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时光(中英双语·全5册)》读后感精选
《四季时光(中英双语·全5册)》是一本由[德] 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6.00元,页数:1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季时光(中英双语·全5册)》读后感(一):《四季时光》是我国庆期间读的神书,当时手机笔记写出来的阅读感受,想读的可以参考玩法
收到《四季时光》这套神书已经两天了,这两天我疯了似的钻到书里找线索。吸引力比抖音都强,上瘾!
《四季时光》这套书是可以让你一页花半个小时去研究的,太太太太有意思了。
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和单词大书没什么区别的无字书罢了。但是,没想到,孩子会告诉我更多玩法。
元宝翻开书第一件事是:专注地寻找,寻找书页底部物品在大图中的位置。在找的过程,她问着我英文,学了英语,练习了专注力,了解了整体与部分,有了微观和宏观的感受。
之后,我们又一起看了图片,猜测着每一个人都是谁,和别人什么关系,他们在干什么,可能说些什么话。在猜测、想象、思考的过程中,让孩子练习了看图说话,人物设定,场景布局,以及情景模拟。
接着,我们又扣细节,顶部的空中飞鸟或飞机,底部散落的落叶或奔跑的宠物,四季分明的树木和花朵以及忙乱中悠然自得、享受生活的慢节奏人群。在这些细节中,我们明白了,这本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动物、事物都没有无用的,每一个人都在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并且,暗藏玄机。
最后,依依不舍的翻到了下一页。惊喜来啦!!!惊喜来啦!!!你猜测着有关系的两个人可能分道扬镳,而你认为只是陌路的两个人却是亲人。你以为孩子的调皮捣蛋只是一瞬间,然而却是她一连串的恶作剧。故事的发展环环相扣,点点衍生,你看完第一页再看第二页时,仿佛自己进入到了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推理剧之中。于是你特别好奇后面会发生什么,你也特别懊恼前面错过了什么。
就这样,时间悄悄溜走,《四季时光》这一本无字书,让我们学习、认知、专注、推理、想象、思考、表达、热爱。
另外,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点让我喜欢,那就是它太美了!!!每一个场景,都既充满生活气息又如童话世界般的存在。
有这么一套书,我觉得孩子和你任何时候都不会无聊了。
《四季时光(中英双语·全5册)》读后感(二):十年难遇的推理减压神作
我先简单写一个文字版的评论。图文版的已经写了快两万字了,还制作了一条介绍视频。
这是一本什么书?
乍一看是给小学生看的英语单词书,细一瞧是给学前班的人看的视觉大发现,但仔细看图才能意识到这是个大宝藏——这其实是本适合全年龄段的图画推理作品。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这些秘密全都不难理解,复杂的是,整部作品是现实世界的部分拟真。
一般的故事绘本,通常会采用多种视角或者镜头来讲述一个故事。远中近景特写等都围绕主角来讲。但是《四季时光》则不同,《四季时光》你可以理解为是在小镇沿街的7个地方安装了摄像头。然后每个摄像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截了一屏。你需要做的就是根据这7张监控器画面来推理出画中人在那段时间做了什么事情。
总的来说,拟真意味着写实主义,这就是说只要你有小孩子那种程度的生活常识,你就可以理解整个故事。但是那些秘密又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是阅读乐趣最重要的来源。苏珊娜笔下的这个小镇是一个具体的世界,一草一木,桌椅板凳,人与动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从细节发现线索,推理出故事,这是极为有意思的。也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
毫不夸张地说,我看了不下百遍,依然每天乐此不疲。玩起来一点都不难,但是每次发现点什么都非常兴奋。这书线索多得眼花缭乱,小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将在读这种书的过程中得到强化。
这样的无字书是不是很难读懂?
