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会建构的邀请(第三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社会建构的邀请(第三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15 01:27: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社会建构的邀请(第三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社会建构的邀请(第三版)》是一本由[美] 肯尼思·J.格根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建构的邀请(第三版)》读后感(一):微观角度展现社会构建的宏观视野

  

相较于那些亘古不变的经典著作,那些能够跟随时代的步伐一同更新、一同进步的著作似乎展现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社会建构的邀请》正是这样的一本书。该书自1999年出版第一版后,至今已更新至第三版,在社会学领域或者说在社会建构论领域,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著作,不管是入门还是资深读者都是不容错过的。

现在我们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共同体等等等,如果说这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来讲的话,那么《社会建构的邀请》就是从微观的角度切入,从语言的角度、从教育的角度、从医疗的角度、从组织的角度等等,这些看起来和社会建构貌似关系不大的内容,实际上都是社会构建当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或者环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目标,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涉及到社会面的各个领域,本书当中涉及到的基本也涵盖了这方方面面,可以说是社会建构领域的百科全书。

我阅读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本书的很多观点都能够以小见大,聚焦一个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事例,从而印证社会建构的某个知识点。此外,让读者感觉很贴心的一个细节是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设置了一个“本章小结”的部分,对整个章节的内容进行一个凝练,虽然这个操作在很多社会学的著作里面都有,但是总结得到不到位又是另外一回事,就《社会建构的邀请》(第三版)来说,小结的部分能够起到高度概括的作用,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内容概况,此外还有“话题讨论”“拓展阅读”这些环节的内容都比较实在,里面有事例、有观点、有干货,这是作为一本侧重功能性的著作表现得比较好的一点。

说说本书美中不足的地方,作为一部已经出到第三版的著作,我认为全书进行的本土化“改造”还是不够。虽说按照原著风格能够更原汁原味一点,但是如果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来说,我还是建议在导读、小结、讨论等环节里面多加入一些本土化的元素,或者结合当下社会的一些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一方面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社会建构论,另方面,也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具有可行性的思考。

  《社会建构的邀请(第三版)》读后感(二):生命不息,建构不止

  

生命不息,建构不止

说实话,本书中的很多定义和概念,我看完之后也不是很懂,套用本书的观点就是我没有完成理论上的建构。但是,书中对建构理论的话题讨论,我表示非常赞同,也有很多的感同身受。

社会建构思想存在生活中的角角落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种经历:在特定的场所见到某个人就认识,在别的地方遇见就不敢认。我们每周去超市采购的时候,都能遇见一个超市的收银员,结账的时候也会聊几句,突然一天在电梯里遇到一个人,感觉很熟悉,课就是想不起来她是谁,也不敢贸然打招呼。回到家项链好长时间,直到下次去超市的时候遇到那个收银员,才突然联想起来,她就是在电梯里遇到的那个熟悉的陌生人啊!在小区电梯里没有认出那个收银员,是我把那位收银员建构在超市这个特定的场合中了,去掉社会性过程,收银员就变得没有意义,也就陌生了。再次去超市认出收银员是在电梯里遇到的那个人,这是重新建构了她的社会性属性。多么神奇的社会建构,申城次的解释了问题。

再到女性一生都在为之奋斗的事业——减肥。婴儿时期,孩子胖嘟嘟的可爱又好看,可是成年后再胖嘟嘟的,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烦恼:穿衣服不好看,“好女不过百”造成的困扰,甚至对自己的各种虐待以期减重......读完本书后分析,认为女性只有瘦才美这样的个别观点被放大成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态度,不管它科学不科学,人道不人道,这个过程就是社会构建。而广大女性把社会的普遍观点变成要求自己的规则也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无论女性是不是达到了减肥的目标,还是放弃减肥,鄙弃“瘦才美”的苛责等等,都是进行了一番自我建构。

其实,对我冲击最大的是书中对社会上那些少数的现象(精神病、同性恋等)的阐述,他们只不过是在常人普遍认同的认知范围之外而已。这种认识之后,也就理解了“存在即合理”的观点了。

人生需要不断探索,也就是不断建构,解构,重构。正如文中一句话“我们可以相互联系,我们同样能够共创未来”。生命不息,建构不止。

  《社会建构的邀请(第三版)》读后感(三):open-mind与创新思维

  

不得不说,格根的这本书让我真真切切地明白了社会建构论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全书读完,脑中留下了以下几个关键词:关系、对话、情境、动态以及创新,这几个关键词实际上都指向了一种心态和一种思维,即开放的心态与批判的、创新的和发展的思维。以下先从这几个关键词进行分析,稍后再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与困惑吧。

一、一种心态与思维

首先,从个体到群体到社会,社会建构论不赞同完全独立的个体论,认为个体的身份在不同的关系中呈现不同,通俗地说就是在不同的语境和情境中,个体于他人而言扮演着不同的身份角色,对我来说他是老师,但对于别人而言他或许是父亲、儿子等等。因而,我们的对话是在一种关系中建立的,对话之所以有效,取决于聆听者者的回应与当下的情境,同样一句话如果缺少了语境与回应者,它便是毫无意义的。这与学习科学中的context概念有着异曲同工的意蕴。同样,学习只有发生在当下情境才能建构出其当下的意义。社会建构论由此想表达的观点是,不要固定思维与绝对化。

