的师父特别美,特别是脸型。

绝代双骄里的慕容九姑娘在里面饰演了一个公主,最后自尽那段,又联想起来章子怡卧虎藏龙的结局。我真希望公主能拿起刀剑乱武,像九姑娘那样一心攀登武学高峰,不问世事,无心情爱。而不是柔弱楚楚的只能喊爹,尽孝道,对男主痴情。公主与父亲告别,长镜头里,她孤身一人站在红墙内,这个场景是我梦中有过的,今日追本溯源于此。

此剧里的一片枯荷,斜阳,window桌面等,意境还是不错的,喜欢片头曲的悠远。

  《帝王之旅》观后感(二):就是一种感觉,因为年少。

  看了很多人在优酷和豆瓣的简评,大都是在童年的时候偶然看到此剧,便被该剧深深吸引,我也不例外,此后的漫长岁月中,由于渠道的闭塞,10几年未曾再看,如今网络发达,终于在网络上得以重温,一时间回忆,感慨,百味陈杂涌上心头,正如在短评中“红袖刀”说的,再观此片时浑身如被雨淋过,冰凉刺骨。

  我不懂摄影,在这部典型的台湾画面风格的电视剧中,悠扬伤感的音乐,雾蒙蒙的场景,封建禁锢的城墙之下,一个王储,一个歌女,善良、纯真与懵懂让两个在不同世界里人相遇并相爱,两人快乐的时光却更让人悲不自胜,大婚前夜,相顾无言,大婚之夜,一个在洞房中枯坐,一个在月夜守望。那一刻小朱允炆无奈坚持,小荷花心灰意冷……初恋的懵懂,欢心,纯真以及对未来美好憧憬,被封建的礼法和权势鞭笞的体无完肤,正如简评中那不勒斯之鱼所说,该剧摄影就像捕捉悲剧眼睛,斜阳残照透着百年前岁月的沉重。

  小太监和小辫子的故事,让人明白,爱情是不分王公贵族、平民百姓;想永远在一起的心情,是每一个曾经爱过的人真切的感受,15岁的小荷花的那一句“那你是不是以后要和别人一起过日子了”所表露的孤独与无助,小朱允炆“我不愿意”所流露出的苍白与无力,相信每一个爱过的人都能有切肤体会,小荷花离开皇宫的那一刻,确如死别一般,宣告着永不相见的痛苦。

  如果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却不喜欢他,这是一种无奈的话,那么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那便是彻骨的悲哀,该剧的两位小演员的年纪是15、6岁,因此更能够引起同年龄时代的我们的共鸣,正是因为年纪小,更能描绘出一个如天使般的纯真恋情,正如我们初中、高中时的情窦初开,没有家庭伦理的干涉,没有金钱的担忧,没有工作房子的烦扰,单单纯纯的爱恋,发自内心的快乐与相思,不谙世事的小荷花听说不能拜天地时候那从天堂跌倒谷底的悲痛,幽会时要去见朱允炆的坚定,直至最后无言离开的失望,如悲诗一般的帝王之旅前五集,长得非常像我初恋(现我老婆 ^-^)的小荷花,彼此相见即是快乐的纯真,更像是奔三的我们记忆中的童话,童话的悲情结局,又怎能不让人痛彻心扉……

  :谁知道小荷花和小朱允炆这俩小演员现在怎么样了,哎,百度也找不到相关的资料了,就这么沉寂了?倒不是说演技怎么样,就是感觉非常好。特别是小荷花单纯、乐观的样子,在心事重重的朱允炆前即表现的有如大姐姐般的体贴,乐观,在得知朱允炆大婚后的心碎,可怜,让我难忘呀。

  《帝王之旅》观后感(三):换个角度,谈谈几个年轻人的教育问题

  古早的剧了,2018年看,应该算是怀旧了吧。之前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就仅限于徐峥和张庭主演的《跨越时空的爱恋》。

  是啊,这部剧真的很悲,如果真的能穿越,朱允炆穿到现代社会,似乎倒是个比较不错的选择了。

  我写这篇影评,想换个角度,谈谈几个年轻人的教育问题。

  这部剧里一共有四对亲子关系,按照成功程度依次排列,沈玉娘荷花第一,方孝孺朱允炆或者马皇后皇太孙第二,华师傅华大柱第三,沐王凤凰公主最差。

  在沈玉娘与荷花的相处中,沈玉娘能做到处处为荷花考虑,如荷花上吊后为顾及荷花的声誉和日后在皇宫如何自处,去求马皇后准其二人出宫。在荷花得知朱允炆出事,心神恍惚后沈玉娘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一直照顾和陪伴荷花。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在宫里,还是在宫外,沈玉娘都教给荷花很多道理,同时也以自身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荷花。不管是在该剧的明朝初年,还是在该剧的创作年份1998年,到现在2018都很久很久了,即使如此,沈玉娘的话,放到现在来看仍是三观非常非常正,值得品味的。沈玉娘教给荷花的不仅仅是谋生技艺,更多的是自立自强、乐观从容的心。

