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发明家手册》读后感1000字
《小小发明家手册》是一本由[英] 多米尼克·威尔科克斯 / [英] 凯瑟琳·芒加尔东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1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小发明家手册》读后感(一):天才发明家实用指南
每年宝儿生日的时候,我都会问宝儿长大了想做什么事情,连续好多年,宝儿都说长大了想做发明家。其中有一年生日的前一天,宝儿最喜欢的一个玩具摔坏了没法修理,于是那一年的梦想具体化了,他希望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发明家,发明一个可以修理玩具的机器,任何坏掉的玩具放进去都能修好。童年的梦想总是美好的,对将来有无数的期许,有无数的奇思妙想,然而往往等不及实现,孩子就长大了,逐渐忘了曾经的奇思妙想。
现在有了发明家、艺术家多米尼克·威尔科克斯所撰写的《小小发明家手册》一书,许多奇思妙想终于实现了。
6岁的格鲁夫想设计出无污染夹克,供有哮喘的孩子们在街道上自由行走时避开汽车尾气的污染。纺织品设计师把他的想法变成了成品。
9岁的温迪希望拥有一款家庭滑板车供全家人一起玩耍。桑德兰工程学院的工程师们将她的图纸制作成了实物,使他们一家滑上了家庭滑板车,滑板车的配色完全按照温迪的设计图纸制作出来,多么感人的细节啊。
10岁的尼西亚想制作一个舌头温度传感器,这样就不会在喝茶的时候烫到舌头了。多伦多蒸汽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利用3D打印技术帮助尼西亚制作出了舌头温度传感器,让尼西亚在生活中用上了这个贴心的小装置。
……
多米尼克·威尔科克斯是一位充满童心的发明家,他写给孩子们看的内容,像极了一位亲切的朋友在和孩子聊天,用如此多奇思妙想的发明给孩子们开了眼界,吸引孩子们迫不及待想要加入到发明家的队伍中。
发明不断地改善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发明源于想象、假想和创意。但发明不是空想,不仅仅只是想。《小小发明家手册》之所以是实用手册,皆因“实用”二字贯穿全书。
发明从哪里开始?
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小问题。关注一天中大脑里冒出的无数泡泡。尝试把想象中的东西带入现实世界,很可能就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了。
生活中这样的发明可不少哦,例如可以让面条快速冷却的小小吹风机,例如随时随地可以让人坐下来的口袋便携小凳子。
怎样成为一个成熟的小小发明家?
多米尼克·威尔科克斯鼓励孩子们关心生活中的每个人,了解生活中每个人的需要,想办法帮助生活中的朋友,为他们设计独特的产品。同时,书中也提醒小朋友们要挑战自己,要动手制作,要加倍努力,并注重累积发明技巧。每一幅卡通可爱的图片,都把多米尼克·威尔科克斯的发明秘诀告诉了孩子们。
社会进步有赖于无数的发明创想和科技进步。作为成人的我们,早已习惯了用“实用”、“功利”去衡量身边的所见所思,并对孩子的天马行空想象不屑一顾。这本小小发明家实用手册,让孩子,也让成人明白:发明就是抓住生活中的奇思妙想,脚踏实地动手做。
多米尼克·威尔科克斯既是发明家,也是艺术家。他曾经在伦敦举办了首届狗狗艺术展。画作均采用狗狗可见光谱范围内的颜色;互动装置中充斥着狗狗喜欢的气味,如臭鞋子、生肉的气味。这届狗狗艺术展,吸引了狗狗,也吸引了人类。也许你还不能理解多米尼克·威尔科克斯,但也值得跟着他一起领略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世界。
《小小发明家手册》读后感(二):创意无极限,只要你敢想