当我天花乱坠在给没有书的人讲解这些细节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是不是太难了。“我脑子不够,看不明白啊。”其实这个主要是因为你还没有拿到实体书,还没有开始阅读。这套书如果你像看一般故事绘本那样直接看主线,你会不太适应,因为各色人物真的是很多,在这套绘本中人人都是主角。
这就像你看你同学的毕业照,除了你同学,你看其他同学,就会觉得“跟我有啥关系”。但是其他同学也是有血有肉的啊。《四季时光》在艺术上的特色就是让同学照上的人都各自发起光来。
所以,这个书有一个阅读的诀窍就是跟着具体的人物,前后看他的故事。既然这些人都可以是主角,所以你要用你的眼睛这个摄像头去看,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熟悉的故事模式它又回来了。而且你能意识到,作者在用图画讲述每个人的故事的时候,总是会把触手伸向更多线索,于是一个一个人就逐渐被你注意到,你开始推理,最终搞清楚了很多故事细节。
我们上面讲说这个小镇的写实主义,就意味着这并不是脱离生活经验的推理题。它全部依托于常见的生活事件,比如坐公交,遛狗,过生日,买菜,上班,去幼儿园上学等这些事情。你看这些事情肯定没有任何障碍。但是苏珊娜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她画出来整个故事之间有着非常巧妙的联结。你需要逐个去理解,这些故事有机汇总起来,就是一个小镇的生活交响曲,非常自然,没有违和感。
我们只要去看就必然会发现那些线索,然后树藤摸瓜,你会完全被这个小世界吸引。
读这种图画书真的有用吗?
太有用了。我甚至觉得,还能有什么书比读这样的书更有用呢?
首先是5本书600多个常见单词和词组,学英语用得上吧。其次是单词区那些小图片,在大画册上找出来这个对观察力的锻炼是不言而喻的。
但我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其实是推理能力。这里又包含信息收集,分析推理和交叉验证的能力。
你在开始阅读的时候,要去选择一个人,然后下一页这个人去了哪里,你要根据之前画面的内容去做合理推测,然后才能在有限范围内检索。一旦你找到这个人,你就可以继续在另外几个场景推断他的行踪,理解他一天发生了什么。
但是,我们反复强调说苏珊娜特别擅长让故事交错,所以这些推理必然会带你发现另外的线索。新线索就这样让你越来越了解这个小镇的人物。与此同时,一些彩蛋在初看的时候是开放性的,你知道那是个线索,但不知道意味着什么,随着你对小镇的了解,你可能会发现原来是这样的意思。
比如,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一对父子和孕妇的关系,但是看到最后我们发现那个父亲抱着一只猫。倒推回去发现猫的出处,我们就能知道这就是他自己的猫,那显然他们就是一家人。然后我们等看到第二本的时候,检查他们家里会发现里面真的挂了一张全家福。
再比如,一楼的人家墙上挂了一个男人和一只鹅,你也不知道意味着什么,但是哪一天你开始意识到小镇有一个男人非常喜欢鹅的时候,你可能会意识到这个男人似乎很有名。然后当你读到最后一本的时候,会发现火车站的广告牌上都有那个男人,那么这个男人肯定是小镇知名了。
图片在最开始不会告诉你这些信息,但是随着你阅读的加深,他们都自然而然出现在你的脑海中。
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判断推理的提高,都是由作者主导的,作者并没有陪读,但是她埋线索的能力,让读者不由自主开始建模,建模之后那么多彩蛋总会有很简单就分析判断出来的,读者就会认真对待,然后就是推理大爆发了。
我自己的感受就是,看了几百遍图,现在我看见什么变化都会想想背后发生了什么。而友邻苏菲马文则认为这套书对她写论文查资料都有启发。
这套书还有周边书
我是从《脚鱼》开始接触到苏珊娜的,后来看了《迟到了一年的包裹》开始喜欢这个作者。当我看了这一套《四季时光》,真是佩服到无以复加。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的大师,真的名不虚传。她搞的这个小镇并不是随意像出推理题一样,弄一个简单的组合。她完全是虚构了一个相当真实的小宇宙。小镇的人有血有肉有性格,很多密密麻麻的书,你感觉抹掉一些人也没事儿。但是《四季时光》你舍不得抹掉他们,因为这些人的性格就画在上面。你看一看就能感受到他们的那种灵魂。
而且苏珊娜画这么一个小镇,估计也不是心血来潮。因为后浪还出了两本书,一本是《四季厨房》一本是《四季歌谣》,这两本完全是依托于《四季时光》里的人设做出来的。如果你想看看最初《四季时光》的人在作者脑海中什么性格,爱吃什么,那么《四季厨房》会告诉你。如果你想感受一下这个小镇的音乐氛围,《四季歌谣》全给你展示。里面的人物是小镇的,他们歌唱的生活也是《四季时光》的生活。曲子由德国著名作曲家沃尔夫冈•冯•汉克创作,填词人是作家、诗人、制片人和编剧艾比•瑙曼。真的是非常叹服这个做法。
写在最后
毕业至今参加工作,见识过不少好图画书。但是要说到现在为止,最推荐哪套。那就这套《四季时光》吧。真的是十年难遇的杰作。特别值得推荐给每个人。图画书推理真的是超级减压!
