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华杉讲透资治通鉴》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读后感锦集

2020-12-16 01:01: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读后感锦集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是一本由华杉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8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精选点评:

  ●华杉的书是越来越水了,一开始的孙子兵法和论语解读还可以,结果越到后来越是无病呻吟的鸡汤,天天强调道义,王道,要知道资治通鉴是一本相砍书,仁义道德背后就是吃人吃人吃人,哪来的那么多道义好讲?笑死个人。

  ●并未讲“透”

  ●序言里面说有五百万字,这才二十五万字,这样算下来这套书少说都有十几本,可以说是有生之年系列了。华衫老师的书对我来说是一出必买,这本资治通鉴解读其实同样优秀。点评的地方虽少,但是看过却受用无穷。中国古代经典就像一座躺在地下的宝藏,有一位名师作为导师,收获则事半功倍。好书是值得反复品读的,这样一本一本慢慢出对我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本卷,跟华衫过了一遍战国史

  ●无论我们是历史的传承者,还是未来的造就者,最重要的,都是活好当下。

  ●其实这本书就是把资治通鉴翻译成白话文,辅以一些名家注释以及华杉本人见解,而华杉本人见解又不多,浏览一下即可,但是可以对里面的故事进行反思

  ●翻译了资治通鉴从三家分晋到秦末汉初。就是作者的读书笔记,基本一个下午就能看完。

  ●三晋到秦灭亡,还算简短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但是华杉讲的不多(和《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比起来,这本书太不用心),大多是翻译司马光和翻译其他注解,华杉自己的见解少之又少。战国、秦汉时期的书籍很多,讲的也比这本详细,比如《秦崩》《楚亡》。这本书真的不能给高分。

  ●资治通鉴第一部,也是最好看的一部。 从战国开始到秦二世被逼自杀。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读后感(一):一条时间线领略千年前的硝烟

  本书用白话的语言讲解《资治通鉴》,深入浅出,有很好的代入感,虽然不够细致,但可以领略到这篇史家经典的伟大之处,第一部编年体史诗,从春秋战国开始,讲到秦朝灭亡,一条时间线梳理的非常清晰,可以鉴古今,知荣辱,明得失。另外会激发读者深入研究《资治通鉴》的兴趣。非常值得一读。美中不足的是篇幅有限,有些分析一带而过,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可以补充一部分原文的经典部分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读后感(二):儒家性格与贾谊悲剧

  

贾谊是大才,文帝欣赏,后世治国者也欣赏。可惜他郁郁而终,他为什么早死?一般论点最多追溯到这是性格弱点,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可是,这性格又是谁塑造出来的?又是怎么塑造出来的?

可能还得追溯到儒家,贾谊的文人性格是儒家的典型性格。一心辅佐主子,总爱挑自己的毛病,失误全怪自己,这不就是孔子“吾日三省”的儒家性格导致结果吗?

《论语》中有大量找自己毛病的格言,正是这些话语塑造了儒家文人性格,一种自我攻击的性格。这一点必须改,就算错了也要攻击别人,不能攻击自己。不然会损坏自己的意志和力量。

今天读《论语》也好,看别的儒家经典也好,这一点不可不注意。这种自我攻击性的儒家性格,源于孔子的编辑型人格,后来感染全民,国人都不同程度有这个问题。这是尤其要注意的心理重建问题。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读后感(三):华杉讲透资治通鉴

  

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读书是为了修自己的德。

《资治通鉴》从战国的三家分晋,写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一共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可以说,这就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集大成。

孔子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1

司马光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什么是礼?就是纪纲,就是政体、制度、法律。

什么是分?就是君臣的名分。什么是名?就是公、卿、大夫的名位。

天子统辖三公,三公督率诸侯,诸侯管制卿大夫,卿大夫治理老百姓。这一个个层级,上级指挥下级,下级服从上级。上级驱使下级,就像心腹运动手脚,根本控制枝叶;下级事奉上级,就像手脚保卫心腹,枝叶庇护根本。如此才能上下相保,使国家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的职责,莫大于礼。

三家分晋,位列诸侯,不是三家坏了礼制,而是天子自己坏了礼制。

《周书》上说:‘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才和德是两回事,但是一般人分辨不出来,都通称为贤,这就是看错人的原因。

聪察强毅叫才,正直中和叫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驾驭才,德运用才。

才德兼备的叫圣人,才德皆无的叫愚人,德胜于才的叫君子,才胜于德的叫小人。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则善无所不至;挟才以为恶,则恶也无所不至。

德之分,司马光说要知所先后。而知所先后,是《大学》里的话:“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凡事你知道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就接近得道了。你知道德为先,才为后,那么在用人之际,你就能辨别谁是君子,谁是小人。而且,根据我的体会,是自己做君子在先,辨别别人是不是君子在后。如果对自己的德没有要求,你就看不清别人。