在未来的若干年,我们也许会看到这样一辆车——带着秋千的公交车! 你没有听错,的确是在公交车上装着秋千,专门为讨厌坐公交车的婴儿服务的,吊舱用玻璃制成,可以看到车外的景色…… 当你看到这样的创意,是否又惊又喜呢?喜欢它人性化的服务,同时也惊讶于这种既大胆又夸张的想象,更会不由自主的生出疑问,这真的可以吗? 为什么不可以呢?飞机的发明不就是人类大胆想象,要像鸟儿一样翱翔在蓝天吗?火星探测器的发明,不就是人类起初想要与外星人交朋友的最好证明吗?那么这种很实用又人性化的交通工具,你还当它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吗? 现在请拿好手中的画笔,让我们跟着首席发明家多米尼克·威尔科克斯和作家凯瑟琳·芒加尔东,一起走进《小小发明家手册》的世界,去放飞自己的梦想吧! 在这里有多米尼克·威尔科克斯为我们带来的有趣的创意、绘画以及灵感,也有凯瑟琳·芒加尔东带来的形象的文字阐述。走进本书,仿佛步入了一个创意无极限的世界,只要你有好的想法,好的创意在这里就可以成为现实。 因为这里有一个发明家团队,他们邀请了专业的设计人士,专注于发现、帮助和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只要你坚持自己的梦想,就有机会携手自己的发明创作,被更多的人看到。 从书名我们可以看出,这本书就是教孩子们发明创造的一本实用手册,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它实用在哪里? 创意应该从哪里开始? 小伙伴们普遍会问到这个问题,看看书中的解答。 一,从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开始,去思考、解决它们。 也许在不经意间,你已经创造了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小发明呢! 二,仔细观察生活,创意无处不在。 这个观察点可以是你自己的期望以及遇到的困难,也可以是他人的期望以及遇到的困难。甚至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任何一种物品,去思考你想要得到什么?你不喜欢什么? 三,关注自己一闪而过的想法。 我们每天会产生成千上万个想法,请不要忽略这些想法,即使有些想法听起来很夸张、滑稽、大胆甚至是让人很窘迫。但当你将其中某些想法组合在一起时,也许它们碰撞出的火花就是你创意的灵感之源。 四,尝试把想象中的东西带进现实世界。 把你心中好的想法画下来。记住,这不是在展示你的绘画才能,而是在表达你的想法,只有画下来,才会帮助你把想法完善成一个合适的发明创意。 也许还有很多小伙伴会问:怎样才能激发想象力呢? 对于这个问题,本书也有很好的解答思路。 一,帮助他人。 当一位芭蕾舞舞者抱怨说:“我在跳舞的时候,总是失去平衡”“我希望跳的更高”“我的脚趾头经常酸痛”…… 一位跑步者会说“我想要更快的跑鞋”“我想不停下就能喝到水”…… 听到他人想要解决的问题时,你会想到什么样的创意去帮助他们呢?这时候就是激发你创意的最佳时机。 二,成为一个问题发现者。 我们的身边、世界以及世界以外都存在着很多很多的问题,请带着你的创新精神去解决问题吧。 你可以选取某一个主题,比如“海洋”“太空”“动物”“天气”…… 紧接着可以先围绕主题,想出关键词,然后再找出潜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 三,给平凡小物加点料。 我们身边的大部分日常用品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也曾经历了被发明创造的过程。虽然已成为如今的平凡物件,但是只要你有心去寻找它们的特征以及用途,再加入一点你的创意,会再次给它们带来新的特征与用途。 四,不要害怕打破规则。 想象力最不需要规则与束缚。学习跳出思维定式的最好方法是不受约束的遐想,并且跟随你的直觉——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书中提到“随机词串”理论,值得一读。 五,展望未来。 也就是说,你的想象力不必局限在当下,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当然,本书中还有提到怎样制作模型,以及怎样进一步探索你的发明等问题,这些就不在这里罗列了,请小可爱们自行去书中探索吧。 同时,本书也带给我们几个思考点。 一,发明创造是一种本能。最初的人类什么都没有,看现在周围的一切,无不是人类为了生活更方便、更简单、更快捷、更高效、更美好以及更有趣而发明创造的。 因此,我们不要把发明创造想的那么遥不可及,它就徘徊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具有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创意招手即来。 二,尊重孩子的每一个想法,相信孩子们拥有最好的想象力和无限的思考力。 三,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是人们必须掌握的几项技能。 好了,对本书的解读就到这里。我要去设计一双可以伸缩的红色高跟鞋,你们要不要一起啊?