《四季时光(中英双语·全5册)》读后感(三):考验眼力、逻辑和想象力,这套书让我爱不释手
在德语国家,有一种叫wimmelbuch的历史悠久的无字书类型,这种书深受学龄前儿童和家长的喜爱,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专业幼儿教育机构的教学中。这种书的图画内容丰富,富有趣味,对作者的要求相当高。就像默片,影片的质量好坏,能否吸引观众,全靠演员的演技。
最近被安利了一套荣获世界最美图书奖的无字书《四季时光》,沉甸甸的五册精装绘本,我看了一个下午都没有看完。不是因为书很厚,而是实在书中的内容太多,人物关系、逻辑关系需要一点点去推敲,寻找。
你以为这套书只是给小孩子看的吗?那就错了!这套书即使像我这样的大人也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完全看懂。如果你不信,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四季时光9.8[德] 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 / 2020 /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一、 初级玩法:找相同
我打开这套书,一开始以为是一本学单词的书。所以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图画中找到下面列出来的单词对应的位置。结果,在看第一本《寒冬》的第一页,我就卡壳了。我居然一个都没有找到!然后我以为,这本书下面列出来的单词根本就跟图画中的没关系。我接着去研究图画去了,等我仔细看完这本书中的第一幅图,我才发现,之前得出那个结论的我实在太草率,太不认真了。
仅仅是初级玩法,就已经可以看出我有多么毛躁了。于是静下心来,一页一页地认真看图,然后找出对应的单词所画出的图案在大幅画面中的位置。
晋级难度:专注力 ★★
二、 基础玩法:读故事
因为这是一套无字书,想要看懂故事情节,必须靠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这套书里面的人物和物品之多,让人看得目不暇接。如果小读者想把所有出现的人物都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出来也是可以的,这里我只介绍几个主要人物。
他们是住在同一栋公寓里的杰克和娜娜父女、格雷先生和太太、安娜和宝宝。(人物没有名字,所以尽情地给他们编个名字吧)
故事从头一年的寒冬开始,父亲杰克在楼下等女儿娜娜,他抬起头指着天空中的乌云,提醒着女儿快点,快要下雪了。然后这对父女一路骑着车,一路观察着天空的变化,乌云似乎越来越厚重了,天色也暗下来。父女俩一路骑着,好像在追赶公交车,结果公交车没追上,却因为一起交通事故而停了下来。自行车停在了26路站牌旁,咦?娜娜和爸爸去哪了呢?在广场上找一找,发现娜娜和爸爸在迈德·艾哈克牙医诊所。爸爸在接受治疗,娜娜搂着他们的鹦鹉向下张望。这时,你或许和我一样发现了漏洞,原来在开头,爸爸并不是和娜娜指天空,而是指他们家的鹦鹉!然后回看之前的画面,原来杰克和娜娜每次抬头看的都是自己家的宠物鹦鹉!