由此,从科学知识论的角度出发,作者再次呈现了所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在当今的学术圈中逐渐走向了权威化与神圣化,这些金科玉律被认为是不可撼动的真理,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显然,社会建构论认为不是。首先,它不否认这些事实的存在,如太阳的东升西落等等,因此,社会建构论不应当被认为是虚无主义的另一种说法。其次,在此基础上,社会建构论强调的是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即创新与变化,也就是对于一个既定的事实,社会建构论的思维不是去直接否定,而是去怀疑去换一种角度思考去探索其他维度的可能性。因而,格根也在书中提到了对话的作用,强调协商性对话,对话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互惠的效果,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绝对化与强制肯定与否定,由此出发,无论是dialogue还是argue最终存在的是一种张力和弹性空间,这里有无限可能与未知,而不是一种确定性。在教育、心理治疗、组织关系这类活动中,作者很好地解释了如何通过对话的作用达到对话双方满意的效果。

整体而言,个人认为格根强调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向读者介绍什么是社会建构论,这种思维是当今科技洪流中迫切需要的,即创新与批判性的思维。作者不是在宣扬社会建构论与其他理论相比其自身的优越性所在,而是警示当下的人们,在知识爆炸、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也应该存在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

二、一些思考与困惑

读完本书时,因为自己所学学科是教育学,因而不自觉地将自身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经历代入此书之中。书中也写到了关于教育实践中的社会建构论,有几点感同身受。一是关于课堂对话,自己也有在做课堂话语分析。在分析时,常常困惑的是我们强调课堂对话的平等,强调对话的互动,强调对话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知识建构的过程。那么,如何通过对话的过程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们往往发现课堂对话实际上是具有剧本性质的,是密不透风的对话,如果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去对话,是否导致活动的无目的性?二是关于书中的一些观点的异议。主要是作者认为社会建构论能够帮助我们缓解疼痛,他认为只要我们换一种方式去思考,对当下的疼痛采取另一种反馈模式,那么可以减缓我们的疼痛感。个人认为是在夸大和神化社会建构论的作用。当然,个人认为作者想要传递的意思是要转化思维与看问题的角度,但是这样的例子放在这里个人认为不太合适,且有自我安慰与逃避思想的嫌疑,当然也可能是我本人过度解读或没太理解。

整体而言,无论是从文风还是从内容上看,本书对于社会学小白来说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书,有趣且通俗易懂,值得再看一遍。

  《社会建构的邀请(第三版)》读后感(四):我们不该过于相信眼见的世界

  

——稍一思考,一切都会崩塌?

“人自己创造了死亡”

——叶芝

你是唯物主义者,唯心主义者,还是建构主义者?

也许你是第一次听说建构论这个词,不要紧,在读这本书前,我也完全不知道。让我们聊聊这个有趣的问题,其实要给建构论下一个定义并不简单,所以我们不着急下定义。首先说说我们本身,我们被叫做人类,分为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有大洲,大洋,有森林,有动物,也有悠久的历史,而我们又在宇宙之中。那现在说说这些认知来源于何处?

地球,宇宙,大洲,大洋,海洋,动物,人类,这些都是实体存在,但它本身并不能命名自己,包括太阳,土星,水星,月亮,它们也都存在,但它们的名字都由我们人类命名,我们叫月亮,古时候叫玉盘,望舒,婵娟,外国人叫它moon,而对于它神话的建构,雅典神话认为月神是阿尔忒弥斯,中国神话认为月亮里住着嫦娥和玉兔。除了神话本身,它们作为事物确实存在,但命名权不在于它本身。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能知道这些,是因为我们经过学习,而婴儿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对他没什么意义。而这些经验和认知都是被我们的文化所建构的——这个世界是被人类建构的。

而这些实体本身的真实存在意义和特质,并不一定是正确的,科学本身也只能算是一种说法而已。当我们忙着反传统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掉入了另一个迷信的漩涡——迷信科学,唯科学是从。科学家成了真理的代言人,很少被怀疑。因为知识水平的不对等,很多人被简单粗暴地被迫接受文化环境下的主流说法。是不是细思极恐?原来我们后天形成的观点,也并不是我们自己的观点,而是被影响过的想法。号称价值观中立的新闻报道,其实在一些字眼中,早已表明了它的态度。

再说说语词本身这个有趣的问题吧!语词是如何定义的?当我们翻开词典,一个语词往往是由另一个语词来诠释的,而另一个语词会自动转回这个语词,无限互文的世界!没有一个词能凭空存在,所有词都不具备独立存在的资格。正如书中所写——“这是一条黑暗的隧道,其中没有任何语词自身有意义,它们的真实含义永远不可能被发现。”我们作为人类,语言不是天赋,而是一种发明,被所有不天生聋哑的人所应用的工具。是一种文化的建构。

科学本身说话吗?是谁在说话?谁能是真理本身?当我们陷入到这样的思考时,我们会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还有我们自身的意义。我们本身代表了哪种建构下的结果?我们是不是曾经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知道很多真理,而此刻则发现,原来自己忽视了这么多事实。真理可能存在,只不过它直涉的不一定是科学。

怎么样?现在对建构论有一些了解吗?它并不是教你去怀疑一切,而是让你换一种角度和眼光来看待这个似是而非的世界,让你知道你所谓的理性和标准,只是一种可能,是你自愿建构自己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这世界最重要的不是什么真理和事实,有时可能是一种关系的建构。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精神疾病是一种文化的建构。是谁发明了精神疾病和抑郁症?是精神科医生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和制药商的暴利刺激。人们因何而痛苦,因社会文化强行加给他的疾病而痛苦不已,寻求帮助,而后因传统的治疗方式而陷入循环的漩涡。世界本身不说话,是谁给了它声音?是语言和文字,是社会建构的话语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