识人用人的五条:平时亲近什么人,富贵时资助什么人,显达时举荐什么人,遇到困境时是不是不义之事宁死也不会干,贫穷时是不是不义之财饿死也不取。

2

商鞅,姓卫,叫卫鞅。如果是卫侯的儿子,就是公子鞅,因为是卫侯的孙子,所以叫公孙鞅。后来秦孝公将商赐予他,作为他的封地,所以叫商鞅。

显王十年(壬戌,公元前359年),卫鞅想变法,秦国人不乐意。卫鞅对秦孝公说:“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秦孝公说:“好!”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

一般人见识短浅,安于现状,习于常态,害怕改变。你要跟他们商量,他们千顾虑、万问题,啥都不能改。但是,你只要逼着他们干了,他们得到了好处,自然高兴。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因为对于天下大道,民众的智慧不足以知,但他的行为却足以行。你要他行,个个都行。你要他知,就全乱了套,啥主意都来了。德行高尚的人,讲的话往往和世俗不同,成就大事业的人,只会小范围讨论决策,不跟一大堆人商量。

商鞅变法的内容是:让人民五家为保,十家相连,相互监视,相互纠察举报。一家有罪,九家纠举;如不纠举,则九家连坐同罪。能告密举报奸私犯罪的,按上阵杀敌斩得敌人首级的标准赏赐。知情不报的,以投降敌国的标准处罚。有军功的,各依照标准受上等爵赏。私自械斗的,按情节轻重加以处罚。致力于农业生产工作,辛勤耕织而使粮食丰收,布帛高产的,给予减免税赋劳役的优惠。从事商业的,以及因懒惰无业而贫穷的,号召群众举报,收录其妻子为奴婢。只认军功,不认贵族,宗室子弟,没有军功的,不得进入宗室族谱。制定尊卑爵位的等级标准,升迁顺序,每一等级,配以相应的田庄、臣妾婢女和服装器物。有军功者显达荣耀。没有军功的,再有钱也没地位。

新法推行了一年,数以千计的秦国人到首都栎阳上访,投诉新法的弊端。正在舆论汹涌时,太子嬴驷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法令不能推行,都是因为在上位的人不遵守。”可是太子是储君,不可施以刑罚,于是逮捕关押太子傅,就是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施以黥刑。

【胡三省曰】商鞅对太子傅用刑,为他后来被杀埋下伏笔。 秦国法律规定,斩敌一人之首,赐爵一级,这就是“首级”这个词的由来。

赏罚是人主威福之柄,行赏一定要和对方的功劳相对应,大家才知道你倡导什么。如果无论有功无功,随意行赏,则得到的人不以为重,其他的人也不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秦孝公去世,他的儿子惠文王继位,当初被商鞅处以刑罚的太子傅公子虔的门徒告发说商鞅要造反,派官吏去抓他。商鞅逃往魏国,但是魏国不让他进关。商鞅只好折返秦国,回到自己的封地商於,发兵向北攻打秦国国都所在的郑县,结果兵败被杀,他被车裂,五马分尸以示众,全家也被灭族。

“君子未尝不欲利,但专以利为心则有害。唯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当是之时,天下之人唯利是求,而不复知有仁义。故孟子言仁义而不言利,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君子未尝不想得到利益。但是如果你一心想着利益,眼里只盯着利益,那就对你有害。行仁义,不求利,未尝不得利。在当时,天下之人都利欲熏心,所以孟子只讲仁义,不讲利益,拔本塞源,以救时弊,这是孟子的圣贤之心。

义和利,不是并列关系,是先后关系,因果关系。

《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也。”义是本,利是末;义是先,利是后;义是因,利是果。理解这个先后次序,就接近得道了。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耕耘和收获也不是并列关系,是先后关系。很多人不理解,怎么能不要收获呢?不是不要收获,是问收获没用,那问不来,你问它干吗?只有问耕耘,才有收获。

行仁义是不是就一定得利益呢?不一定!得不到怎么办呢?孔子说了:“求仁得仁,何所怨。”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读后感(四):汉武帝舅舅一句谗言,导致黄河泛滥23年:领导怎样分辨下属的话?

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动力。

  俗话说,“黄河清,圣人出。黄河宁,天下平。”在长达三千年的时间里,黄河流域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黄河又是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据统计,从先秦时期到民国年间,黄河决溢的次数竟然多达1590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下游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所以,黄河也被历代帝王视为“中国之忧患”。

  公元前132年,大汉帝国遭受了一场天灾,而比这起天灾更可怕的,则是背后的人祸。而这件事也被司马光写进了《资治通鉴》。

  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夏,五月,丙子,复决濮阳瓠子,注巨野,通淮、泗,泛郡十六。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发卒十万塞之,辄复坏。是时,田蚡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邑收多。蚡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强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复事塞也。

  这年春天,黄河在顿丘决口,席卷东南各地。同年五月,黄河再度决口,洪水自河南濮阳流入山东巨野,随后与淮水、泗水合流,规模愈发浩大,最终淹没了下游的十六个郡。

  要知道,这种天灾甚至比千军万马还要恐怖的多,百姓在洪水面前毫无抵抗之力,曾经的富饶之地,如今却是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地方官员自然不敢隐瞒,迅速将此事层层上报,直达天听。汉武帝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视,派遣汲黯和郑当时两位一品大员,带领十万军队前往救灾,很快就把黄河决口的地方堵上了。