这简直太有趣了,看似合乎逻辑的推测,到最后居然是错的。
格雷太太在《寒冬》里,出门时就发现26路汽车快到站了,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害怕赶不上这班车。果然如此,她一路小跑,跟着公交车,错过了2站。当她继续追赶时,和杰克父女一样,被一起交通事故吸引,驻足观看。当她意识到自己又错过了公交车时,又快步跑了起来,这时天空已经飘雪,她撑起了雨伞。眼看就要追上26路了,不晓得她最后坐上公交车了没有。她到底要去哪里?有什么事呢?在《寒冬》最后一页,我们看到格雷太太走进一家咖啡馆,和一位男人握手。这个男孩是谁?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开始往回翻,想找出这个男人。非常惊喜的让我发现,就在上一页,出现了这个人。他穿着厚重的外套,但他的帽子还是让我一眼认出了他。他正和一个小女孩在路上走着。而当时,格雷太太和他之间就隔着一辆公交车!可是再往前翻,我就没有看到这个男人了。
晋级难度:想象力★★★ 专注力★★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曾说:"对于图画书而言,读书就是读故事,通过图画读懂故事,如果想象力丰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图画书与想象力具有很大关系。"小学低年级语文中的"看图说话",训练的就是孩子的读图能力。一方面是理解图的含义,一方面还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四季时光》拿来训练孩子的想象力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三、 进阶玩法:观察四季和四季里的小镇
明明是四季时光,为什么在《寒冬》、《暖春》、《盛夏》、《凉秋》之外,还要画一本《月夜》呢?大概作者希望不仅能展示白天的魏姆林根小镇,还希望人们看到小镇在夜晚里的另一番景象吧。
小镇的四季有哪些变化呢?
树木、花草:冬天的树木只剩树干和树枝,有个别常青树木还能看出绿色。到了春天,终于能根据树叶和花朵的模样认出是什么树了。桃树、柳树、松树、桦树,郁郁葱葱的。
农场的四季图景四季中花的变化,我观察到一个不引人注意的细节。格雷先生家有一间杂物间,里面放着一些园艺工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格雷先生和太太比较喜欢植物。春天,格雷先生去市场买回一盆花,然后每个季节,他们家客厅里摆放的花都不一样。
让孩子们观察树木花草的变化是最直接的观察季节的一种方式。
衣着:不同的季节当然要穿不同的服装了。寒冷的冬天需要帽子、手套和围巾,春天人们穿着单衣就可以出门,夏天人们穿得很清凉,秋天人们需要穿着外套出门。
售卖商品:小镇上有几个主要的商店:农场旁的蔬果摊、加油站、波塞冬鱼店、火车站里的各种商店、商场。
农场旁的蔬果摊,冬天在卖胡萝卜、土豆、梨;春天在卖鸡蛋、鲜花、胡萝卜;夏天的某一天休市;秋天在卖蘑菇、南瓜、坚果、梨和鸡蛋。
蔬果摊四季出售的商品节日活动:冬天里,文化中心布置的是圣诞节的活动;春天里,文化中心布置的是复活节彩蛋活动;夏天里,从公交站厅的海报可以看到,文化中心在布置骑士文化展;秋天里,文化中心在布置万圣节的南瓜大赛活动;月夜里,文化中心在做"与书同眠"活动。
四季中文化中心的活动如果你把这些内容彼此联系起来,你可以看到一幅生动的小镇生活图景。蔬果摊在春天出售的鸡蛋,不是正好应景复活节吗?秋天出售的南瓜,不是正好应景万圣节吗?在月夜里,蔬果摊张贴的公园烟花节的海报,指引着人们去湖边公园看烟花、赏花灯。
让孩子大胆地去构造故事吧,这是多么的有趣!
晋级难度:专注力★★★ 想象力★★★ 逻辑思维★★★
四、 高阶玩法:导演一部动画片
为了追踪故事中每个人物的行踪,我不停地来回翻阅这五本书,然后我发现,这哪是绘本呀,这完全就是一个动画片嘛!
这是一部需要读者自己去当导演,构思剧情、塑造人物性格、把时间、空间等元素结合起来完成的动画片。要完成这件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需要反复多次阅读这套书,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找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时间里,这些人物又发生了哪些事情,怎么去解释这些事情等等。
所以我说,我花了一下午都没有看完这套书,你可以明白了吧?直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都还没有把所有人物情节研究透。
晋级难度:专注力★★★★想象力★★★★ 逻辑思维★★★★创造力★★★★
《四季时光》的作者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是德国著名的绘本作家、插画家之一。她荣获多个奖项,2016年荣获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她运用返璞归真的技巧和构思,以孩子般好奇敏感的眼光,细腻而坦率地描绘着魏姆林根小镇。她的作品层次丰富、包罗万象,耐看耐读,既充满童稚的乐趣,又具有艺术的张力。
所以,你可以发现,这根本不是一套简单的图画书。不同的读者可以看出不同的故事,浅者见其浅,深者见其深,真是折服了全世界大大小小的读者。难怪它被誉为全球公认的情境认知绘本巅峰之作了。
《四季时光(中英双语·全5册)》读后感(四):阅读的缘分丨很幸运,迷失在苏珊娜的童话小镇
最初差一点错过这套好书。
用一句话来说,这就是那种,无论是哪个同事做的,都要上去帮忙的好书!