《小小发明家手册》读后感(三):学爱迪生做个小小发明家,从动手开始培养
小朋友想要的玩具你是直接买还是动手一起做?以前玩具玩够了,可不可以动手改造一下变成新的?
这是一本需要动手做的发明家手册。本书全程都是可爱的手绘图,告诉你从小培养发明家的一些非常有用的创造方法和原理等。
《小小发明家手册》作者是英国多米尼克·威尔科克斯和凯瑟琳·芒加尔东。
多米尼克·威尔科克斯,英国知名发明家、设计师和艺术家,创造出了很多新颖又充满内涵的物品。他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展出,包括V&A和伦敦的设计博物馆等。他从2016年起发起了“小小发明家”公益活动,将世界各地小朋友的创意变成了现实,并在英国、加拿大、波兰、阿联酋、中国等地举办了多场活动和展览,影响力还在持续扩大。
凯瑟琳·芒加尔东是英国教育作家,在开发创意在线课程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她是《小小发明家手册》的首席教育家。
一,人人都想当发明家,发明的点子是怎么找到的呢?
发明的点子来源于生活的观察和使用。我们看到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生活达人都是改造的行家,他们从自己像用的工具出手或者去改造那些用的不顺手的,不舒服的地方来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比如像手工耿,都是自己动手去改造,或者是创造一些自己想做的东西来表达一定的情感。
书里有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看因汽车尾气污染而改造衣服的案例。呼吸汽车尾气对于人来说是非常糟糕的体验,尤其是对有患有哮喘病的人来说。他自己就动手设计了一个无污染的夹克。用防水的面料聚脂做成,可以隔离汽车尾气,面罩上还装有过滤器,可以看到外面世界。夹克的袖子是反光材料的,让人们能够及时看到你。这种发明创造就非常的有意思,也非常的有意义。
而发明创造的想法或点子的来源很多是你日常生活中的想法、你觉得用的不顺手的痛点甚至你日常关注的社会议题等等。比如,有人看到了生活中到处乱扔的塑料瓶子,就用塑料瓶去做材料研究,发明了可持续循环使用的包包,衣服,还有为适应残疾人的智能住宅等等。
除此之外,创造的想法还可用思维导图、想法冒泡泡,随时记录,或者是把现有的东西重新排列组合的方式来做发明创造。
再比如,我们在喝水的时候经常会被烫到嘴,于是就有人发明了可以显示温度的杯子。
这个发明挺实用的,我觉得如果用在婴幼儿的奶瓶上,可能会是一个更有人性化的设计。通常你在喂婴儿奶粉的时候,会把冲好的奶粉滴到手背上去试一下温度,然后再给婴儿喝。如果你家娃等不及哭,你就会很着急。这时候奶瓶上直接显示温度的话,你就很从容地省去了这个麻烦,不用再费时间,也不会被娃的哭声催。如果这个设计再加上一点可以显示里面的空气占比,就太完美啦!因为婴儿在喝奶粉的时候会有空气混入,喝进肚子里会胀气,而宝妈宝爸在喂完奶时还需要主动拍嗝。如果在奶瓶里能显示这个的话,可以适当放气,就会省去很多父母的劳累,也会受到更多的拥趸。
二、发明不是可有可无,是为我们生活增添色彩的彩虹机,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方便更有趣。
有些发明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想法看起来并不能量产,或并不可行,但是你看到它做出来的那时候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比如,能够散味儿的风扇鞋,给笨手笨脚的人专用的手腕网等,手工耿的很多作品也都不实用,但生活中因为有这样的发明设计为我们增添了很多的幽默感和丰富性。
三、发明的精髓是动手做!发明的起点也是动手做,最佳时机就是现在开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三年前,其次是现在。发明最好的时间是何时?现在就动手。
这本书家长可以带孩子动手实践一下,从最小、最可行的身边包装盒开始。动手做不仅可以增加亲子交流互动,增加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强大脑的思考,空间想象,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等等。