  然而没过多久,黄河就再次决口。这时,汉武帝的舅舅,丞相田蚡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对汉武帝说:“江河决堤是上天的事,不能以人力强行堵塞,这样干预,可能会违反天意。”

  汉武帝听从了田蚡的意见,此后绝口不谈整治黄河的事情。从这一年开始,直到武帝驾崩,昭帝即位,黄河整整为患中原23年之久,下游百姓苦不堪言,许多灾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那么,面对天灾,身为丞相的田蚡不但不积极谋划,反而向汉武帝进谗言,阻止皇帝救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超级案例集”。在这本书里记录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其深意。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历史先辈们都遇到过、处理过,有经验教训。

  但《资治通鉴》是一部微言大义的史书,司马光用春秋笔法,将真正想说的东西都藏在文字背后。如果没有一定的造诣,我们很难知道,田蚡在这件事当中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他阻止救灾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件事能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

  华杉先生是我国著名广告人、企业家、兵法家、超级畅销书作家。他自幼熟读经史,兵书战策、儒学经典烂熟于心,又广泛涉猎西方哲学,融会贯通,观点自成一家。为了让我们像读小说一样,津津有味地读懂《资治通鉴》,华杉在尽量保留原文韵味的基础上,用“通篇大白话”写成一部《华杉讲透资治通鉴》,让我们像读小说一样读《资治通鉴》,拿起来就放不下。

  更重要的是,在《华杉讲透资治通鉴》这本书中,华杉结合历代名家的观点,加上他本人的思考和看法,对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作出了一针见血的点评,为我们讲透《资治通鉴》中对21世纪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让人看一遍就会,看完就能用得上!

  就拿田蚡这件事来说吧,如果事出反常,那必定是跟政治或利益扯上了关系。因此华杉指出:大臣对皇帝说的话,首先是为了保护他自已的权位和利益,然后才是为国家着想,毕竟没有私心的人太少了!

  田蚡的私心是什么呢?

  《资治通鉴》上是这么说的:是时,田蚡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邑收多。

  你看,黄河决口的位置在南岸。而田蚡的食邑却在北岸,不仅没有受到灾情的影响,反而还能从这次灾情当中获得利润。再者,如果汉武帝这次真的把黄河的决口堵上了,那说不定黄河就会改道,丞相的食邑就有可能受到损失,如果你是田蚡,你会怎么选择呢?

  古代兵书《军谶》有云:“内贪外廉,诈誉取名;窃公为恩,令上下昏;饰躬正颜,以获高官;是谓盗端。”这句话正是对田蚡此人的最好写照。这样的官员表面上对皇帝唯唯诺诺,暗地里却贪得无厌,损害国家的利益,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公司里的情况是不是也如此:一个人发表意见并捍卫他的意见,不是因为他的意见能解决问题,也不是因为他真的相信自己的办法能行。他发表意见,是为了显示他的存在和地位;而他的意见是否被接受,则反映了他在公司的权位利禄的稳定性,更代表了他的面子。

  就像华杉所说的那样:“当他说出这句话之后,这句话就成了他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接下来就是为捍卫自己的财产而战的事了,这就是人性。就算是老板自己,究竟是面子更重要还是解决问题更重要?也不好说!因为面子的得失是当场看见的,哪个意见是对的,倒不是那么明显。”

  在公司里,领导者要和下属斗智斗勇,而在历史上,则表现为皇权与私权的争斗,归根结底,其本质都是对权和利的争夺。权和利是有限的,假如奸臣多拿一点,那皇帝拿到的就会少一点。如果皇帝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制衡,时间久了,皇权就会逐渐被奸臣架空,大权自然也就旁落了。

  像田蚡这样的奸臣,就是用谗言蒙蔽皇帝,然后将国之公器变成为私人谋利的工具,以达到他们的目的。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在看史书的时候,觉得某些政策很奇怪、很不合理,这时不妨把目光稍微放远一点,看得更加深入一点,就会发现,原来如此!

  那领导者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华杉讲透资治通鉴》这本书中,华杉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注意分辨说话人的话,跟他个人利益和面子的关系。”“不仅要听他说话,还要看他办的事情,考察他的实际。如果名不副实,就是虚;情实不符,就是伪;毁誉失真,就是诬;汇报不实,就是罔。”

  这和《韩非子》的观点不谋而合: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韩非认为,皇帝只需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制定公正严明的赏罚标准,如果臣子把工作做好了,就加以赏赐,如果做得不好,就予以惩罚。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逐渐强化皇权,进而培养一批忠贞的贤臣,壮大自己的势。大势既成,奸臣自然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你看,有了这本《华杉讲透资治通鉴》,古人的大智慧,是不是再也不难懂、不难学、不难用了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