它画得太好了,经得起一切赞美。
一、两次稀里糊涂的错过
第一次看见同事的送检样书,看了一眼以为就类似那本很火的《英语单词大书》,因为它打开就是这样:
《寒冬》第一页上面是图,下面是英语单词。内页给人的感觉确实很像。
所以,当时就没再细看。这是第一次错过。
第二次错过,是又过了两天。因为无聊,我又借来瞅了几眼,顺着单词在大图中找这些小物件:
密密麻麻的画面,找得非常开心,也很有成就感。所以这个时候,我以为它也就是很常见的那种「视觉大发现」类的图书。
「我差一点就在这里止步了。」
二、侥幸进入杰作
事后,我对类似“阅读壁障”那样的东西感到吃惊。
因为这个书的作者就是《迟到了一年的包裹》的作者,而我之前曾经花了5000多字分析她的《迟到了一年的包裹》,按道理我不应该忽视她的作品。但是当《四季时光》这样的无字书放在我的面前,我拿起来看了两次,都没有能第一时间看到它的价值。
还有多少生活的奥秘,就像这样因为某些障碍而擦肩而过呢?
第三次,我稍微仔细地看了图:
页面之间有剧情这一看,让我见识到了「真正宝藏好书的超级威力」!
我原来以为正常的故事绘本,一般镜头多变,像这样固定镜头的大场景,我觉得很难把故事讲清。但是这书每一页之间的剧情衔接得那么好,多条线齐头并进,又能和谐融合!这就使得故事数量变得非常大,画面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性格!非但如此,这些故事还需要「一点点推理」才能都破解出来!整个过程就像,围观小镇7个摄像头的画面,然后逐渐了解了小镇居民的生活细节。
可以说,这套由「国际安徒生大奖插画奖得主苏珊娜·贝尔纳」创作的杰作《四季时光》,完全是「一本散文诗一般的多线索推理向的无字图像小说」!
这部作品中几乎每一个地方,无论是人,还是小动物,还是风景和建筑,都「埋藏着各种相互关联的线索,这些线索由简到繁,纵横交错,这使得每一页都成为一个自洽完满的故事截面,整本书则构成了一个体系完整的幸福小镇」。
打开书,一头扎进去,你就会爱上这个可以叫做“苏珊娜宇宙”的魏姆林根小镇。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推理的逻辑,观察和分析的过程,绝对会让阅读和理解能力提升!或者也可以说,它会让你对世界的认识水平都变得不同,当遇见海量庞杂的信息的时候,你开始学会抽丝剥茧」……
三、推理无字书集大成者
这套书最适合当面讲,或者视频讲,图文实际还是限制了展示的范围,不过我们且拿三页来稍微展示一下这本杰作的精彩片段。
这一部分需要一点点耐心,但是这点付出是非常值得的。
我们先给大家上三张内文图,就第一册《寒冬》的前三个跨页吧:
居民楼住宅区第一页的图画部分,大概看过去,三层小楼,一片花园,一条街道。
农场第二页,一个农场,一个维修站,一个加油站,一条街道。
火车站第三页,一个车站,一条街,人突然多了起来。
注意一下,这三页共有内容,是不是街上都有一辆蓝色公交车?
这是一张gif图片,公交车有变化然后我们截图出来对比一下:
截图在此时反而比较方便,如果是看书的话,你要来回翻。好,现在按照前后顺序对比:
三个场景乘客对比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个场景的时候,车上抛去司机,只有四个大人,一个孩子。第二页的时候,有三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上车了。问题来了,上车的这三个大人和孩子是什么时候上来的呢?都是谁呀?