你还可以专门给小朋友建立一个本子,叫点子工厂,记录他们天马行空的点子,就像哆啦a梦的百宝口袋一样。没有灵感的时候,或者是写作文需要素才的时候,都可以来这个本子里来找找答案和启发。
再或者你如果动手能力很强,可以发动身边一帮的小朋友来创作一个主题,改造同一个事物,看看大家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或者是思考方式有什么不同,然后把它组成以及一些物品可以用它们来讲故事,学习,表达,演人物,演戏剧等等都可以。很多亲子戏剧工作坊,都是这样玩起来的。
书里的表格都可以在网站上下载,并且你可以把自己做的作品实时上传网站,与全球的发明家分享你的成果,网站上面还有一个小小发明家的证书给你哦。
发明不分年龄没有国界,重在实践。这本《小小发明家》教给你发明的方法和案例,还可以跟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也是增强自信很重要的方式。
《小小发明家手册》读后感(四):以搞笑发明为切口,为孩子讲解产品思维
这本书真的很好。表面上看是在讲发明方法,但是实际上,他是用搞笑发明这个切口来给孩子们讲解怎么在生活中运用“产品思维”来解决问题。
我们平常说“产品思维”都是工作了的人在讲,但是这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应该是工作以后才去学习。孩子们如果从小就有这样的意识,可以想到将来哪怕是他成绩一般,相信他也能找到活路。
这个作者多米尼克·威尔科克斯(Dominic Wilcox)是个艺术家。此人非常有意思,他曾经在博物馆专门给狗狗们举办过艺术展。
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表现在这本书里。里面有很多奇葩发明,看上去就很好玩。不过这些都是点缀,最牛逼的还是他那个发明方法。
这个方法无论是创业、做产品、搞发明,还是写文案、想方案、提升工作业绩等,都是能用得上的。我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使用的也是书里介绍的方法。
其实说白了,这套方法就是产品思维。看上去是大人应该学的东西,但是作者把它融合在了孩子们可以理解的发明活动中,这就非常厉害了。
书里的方法有个流程,概括起来如下:
1.发现需求(培养“发明就是帮人解决问题”的意识)2.结合个人兴趣找到发明方向(细化目标领域,以方便发明落地)3.改进身边的常见物品(拒绝重新发明轮子,理解现存事物的价值)4.用BONKERS法则头脑风暴(让大脑产生新的有用的点子)5.思考未来社会存在的问题和机会(先人一步做准备)我们逐条来谈。
一、让孩子对需求敏感
作者在发明指南第一步,问的问题是:谁需要发明?
想想看,我们日常写文案,或者开发产品,也基本上是从“谁需要”这个点开始的。
为了让孩子们理解这一点,作者画了这么一张图:
芭蕾舞者总是失去平衡,希望跳得更高,脚指头经常酸痛;
跑步者想不停下就能喝到水,想要更快的跑鞋;
消防员离火源较近时,会感到非常热;
登山者手指容易打滑;
……
实际上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要解决,对人们的需求敏感,这是发明创造的第一步。发现这些问题,孩子们才能去帮助别人。
前几天刷抖音就看到一个海口的大爷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了需求。他在快递网点对面摆摊,免费帮人拆快递,每天坐收百余斤纸皮。
我们日常拿快递,把它从快递点拿回去,然后在家里拆了,还得再扔下来,本来也挺麻烦。不过我们似乎并没有想办法去改进?但是你看人家,这个大爷就能从这个问题里发现别人的需求,发现商机。他帮人解决了一个小小的问题,于是坐收纸皮。
那么其他人为什么就没发现呢?很简单,发现机会也是要有方法的。掌握这个方法,可能你就更敏感。
就像我们日常推荐一个产品,要去做用户画像一样,在《小小发明家手册》里也是一样,作者要小朋友们思考他们能帮助谁,并列了一个表格来填。
你看这些问题,说实话,比我们很多人的用户画像表还要专业。
二、结合兴趣找到合适方向
当你有了那种需求意识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中开始出现了无数待解决的问题。
可是这些问题,你并不能漫无目的地全部顾及,你需要寻找一些能激发自己兴趣的大领域。找到这些领域以后,为了落地,最重要的就是细化你的目标领域。
作者这里用了一个思维导图法:
孩子们需要思考各种角度,然后发现更为细致的问题。