  朱允炆算是排第二位吧。父亲早逝,母亲没什么存在感,奶奶马皇后、老师方孝孺、爷爷朱元璋三人贯穿在他的生活中。

  奶奶马皇后,算是那个时代女人中的翘楚了,即使是在老年,她也给了朱允炆慈爱和鼓励。老师方孝孺,在朱允炆父亲朱标去世后,给朱允炆以启迪,讲了很多人生道理,开启了施行仁政思路的可能。朱允炆也是在这两人的影响下,以他懦弱迟疑的性格还能够在他在位的短短几年间施行仁政,赢得民心。

  但是,作为一国之君,甚至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永远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朱允炆并不具备这个能力,从很早开始,他就是以退让来作为他唯一的保护的方式,这显然与他所在的地位和身份不符,换句话说,退让不应该是当权者保护臣子和百姓的方式。更多的,应该是制衡。所以说,朱元璋作为他的前任,作为把皇位交接出来的人,他做的工作不够。他这个前任就只是作为一个爷爷,想着要疼爱孙子,把一个光滑的权杖交给孙子,让他治理国家的时候更容易些,基于此原因,朱元璋在刚立了皇太孙的时候,就抓紧时间将那些开国老臣找各种理由一个个清除掉,他以为这样就不会再有老臣在朱允炆继位后倚老卖老给他找麻烦,朱允炆的执政生涯就畅通无阻了。他却没有想到,真正的真空是不会存在的,一派被铲除后,其实就是给另一派壮大和一家独大的机会。与其铲除一派,不如留两派力量同时存在,两股力量互相较量,在此期间皇帝作为幼主正好可以掩人耳目并发展自己的势力。比如唐明皇时期,安禄山和杨国忠斗法的时期,正是太子党李亨养精蓄锐蓄势待发的时候。

  第三对和第四对,华师傅和华大柱,沐王和凤凰公主,这两对很像,都是很失败的例子。相同点是都被长辈认为还是个孩子,2018常听到的一句话“他还是个孩子啊”,所以华师傅之前不教给华大柱武功后来教了,为什么不教为什么教,并不曾告诉华大柱原因(如果是沈玉娘对荷花,早就会把道理讲给人听了);所以华师傅得知朱允炆二人身份并决定送他们去南方也不告诉华大柱,从头到尾都瞒着;所以沐王收留了朱允炆却不告诉女儿凤凰公主他的身份反而说是表兄,沐王决定助朱允炆复位起事也不告诉凤凰,只是简单安排她去峨眉山游玩,朱允炆的身份从头到尾都瞒着。这两个被从头到尾都瞒着的可怜人啊(凤凰甚至到底都不知朱允炆的真实身份,到死都不知父亲为什么要让她去峨眉山游玩只是以为不被疼爱了人生不值得所以自杀了),你说他俩是不被爱吗,谁能说华师傅不疼华大柱呢,华师傅本来还打算把人送去南方后和华大柱一起去找荷花,谁能说沐王不疼凤凰呢,凤凰说不嫁,沐王哪怕冒着欺君的风险也同意了。可是,为什么还是酿成这二人的惨剧呢,原因其实就是,虽然他们被爱,但是他们感觉不到被爱。是的,感觉不到被爱,华大柱凤凰都是单纯的人,一个自幼失去双亲一个自幼丧母,他们的人生中也没有方老师沈玉娘对他们讲道理启发人生,在华师傅稍有不如意就对华大柱非打即骂的时候他感觉不到爱,在沐王得知凤凰对朱允炆表露情意后对凤凰恶言恶语予以责难并要求她上门道歉的时候她感觉不到爱。爱,真的不仅仅为他着想,庇护他就可以的,更应该有如沈玉娘之于荷花,方孝孺之于朱允炆一样的讲人生道理,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奶奶马皇后之于朱允炆一样随时给予鼓励与支持,还有,不可或缺的是,想要孩子成人,就首先要把他们作为一个成人来看待,保护他们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实情,教给他们看清形势,和家里人一起承担分担,过程中也就学会了自我保护,拥有了保护他人的能力。

  �0�0�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