想要找到这个答案就得往回看,现在我们翻书到第一页:
路边正好有三个大人一个孩子等公交,其中戴发带的女人还拉着一条狗。我们来对比一下看,是不是正好是他们几个呢?
放大一看,车里的小朋友带着红帽子,对着的男人带着黑绿相间的毛线帽,再往右就是带耳罩的短发女士,再往右就是带发带的女士和她的狗狗。跟第一页上面等车的人是一模一样的!
按照这样的模式,我们还会发现画面上有更多人。
就比如,上图有个骑自行车的男人,带着一个扎鞭子的小姑娘。
我们往回翻看,在第一页会发现两人正在院子里:
注意鹦鹉那这里,我们基本可以推理,第一页住宅区的三楼就是这父女俩的家了,对不对?
那我们要不就去他们的家里看看呢?
牙刷和人数是对应的一进三楼,首先就看见一个开了门的鸟笼,也就是上图右边红色箭头所指的地方。如果你刚才留意的话,扎辫子的小女孩跑下来的时候,她左前方白色柱子上有一只鹦鹉。
那很显然这只鹦鹉就是他们家跑出来的。事实上,这套书里关于这只鹦鹉的故事也很精彩(暂且不提)。
然后,大家特别要注意,上图我标记放大了他们家卫生间的牙刷,还有桌子上的碗。牙刷只有两只,然后碗一大一小凑一对,正好两对。那所以,这家人大概率只有爸爸和女儿。
你可能觉得这是不是牵强了?
完全没有!这就是这套书的作者牛逼的地方!!!
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很多书画得超细致,彩蛋和线索真是到处都是。
不信你看!我们去二楼和一楼看看其他线索:
二楼两把牙刷,事实上二楼就住着两口子。
一楼三把牙刷,住着三口人。
但是你注意一下,一楼左侧有一个婴儿房,婴儿房里两张床。而右侧我们看见一个女人,大家注意她的肚子,这位其实是怀孕了!
还有桌子上的碗筷,三个大碗+三个勺子,外加一个水杯,两个小汤杯,基本上也可以推测出他们家是三口之家,那么这位女士怀的其实二胎!
怎么验证呢?
线索其实非常多,比如我们可以翻开第二本《暖春》验证一下。
《暖春》这家人墙上挂了照片第二本就是第二年开春,开春的时候,一楼这一家的墙壁上换了一张照片。换成了一张全家福。画面上有四个人,妈妈怀里抱着一个,想想看这是谁?其实,这个正是冬天在肚子里的小朋友出生了呀。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应该会发现,照片上的两个人是不是很面熟?
还记得《寒冬》第一张图里面,等车的两个人吗?
你观察一下他们的衣着,是不是发现冬天在马路边等车的父子俩,和全家福上的爸爸和儿子一模一样呢?
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确定,这个住宅区的场景,一共住着三户人家。
一楼四口人,男人女人两个孩子。二楼一对老夫妻,三楼住着父女俩。
最有意思的是,一楼的这家人还养了一只猫。
如果要是细琢磨一下,三楼养鸟,一楼养猫,感觉这两家关系有点微妙啊,是不是可以深挖一下呢。其实如果八卦党,也可以重点观察一下作者在画这两家人在其他场景时候相遇时的构图。也许你会发现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我们就随便这么看了一下,就有这么些好玩的点。
这套书,正是这些内容才最有魔力!
事实上,如果你往后看,你会知道公交车上的人他们都要去做什么。父女俩骑自行车要去做什么。你在各个场景还会发现更多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事情做。这些都需要你就像上面那样,去抽丝剥茧,跟着线索去推理!
四、交叉验证,这个小镇不简单!