这一点十分有趣,我日常在写文案的时候,也会使用这个办法来激发我的想象,探索我要写的细节。
在这里,这个思维导图,主要是将孩子们脑海中散落的东西梳理得更有条理。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海洋的一切,从而找到更多具体的可以去实现的需求。
对于孩子来说,很容易什么都想要,学习这套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做选择,学会取舍。
三、没必要重复发明轮子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搞发明都要从零开始,我们没有必要重复造轮子。所以正如书中所说,我们可以先在现成物品的基础上,去思考怎么改进它,或者用它来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比如你可以把沙锤和牙刷结合起来,你也可以给你的椅子加一个滑梯。
书中有一个牙刷的例子,真的是很赞。这个做法,我在工作中也会经常用。我们行话叫做“挖掘价值”。你如果要改进一个东西,首先就要理解它。
怎么去理解呢?实际上就是观察、分析,然后找到它出现的理由。如果是一把牙刷,那就是为何要设计为这样,如果是一本书,则要琢磨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本书。
我们只要找到那个能说得通的核心理由,那么这就是它的价值,它存在的意义。往往这样的认识过程,就能发现很多事情有改进的可能性。于是你的一些改进措施就有了实际意义。这跟发明一个全新的东西并没有本质区别。
实际上很多产品的迭代,不也是用的这样的方法吗?研究,然后找出问题,然后把它解决掉。
我们日常如果想要练习这个思维,完全可以把这张表记住。
总之,观察事物的特点,理解它存在的原因,这就是挖掘价值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机会,这就是有心人了!
四、用BONKERS法则找到疯狂的好点子
有时候,犯傻是必要的。
我们必须得天马行空跳出思维定式。一些看上去很滑稽的想象,有时候反而能让你有所突破。这本书的作者多米尼克·威尔科克斯就很擅长搞这些。
比如什么前进式后退设备,户外水中漫步罩等等。这些点子乍一看毫无用处,但它们往往能激活更多想法。
在书里有一个疯狂(BONKERS)法则。
Bold(大胆):勇敢想象。Opposites(对立):把不相干的凑一起。No!(不!):忘掉一切规则。Kaleidoscope(万花筒):多个角度看问题,再重新组合。Extra-wacky(超级古怪的角度):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一条狗等等。Random(随机):自由随机地使用词汇,以调动大脑资源。Stretch(拉伸):想象极端的情况。运用这些法则,你可以碰撞出很多有新意的东西来!这就是奇思妙想的力量!
五、解决未来的问题
解决未来的问题,这一点其实无需多言,推算未来社会的发展动向,本来就是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试着寻找未来的机会。
在这部分作者也介绍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思考方法。
虽然我们很难预测未来,但是我们可以问自己,有哪三样东西在你小的时候并不存在?
琢磨这个问题,你会发现社会的发展,有它自己的内部逻辑,那么你是否可以从过去的经验中获得知晓未来的能力呢?
以上流程,基本上就是产品思维了。你看这就是作者厉害的地方。发明创造十分好玩,让孩子代入进去,他们就能逐渐习得这种产品思维了。
写在最后
其实这本书不仅是讲了这些发明的思路,它还介绍了如何落地,比如第八章开始教孩子们,怎么把二维创意图做成三维模型。
每一章的后面,还有一些有趣的发明实例。孩子们有一些奇思妙想被这本书的出版团队请人制作出了实物。如果你的孩子特别爱动脑筋,做出了自己的发明,也可以根据书上给的线索,去联系这个组织。让他们看看能否帮孩子做出来!
这一套方法论,如果从小就掌握。我感觉无论做人做事都会受益的。书里面有一个10岁的英国小朋友,在介绍他的超级玩具老鼠发射器时,你能强烈地感受到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商业思维。
总而言之,这本书相当不错。我觉得大人们也可以仔细琢磨琢磨。它是发明方法,也是工作方法。用产品思维去做事,在我们这个时代真的很有用。