这套书之所以比一般的无字书,更有感染力,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画面上的信息可以交叉验证。
一般无字书的线索设置,通常深度和复杂度有限。但是《四季时光》不一样,这里面关系的真实感非常强。不是说画风写实,而是说他呈现出来的东西,里面的强关系,使得这里面的人物本身活了,有了灵魂。
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
比如上一节,我们讲到了住宅区三户人家,我们确定等车的那对父子就住在一楼,用的验证办法是看第二本《暖春》墙壁上他们家的全家福。
那么没有第二本,我们其实也可以验证这个事实。
首先这父子俩是在文化中心门口下车的,父亲把孩子送到了里面。
然后步行路过市中心。
他走到了百货公司,然后在三楼买了一个滑雪车。
翻到最后一页,我们发现他正跟一只猫咪玩滑雪呢。
你还记得我们上面,提到孕妇家的猫咪吗?嘿嘿,这就是那一只呀!
如果你返回去,去找这只猫的游走路线,你会发现,这只猫从家里出来,一直跟着这个男人。但是因为我们识图本能的关系,如果不是专门去看,这些信息往往不容易注意到,这就是这种书有意思的地方。
这个推理过程,跟上面我们讲到的全家福是不是共通验证了这家人的关系啊?
再比如,我们在前面提到了住在一楼的女主人是个孕妇,在第二年的春天,她就生了孩子。所以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知道,这套书的四册的顺序《寒冬》是在前面的,然后次之是《春》,5套书的顺序是冬-春-夏-秋-夜,而不是春-夏-秋-冬-夜。
这里验证这个呢,证据就更多了。除了上面的人,其实还有动物,还有一个最最直观的线索,则是小镇幼儿园的建设过程。
幼儿园的工地上,有通知牌,会跟小镇上的市民公布进度和活动。
通过这个线索,我们也可以确定这五本书的一个时间顺序。
诸如此类的相互验证线索非常非常多。这就让魏姆林根小镇整个都活了。人有人的性格和脾气,动物有动物的可爱之处,这些事物集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魏姆林根小镇的幸福生活,而这个小镇,完全可以称之为「苏珊娜宇宙」。
五、“苏珊娜宇宙”的大本营
说它是「苏珊娜宇宙」,并非只是在语词上模仿类似“漫威宇宙”的提法,作者苏珊娜真的是按照那样一个完整宇宙的方式打造她这个魏姆林根小镇的。
浪花朵朵之前曾经出过一本书叫做《四季厨房》。
当时看得粗心,以为仅仅是一本普通的食谱书,插画比较可爱,主要讲四季的各种美食。
后来因为看了《四季时光》,突然反应过来,这《四季厨房》里,那些插画和搭配的人物,原来不是胡乱起的,他们正是出自《四季时光》啊!
换句话讲,这本早就出版的《四季厨房》,其实是《四季时光》的周边书!!!
《四季厨房》内页你看看鹦鹉和长辫子小朋友是不是很面熟?掂勺子的男人不就是一楼的男人吗?如果你识图能力一流,我相信第三个小女孩,你也一定认出来了,她其实就是在公交车里一直看书的小女孩呀!
《四季时光》里的书迷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从《四季厨房》的内文里,我们还发现了这个姑娘的名字,在作者的想象里,她的名字叫佩特拉,最好笑的是书里还说她喜欢吃字母面,你知道原因吗?
哈哈哈哈,这也太夸张了哈哈哈哈哈,原因是吃饭的时候可以做拼读,你可以看看她现在用字母面拼出了啥单词。真的超有意思。
无独有偶,这种周边书还不仅是这本。就在我写这篇推荐的时候,有人跟我说了另一本书,叫做《四季歌谣》。
不看不知道,一看又激动了。
这《四季歌谣》里面好多歌曲,其实正是由《四季时光》里面的角色唱的:
注意左边的这个男孩唱歌的这个人,叫佩德罗,来自秘鲁。手里随时拿把吉他。
在《四季时光》里也是出镜率很高的角色。
更牛的是,苏珊娜创造她的宇宙,是来真的。《四季歌谣》里的曲子,不仅有词有谱有曲,小鹅通上还有原声音频。听完以后,就更觉得魏姆林根小镇像真实存在的了!
总而言之,看这些书这个阵仗,我们可以了解到《四季时光》其实就是“苏珊娜宇宙”的大本营。了解她这个有趣的世界观,一定要从《四季时光》看起,我相信当孩子们或者大人们开始推理去了解魏姆林根小镇的人的生活,那就一定会爱上它。
六、是故事,又是散文诗
有好事者统计过《四季时光》里的故事数量,据说有160多个。我自己没有统计,但是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看书的次数,前前后后我看了快200遍了,但还不敢说我已经全部把它看完了。不过我简单写了一些人物小传,回头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人物小传截图反正,苏珊娜这个作者真的是深不见底。
《四季时光》里的故事,非常的优美,有趣,温柔。大人们忙自己的事情,又照看孩子。孩子们无忧无虑,他们偶尔闯祸,但永远生机勃勃,快快乐乐。总是会过各种节日,也会和朋友们见面唠嗑。人们在小镇上过着一种不紧不慢的日子。
不仅仅是人,就连那些动物都无比可爱。里面的猫猫和狗狗,还有鸟儿和青蛙,都有着令人莞尔的好玩剧情。尤其是还有一只鹅,更是小镇的明星。关于鹅的故事,好想讲啊,但是篇幅所限我们就不写了。这又是一个精彩的推理过程,回头咱们有机会分享。
当我看到80多遍的时候,我曾经为这套书写过一段话,分7段,对应7个场景:
墙上的装饰画,换了又换。每一季都有别样的心情。漂亮的农场新修了一条路,不知它通往何方?在车站见过很多悲欢离合,也许小吃店里的美食才能抚慰人心。人们听音乐、跳舞、看展览,衣食住行之外,那是另一个精彩的世界。书店广场的地摊,一年四季有烟火气,去逛一逛都是生活好滋味。百货公司永远热闹,门口的那棵树,见证了太多的等待和陪伴。在公园里,人们在夜晚的湖边与最好的朋友喝上一杯。那里永远充满欢愉,有时候是一场生日宴会,有时候是节日的合唱团。即使是在冬天,也有孩子们嬉戏其间。我觉得这样的无字书,除了推理故事书之外,它还是散文诗。阅读它的时候,让人感觉安心,舒适,人也变得柔软而幸福!
真的是超级棒的阅读体验!
七、破除阅读的壁障
回想与这套杰作的缘分,其实很有意思。我两次看到这本书,都迅速觉得:「这种书不是太常见了吗?」
而这个反应,其实是阅读的「壁障」之一。很多时候,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往往是迅速提取一些表层信息,就会做出判断。这种生存本能,在大多数时候有益,但在生活中,只有逆着这种自然反应,学会抽丝剥茧地分析问题,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事物。
看完这样的书,当我们再次遇见一些用心之作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不会“睁眼瞎”,就会比其他人能更快速地发现亮点和价值。这看起来是识图能力的提高,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破障。我们破掉了一些本能习惯,发现了认识事物的新途径。这个经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孩子们也一样,只要稍微破一破看图的习惯性壁障,就会经由作者精心设置的关联线索,而一点点地发现故事细节。这个过程的体验,就像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只是听到一声异样的咳嗽,就顺藤摸瓜破获一起凶杀案一般。而这种阅读历程,反过来又会「让孩子学会从庞杂无序的海量信息中获取关键内容,学会观察和推理,并能专注地分析复杂问题。」
换句话讲,认真让孩子们看这样一套书,对他们的意义,可能是无法估量的!
所以,幸好多看了几眼,否则这样的杰作,在眼皮底下都没能发现!那样也就太遗憾了!
从来没有一本所谓儿童书需要看这么久,也从来没有哪本书的阅读感受这么奇特,我看了不少于100遍,但依然兴趣昂然!即使合上书,这些小人人也像真的一样,活在我的脑海之中。
总之,这套书,看得我非常激动,也十分感动!这样的书太值得推荐了。
这套书的策划制作真的非常优秀,可以说一本最少顶4本:
贴近小朋友日常的生活认知书;分类清晰的英语单词书;趣味横生的视觉发现游戏书;散文诗一般的多线索图像小说。而且最重要的是,完全是一本无字书,零门槛,却又内有乾坤。能锻炼逻辑推理,能被诗化的生活熏陶,有天赋的孩子,还可以试着跟作者学习非常高级的用图画讲故事的技巧。
一套顶顶顶顶级的好书,推荐给热爱读书的每一个人,你一定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